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高职院校“毛泽东思想”教学效果的策略浅析

2015-03-28王永利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提升教学效果

提升高职院校“毛泽东思想”教学效果的策略浅析

王永利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710100)

摘要:“毛泽东思想”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常常因为时代背景变化、学生不重视及一些消极言论等因素影响而不尽人意。要提升高职院校“毛泽东思想”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增强自己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消除学生思想中存在的消极因素;不断探究不同教学策略及方法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教学效果;提升

收稿日期:2015-03-18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职业技术学院校本课题“提升高职院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效果的突破性策略研究——以陕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立项号:Y1331)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永利(1972-),男,陕西宝鸡人,陕西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G642.0文献标识码:A

现行的高职院校使用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的教材主要涵盖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内容。作为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课程的概论课,肩负着重要的使命,而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学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概论课教学目的能否实现。许多学校的概论课教学特别是“毛泽东思想”理论课教学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往往并未取得十分满意的效果。

一、“毛泽东思想”理论课教学效果欠佳的现状及原因

高职院校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材中的“毛泽东思想”部分,主要讲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对于毛泽东军队建设与军事思想、政策策略思想、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及党建思想等仅作了概要论述。[1]从笔者的教学实践情况及所作的其他个别院校相关教师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的调查情况来看,该课程教学普遍存在学生到课率低、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生不能够与老师积极配合进行互动、学生不能够对该课程进行主动思考等问题。

是何原因导致这种情况产生的呢?笔者认为由于“毛泽东思想”的这两部分内容的历史性很强,许多历史史实距离现在的年代也较远,导致不少学生对这些理论不太熟悉,再加上当前的社会状况等背景情况已经发生较大的变化,除非对历史知识本身感兴趣的同学外,其他专业的同学绝大多数对这部分内容缺少兴趣,不进行钻研,这些客观和主观的情况是该课程教学效果欠佳的基本原因。

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设计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的如何,教学水平高低直接会对教学活动产生不同的影响,现实的教学活动中许多教师往往存在对课程内容研究不透彻,教学设计缺少针对性,教学方法不够灵活,教学方法与对应的教学内容匹配不恰当,过于追求本内容教学的短期效应而忽视课堂教学效果的课外延伸效果等,这些情况是造成这部分教学内容效果常常不佳、难以“突破”常规效果的原因。

同时,大学生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他们已经对世界、对社会、对社会历史、对人生有了一定的自觉的认识和看法,而且常常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但绝大多数大学生毕竟社会阅历不足,人生历练不够,社会实践经验欠缺,他们业已形成的思想往往感性有余,理性不足,且他们常常富于激情,容易意气用事,容易受一些社会思潮的影响,较长一段时间以来在一定范围内传播的“非毛化思潮”的各种论断或多或少会对他们产生消极影响,这些因素也是造成“毛泽东思想”内容教学效果欠佳的原因之一。

二、提升“毛泽东思想”理论课教学效果的策略

1.提升教学效果的一般策略

(1)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并创造合理地课堂教学情境

“毛泽东思想”教学内容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和份量,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必须筑牢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论根基,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才能使伟大“中国梦”变为现实。但毋庸置疑,当代大学生对于“毛泽东思想”的认识因为时代背景的变化总体比较浅显和感性,这并不是因为党和国家对“毛泽东思想”的宣传教育不够重视,事实上党和国家从建国以来从来都未放松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从来都未放松对大学生有关“毛泽东思想”理论的教育。当今社会的历史全景已与“毛泽东思想”萌芽、发展、形成时候的时代背景大不相同,而且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大学生因为实践经验欠缺,造成不少大学生误认为这一理论虽然重要,但只是喊喊口号、实践中坚持不坚持无所谓的错误认识。所以我们要解决大学生上课到课率低、听讲不认真、不能够与老师积极配合进行互动、不能够对该课程进行主动思考等现实问题,就应该认真研究一下教学策略。首先,教师作为一堂课的“导演”,要注意创造合理的课堂教学情境,大学生作为青年人考虑问题往往比较感性,合理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对他们产生直接的感染,要做好这一工作,教师可以充分借助并发挥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作用,例如,播放有关历史图片、相关的历史视频和“老电影”等,对于这些手段的运用不能仅仅只是走走形式,走走过场,而应该在运用这些手段时教师及时与学生开展现场互动,积极引导学生现场思考,教师应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或启发学生发现的问题进行现场回答、现场点评,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要及时表扬,对于回答不恰当的同学要现场帮助分析,直至他把问题完全弄清楚。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现场辩论非常恰当,理不辨不明,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锋”可以使他们主动接受正确的观点。

(2)充分发挥“活教材”的作用

可以充分发挥仍在世的对毛泽东及对“毛泽东思想”有着直接感知和体会的一些“活教材”式人物,例如老红军、老革命的作用,给同学们创造一个直接接触这些宝贵资源的机会,通过让这些人物发挥作用来现场说法,使同学们增强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增强对“毛泽东思想”的理解和接受度。同时,教师应积极想法创造条件适时组织同学们并与同学们一起参加一些有历史价值的活动,例如,参观革命圣地、革命纪念馆等。

(3)科学合理地使用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

“毛泽东思想”理论课作为一门课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从笔者了解到的情况看,不少教师因为学生对自己这门课不感兴趣的缘故,也往往采取一种消极的教育教学心态,这是整场教学活动不能取得预期成效的重要原因,教师既然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扮演“导演”的角色,就应该首先自己调整好自己的教学心态,首先自己要对该课程有一个让人无可挑剔的姿态和认识,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基本前提。不同课堂内容应该有不同的教学设计和方法策略预设,这是上好一堂课的一个基本要求,事实证明,教师对于不同教学内容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方法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毛泽东思想”教学内容正如上文所述形成的历史时代与现在的时代特征的差异性一定程度影响了学生的接受度,故而合情合理的方法与策略的设计对于提升一堂课的教学效果意义非凡,举一例,教材中关于“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内容教学,许多教师可能认识到可以充分发挥例证法增强教学效果,但实际上要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的高度,可以配合演讲法加强教学效果,这种做法笔者多次实践过,收效不错。当然对于教学内容的认识不同,可能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也会不同,并不能拘泥于某个教学案例的方法,应该对于不同学生群体变换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正印证了我们常说的教学有方、教无定法的道理。

从以上可以认识到,不同的学生群体,不同教学氛围,采用有差别的教学方法手段和策略非常重要,“毛泽东思想”理论课教学,教师必须要在借鉴一些成功教学案例的基础上,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变换和调整教学思路策略,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的变化及时研究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衔接关系,及时研究不同教学方法之间的匹配关系,从而从教学方法及手段层面上突破影响教学效果的瓶颈,提升教学的整体效果。

2.及时消除消极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较长一段时间以来在一定范围内流传的“非毛化思潮”对学生、对课堂教学效果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教师必须要适时恰当地加以引导和处理。“非毛化思潮”无疑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它实际上是通过否定毛泽东,引导人们否定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道路和现实政治制度,通过丑化毛泽东,误导中国改革的方向,通过否定、丑化毛泽东,对当代中国发展最需要树立的“三个自信”釜底抽薪。[2]教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中可能存在的一些对于毛泽东同志本人及“毛泽东思想”理论的不正确的认识,必须及时予以纠正,这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自觉担当的一种责任和义务,是对可能存在的片面认识的那些学生,让其重新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的必然举措,也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必然之举,只有澄清了个别学生中可能存在的“非毛化思潮”的沉渣,教学正面的宣讲才能被学生接受。如何消除个别学生思想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呢?必须加大正面宣传的力度,并善于用事实说话,用历史典故说话,用各种历史资料说话,同时要与学生们一起揭露“非毛化思潮”的本质。实际上,在澄清“非毛化思潮”本质的同时,“毛泽东思想”在教材中的内容已经自动融入到这个宣教之中去了,已经达到了教学的目的,教学效果也因为消除了错误认识而得到了提升。

三、结论

总之,教师要解决在进行“毛泽东思想”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瓶颈,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思想中可能存在的一些疑虑和问题,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就必须不断增强自己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要不断锤炼自身的理论素养,要善于把握好自身心态,就必须及时跟踪研究学生的思想动向,及时消除学生思想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就必须认真论证不同教学方法和策略在教学实践中的效果。只有这样,“毛泽东思想”理论课教学效果才可能得以“突破性”地提升。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杨军.透视非毛化思潮[J].思想理论教育:上,2013(11).

责任编辑:朱水龙

猜你喜欢

毛泽东思想提升教学效果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现代思想的启蒙
毛泽东思想的永恒价值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