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左翼文学与历史背景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5-03-28彭兴滔

关键词:历史背景上海交通大学左翼

收稿日期:2014-12-18

作者简介:彭兴滔(1988-),男,侗族,贵州剑河人,上海交通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左翼文学与历史背景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彭兴滔

(上海交通大学 人文学院,上海 200240)

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A

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左翼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左翼文学与历史背景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12月12日至13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共有八十余人,来自澳大利亚、日本与国内四十余所高校及科研、出版机构。在六场学术报告中,共有四十多位学者发言。在每场发言之后,评议人做了简短而不失精彩的点评。两者相得益彰、互相映衬。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刘佳林教授主持了这次研讨会的开幕式。人文学院院长王杰教授介绍了上海交大人文学科的悠久历史与近年快速发展的态势。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左翼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中良教授介绍了召开“左翼文学与历史背景国际学术研讨会”的缘起,指出左翼文学研究三起三落,个中经验教训值得总结,虽然近年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左翼文学“社会文化内涵的复杂性与审美建构的丰富性及其文学史意义远未得到充分的揭示,中国左翼文学与外国左翼文学的比较研究还没有超越影响研究的初级阶段”,也就是说,左翼文学仍有广阔的研究空间。左翼文学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要研究左翼文学就应回到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去,以“历史还原”的方法拂去时光流逝落在其上的尘埃。惟有如此,左翼文学的本来面貌及其重要性、深刻性才能得以展现在世人面前。

从本次研讨会的缘起出发,与会者在六场学术报告会中对左翼文学及其历史背景作了精彩而深入的探讨、交流,也触及了左翼文学对当下文学、文化及思想的影响。

一、左翼文学的形成与发展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学思潮,左翼文学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它的出现与发展及动机都和当时的大时代密不可分。时代造就了人,也造就了整个时代的思想文化,同时也造就了不同的文学思潮与文学流派。左翼文学以20世纪30年代的东方大都会上海为中心,以挑战的姿态出世,影响并造就了中国大批左翼作家。是什么原因让左翼文艺运动及左翼文学出现在上海这个“腐朽的资本主义都市”里,而不是出现在北京、南京、武汉等其他城市呢?王锡荣(上海交通大学)在题为《左翼文艺运动为什么在上海兴起?》的报告中认为,左翼文艺运动及左翼文学在上海的出现绝不是一种偶然的现象,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上海这个城市“作为当时中国最成熟的文化中心、经济中心、中外文化交汇的窗口,文化新军的聚集地”,革命文学内部发生论争,“中国共产党及时出手因势利导,水到渠成地组建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这个注定要在中国历史上留下很深印记的政治文化团体,从而导演了一场威武雄壮、可歌可泣的历史剧。在当时的中国,除了上海,不可能有第二个地方具备这样的条件”。这也就是说,左翼文艺运动(包括左翼文学)在上海的出现,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左翼文学的出现与发展同大时代密不可分,左翼文学内部、左翼文学与非左翼文学之间也存在着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左翼文学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存在,揭示其复杂性则有可能从左翼文学内部了解左翼何以形成。刘东玲(江苏师范大学)从左翼作家张天翼在20世纪30年代的小说创作出发,以个案研究的方式探讨了左翼文学复杂建构的可能性。刘东玲认为,张天翼20世纪30年代的小说集中地体现了左翼立场,通过小说人物与主题的指涉性,以溢出的文化批判姿态确立了其政治批判与文明批评的立场。而屠毅力(上海交通大学)则从批评的视角入手,以1930年代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为例,探讨了在左翼文学的最初语境中,左翼文学自身何以形成的问题。该发言试图厘清文学批评如何塑造了左翼文学(包括对成名作家以及文学新人的塑造)。这实际上是从左翼文学本身触及了左翼文学的某种发生学问题。

无论是从所处的大时代还是左翼文学本身来探讨左翼文学的形成,既然涉及某种发生学问题,论题就得回到寻找左翼文学产生与发展的某种动机之中。左翼文学的发生动机自始就与其代表的文学立场、阶级立场相关,更与其发起者的组成结构相关。陈红旗(广东嘉应学院)指出“中国左翼文学的发难者主要是由留苏和留日的知识分子所构成”,这些组成人员明显受到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影响,因而“左翼文学发难的初始动机是通过激进的话语形式书写国民党的白色恐怖等情状,来表达自身的批判意识、抗争立场以及争取政治民主和思想自由的诉求。”由此出发,左翼文学承续了五四文学的工具理性的泛化,成为后来某种意义上的“政治宣传工具”也是逻辑上的自然发展。而谈到左翼文学的发展,李跃力(陕西师范大学)追溯到1928年之前的“革命文学”的“史前史”,梳理了“革命文学”这一导致左翼文学逐渐成型的文学模式的发生及发展,丰富了对“革命文学”及其历史的认识,试图展现众声喧哗的左翼文学发生图景。杨剑龙、刘畅(上海师范大学)则认为,左翼文学不仅在理论建设上开启了革命文学的新的方向,在创作上也成为革命文学观念实施的一次有益的尝试。左翼文学自始至终的无产阶级色彩及其带来的“作家的无产阶级化”等,可以说在后来的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得到了某种补充和发展。左翼文学的内在精神成了新中国文学很长一段时间的某种规范。

以上所谈到的左翼文学的发生发展及其初始动机都与所处的历史背景相关。谈论左翼文学(其实任何文学思潮都如此)就必须回到历史背景中。因此,历史背景下的左翼文学是本次研讨会的重大议题之一。

二、历史背景下的左翼文学

1928年至1937年通称“左翼文学十年”。这十年及前后一段时间均是内有天灾人祸、外有强敌环伺的民国历史背景的一部分。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左翼文学及其作者面对当时的中国,自然发自内心地从左翼的立场出发,对所处的历史时代作了一番表现。民国时期自然灾害频发,左翼文学当然不会忽视这一点。张堂会(阜阳师范学院)从自然灾害的视域出发,提出左翼作家对自然灾害的描写,体现了左翼文学关怀人生的现实主义精神,也形成了一种灾难书写的现代性叙事模式。但左翼作家由自然灾害出发形成的灾难书写,“在彰显其强大的社会批评功能的同时,也导致一部分作品艺术性不足”。如自然灾害造成的苦难一样,所有苦难(包括底层的生存苦难)都对左翼作家产生了某种形而上的吸引力:他们对苦难的感受太深,也太想结束这苦难。但在谈论底层生存苦难的时候,很少有论者涉及同是饱受底层生存煎熬的少数民族与左翼文学之间的关系。因此,杜国景(贵州民族大学)题为《左翼文学与少数民族问题》的报告就显得十分新颖别致。他认为,中国的民族问题包括对外和对内两个方面,而左翼文学运动基本上忽略了国内的民族问题。“最突出的对阶级的强调胜如民族”,直到左联自动解散,左翼文学才着力于少数民族话语的交流和争夺。民族问题说到底是一个争取生存权的问题。最初的左翼文艺运动阶级意识很浓厚,民族意识则很淡薄,因而它对民族问题没有一个清晰的、现代意义上的认识。但这种浓厚与淡薄之间并不存在一个明显的时间分界线。赵伟(江苏社会科学院)探讨了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初左翼文学阵营阶级话语同民族话语的纠葛,认为左翼作家最初强调阶级斗争,当其目睹列强尤其是日本对中国国土的蚕食,民族的生存权受到了威胁,便激发出民族话语意识。随着民族危机的加重,这种民族话语意识越来越浓厚。当左翼文学走入“抗战文学”,抗战背景下的左翼文学就具有了无产阶级意识与民族意识的双重印记。

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激发了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与求胜意志。王学振(海南师范大学)从抗战“空袭”题材出发,探讨了左翼作家的抗战书写。“空袭题材”表现了抗战背景下左翼文学直面民族苦难的勇气与力量,同时也从中看出了左翼文学特有的阶级意识。“抗战的爆发的确使文学发生了新变化,……但左翼作家固有的政治立场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消褪,从五四新文学中继承的人道主义、此时期得到强化的民族主义与其固有的阶级意识相交织,相颉颃,其情状颇为复杂……。”同样是探讨抗战背景下的左翼文学,李建平(广西社会科学院)及李光荣(西南民族大学)则分别从桂林和昆明两个城市的左翼文艺活动入手,分析讨论了抗战与左翼文学之间的关系。说到城市与左翼文学,当然不止是抗战才能将二者结合在一起。民国背景下除了战争,还有千姿百态的社会图景。陈建华(上海交通大学)因此提出了“喧嚣的‘左翼’”,试图在“民国风度”与“上海世界主义”的框架中,分析上海这个城市中的左翼文学与非左翼文学阵营及刘呐鸥、周瘦鹃等作家之间的关系,对左翼的“革命”意识与城市市民阶层之间的微妙关系作了深入的探讨。

左翼文学所处的时代是多姿多彩的一段历史时期。为了从各个角度展现左翼文学在这段历史时期的全貌,与会学者还从左翼刊物的产生与发展、政府文艺机制对左翼文艺运动的影响、左翼电影的发展、左翼戏剧的生存状况及诗歌的“勃洛克现象”、新诗的“逆流”现象、日本左翼文学的生成变迁等视角给民国历史背景下的左翼文学作了一个“历史还原”。

三、左翼作家作品新解

当左翼文学出现的时候,自由主义文学阵营尖锐地质疑左翼文学的文学价值,叫板左翼文学拿出货色来。面对这种叫板,左翼文学以实际行动作了回应。左翼文学的作家、理论家以他们的实际行动,使左翼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了很大的分量。此次研讨会,与会学者对左翼文学的一些作家作品作出了新的解读。

鲁迅是左翼文学的领军人物,鲁迅与左翼及左联、中国共产党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左翼研究的重点。张钊贻(澳大利亚昆士兰国立大学)以详实的史料探寻了冯雪峰对鲁迅的“神化”,即冯雪峰如何向中共传达一个他认为应该传达的鲁迅。这在客观上“保护了真实的鲁迅”,使鲁迅在中国文学与思想上的价值不因许多历史事件的发生、变动而被左右乃至削弱。同样是对鲁迅与左翼文学之间关系的梳理,谭桂林(南京师范大学)则以俄罗斯的“诗人之死”现象探寻了鲁迅后期的信仰变化与构成,试图回答鲁迅为什么没有步俄罗斯那些“已死诗人”的旧路。鲁迅后期之所以没有脱离左翼,是因为“信仰的内容变了,但信仰的方式与信仰所赖以存在的生命激情则依然故我。”鲁迅是一个复杂的个体,也是一个复杂的文学、思想符号。日本学者中井政喜(名古屋外国语大学)从具体的作品出发,以鲁迅的杂文《阿金》及小说《采薇》的“阿金”这个妇女形象,探讨了鲁迅对妇女这一“弱者”、“牺牲者”形象的看法及思想转变:从认为阿金们是纯粹弱者到意识到阿金们也是体制的帮凶,而这体制却是残害了他们的。这就揭示了鲁迅思想复杂性的一面。

除了鲁迅之外,茅盾作为左翼文学的另一巨擘也在会上得到了关注。李国华(同济大学)、罗维斯(北京师范大学)都从民国的大背景出发,以不同的视角分析了《子夜》。前者是以“集团主义”的视角切入,后者则着力揭示《子夜》中的民国社会图景与作者创作之间的关系。当然,左翼作家不只是鲁迅和茅盾这样的男性,丁玲和萧红等女性作家也是解读的重要对象。符杰祥(上海交通大学)以比较的方式,把丁玲同秋瑾及苏菲亚、茶花女作对照,指出从秋瑾到丁玲的女性角色转变揭示了左翼文学的女性作家“折射出性别与国族政治背后复杂而丰富的文学寓言”。文学武(上海交通大学)比较了丁玲与陈学昭两位女作家人生道路与创作个性的异同。胡风、王元化等左翼理论家批评家,也是本次研讨会的讨论对象。李怡(北京师范大学)以历史主义眼光分析了“左右难辨”的胡风。夏中义(上海交通大学)从王元化的“真”入手,探讨了左翼个体在历史、政治大环境下的生存状况。由王元化的生命与思想历程可知左翼文学所处历史背景的某种生态,这也触及左翼文学在这种生态下的演变与权衡。左翼文学自身在历史背景中的演变及其对周围生态的权衡,对左翼个体的生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有人失去了“真”,而有人则始终保持“真”。

不同学者对左翼文学及其历史背景、作家作品的解读提供了关于左翼文学“历史还原”的不同角度,这使左翼文学的面貌更加清晰化、立体化。本次研讨会达到了预期效果,与会学者的不同见解丰富了左翼文学研究的内涵与方法,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对左翼文学的研究远远没有结束,也不会有结束之时。正如张中良所言,在研究中,我们应“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努力进行历史还原,揭示左翼文学的来龙去脉、深厚蕴涵与艺术真谛,总结左翼文学的经验教训,为当今法治中国梦的实现作出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袁宇)

An Overview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eft-wing Literature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PENG Xing-tao

(SchoolofHumanities,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Shanghai200240,China)

猜你喜欢

历史背景上海交通大学左翼
上海交通大学
江南书院
张圆满:《祭侄文稿》——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精神文化产物
上海交通大学参加机器人比赛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胸外科简介
浅析拉萨关帝庙修建的历史背景
噶尔丹的圣树:今日祭奠崇拜的历史背景(英文)
法国左翼阵线的演进、问题与大选前景
人民代表会议的历史背景
左翼电影中的“妓女”形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