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小班数学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2015-03-28郭晓宏
郭晓宏
(和田市嘉兴幼儿园,新疆 和田 848000)
浅谈幼儿园小班数学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郭晓宏
(和田市嘉兴幼儿园,新疆 和田 848000)
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和逻辑性的学科,幼儿学习数学的关键是促进其思维结构的发展,这是幼儿教师在设计数学活动时要把握的一条重要原则。幼儿真正需要的并不是教给他们经验、技能和方法,而是通过充分的操作尝试和比较分析从中得到领悟的机会,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从中获得一种逻辑经验,并逐渐建立起相应的逻辑观念,而一旦具备了必要的逻辑观念,幼儿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就不再是困难的事,这对幼儿所获得的经验、技能和方法将是终生的有益的。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学
笔者针对幼儿数学课程活动分为自主梳理、组内及教研讨论、试上三个部分。在自主梳理过程中,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根据已有的教案参考,将自己在教材理解或者课堂设计过程中所疑惑的问题提出来,拿到组内及教研组集体讨论。在这一环节,每一位参与研究的教师再次从教案的目标、过程、提问等方面进行一次集体梳理,并说出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学的设想。在此基础上,任课教师进行第一次试上,在实践中反思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然后再次集体研讨,参与研讨的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共同商量解决方案,再通过二次试上,再次整理问题,集体探讨,解决问题,整改问题,理清思路,真正把握每一个教学环节和关键提问。通过一年的研讨活动,笔者感受到如果用传统的语言方法来教幼儿通过死记硬背和简单的复制操作来学习数学,幼儿不仅难以学会,还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幼儿只有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材料,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总结操作中所获得的经验,才能真正地理解数学。在研讨活动中我们发现数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有许多需要注意的方面。
一、把握目标和知识点,活动始终为实现目标和知识点服务
例:在小班数学活动《吃水果》的教学活动中,目标要求:
1.感知5以内数量,能做5以内等量集合
2.体验5以内的等量关系
3.学习用“几个xx分给几个xx”进行讲述
任课教师在把握教学设计时完全忽略了“能做5以内等量集合”这一目标,在教学活动中,要求幼儿根据水果的数量请出等量的客人,整个活动没有对“集合”这一问题做强调,忽视强调幼儿一次性拿出相应数量的物体,没有反复要求幼儿先一一点数但必须一次性拿出或者圈出等量物体,导致幼儿在操作练习时虽然能完全正确的做等量,但对集合完全没有理解。正是由于教师对目标把握不到位,教学活动偏向于等量关系,完全偏离了集合概念,导致没有完全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偏离目标的现象。
二、理清每个环节及设计意图,让知识点层层递进,逐步深入
例如小班数学《小菜场》,要求幼儿先根据不同种类蔬菜的数量,将相同数量的蔬菜依次放入菜架中,分类活动结束后,再根据每个菜架上蔬菜的数量画出等量的圆点。在研讨中教师们认为该分出一个菜架就及时做圆点标记,还是全部分类结束后再做圆点标记这一教学环节产生了分歧。在最初的设计参考中,是要求全部分类结束后再做圆点标记的。我们知道幼儿的思维过程是从具体形象上升到抽象的,在根据蔬菜数量进行分类操作这一环节对于幼儿来说是相对具体的,在这一活动结束后,幼儿在整理分类思路的基础上再对每个菜架做圆点标记是抽象的,这不但符合了幼儿的思维发展特点,同时,也让幼儿的思路更加清楚,思考过程不受到其他活动的干扰,因为我们是将一个具体的活动彻底结束后再做下一个抽象的活动,而不是将具体的和抽象的活动交叉进行的。
三、提问要清晰、明确,直击目标,把握重点问题,以重点提问贯穿教育活动,始终为教学目标服务
例如在小班数学《买东西》这一活动中,要求幼儿根据小猫和小狗所买物品的不同数量进行对比,知道谁多谁少,并且想办法将它们变成一样多,其实在这一活动中没有太多要问的问题,只需要问:“买了什么?”“买了多少?”“什么多?”“什么少?”等问题,以这几个问题贯穿教学活动始终即可。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问了太多与目标不相关的问题,如:“谁的多?”“谁的什么多?”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但与教学目标关系不大,反而使幼儿的思路偏离了活动目标,幼儿找不到思考的明确方向,导致教师说不清,幼儿听不明白,活动结束了,幼儿仍然不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该怎样解决问题。事实上教师的提问在数学活动中至关重要,教师的每一个提问都在引导幼儿思考要解决的问题,如果问题不精练,不到位,就会影响甚至干扰到幼儿的思路,使幼儿的思考没有明确的方向,也就无法理解到位。
四、让幼儿主动思考,不要随意干涉幼儿的操作,教师可以通过幼儿的操作了解他们的实际想法和需要
例如在小班数学《分小鱼》这一活动中,目标要求幼儿首先能够根据四只猫的大小进行从小到大的排序,再根据猫的大小将大小不一的小鱼对应的分给小猫。在幼儿演示给小猫排序时,第一位幼儿拿出最小的猫放在了第一个位置上,接下来第二个幼儿没有选择教师们都认为的第二大的小猫,而是最大的那只猫,任课教师在这时候并没有进行干预,而是安静的看着这位幼儿将这只最大的猫放在了最后的位置,确定了最大和最小后,接下来只剩两只大小不同的猫了,这样幼儿很快就能对比出来并进行排序。在这一操作活动中,教师没有将自己的思考方法强加于幼儿,虽然幼儿的思路和与教师完全不同,但正是教师的耐心等待给了幼儿自己思考的机会,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操作获得了序列的逻辑观念,思维结构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也给下面在座的幼儿有了新的提示,结果幼儿自行操作排序时,用了许多不同的方法,有的是从前往后排,有的是从后往前排,有的是先确定最小和最大,然后再排中间。同样的问题,幼儿所给出的解决方法却有很多,教师把自由给了幼儿,幼儿获得的是多元的、发散的思考方法。
五、在活动中教师要做好引导者,动手、发言的机会要还给幼儿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在幼儿的数学操作活动中,教师不仅要给幼儿提供操作材料的机会,还要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边操作边讲述。一方面通过语言讲述,幼儿可以监控自己的操作行为;另一方面,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在操作过程中得到了发展。在数学活动中教师或多或少的总是要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一定的经验,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许多教师会在演示操作时迫不及待的帮助幼儿动手操作,然后又迫不及待的帮助幼儿将经验和方法总结出来。例如在一节AB模式排序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呈现出了一段红色和黄色的AB排序范例给幼儿观察,简单的提问后教师问“小猪家的门帘是不是一个红色一个黄色排列的?”“这个红色的后面我们应该排黄色对不对?”其实这两个经验都是需要幼儿自己观察、获得并讲述出来的,语言是思维的外显形式,幼儿虽然经过了观察和操作,也获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方法,但是,如果有机会让他们自己表述,他们就要将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加工和整理,然后才能进行表述,但大多数教师都将这一权利和机会剥夺了,他们将经验和方法直接帮助幼儿说出来,其实就等于让幼儿通过记忆教师所讲的方法来学习抽象的数学,这样幼儿其实没有任何收获。
六、教师呈现给幼儿的语言必须是正确又简单精炼的
数学是一门很严谨的学科,我们所用的语言必须是准确的、清楚的,学前教育对于幼儿的早期启蒙是很重要的。小班幼儿又处在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在活动中如果教师用似是而非的语言进行教学,不但会影响幼儿学习语言,还会影响幼儿对数学概念、数学问题、数学经验的理解。例如在小班数学《小菜场》中,任课教师说:“请你把数量相同的‘这一筐’、‘这一袋’蔬菜放在‘菜架’、‘架子’、‘格子’中”,又例如在小班数学《吃水果》中,教师说“你要把这些水果分给‘这几个’、‘这几位’、‘这几只’小精灵吃吗?”同样的物体,所用的量词都不同,教师所呈现的语言是随意的,不严谨的,幼儿在学习语言的关键期接收到的就是不准确、甚至是不正确的信息,会影响幼儿对语言的学习。
在小班数学《买东西》这一活动中,教师在问了:“小猫买了什么?”“小狗买了什么?”接着问道:“谁买的什么多?”“小猫买的衣服比小狗买的裤子多几件?”第一个问题其实包含了两个问题,即“谁买的?”和“什么多?”,这样的问题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很难一下子思考清楚,更别说用语言表述出来。第二个问题对于幼儿来说则太长太啰嗦,很难让幼儿从这么长的句子中分离出相对应的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使用的语言必须是正确、简单、精炼、直接的,这样才有利于幼儿接收到准确的信息。
总而言之,从数学的教学方法来看,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和逻辑性的学科,幼儿学习数学的关键是促进其思维结构的发展,这是我们在设计数学活动时要把握的一条重要原则。幼儿真正需要的并不是教给他们经验、技能和方法,而是通过充分的操作尝试和比较分析从中得到领悟的机会,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从中获得一种逻辑经验,并逐渐建立起相应的逻辑观念,而一旦具备了必要的逻辑观念,幼儿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就不再是什么困难的事了,这时幼儿所获得的经验、技能和方法将是终生的。
2014-06-29
郭晓宏(1985-),女,小教一级。研究方向:幼儿园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