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清政府对太平军外购武器的稽查

2015-03-28曾志文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太平军军火太平天国

曾志文

(韩山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广东潮州 521041)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后,鉴于洋枪洋炮的威力,清军与太平军竞相购买西洋武器。据资料记载,双方均在咸丰三年(1853)有购买西洋枪炮的举措[1]。清政府在本身外购武器的同时,极力压制太平军对西洋武器的购买。既往研究在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时,较为侧重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宏观层面予以论述,[2-6]而有关太平军武器装备短缺带来的影响,研究尚显不足。部分论著对太平军外购武器略有提及,但对购买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阻碍,未作深论。[7-9]考察清政府对太平军外购武器的稽查行为,不仅可反映清政府与外国关系的微妙变化,亦可窥见太平天国运动由兴盛走向败亡的某些细节因素。

一、咸丰时期清政府对太平军外购西洋武器的稽查

咸丰三年,太平军攻下南京后,即有向外国购买军火的活动。夏燮在《粤氛纪事》中载:“贼踞城之逾月,有洋艘二自海道泊下关。贼始疑为大兵之借援者,继侦知其为上海之领事。舟中所带皆洋枪、火药,以通贸易为词。该逆延之入城,联教通款。”[10]83夏燮所指的上海领事即为英国驻华公使温那治(Samuel George Bonham)。温那治多次前往南京,主要目的是了解太平天国,为英国政府制定新的对华政策提供依据。

咸丰三年八月,小刀会领袖刘丽川攻陷上海,欲与太平军联合对付清军。当时温那治寄居上海,太平军鉴于与温建立的“友好关系”,并没有攻击其领事馆,而是希望温能帮助购买军火,温为便于再次进入南京,进一步了解太平军,当即答应。随后温用两艘火轮船携带洋枪、火药由海道驶入南京下关,“受重贿而归”。刘丽川知道此事后,即想通过温那治与南京取得联系,并交宝刀一把、信件一封为凭。温欣然允诺,再乘火轮船,装载洋枪、火药开往南京,不料驶至镇江,被清军水师查获,解送常州。“人赃俱获,讯供得实”[10]354,但当时清政府需要全力对付太平军,不想与英人关系弄僵,因而并未对温那治进行任何惩处。

咸丰朝后期,太平军通过洋商购买外洋枪炮的数量渐多,对清政府震动颇大。咸丰九年(1859),江南苏松太道吴煦禀告江苏布政使王有龄:“近闻洋商多愿贩运枪炮、火药售与长毛,希得重利者,万一镇江开市后,密迩金陵,更不可不防其渐”[11]49-50,建议王有龄调派水师大员,督带战船,于镇江以上,联舟拦截,在金陵未克之前,不论中外商民船只,不准越过,否则开炮轰击。李秀成率领太平军占领苏杭后,派人从上海采购西洋枪炮。咸丰十一年(1861)九月,吴云禀告吴煦:“伪忠王谕令周庄、陈墓各乡官,限令赴沪采办洋枪一千杆、铜帽二十万、大红绉二百匹。该处董事亲见伪谕。”[12]吴煦为此特别照会英、法、美三国领事:“照得粤逆窃踞苏州,四出窜扰,所到之处,民不聊生。前者闻有外国人与贼交易往还,并有运售枪炮情事,苦无禁阻之策。近访得又有外国商人广运枪炮火药,赴苏售卖,使该逆多得军火,于剿捕大有关碍。”[13]104吴煦拟给洋商派发路票,并在赴苏各要隘预设巡船,派驻人员,每处另邀两名外国人,帮同稽查过往船只,验明路票,查无夹带,立刻放行。若有未拿路票之外国人,私运枪炮火药,立即押回该国领事查办,货物入官充公。

咸丰十年(1860)六月,新阳县生员王瀚亦提到太平军购求西洋火器及洋商售贩情形:“风闻已有瑞典国、花旗国无赖之恶商,将洋枪药弹至苏射利,此大干中外两国法纪(西国于前年定议,有以火器兵船出售于敌者,重则按以杀人之律,定例置狱二年,罚银五千圆为率),而西官置若罔闻,不即惩办者以无华人告发也(西国律法最重证据,枪弹都已售去,真赃无从而得,舟子畏罪,口供必致反复,若拿获解送西官,必徇情面,久而释放,如前吴道普观察拿送镇江奸商之事可见)。”[13]314因此,王瀚建议,由统兵大员密令各水师军官,日夜稽查,见外国旗号之船即行拦截,上船细搜,若发现枪弹等违禁物品,则将该商人砍死,并尽杀船上之人以绝口,船中所有枪弹充官,银钱等物则赏给查拿有功之人。

王瀚的稽查惩罚建议明显过于残忍,因为牵涉到洋人,亦不便践行。吴煦照会英国领事,希望英国领事能插手阻止洋商向太平军的售卖行为,但并未得到明确答复。王瀚询问英翻译官密迪乐缘由,密迪乐的回答是,清军和太平军皆雇募西洋士兵作战,西方法律并无明确规定应偏袒何方,故向太平军出售火器一事,亦不能严令禁止[13]366。既然移文领事无效,王瀚提出:“何弗密谕各处团长,就地严办,杀人灭口,得物归团,计无有善于此者。瀚缉闻成顺、禅臣二洋行又将继去,请委干员密察,待其出而杜截,亦无不可。”[13]367由于洋行在军火贩运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王瀚提出在稽查过程中一定要问清楚“何国商船?洋行何名?现往何处?船长何姓?”等问题,一有嫌疑,即刻拿获。但王瀚亦不能确知太平军获得接济的具体路径,曰:“闻苏城之贼,西商售以枪药,不知由何路而往,而贼中亦有花旗奸民连阿西等为作□□行接待西商,则是路不可不设法亟图。”[13]414可见清政府此时无论如何严格稽查,均难以截断太平军购买军火的通道。

二、咸丰时期清政府难以截断太平军外购西洋武器的缘由

太平军能够购得大量西洋枪炮,与洋商的积极售卖有莫大关系。洋商设法贩卖枪炮给太平军,首要原因是太平军给出的价格更高,洋商可从中获重利。据上海会防处记载:“日前攻打太仓,长毛均有外国洋枪,致伤多人。向来有不法之外国人每带外国洋枪至苏州卖与长毛,虽华官稽查甚严,其中偷漏者不少。其偷贩之故,皆因长毛肯出重价,去一次可抵三次,三次之中即被华官擒获将货查拿入官,而其一次所得利已倍蓰矣。”[11]399

其次,有些洋商售卖军火的目的不仅仅是为获私利,而是看到清军一些官兵的残暴,想借此帮助太平军。同治元年(1862),一洋人云:“近有外国人议论官兵,持说不一,但官兵所为,我曾亲见。收复太仓之前一日,官兵擒贼七名,至外岗汛裸缚树上,始用箭戳,继用刀割,可惨之甚,我不忍睹而行。闻至四点钟时,始行枭首。官兵如此行为,恐外国帮助,亦为不是也。”[11]373-374此洋人对于军火买卖的规定,甚觉不公,称:“查出卖军火,想系使人争斗,无论卖与何人,均应有罪。既云外国人卖军火与长毛有罪,则士、何提督帮助官兵亦该有罪。我屡卖洋枪与长毛,日后仍有洋枪等要卖,即前此太仓长毛所用洋枪,皆我亲自往卖也。”[11]373同治二年四月十八日(1863年6月4日)上海会防处记载:“有人出告白云:外国人屡言发贼凶恶,应帮官兵剿灭,但克复太仓之后,官兵所为尤恶,捉得长毛竟剜目、刖足,或将油擦衣,用火焚烧,哭声震地,众目惨伤,亟应谕饬禁止。”[11]412清军官兵的残忍行为确使一些洋商对太平军产生同情。

再而,清军不敢随便捉拿“违禁”洋商,亦是洋商敢于冒险售卖军火给太平军的原因之一。因为按条约规定,清军即使缉拿“违禁”洋商,亦要将其送往外国领事处接受惩罚。结果要么没收器物,要么遣送回国,洋商并无生命危险。会防处的记载亦道出此种为难:“夜间新关费士来闻浦东有人将洋枪送出,卖与发贼,故差法兵前往查探真伪。查得该房在慕尔海铁店间壁,法兵将该房围住搜查,内有英国人,法兵不便捉拿,复禀知英水师提督甫差兵前去拿住。……照天津条约,拿获此等奸商,仅将器械入官。”[11]376

由此,洋商售卖军火给太平军,屡禁不绝。总理衙门给赫德的札文中埋怨道:“发逆久踞金陵,日与官军为敌,以致中国不能迅扫贼巢,皆系奸商接济之故,实属令人痛恨。”[14]1084同治元年五月初三日(1862年5月30日),上海会防处记载:“前此有船装军械、火器卖与发贼,在宁波捉住,业已多次,但生意人故智复萌,仍作此等生涯”。“外国人来申游荡无业者,或卖洋枪济匪,或作无赖滋事,人数甚多,一时难以稽查。即前高桥轮船被劫后,船内器物损坏,均携来上海修理,其人匿住虹口,人竟不知”。[11]431福州税务司美里登告诉左宗棠,厦门沿海一带,有许多外国人加入太平军,另有一些以前在江、浙官军中充当教习的外国人,因未回国,无以谋生,与太平军联系,并为其购办军装炮械。

左宗棠亦认为,以前太平军打仗,并无西洋枪械,近年来无一支太平军不持有洋枪洋火。转战江西、安徽、浙江各省时,缴获洋枪甚多,仅湖州一战,就获得洋枪万余杆,太平军首领陈炳文向鲍超投诚时,交出洋枪7000余杆。[15]由此而知,太平军至少在清政府与外国联手镇压之前,购买西洋武器是多渠道的,且较为通畅。

三、同治时期清政府对太平军外购西洋武器稽查力度的变化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北京条约》的签订,使英、法、俄等国攫取到一系列在华特权,列强为使条约上的特权得以尽快兑现,有意扶持清政府。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东进江浙,兵锋直指上海,清政府深感自身虚弱,无力抵抗,希望借用英、法等国军事力量,帮助“进剿”太平军。

同治元年一月初十日(1862年2月8日),清军迎来利好消息并给予太平军重大打击的是:清廷正式做出“借师助剿”决策,合力攻击太平军。清廷一方面谕令总理衙门与英法驻京公使商酌;另一方面又谕令江苏巡抚薛焕会同江浙士绅与英法两国迅速筹商,尽快办理,“但于剿贼有裨,朕必不为遥制”。[16]

同治二年七月二十五日(1863年9月7日),上海会防处载英首相巴麦尊(Henry John Temple Lord Palmerston)的发言,巴麦尊明显支持“借师助剿”政策,称中国政府既然允许英国到华贸易,若不帮其“剿贼”,疏通贸易,实对英国亦有害。现在阿思本带船队前往中国即为剿灭海盗,以安商业。中国人也崇尚贸易,并非妒恨外国人,只是原来中国政府与外洋不和,致使外国人与中国人不能正常交往。今中国政府态度甚好,若其国内安定,对英国的生意将大有益处[11]421。列强帮助清政府“进剿”太平军,完全是出于维护自身利益考虑。“借师助剿”的实施,给吴煦、王瀚等人带来的惊喜显而易见,“近日中外和局大定,英、法国□□将进剿,彼贼乌合之众,决非其敌,以是人人踊跃,皆思自奋”。[13]344如在王家宅战役中,英法联军用恩飞德来福枪和大炮射击太平军,而太平军的抬炮和火绳枪的射程却无法达到他们的有利地位,致使伤亡惨重。[17]

当太平军攻下宁波,准备购买外国火轮船时,吴煦指出西洋火器为太平军所得,已使清军“剿办”吃力,若太平军再购得火轮洋船,则对清军更加不利。建议清政府与各国公使商定,暂停宁波通商,切断洋商与太平军的联系。总理衙门则通饬水师兵船及海关巡船,严厉稽查,一旦搜获,“船货一并入官”[14]1201,并照会英、法、俄、美四国公使转告各领事不可袒护私贩军火之洋商,致使太平军购买火轮船的计划落空。

同治二年十月初九日(1863年11月19日),各国领事聚议美领事署,讨论设禁、查禁外国“非法商民”一事。针对外国人投靠太平军,拿获之后不过解送回国,似觉太过轻恕,不足以示儆。因而拟定各国领事奏请本国君主严定章程,在沪领事视所犯轻重,酌量定罪,以显公平。对“违禁”洋商的惩罚力度加大。

由于清廷与外洋的联合打压,太平军要获得外洋武器愈加艰难,虽然一些洋商“仍有私带军火、洋枪之事”[11]440,但数量已大为减少,“在癸开十三年秋冬间,两个多月里面,总共只买到四十七只枪。当时白齐文两次亲身到上海去为太平天国购买军火,结果都空手归来”[18]。因而太平军在后期作战中,武器装备被李鸿章领导的淮军全面超越。李鸿章曾言:“忆粤贼在咸丰时,洋枪甚少,迨踞苏浙,勾通夷商,洋枪渐多,但不若我军所用之枪炮精且多耳。”[19]

结 语

太平天国运动的前中期,由于西洋各国在清军与太平军的争斗中保持中立态度,因而对洋商售卖军火给太平军并无严格管束,使得太平军外购武器的渠道较为顺畅,即使清政府采取严厉的稽查措施,仍然不能阻塞这一渠道。直至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随着清政府“借师助剿”政策的正式实施,太平军购买西洋武器方变得异常艰难,而与之相反,清军却较之前更容易获得洋枪洋炮。如淮军于1862年春抵上海后,即依靠英法等国的支持,利用上海海关税收购置洋枪洋炮,扩编部队。至1863年,淮军将原抬枪、小枪等队改为洋枪队;将原劈山炮队改为开花炮队,武器装备基本西式化。“借师助剿”政策给太平军造成的影响,不是促成多少外国军队直接加入到对太平军的作战中,有研究显示,在1862年中期,上海的英国正规军只有2500人,加上其他方面的兵力,至多4000 人,而且由于英国财政的困难,可能还达不到这个数目。[20]更主要的是“借师助剿”导致外国对太平军武器的禁运且配合清政府的稽查活动,使得太平军后期的武器装备与湘淮军进一步拉开了差距,从而加速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1](美)托马斯·L·康念德.李鸿章与中国军事工业近代化[M].杨天宏,陈力,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14-15.

[2]张一文.略论太平天国战争失败的基本原因[J].历史档案,1994(3):103-110.

[3]白纯.反孔排儒与文化根基的丧失——简论太平天国失败的文化原因[J].文史杂志,2001(2):22-24.

[4]苏双碧.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及其历史教训[J].求是,2011(2):54-56.

[5]秦静.太平天国失败新说[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69-73.

[6]赵枫.太平天国军事技术伦理思想初探[J].军事历史研究,2014(2):117-125.

[7]王尔敏.清季兵工业的兴起[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8]樊百川.清季洋务新政[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9]朱哲芳.太平天国兵器制造探略[J].军事经济研究,1991(3):82-88.

[10]夏燮.粤氛纪事[Z].北京:中华书局,2008.

[11]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吴煦档案选编(第五辑)[Z].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

[12]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吴煦档案选编(第二辑)[Z].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126.

[13]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吴煦档案选编(第一辑)[Z].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

[14]国家图书馆.清代孤本外交档案(第三册)[Z].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3.

[15]湖湘文库编辑出版委员会.左宗棠全集(第十册)[Z].长沙:岳麓书社,2009:549-550.

[1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第二十四册)[Z].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21-22.

[17](英)呤唎.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M].王维周,王元化,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411.

[18]罗尔纲.太平天国史(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1:1123.

[19]顾廷龙,戴逸.李鸿章全集(信函五)[Z].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362.

[20]茅家琦.对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中外关系的一点看法——太平天国失败原因辨析[J].历史研究,1981(4):87.

猜你喜欢

太平军军火太平天国
太平军余部参战在南美
太平天国等级婚姻研究
威牛修车通:只卖军火不上阵
台破获“最强军火走私案”
太平军所使用的兵器
太平军使用的几种水上战具
厚积薄发 游刃有余——评《太平天国军事史》
太平军的筑城与望楼
太平天国第一军事家石达开
太平天国的兵书《武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