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转型语境中的人物特稿研究

2015-03-28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盛 芳

社会转型语境中的人物特稿研究

盛 芳

(衡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南衡阳 42100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新闻界特稿写作声势日显,影响逐渐扩大。《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等为代表的报刊均常设特稿版面或栏目,擅长特稿写作的记者也收获了不少声名。整体来看,中国媒体与记者倾向于将人物与社会公共生活建立起某种联系,这一特质区别于美国特稿,从而呈现出不一样的叙事框架。

社会转型;人物特稿;叙事框架

一、何为特稿

特稿这一体裁缘自西方,最早可溯源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新闻界兴起的新新闻运动,以汤姆·沃尔夫、诺曼·梅勒等为代表的倡导者将新闻报道与文学创作联姻,采用大量小说、自传体文学的手法,重视对话、场景和心理描写,使新闻报道具有文学性。这种主观性极强的写法在增强可读性的同时也威胁到新闻的生命,因此新新闻主义被认为是20世纪实务新闻学最激进的一种报道理论。如国内特稿写手李海鹏所说:“理所当然,后来它退潮了,合理的成分被新闻界继承下来,成果就是‘特稿’。”①

特稿诞生之初,以其人情味成为西方大众化报刊拓展市场尤其是赢得女性读者的法宝,但并不被正派读者接受。这一文体在融入人文和社会关怀要素后显示出价值,1979年普利策新闻奖增设特稿写作奖,其评奖条件为:“除了具有独家新闻、调查性报道和现场报道的共有的获奖特质外,特稿主要是考虑高度的文学品质和原创性”。特稿地位得到空前提升②。

相比致力于揭开表象事实背后的深刻原因的事件特稿,人物特稿要显得“软”一些,在写法上可能文学意味更浓,带给读者的心灵震撼与审美快感更突出。本文重点关注人物类特稿。按照普利策特稿奖的标准,人物特稿的基本性质是:以文学的形象化手法报道普通人物,通过对他们的悲剧命运的描述以传达强烈的情感力量和人道主义关怀的非虚构性作品。其旨趣在于向读者传达伦理情感、激起人道主义的同情,而不是揭露真相或解释原因③。

二、中国特稿的历史渊源:报告文学

在我国,报告文学是最早比较接近新闻特稿概念的文体。改革开放初期,一大批报告文学涌现,重点体现在对知识与科学技术人才的尊重,其中写人物故事的《哥德巴赫猜想》、《扬眉剑出鞘》、《中年颂》、《大雁情》等堪称载入新闻史的精品。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作为新时期报告文学的发轫之作,在报告文学的发展史上具有某种标志性的意义,因其重新确认和肯定了畸形年代里被抛弃的常识与公理,对知识分子及科技研究的意义与价值予以确认,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它是现代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作家黄宗英的《大雁情》亦有同样的写作背景与主题。《中年颂》对普通百姓的大笔书写更是刷新了受众的认知,在科学家、运动员、英雄的大写年代,小人物的生活与命运也显得格外动人。

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的时代主题无疑是思想启蒙,报告文学因此承担着宏大的历史使命,在写作旨意上,高度关注国家政治中心命题,具有浓厚的政治化色彩。它通过披露与揭示社会现实中的矛盾与问题,使人从某种麻痹自乐的病态中得以警醒,从而思考社会改革与现实优化的方略。

应该要承认,报告文学给中国受众带来丰富的阅读感性体验,在刻板枯燥的假大空文风中,这种写法上的突破让人耳目一新。1978年第6期《新体育》刊发理由的《扬眉剑出鞘》,为写好稿件,理由自己尝试击剑,通过三四天的亲身感受将抽象的专业术语还原为生活化、形象化的语言。他所撰写的栾菊杰系列报告文学,以小说笔法全面纪录了女剑侠栾菊杰从成长到成熟、从中国走向世界的非凡历程。理由善于在紧张的事件中挖掘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开头的悬念,文本的叙事节奏快慢相间变化多端,符合竞技体育的紧张激烈性,符合受众审美心理。他的作品因而被称赞为“新闻小说”。可以说,文学手段开拓了新闻的深度,让新闻人物、事件获得了长久的生命力。不过,在文本表达上报告文学鲜明地体现出时代的特征,政治化抒情语言较为明显,如:

“呵!多么纯真的思想,多么可爱的品格!这就是我们一个不到20岁的姑娘,站在欧洲的击剑台上,经过独立的判断,迸发出的心灵火花!忍受着巨大的伤痛,凝结着战士的情操,超越了击剑运动本身的含义。我们应该为有这样毫光四射的年轻一代而骄傲!”……“祖国呵,你的女儿用鲜红浇开胜利的牡丹,为你赢得了一剑!”

应当指出的是,20世纪80年代的报告文学这些表达浓烈个人情感色彩的文字到了90年代以后逐渐被受众排斥,主要原因在于读者主体性增强,希望由自己进行判断,而不愿被作者强行灌输观念。

三、发展:社会转型的现实语境

特稿在中国的出现是20世纪90年代的事,《中国青年报》(1995年1月推出冰点特稿专栏)、《南方周末》是较早尝试特稿写作(2006年正式设特稿版)的两份报纸,一北一南,在新闻报道理念及操作方法上屡有创新。此后,以《三联生活周刊》、《南方人物周刊》、《中国周刊》、《凤凰周刊》等为代表的时政期刊,以《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等为代表的都市报,以《财经》、《智族》等为代表的专业杂志均开辟特稿版面、专栏,特稿撰写者渐渐形成精神共同体,经常开展业务讨论,爱好特稿者也逐渐聚成圈子。优秀的佳作会通过各种渠道声名远播,记者往往也因特稿而得名。各大媒体的年度评奖中特稿成为重要的常设奖项,比如影响较大的《南方周末》年度传媒致敬(除南方周末外的国内媒体),特稿是固定奖项。《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年度传媒大奖常设人物报道奖,多为特稿。以上所述媒体均是优秀纸媒之代表,但总体来看,国内特稿水准参差不齐,不少地方报纸将长一点的报道称之为特稿,甚至挂特稿的名行宣传之实。

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报告文学相比,人物特稿的主题与模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果说80年代报告文学进行的是思想启蒙,那么90年代兴起的特稿就是心灵与情感的启蒙。90年代以来个体利益越来越被重视,正面的积极影响是个体价值被承认,负面的影响是精神匮乏,物质压倒精神、现实侵蚀理想,躲避崇高成为时尚。正如有论者所指出的:如果说共和国头30年是用政治手段和计划经济模式统合和解决一切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问题的话,所谓“政治挂帅”;那么第二个30年是经济或市场挂帅,经济或市场也曾一统天下,甚至经济指标一度成为社会的唯一评判标准,好在共和国60年诞辰的前后开始审视和扭转这一态势④。

当整个社会过于重视经济发展与物质追求,导致情感疏离、诚信缺失,当改革不断深入,社会转型日益复杂多样,特稿以其厚重的主题,关注现实问题及人的心灵,营造时代的经典意象。特稿在社会转型语境中能取得较大的影响,正因为它积极切入公共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介入与推动作用。与美国特稿相比,中国的现实语境使这一文体负载了太多内涵,强烈地切入公共生活的表达冲动影响了其主题与框架。

四、人物特稿的主题与框架

1.以焦点人物故事介入改革进程、反思社会

政治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作家、经济学家等知识精英,在不同领域影响中国,人物特稿借他们的故事帮助受众理解置身的时代,关注改革进程,反思历史教训。袁凌的《守夜人高华》(《财经》2012年第18期)、林珊珊、杜强采写的《九号院的年轻人》(《南方人物周刊》2013年第28期)等特稿获得的赞誉即在于采编人员对中国社会的见识与判断。袁凌在记者手记中曾提及如何辗转采访:在这些拜访和阅读中,一个历史守夜人的形象渐渐出现在我眼前,他走进卷册尘封的历史仓库,用自己有限的火苗照亮那里的一线真实,等候揭开真相的一天到来。这需要超越同侪的眼力,又需要安静地不动声色地勇敢。“九号院”即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当年,王岐山等一批生龙活虎的年轻人曾在此工作。为中国改革作出过重大贡献的九号院,也将开放、包容、平等的烙印打在了他们身上。记者曾论及报道特点:“通过人物群体的故事表达改革问题,以地理概念凝聚线索,也为单个人物报道增加层次感。”⑤

《朱清时惨胜》(《人物》2014年第8期)亦如此。作为大学教育体制改革的试水者,朱清时在南方科技大学所经历的一切不论好坏都值得记录,正如主编张悦所说:“我相信朱清时的脸在大众中没有足够的辨识度,但他所作的改革和他改革的成败关系着我们和我们后代能否拥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如果我们值得拥有这份美好,那朱清时也值得封面人物的分量。哪怕他靠一己之力无法完全改变教育体制的弊端,但所谓成败最终是理念和价值观的成败,所以,让更多的人看到并理解他的故事,这是严肃杂志的责任。”

2.以小人物故事推动社会变革

戴维·加洛克在谈到普利策特稿奖时,指出“悲剧是许多作品的主要话题”⑥。美国特稿多写普通人的不普通故事,尤其是遭遇不幸的小人物,所报道的事件基本上是日常生活事件,如生老病死、友谊、奋斗、生存等等,特稿的价值取向基本上是对身处逆境的小人物给予人道关怀。

中国的特稿虽然也写普通人物,但其选题原则往往强调人物背后的大时代与大逻辑,注重呈现人物背后的中国社会。这种区别很大程度上与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有关,因为有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太多,大众的注意力往往被这些“大问题”吸引,公众没有太多闲暇关注纯粹个体的故事,除非这些个体跟社会大环境体制相关。因此,中国媒体在选题取向上更强调与时代、社会情绪、社会心态的关联,在个体命运中审视社会。通过现实图景的展现,一方面让受众看到个体命运,一方面促使人反思制度建设的迫切性。《中国青年报》冰点特稿在这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将社会普通群体所处的弱势地位,严酷的生存状态及遭遇的各种不公平不公正的对待“晒”在广大读者面前:

《缺氧的家庭》(2013-2-16)叙写尘肺家庭杨书礼一家的生存状态,反映生命财产和利益没得到保障的农民工群体的艰难命运。《北京的病与爱》(2012-04-18)中,王楠和李静们怀揣梦想在北京打拼,有稳定体面的工作,纳税、交社保,好像已经融入这座城市,在危急关头却被城市秩序抛弃。

又比如小龙的故事:农村少年小龙游荡在农村和城市之间,因读不下书,想离开压抑的小县城出去打工。他本想抢劫筹点路费,可真动手时又没了胆量。最后,在一个夏日的深夜,所有的挫败压垮了他,他冲动地杀死路边的流浪汉,“权当练练胆”。在冰点特稿记者李斐然的笔下,“小龙活在一个正努力奔跑的县城里,一如你见过的任何一个城市,人们忙着赚钱,忙着买房,忙着快步迈入成功行列。而小龙却像是这台高速旋转的发动机里被甩在末尾的小石子,跌跌撞撞,遍体鳞伤。小龙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弱者,可他却要从伤害另一个弱者身上,汲取可悲的‘勇气’。这故事让人深思。”最终,她通过特稿《彬县少年杀人事件》(《中国青年报》2013-07-17)表达了事件背后更多的东西,从而得到当地领导的肯定:小龙不应该只是小龙自己,他是更多游荡在城市边缘少年的缩影,应该让更多人,特别是城市的管理者,看出其中的关联性,注意到这个故事,注意到城市发展的问题。接受采访的官员明知在中国惯有的语境中会惹上麻烦依然选择坦诚面对记者,很大程度上缘于对特稿报道力度与深度的信任。

上述特稿主题全部都是普通人的平常人生,在强调显著性的新闻世界中,这一常识往往被忽略:普通人的情感悲欢,才最容易打动普通人。

除了直面现实问题,分析社会心态与社会异化也较为常见。如曾获首届中国非虚构作品奖之“时代表情奖”的《中国制造:欲望时代的干露露们》(《南方人物周刊》2013年第339期),即以大量细节呈现出网络红人干露露的性格、成长环境与社会逻辑链条。

特稿《复制贱民——南京饿死女童案母亲乐燕的人生轨迹》(《南方周末》2013-10-17)以“贱民”定位乐燕,文本中流露出的是恶性循环的悲剧一面,这类争议或负面人物报道因其善于剖析复杂的人性及呈现社会对个体的影响往往能引发受众关注。智族GQ主笔蔡崇达曾以《审判》(2011-08-29)获得无数赞誉。这个带有卡夫卡式寓意的标题,介入药家鑫死后的各种迷雾与疑问,对死者张妙的父亲、丈夫、药家鑫的父母亲、各自的代理律师、公民代理人张显等展开深度采访,以长达3万字的篇幅解剖舆论高潮中的人物内心。

英国学者梅尔内曾指出小说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使读者用新眼光看待人、事、社会,这比当他被自己特别的目标和目的,或者被他的阶级或社会团体的目标和目的吸引时所认识的更准确更公正⑦。笔者认为,好的特稿也一定能够呈现人与事件的复杂,能反映一目了然的黑白之外的灰色地带,有助于受众打破旧思维框框重新打量世界。

3.以人性呼唤传统的力量

笔者所指的传统不是商业浪潮中的怀旧,而是意指人性与文学性,即对中国抒情传统的回归。在革命与启蒙之外,现代主体建构的另一面是抒情,抒情重视个人、主体及自我意义。前已述及,改革大潮中,理性与感性的不再是和谐的关系,两者的紧张最终导致主体失去感性能力。在中国古典的言志、缘情、纪事的三个维度中,抒情意味着对生命节奏、灵境的重视,是人们赖以安身立命的寄托。

《人物》杂志2014年第10期封面报道《马可——衣以载道》就是内涵深厚的优秀特稿。当彭丽媛在出访中穿着本土品牌得到全世界范围的称赞时,设计师自然受到瞩目,记者张卓写出了服装设计之外的更多价值与精神。“我不满足于服装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和装饰性,我坚信最伟大最高尚的创作动机是出于‘关心人’,是对‘人’本身的终极关怀——关心人的精神世界。这种关心包含了爱,但比爱更加宽广,更无条件。”马可渴望的不是一个商业品牌的市场成功,而是一种价值观的实现。《人物》看到了这种价值的稀缺性和对现实的引导意义,不惜以一年的时间来采访,在提要中记者如此评价马可:无论是为彭丽媛定制服装还是发掘乡土的传统手工艺,这都是她试图影响国民价值取向的尝试。

知名特稿记者南香红擅长对自然与人的书写,《没有木卡姆就等于没有了生命》(《南方周末》2006-11-30)书写不为大众熟知的群体,探讨关于爱情、生命、死亡、人生等人类普遍永恒的母题,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带给读者另一种审美体验;《盲艺人的乐与路》(2003-11-27)中,盲艺人作为传统文明的固守者与某种信念的坚持者,他们的故事切中大众的怀旧情感,让人感慨被高速旋转的时代车轮抛出的那些品质与韵味,看似无用却非常重要。

情感需要深入体会,透过事功以上的理解与认识我们才能感受到原本存在的深挚的爱,生命中有一些特别的东西,它们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足以抵抗世俗通行的成功标准与潜规则。如《和父亲在一起的日子》(《中国青年报》2013-07-10)中的陈鹏军的故事,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影楼老板,但多年坚持拍摄家庭画面,在他的镜头中,“父亲渐渐老去,直至远离。到父亲真的走了,陈鹏军才明白,一场父子间的告别,10年也还是不够的。”

这篇特稿很容易让人想起同名书《和父亲在一起的日子》,作者是英国的摄影师菲利普·托里达诺,2006年托里达诺的母亲突然去世后,他作为独子陪伴96岁高龄的父亲度过了最后的3年。托里达诺用相机记录下这3年的点点滴滴并在博客上发表,父亲一生的故事打动了成千上万的人,世界各地的人给托里达诺发去电子邮件,诉说这组图片如何改变了他们对世界、对父母和对爱的看法。

梅内尔认为文学作品的价值与四个方面相关:它们对人生真谛的说明和揭示;语言使用的创造性以及对情节、人物、情景等等的处理;个性、事件、环境的表现;主题和效果的多样统一⑦。特稿的评价体系与之类似,优秀的特稿往往能揭示某种人生真谛。“伟大的小说似乎都具有这一本质特性,即促进对人生充分可能性的认识。”⑦网络的兴起,社交媒体的发展,现实中的人际关系日渐疏离,人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在物质与技术交织的网络中沦陷,庆幸的是,事物到达一个顶点必然会出现拐点。在认知方面,当前中国社会即已到达拐点,即由拼命赚钱拼命追逐到比较看重生活的价值与意义,这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物质生活达到一定程度、精神层面付出代价后的人性苏醒。“不要走得太远而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慢点走等等灵魂”等成为新的时代流行语,文学强调返回初心,人物特稿也常挖掘此主题,回归本真成为新的价值趋向。

新闻之所以重要,不仅仅在于少量的孤立信息,而在于报道中的细节、冲突、情感,它们能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无论是人物类、事件类还是话题类特稿,文字之美、人性力量及推动社会进步的时代意义都是作品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特稿写作者因此需要有对情怀、笔力、角度上的控制力,笔调冷静,注重真实客观的细节,方能拥有超越易碎的永恒价值。

注释:

①李海鹏:《大地孤独闪光》,南方日报出版社2010年,第2页。

②展江:《新闻文体范式革命的引领者》,参见《南方周末特稿手册》序。

③文先军:《从普利策奖获奖作品看人物特稿写作》,《中国记者》2006年第10期。

④李继东、胡正荣:《中国政治意识形态与传媒改革:关系与影响》,《新闻大学》2013年第4期。

⑤林姗姗:《我世界》,《南方传媒研究》,2014年第46辑。

⑥(美)戴维·加洛克编:《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卷)》,多人译,新华出版社1999年,第6页。

⑦[英]H.A.梅内尔:《审美价值的本性》,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9、50、51页。

On Features of Characters in Context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SHENG Fang
(College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Hengyang Hunan 421002,China)

Since 1990's,the momentum of the writing of features of characters in Chinese press are growing more and more and the influence are gradually expanding.The representative newspapers,such as China Youth Daily,Southern Weekly and Southern People Weekly,have set up a permanent section or column of features of characters and good feature writing journalists also have gained a lot of fame.As a whole,Chinese media and journalists tend to establish a certain link with characters and social public life and this trait is different from the feature writing of the United States which showed a different narrative framework.

social transformation;features of characters;narrative framework

G212

A

1673-0313(2015)04-0126-05

2015-05-20

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媒介社会学视野下的人物报道转型研究”(11CXW002)。

盛芳(1976-),女,湖南长沙人,副教授,从事新闻史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