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高校就业力建设
2015-03-28黄振霞
黄振霞
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高校就业力建设
黄振霞
(莆田学院 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福建 莆田 351100)
分析就业力内涵、结构及当前存在的不足,提出高校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学校层面,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加强就业价值观的社会融入、加强就业指导课的专业融入、创造职业锻炼平台提升综合素质能力;社会层面,加强与家庭的沟通联系,培养优良道德品质,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合作,创造平等就业环境;国家层面,加强与政府的沟通协作,为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转变和就业选择方向的转型提供保障。
核心价值观;高校;就业力;大学生
日前党中央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指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作为国民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教育,就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培育工作的全过程。
针对社会当前“企业招工难与大学生就业难”[1]这一矛盾热点问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爱岗敬业、诚信意识、友善协作等就业力的培养和提高,把宣传普及与释疑解惑、排忧解难有机统一起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一、就业力的内涵及结构概述
“就业力”一词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在1909年提出,表示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国外对就业力的研究时间较长也较为成熟,研究对象为一般劳动者。而国内对就业力的研究则是伴随高校扩招之后,日益突出的大学生就业问题而逐步展开,研究尚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实现理想就业。[2]
现有国内外对就业力结构的研究主要分为三维、四维、五维及以上,后者是对三维模型的进一步细化和扩展。国内学者任江林认为就业力由专业技能、求职技能、基本工作能力三个部分构成。[3]专业技能包含专业知识的理论掌握、实践运用及学习创新,是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求职技能包含就业信息获取及自我定位推销,是大学生实现理想就业的重要手段;而基本工作能力包含职场抗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等职业道德素质,现已成为用人单位挑选大学生的首要标准。
而实际情况是,国内高校重视知识的教育,却弱化了对基本工作能力的认识和培养,导致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且一味追求就业率和签约率,往往督促毕业生尽快签约,结果直接造成毕业生初次就业离职率高。高校没有从根本上认清大学生就业难的本质。
二、国内就业力建设存在的不足
当前国内高校正在积极探索多模式的校企合作,力求加强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并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提高学生的求职技能,却忽视了对职场抗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职业道德素质等基本工作能力的认识和培养,[4]导致大学生综合素质无法满足社会需求。总体说来,国内就业力建设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社会责任意识 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价值取向成多元化发展,当代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求职过程中一味追求工作待遇和福利,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而淡漠社会价值,缺乏社会责任意识,较少考虑国家的需要和社会的利益。宁愿在大城市待业或者选择先就业再择业,也不愿意到艰苦边缘地区、基层一线岗位就业,造成国家人力资源的浪费,导致众多企业面临招工难问题,也导致不同地域经济进一步失衡。
(二)缺乏爱岗敬业精神 当前95后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养尊处优的环境中,普遍缺乏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愿意从基层、小岗位做起。自我期望过高,又缺乏工作经验,个人职业目标与企业实际需求相脱离,遇到挫折容易选择跳槽来逃避问题。好高骛远的就业心态和避重就轻的工作态度,导致企业对大学生的评价普遍不高。
(三)缺乏诚信法律意识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部分大学生对学业成绩、评优评先、 工作经历等个人情况弄虚作假,以此来提高简历的含金量,增加自己的就业筹码。此外,大学生的诚信问题还体现在就业协议书签约行为的不严肃,随意毁约和跳槽。不仅使大学生自身错失就业最佳时机,也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行,影响企业对大学生就读所在高校的印象和接收应届毕业生的积极性,加大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四)缺乏友善协作精神 一个人的成功仅15%取决于专业能力,85%取决于人际关系,足见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5]成长在独生子女年代和手机网络时代的95后大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一方面过于彰显个性,一方面过于沉迷网络世界,导致与他人沟通交流较少,团队协作能力较差。新时期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严重阻碍了自身职业的发展。
三、高校运用核心价值观指导就业力建设的思考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治法,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表述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指出了体系建设的现实着力点,是新时期形成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引导社会思潮并达成社会共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学校层面,高校需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 1.加强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社会融入。就业价值观偏差是当前大学生就业困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就业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和工作态度起到了根本的导向作用,[6]“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我国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它能够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就业价值观。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只有把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个人梦想与中国梦联系起来,才能最终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只有做到爱岗敬业,才能实现个人的追求和梦想;只有做到诚实守信,才能实现个人的发展和认可;只有做到友善和谐,才能实现个人的幸福和圆满。
加强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社会融入至关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破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具备理论上的必要性和实践中的可行性。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就业指导课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7]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友善协作的职业道德素质,自觉将个人利益与单位利益、社会利益、国家利益结合起来,树立积极、向上、健康的就业价值观。
2.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专业融入。毕业生自身定位不清,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初次就业不愿意直接面向中小企业或者基层岗位,大多秉承“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对自身职业发展未加思考,以致出现大学生频繁跳槽的现实局面。因此,高校不仅要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求职技能,还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这就需要高校摈弃当前普遍实行的统一模式的就业指导课程,转变以专业特点入手,让专业教师参与授课,或成为就业指导课程的主体力量,就业指导的专业化更能迎合学生就业实际需要。
3.创造职业锻炼平台提升综合素质能力。高校应该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职业锻炼平台,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创造学校与村支部、社区等社会机构合作的机会,让学生有机会走出象牙塔,正面接触社会生活,锻炼和提升人际能力;通过举办创业大赛、创业立项等活动,设立专项经费鼓励和支持大学生积极开发创业小项目,体验角色的转变所带来的各种压力,学会换位思考,自觉领悟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以创业促就业。
(二)社会层面,高校需加强与家庭、企业的联动 1.加强与家庭的沟通联系,培养优良道德品质。家庭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基础环境。热爱祖国、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等优良品质的培养起始于家庭,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伴随着大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比,家庭日常性的言传身教所产生的影响更为直接,且教育更具针对性和感染性。学校和社会教育只有得到家庭认同,才能入学生的“脑和心”。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结构单元,营造好这一环境,才能更好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8]
高校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家校联系多限于学业情况的告知。自古以来,“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在人们大脑中根深蒂固,“体面的工作”成为家庭促使大学生舍弃诚信、频繁跳槽的根源。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家长注重短期效益,专注孩子的成绩,而忽视对孩子其他素质的培养。因此,高校要注重与家长的有效沟通,通过新生入学家长见面会、成绩单送递等契机,辅以电话、QQ、微信、邮件等方式,向家长分析就业形势、人才需求和培养理念,希望得到家长的拥护和支持,共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和提升综合就业力。
2.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合作,创造平等就业环境。企业作为社会接收毕业生的主要载体,要积极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自觉剔除性别、户口、院校、经验等就业歧视,自觉遵循新劳动法关于同工同酬的规定,为广大毕业生创造平等、公正的就业环境。企业作为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方,应主动去改变“一贤难求”的局面。企业对岗位的设置、人才的能力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引导着高校对人才的培养模式。近几年,众多高校都在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在提升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同时,对职业道德素质方面提出要求,让大学生提前感知企业对人才的综合需求。
此外,高校还要加强与企业的文化交流,鼓励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用情感的枢纽将企业和大学生紧密联系在一起,建立深厚的企业人文关怀,使大学生真正获得一种归属感,与企业共进退,无形中也就提升了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长远发展,为社会繁荣富强和国家安定稳定做出贡献。
(三)国家层面,高校需加强与政府的沟通协作 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大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就业情况与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相辅相成。唯有进一步推广高等教育,提高国民总体文化水平,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富强与民主;唯有切实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难现实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文明与和谐。党和国家是构建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主体,任何一项的方针政策都全面融入了核心价值理念。大学生的就业政策更需要得到党和国家的关注和支持。
近几年来,国家在大学生选调生计划、村官计划、服务社区计划、三支一扶计划、西部计划、特岗计划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和进展。但主要是围绕国家公办性质单位开展工作,对其他非公企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后者的人才需求更为迫切、就业领域也更为广泛。目前为什么大学生不愿意到非公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就业,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就业权益得不到像公办单位那样的保障。要改变这一现状,高校需进一步与政府沟通协作、拓展思路,为非公岗位招聘人才提供经济、政策上的全方位支持,从工作环境、工作待遇、转正晋升等方面推行深度改革,为大学生就业价值理念的转变和就业选择方向的转型提供保障。
[1]潘国雄. 大学生就业难与中小企业用工荒的思考[J].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2,(1).
[2]黄庆贵. 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内涵与对策研究[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1,(4).
[3]任江林. 关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几点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05,(6).
[4]王绍让. 基于企业用人标准匹配下的大学生就业力培育机制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2,(12).
[5]孙永刚.正确处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人际关系问题[J].价值工程,2012,(10).
[6]储著源,周小华. 核心价值观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破解的路径选择[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7]张丽. 认同与践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着力点[N].光明网,2014-3-27.
[8]关颍. 家庭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N].天津日报,2013-10-21.
责任编辑 付友华
G64
A
1003-8078(2015)02-0085-03
2014-12-17
10.3969/j.issn.1003-8078.2015.02.21
黄振霞(1983-),女,福建莆田人,莆田学院讲师,硕士。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项目编号:FJJKCG14-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