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楼梦》的影视改编
2015-03-28曹学琴
曹学琴
(安徽大学 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论《红楼梦》的影视改编
曹学琴
(安徽大学 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在影视剧艺术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一部著名的小说作品大多会被改编成影视剧,甚至一再翻拍。《红楼梦》也不例外。1987年版(下称“87版”)和2010年版(下称“10版”)红剧各有优缺点,这是因为两剧受着不同时代风气以及创作者间迥异的创作心理的影响,影视剧拍摄技术自身的快速发展也给文学作品的改编带来巨大变化。研究《红楼梦》的翻拍,可以从中得出文学经典在转向影视剧创作时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红楼梦》;改编;影视剧
随着影视剧制作技术的发展和影视剧市场的渐趋完善,现代人对影视剧作品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和期待,众多的导演们开始将目光投向文学经典的影视剧改编,例如我国四大名著的翻拍。《红楼梦》于1987年最先被改编为36集电视连续剧,从此揭开了我国四大名著影视剧创作的新篇章。当今社会为何会出现文学经典的“翻拍热”?我们认为,这是因为文学经典有着强大的艺术魅力,并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文学经典的背后潜藏着大量读者,这些读者不论是出于好奇亦或是对往昔阅读经验的追忆,都会成为此类影视剧的观众,而这正是高收视的保证。这里我们通过研究《红楼梦》的翻拍来比较87版和10版红楼在主题侧重、情节安排、导演风格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并分析这些差异形成的原因,从中得出文学经典在转向影视剧创作时的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一、新旧版《红楼梦》之间的差异
(一)版本选择与主题立意
87版《红楼梦》的前29集根据脂本改编,后7集直接摒弃高鹗的续写内容,另起炉灶。主要根据小说“前八十回中的第五回的十二钗判词、图画和十四支《红楼梦曲》、脂砚斋等人评语透露的有关后几十回情节和人物结局。同时也参考了与曹雪芹同时代和稍后一些人所著的诗文笔记,以及一百年来红学研究中的探源结果。”[1]重新编写。87版红剧的拍摄,受主流文化的影响很深,如当时著名的红学专家吴世昌、周汝昌等都曾鲜明地批评了高鹗的续写,主题倾向十分明显。
尽管长期以来学界都是“尊脂砚,贬程高”,但新版红剧沿用的就是通行的120回程高本,保留了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从青春成长和爱情的角度切入, 并对程高本的思想及艺术价值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旧版和新版《红楼梦》以不同价值为导向,因此主题各有侧重。80年代末,全国上下洋溢着浓烈的文艺气息,87版红剧就是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下,以主流文化为导向,重点突出《红楼梦》社会悲剧的主题,为我们呈现了贾府这样一个封建大家庭由盛而衰,最终万境皆空的悲剧结局。这种对社会悲剧的强调严重损害了《红楼梦》的美学韵味,宝黛的爱情悲剧在小说中占据着重要的分量,而87版红剧中却鲜有对悲剧爱情的描写。我们说,这种纯粹表现《红楼梦》社会悲剧的处理方式与我国80年代高扬的反封建主义相契合。
新版红楼主要以市场为导向,它更多地体现爱情悲剧的主题。在李少红看来:《红楼梦》是一个关于青春成长的故事,里面的爱情也正是人生最灿烂,最青春澎湃,荷尔蒙萌发的年龄段,最值得记录和流连忘返的年华。她强化的更多的是红楼男女的爱情纠葛。而正是这种戏剧性太强的爱情叙事使《红楼梦》的改编不免落入了俗套,损害了曹氏悲剧的审美价值。
(二)情节取舍和虚实处理
王扶林曾明确表达:“我对电视剧《红楼梦》的艺术追求就是忠实地再现原著,我刻意强调的是作品的现实主义,”[2]这种坚定的现实主义思想造成了87版红剧最大的缺陷就在于避虚而就实。《红楼梦》采取的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手法。87版红剧在改编过程中删除了作品中很多暗示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诗词歌赋以及虚幻情节,反而丢失了原著本有的浪漫主义意蕴。如旧版《红楼梦》删掉了“太虚幻境”的情节,不仅严重有损作品的整体统一性,而且削弱了悲剧人物的宿命感。新版红楼则抓住了原著亦真亦幻的特色,在几个具有暗示性情节的处理上是成功的,例如开篇“女娲补天”的神话,又比如其对第五回“太虚幻境”的拍摄,都很好地展现了小说虚实相生的美学风格,突出了作品的审美意蕴。
(三)艺术风格及人物形象塑造
从总体上讲,《红楼梦》是写实的,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但从更深层次上来说,《红楼梦》更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艺术风格的作品。
如上所述:87版红剧在改编时过分强调现实主义,删除了原著中许多虚幻情节,严重影响了作品艺术的完整性。而新版红楼则很好地还原了小说亦真亦幻的特色。在写意化美学风格上做了大量尝试,如采取梦幻般的昆曲配乐,剧中人物启用“额妆”造型等,这些虽也曾引起观众的质疑声,但其在写意化风格上所作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
古典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在读者的脑海中早已留下根深蒂固的印象,影视剧改编时 ,尤其要注意典型人物形象的鲜明突出。87版红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是相当成功的,宝玉之痴、黛玉之悲、凤姐之狡、以及宝钗之静等都被演绎地淋漓尽致,与原著生动的描写相辉映。而新版红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与小说的描写形成了很大的差距。剧作开拍前对演员的选择、开拍过程中对演员“红楼”气质的陶冶显得不够充分,导致剧中典型人物,如宝黛钗,乃至凤姐,“三春”、贾母等人的神似,乃至于形似度都与原著相差甚远,心理活动的刻画更缺乏说服力。
二、新旧版《红楼梦》众多差异产生的原因
87版和新版《红楼梦》之间的差异是多种因素作用下的产物,下面我们就试着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造成上述众多差异的原因:
(一)不同时代下的影视氛围
上世纪80年代,是文化复苏的年代,当时的知识分子努力挣脱“文革”的悲痛记忆,意识到弘扬民族文化的强烈的使命感,多具有精英意识,“1987年前后正是精英文化盛行的时期,87版改编者是抱着重塑经典、干预现实的雄心改编的”。[3]偏重写实批判,反对虚幻迷离。编导们忽视了电视这一大众传媒具有通俗化、娱乐化的特点,坚持走主流文化的道路。
80年代的电视剧相当匮乏,在那个供不应求的时代,《红楼梦》的出现无疑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当时的社会无论是物质方面还是精神层面都与现代化有着遥远的距离,不管是观众还是演职人员,骨子里都怀有深深的古典文化情结。心态大多处于一种平和状态,能够静心去欣赏、去接受、去满足;能够抛却功名利禄去表演、去投入、去尽力。”[4]如当时的作曲家王立平,已成名的他对当年寂寂无名的王扶林说:我愿意把全部的经历和最宝贵的创作年华奉献给《红楼梦》,而后,他穷尽多年的时间和精力,写出经典的《红楼》诸曲。又如当时的红楼演员们开拍前经历了很长时间的艺术熏陶:《红楼梦》人手一本,上形体课、学习琴棋书画、听红学专家讲解等,在漫长的时间里,熏染着与《红楼梦》相关的一切。我想这样的准备过程是很十分必要的。
到了80年代后期,精英意识已逐渐淡化,人们对文学艺术的接受方式已然由欣赏型转换为消费型,文学艺术的审美期待大幅度降低,相反,其娱乐功能得到重视,这种审美的转变在新版红楼中体现得较为明显。不论是在版本的选择、主题的侧重、情节的取舍还是人物形象的塑造等方面都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
新版红楼就产生在这个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电视剧弱化社会悲剧,强调爱情悲剧,突出“情色”,恢复太虚幻境等梦幻情节也都与当今大众的审美意识有关。可以说,不同时代的氛围是造成新旧红楼诸多差别的最根本原因。
(二)编导的理念和受众的期待视野
完成一部影视作品,依靠的不仅仅是导演个人的创作,编导们不能闭门造车,他们还很有必要去揣摩自己时代的受众对于影视作品的期待。新旧版红楼的开拍相距二十余年。两剧导演的创作理念和受众对影视的期待视野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也是形成二剧巨大差异的重要原因。
王扶林在受访时坦言:要我把《红楼梦》重拍,而超过当年87版的,我说我超不过。现在创作的环境不一样了,人与人的关系我也不太适应了,金钱、权势也在那里左右着文学创作。上世纪80年代,物质文明不够发达,那时也正值“文革”结束后,文化重新起步的时期,人们的审美能力停留在较低的层面上,所以说,艺术创作的环境相对纯粹。王扶林创作87版红楼更多的是对古典名著的推广与传播。
而新版红楼的开拍多源于对市场的追求和对观众审美趣味的投合。李少红观察到当代观众爱着与家庭、人的感情有直接关系的,写人物命运的、情节相对集中、起伏较大的电视剧。因此,她在拍摄中将《红楼梦》的主题引向爱情悲剧,对宝黛两小无猜的爱情大肆渲染。特别是在演员的选择上,由于过于惊艳而缺乏古典气质甚至被观众调侃道:这些女子并非出自红楼而是来自青楼。尽管如此,新版红楼的收视居高不下,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当代大多数观众的审美趣味。
李少红导演的作品以唯美著称,如其执导的《大明宫词》、《橘子红了》等,而新版红楼是其唯美风格的延续,如剧中多处虚幻场景的渲染,而这些虚幻场景的呈现也有赖于现代影视制作技术。
(三)影视制作技术与创作环境
87版红楼删除了“太虚幻境”等虚幻场景除了受当时创作理念的影响外,还有限于当时的影视制作技术。80年代,中国的影视制作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制作技术和经验不足,无法与当今数字时代下的影视制作技术相比。
当代的观众在视听方面不再像80年代以前的电影观众那样喜欢四平八稳的传统语言,而是喜欢刺激的、富于挑战性的不平衡构图和闪来闪去的蒙太奇。观众已经越来越不满足于平淡无奇的画面,他们追求的是更完美的视觉享受。
新版红楼就是有了现代影视制作技术的支持,在构图、摄影、意境上较87版要好很多。“‘新红’完成了‘太虚幻境’,填补了87版囿于技术条件留下的空白。”[5]另外,剧首从古画过渡到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也较符合中国古画的写意画笔法。其次,剧作以庞大的场景再现了贾府兴盛时期的繁华奢靡,这也是87版红剧无法企及的。场景营造成为新版红楼翻拍的价值之一。如表现宝玉和众女儿在大观园内制作胭脂的画面,可用美不胜收来形容:鲜艳的花朵,精美的器物,青春的面庞,完美地体现了导演追求唯美的艺术个性,也较贴切地表现出宝玉与众姐妹初入园时的欣喜。其他一些片段如“黛玉葬花”、“宝黛共读西厢”也拍摄得非常唯美,创造出了一种似梦如幻,超凡脱俗的美好意境。
三、影视剧改编的原则
谈到《红楼梦》,它的戏剧性较强,人物情感及其细腻,思想意蕴耐人寻味,文本很难完美地图像化再现。这就如同诗画异质,虽然诗与画有一些共通之处,但很多优美绝伦的诗境无法在画面中呈现出来。我们看到了文学语言和影视艺术之间的差异,但我们仍然可以从各种翻拍的电视剧中找到经典。通过观察这些成功范例,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影视剧改编的经验与原则。忠实原著是文学经典影视剧改编的首要原则。文学经典有着极高的艺术水准和思想内涵,在影视剧改编之前,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也早已深入人心,所以,只有在深入挖掘文学名著所固有的超越时空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的基础上,才可以适当地加上自己的艺术创作。影视剧创作活动不可能保持“完全纯粹”的状态,它必然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保持密切的联系,如商业活动、人类的审美意识等。另外,在影视剧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改编者的价值取向、拍摄者的个性特点,社会的、民族的、时代的各种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对改编者的工作进行着影响和制约。所以说,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还要努力克服文学名著因历史时代和作者本身的问题所造成的种种局限,因此,影视改编作品的当代性也是十分必要的。
影视剧不同于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一向被称为精英艺术,为少数文化人所专有;而影视剧则属于通俗艺术,有其与生俱来的通俗性、娱乐性和商品性。所以说,改编者在将文学名著改编为影视作品时,必须找到文学名著与当代影视观众审美的契合点。并以此为契机,变深奥为通俗,变典雅为朴实,变曲高和寡为雅俗共赏。只有这样,改编后的作品才能满足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适应商品经济时代的市场经济规律。既赢得观众,又赢得市场,真正达到普及名著的目的。
(责任编辑 远 扬)
[1] 姚小鸥. 古典名著的电视剧改编[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20.
[2] 胡开敏. 《红楼梦》电视连续剧评论综述[J]. 红楼梦学刊,1987(04).
[3] 项仲平,张鸯. 《红楼梦》电视剧改编的互文性研究[J]. 电影文学,2012(12).
[4] 杨林昕. 重拍电视剧《红楼梦》的理性思考[J]. 河西学院学报,2010(03).
[5] 刘爱琳. 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的改编与创作得失——兼论李少红导演雅化、写意化的风格追求[J]. 艺术百家,2013(03).
中国记协首次发布《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
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记协)12月29日正式发布《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这是我国首次发布新闻事业整体发展情况的报告。
报告共分为新闻事业概况、公共管理体制、传统媒体发展、新兴媒体发展、媒体融合发展、队伍构成及权益保护、职业道德建设、对外交流合作等8个部分,对我国新闻事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介绍。
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新闻事业,对新闻事业的发展予以积极支持和扶持。新闻行业组织努力推动新闻队伍建设,提高新闻从业人员职业能力和业务素质。新闻媒体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报告指出,中国的媒体公共管理体制逐渐完善,新闻媒体发展环境越来越开放。已逐步形成法律规范、行政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媒体管理和服务体系。新闻环境越来越透明,新闻报道越来越及时。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越来越便利。
报告指出,中国媒体综合实力增长迅速,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报业大国,广播电视产业加快发展转型,媒体公信力影响力不断提升。新华社逐步建成拥有强大实力、覆盖全球的全媒体机构。新兴媒体成为中国最活跃、最具影响力和发展潜力的媒体形态。
报告指出,中国传媒领域改革不断深化,融合发展力度和深度不断加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成为国家战略。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指引了明确方向,对媒体领域深化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当前,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进展顺利、态势良好。
报告指出,中国的新闻队伍建设常抓不懈,正在探索建立职业道德建设长效机制。新闻界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受到业内外广泛好评。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下大力气净化媒体环境。新闻道德委员会试点工作扎实稳步推进,媒体社会责任报告制度逐步建立。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30日
2014-12-24
曹学琴(1990-),女,安徽芜湖人,安徽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论。
J905
A
1671-5454(2015)01-0051-04
10.16261/j.cnki.cn43-1370/z.2015.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