APP下载

PBL模式在文学教学中的初步应用
——以一堂文学理论课为例

2015-03-28陶徽希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意境文学核心

陶徽希

(淮南师范学院 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PBL模式在文学教学中的初步应用
——以一堂文学理论课为例

陶徽希

(淮南师范学院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安徽淮南232038)

PBL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念为基础,以问题为核心,以解答问题为动力,以分组阐述、展示、讨论及相互交流为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资料组织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模式。针对文学教学中问题意识的缺乏,初步开展了PBL模式在文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学生为自主学习共同体,教师为促进者,通过理论探究、感性体验和创新思维三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使PBL模式在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展示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应用前景。

PBL模式;文学教学;问题意识;自主学习;创新思维

一、导言 FBI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学习理念认为,知识无法通过直接传递而实现,知识的意义必须通过自主参与、自我体验才能建立起来;学习是主体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是以合作为策略的在问题解决中自主学习的过程①Gilis A,Clement M,Laga L,Pauwels P,"Establishing a competence profile for the role of student-centred teachers in higher education in Belgium",Res High Educ,2008,49:531-554.Ramsden P,"A performance indicator of teaching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The course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Stud High Educ,1991,16,p.129.。PBL(Problem-based learning),译为“基于问题式学习”,正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念为基础,以问题为核心,以解答问题为动力,以分组阐述、展示、讨论及相互交流为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资料组织能力为主要目标而发展起来的教学模式②Epstein RJ,"Learning from the problem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BMC Med Educ,2004,4,p.1.。1965年,PBL教学模式首创于加拿大McMaster大学医学院,其后,英国、荷兰、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大学也相继采用此教学模式③Epstein RJ,"Learning from the problem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BMC Med Educ,2004,4,p.1.Andrews,M.and Jones,P,"Problem Based Learning in an Undergraduate Nursing Program:A Case Study",J Adv Nur,1996,23,pp.357-365.,经过几十年的发展,PBL教学模式已经拓展到许多学科的教学活动之中。我国文学教学中PBL模式的应用才刚刚起步,有待进一步拓展。

有关调查表明,中国学生的问题意识普遍较低,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问题意识逐渐淡化④杜永明:《大学生问题意识的调查与分析》,《大学教育科学》2003年第3期。,这是长期以来多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虽然中文专业的文学理论、美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等均作为核心课程,但涉及这些课程的核心知识缺乏必要的交叉与融合,破坏了文学的体系性和系统性。而文学问题生成于真实复杂的文化语境中,文学问题的解决需以各门子课程知识与技能的融会贯通为基础,文化语境的缺失与文学体系的破坏,无法为学生的问题意识提供生成的土壤。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多以自我为教学主体,缺乏师生合作意识,“授之以鱼”而非“授之以渔”,不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学习资源建设方面,基本上是以指定教材为文本,忽视了师生互动平台的建设,缺乏开放的、师生共享的数字资源与讨论平台;在学习效果评价方式上,起主导作用的依然是考试法,仅仅考察学生对良性结构问题的理解和记忆,难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形成的是不完整(incomplete)、不灵活(inflexible)、过于空泛与脆弱的、惰性(inert)的知识片段,无法在新的或类似的情境中迁移应用①Gabrys C,Weiner A,"Learning by problem solving in a coached apprenticeship system",In:M.Rabinnow itz(ed.)Cognitive Erlbaum Associates,Inc.1993.,更无法在需要的时候运用,消磨了内在的学习动机和问题意识。因此,如何针对文学教学中的种种不足,构建先进的学习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模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以建构主义学习理念为指导的PBL教学模式,正是针对上述问题教学模式。

在PBL教学模式具体实施前,笔者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设计了初步方案:第一,对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的内涵进行充分研究,以指导PBL模式在文学教学中的应用;第二,在参考其它领域PBL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设计文学教学活动。第三,通过多元文本与网络平台进行学习资源建设,其中,教学活动的设计是核心工作;为了PBL模式的切实可行,教学活动设计要符合我国文学教学的现状,既要与传统的讲授法相结合,又要充分利用现代的教学辅助手段。同时,教学活动设计要符合文学课程的体系性和文化性,将文学现象与文本置于多元开放的语境之中,为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究问题提供充分的条件。教学活动的设计包括以下部分:

1.学习目标设计。对一定文化语境下文学现象或开放的文本的主动感受、分析与认知能力的提高,重点在于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能力、创新性思维能力和知识再创造能力的学习过程;

2.任务情境设计。促进者提供知识主线和丰富的背景资源,从问题意识入手,创造宽松的问题语境,设置一定语境下的核心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感受和思考文学现象与文本,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对各门子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得到充分运用,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3.组建学习共同体。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促进者,组建学习共同体,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在促进者的引导和帮助下,共同体成员进行小组讨论与交流、资料收集与整理以及问题的分析和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建构起与核心问题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4.学习进程设计。通过学习进程设计,促进学生对文学核心知识框架形成完整的把握。从文学教学的核心知识体系出发,从阅读与理解、写作与表达、测试与评价三个方面,使学生逐步掌握文学的核心知识和核心技能;

5.互动策略设计。以资料搜集、小组研讨、资源共建等多种形式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师师互动,进一步提高学习共同体的合作意识和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增强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学习与反思评价设计。建立多向的PBL学习与反思评价体系,从思维能力、资料搜集、互动沟通、团队合作等方面,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从参与程度、讨论过程、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等方面,建立学生自我评价的量化评价体系,实现学习与反思评价的多元化。

二、案例 一节文学理论课:意境

(一)基本内容

在充分准备之后,笔者在中文专业的《文学理论》和《美学》等课程中进行了PBL教学模式的初步应用,以下就是其中之一的案例——中文13(3)班的一堂PBL模式的文学理论课。

首先,在课前给出关于“意境”理论的六个核心问题,要求同学们预习教材第十章第三节“意境”,并自主收集整理来自文本与网络的材料,对每个问题形成初步的认知。这些核心问题一环扣一环,构成了理解“意境”这个美学范畴的基本框架,它们以课本知识为基础但又不局限于课本知识,这将促使同学们努力寻求课本以外的知识,并积极地把课本以外的知识与课本知识融合起来,纳入到已有的经验体系中,试着给出一个自己的答案。更重要的是,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小组内的成员经常会产生不同的见解,这对加深问题的理解非常有利。

上课后先组建学习共同体,把全班37位同学自由组合成六组,进行第一个教学环节:理论探究,对“意境”理论的核心问题进行理论探究。核心问题:

①你怎样理解意境的审美内涵?②意境是源于中国还是西方的美学范畴,请给出理由。③意境只适用于文学领域吗?在其它领域中存在吗?④近代以来意境理论在内涵上有变化吗?请具体说明。⑤意境在中国现代抒情文学中存在吗?给出理由。⑥意境在西方抒情文学中存在吗?给出理由。

把六个问题分别交给六组同学,每个小组通过讨论和记录,共同完成一个核心问题。教师作为促进者分别旁听各组的讨论情况,并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启发。在分组讨论完毕后,各组选出陈述人陈述每组的意见。由于同学们在多次锻炼之后已渐渐适应PBL教学模式,所以陈述人都是在脱稿或半脱稿的状态下完成陈述的,虽然他们给出的答案还不够深刻,视野也不够开阔,但是作为促进者,笔者欣喜地看到他们正在带着几分自信说出思考及讨论之后的见解,而不是全盘接受教材的意见。第六组由两位陈述人陈述,一位陈述者认为西方抒情文学中不存在意境,另一位正好相反,全班因此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争论之后,作为促进者,教师进一步给出两个核心问题:

①判断作品是否有意境的标准是什么?②一个产生于中国古典时期的美学范畴可能适用于现代或西方的作品吗?

同学们在这两个核心问题的引导下对“意境”进行了更深入和全面的思考和讨论后,教师对意境理论的探究做了总结。为了让同学们对于意境理论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提升,教师向大家推荐了从不同角度拓展传统意境理论的王国维《人间词话》、朱光潜《谈美》、宗白华《美学散步》和李泽厚《美的历程》等著作。另外,推荐两篇论文:罗钢《意境说是德国美学的中国变体》和李青春《略论“意境说”的理论归属问题——兼谈中国文论建设的可能路径》,引导同学关注当下文论届对于意境理论的不同声音,启发同学从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从最初对核心问题的收集整理到集体讨论,从陈述后的争论到争论后更深层核心问题的思考讨论,从促进者的总结到推荐书目论文对理论开放而深刻的见解,给同学们造成了一层深似一层的影响。一学期之后,他们收集资料和独立思考能力、集体合作能力和表达思想的能力,从不同视角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接着,进入到第二个教学环节:感性体验。核心问题:

①举出具有意境美的作品。②说出一句具有意境美的话。

这个环节的目的是帮助同学在对“意境”这个美学范畴有了基本认识后,进一步在作品中体验“意境”,甚至自己来创造“意境”。这样不但能把文学理论和文学作品及其它各门艺术加以贯穿,还激发了同学们的创作欲望。

(二)拓展练习

课堂的第三个“创新思维”环节是关于意境的拓展练习,这里是借鉴了美国教育家戈登的方法,把它融入到BPL文学课堂上。创新思维练习包括直接类比法、拟人类比法和矛盾压缩法,其目的是以新的视角思考熟悉的事物以及用旧的方式考虑新问题①[美]乔伊斯等:《教学模式》,荆建华,宋富钢,花清亮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第268页。。在文学课堂中,创新思维练习可以解放我们的想象力,而想象力——正如黑格尔所说,是最杰出的艺术本领。

1.直接类比法:促进者给出支架: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B.“我多天来好馋糖,也知道糖会蛀烂牙齿。说真的,甜的东西总留下一个个空洞。”(威廉斯诺得格拉斯《心刺》)

C.雾踏着小猫脚步而来。静静蹲坐细细俯视海港和城市然后再起行。(卡尔桑德堡《雾》)

核心问题:

A.一只苹果和哪些生物相像?

B.谁更柔和?是耳语还是花瓣?

2.拟人类比法:促进者给出支架:

A.“‘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境界全出。”(王国维《人间词话》)

B.“我有时逃开自我,俨然变成一棵植物,我觉得自己是草,是飞鸟,是树顶,是云,是流水,是天地相接的那一条横线,觉得自己是这种颜色或那种形体,瞬息万变,来去无碍。我时而走,时而飞,时而潜,时而吸露。”(乔治桑《印象与回忆》)

核心问题:

想象一下你是一朵云彩,你在哪儿?你在干什么?当太阳把你晒干时,你有什么感觉?

3.矛盾压缩法。促进者给出支架:

A.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顾城《一代人》)

B.“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张爱玲《天才梦》)

C.“四月这月份最是无情,从死土里孵出丛丛紫丁香。”(托马斯艾略特《荒原》)

核心问题:

A.计算机为什么既是害羞的,又是富有攻击性的?B.爱情为什么是既甜又苦的?

在回答第三环节的一系列核心问题时,同学们表现出色,展示出丰富而大胆的想象力。以对“意境”范畴的理性认知为基础,借作品进一步地感知“意境”,最后以创新思维练习想象力,培养创造“意境”的能力。以学生为自主学习共同体,教师为促进者,围绕核心问题,通过理论探究、感性体验和创新思维三个教学环节,成功地完成了一堂PBL模式的文学理论课。

三、总结

《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指出:“模式可以从积累的证据和类推的直觉中建立,或从理论中派生出来。”①《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第六卷),贵州:贵州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236页。PBL模式从建构主义理论中派生出来,更是建立在教学经验的积累之上,是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的桥梁。PBL模式在文学教学中初步应用的成功,既验证了建构主义的理论价值,也为文学教学模式的革新提供了良好范例。

The utilization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in literature teaching:taking a literature theory lesson as an example

TAO Huixi

Th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s a teaching model that is based on constructionism learning theory,centered on problem raising,and is motivated by problem solving.The main means for PBL teaching include group statement,presentation,discussion and mutually communication.The aims of the teaching model are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to have the ability of self-learning,creative thinking and materials organizing.Based on the fact of lacking problem sensing in literature teaching,the utilization of PBL in literature theory teaching was studied.The research presented students as the self-learning community and the teacher as the promoter.By designing and practicing the three teaching processes of theory exploration,perceptual experience and creative thinking,the PBL implicated a fine teaching efficacy and a better application perspective in literature theory teaching.

PBL model;literature teaching;problem sensing;self-learning;creative thinking

G642.3

A

1009-9530(2015)06-0138-04

2015-10-28

安徽省教学研究重点项目(2012jyxm457)

陶徽希(1973-),女,淮南师范学院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文艺学。

猜你喜欢

意境文学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们需要文学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