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日本小学教育发展特征及其启示
2015-03-28邱昆
邱 昆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一、日本小学教育的现状
(一)教育行政两级性。在日本,文部省是中央教育行政机构,是管理日本小学的主要行政机构,它的主要任务是“振兴与普及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学术及文化”。[1]日本的地方教育行政又可分为都道府县教育行政和市町村教育行政两个层次,是管理日本小学的第二大行政机构。
(二)教育目的公共性。《学校教育法》中分学校类别,阐述了各自的一半的、总的教育目的,并揭示了实现这一目的的各个目标。其中第17条和第18条分别对小学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做了具体规定,即“小学以适应儿童身心发展,实施初等普通教育为目的”。可见,小学教育是培养儿童社会生活所必要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基础性教育,是基础中的基础,因而也是最能体现教育公共性的部分,自然也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课程内容基础性。从日本现行的教学计划看,日本小学课程基准有以下特征:一是周总课时量不大,学生负担较轻;二是国语课时较多,而算术课时偏少;三是十分重视音体美;四是不放松道德、伦理、人文方面的课程,小学的生活课、社会课、家庭课、道德课则有助于儿童健全人格的发展。[2]日本小学现行课程方案将小学课程分为三大领域,即各学科、道德教育和特别活动。其中“各学科”则是日本小学课程的主干,包括以下9门学科:国语、社会算术、生活、音乐、图画手工、家庭和体育,它们对培养日本儿童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起了重要作用。
(四)教学方法灵活性。日本小学的教学方法与我国有很大的不同。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一半左右的时间是学生独立思考、讨论发言的时间,最后由老师进行讲解总结,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完全排除了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小学牛们思想活跃,语言表达流畅。而且日本的小学生是每人一个小课桌,根据教学活动,可以随时重新排放。如课堂讨论时可以围成一圈;开联欢会时可以把课桌靠边靠后。单人小课桌的4条腿下还装了滑轮,移动起来非常方便,这就便于开展讨论式、活动式教学。
二、日本小学教育的特征
(一)平等色彩较为浓厚。日本小学的平等性主要体现在两个层次上:一是学校与学校之间在各种条件方面的均等化;二是学校内各项教育活动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平等。[3]在学校内的各种教育活动中,日本教师一般不会考虑学生的能力和家庭地位,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为了保证没有一个孩子掉队,日本教师经常会放慢教学进度,以配合后进生的学习,并鼓励学生相互帮助、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二)重视道德教育。道德教育贯穿在日本小学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属于学校全体教职工的责任,它的开展有着专门的时间和负责的人员,不仅课程经营有着明确的目标和内容,课外活动和教育环境的经营更是以开展道德教育为其重要特征。强有力的道德教育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促进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义务教育要求水准高。日本义务教育要求水准高体现在课程内容广泛、密度大、程度深上。日本维持高水准义务教育措施的特征之一就是维持国家对课程的控制,即在课程行政上保持国家的权威地位,实行这种课程有助于全国有一个较高的、较平均的质量水平,也有利于对各学校在同一标准上进行比较,从而知晓各学校的办学效果。
(四)学校活动的整合性和协调性。日本小学教育活动主要是以学校为中心开展的,学校作为一个统一体组织,而且连各年级、班级的教学活动也通过以教职员会议为中心和各种会议活动加以协调。低年级重视学生对学校生活的适应,高年级强调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使教育活动在所有年级之间具有整合性。
三、日本小学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一)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素质。目前我国小学教师的师资素质参差不齐,且我国对小学教师的学历要求也不高,中专及高中毕业的学历就能具备小学教师的资格。相对于日本小学教师的高学历,小学教师都必须具备大学本科学历而言,我国做的还远远不够。日本小学教师入职考试非常严格,且入职之后会进行较为严格的教师在职培训,以提高教师的素质和专业水平。我国应加强对教师的学历水平要求,既要加强教师的职前教育,又要加强教师的入职教育及在职培训,全方位提高小学教师的素质和专业水准。
(二)调动家长及社会参与小学教育管理的积极性。日本的小学非常注重学校和家长以及社会之间的联系,重视家长对学生小学教育的参与。而在我国家长对小学教育的参与不及日本小学家长的参与度高,且教师和家长之间交流不够密切。家长及社会,实际上是改善我国小学教育的重要后备资源,存在着极大的潜力,我国应尽快设立一套可行程序,使这种后备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在此方面,不应局限于积累资金等方面,也不应局限于家庭之内的教育,而应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达到一定的社会效应。
(三)加强各科目的综合教育。目前我国的应试教育还相当的严重,虽然国家三令五申要求进行素质教育,但是我国从小学开始,还是非常注重重点的学科,如语文、数学和外语的学习,花费大量的时间学习,相对来说就要挤占其他课程的学习,尤其是在经济文化都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和山区,这种现象更为严重。而日本的小学教育则非常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道德的养成,从小学开始就加强各科目的综合教育,尤其在体育、道德、自然、社会等方面。[4]我国应在这些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强小学生的道德教育,综合知识的教育,为全人的教育做准备。
(四)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我国幅员辽阔,加之各地区和城乡之间发展极为不均衡,从学校硬件的基础设施,资源条件,到软件建设和师资方面,各地区和城乡之间都存在极大的差距。因此,我国应学习日本的经验,加强对小学的资金投入和师资投入,尤其是加强落后、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对落后贫困地区进行重点支持和扶持,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5]
[1]饶从满.当代日本小学教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6.
[2]陈宝堂.日本教育的历史与现状[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12.
[3]顾明远,王英杰,曲恒昌,李家永.亚洲发展中国家的义务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
[4]朱永新,王智新.当代日本教育改革[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8.
[5]杨孔炽.日本教育现代化的历史基础[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