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涉然而精:翻开荀学新篇章
——海峡两岸荀子研究的新拓展研讨会纪要

2015-03-28

邯郸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礼义佐藤荀子

王 堃

(山东大学 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100)

涉然而精:翻开荀学新篇章
——海峡两岸荀子研究的新拓展研讨会纪要

王 堃

(山东大学 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100)

2015年4月26日上午9点,“海峡两岸荀子研究的新拓展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开幕,此次会议由邯郸学院“荀子与赵文化研究中心”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共同举办。与会学者包括台湾与内地荀子研究专家共23人,分别是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梁涛、杨庆中教授,邯郸学院的马计斌院长、康香阁主任,台湾大学的佐藤将之教授,台湾政治大学的王华助理教授,复旦大学的林宏星教授,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的路德斌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的周炽成教授,清华大学的唐文明、方朝晖和廖名春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王启发教授,武汉大学的储昭华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的李锐副教授,北京大学的郑开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刘悦笛副教授,华北电力大学的王威威副教授以及山东大学的王堃博士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李记芬博士等。

会议的议程围绕着目前荀子研究的进展和特点展开,主题包括以下几方面:一、荀子“性论”的深化;二、荀子“礼”论的进一步得到重视;三、荀子学与西方哲学相关议题更为深入的比较。学者们就其各自在荀子研究的新进展上发表了精彩的观点,并引发了激烈的讨论,经历了一天的激辩,会议最终在下午6点左右顺利闭幕。

上午的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的梁涛教授主持。首先,邯郸学院的院长马计斌致辞,代表其院党委书记杨金廷教授对会议召开表示祝贺,并对为此次会议精心筹划的梁涛教授、康香阁教授和人大国学院的老师表示感谢。人大国学院的杨庆中副院长发表致辞,欢迎与会学者的到来,并祝会议成功举行。廖名春教授也发表了开幕辞,对荀子研究的新拓展致以肯定和期待。

首先发言的是台湾大学的佐藤将之教授,他分享了他对荀子哲学意义暨研究的 21世纪前景展望以及现已成形的荀子研究产业的分析。佐藤教授从人的本质在时空中的展开出发,提出荀子哲学的特征是控制个人与社会连动变化的需求,而这个需求落实到了“礼”在连接修身和治世之间的作用上。他紧接着分析了荀子“礼”论对汉礼的奠基作用,并肯定了荀子作为先秦思想综合者的身份,也就是以“礼”来综合先秦的各种“礼”论,以形成贯通价值理论的“伦理论辩”和治理方略的“分析论述”的“礼治”集大成者。而“礼”的综合作用需要经由“诚”的“化性”,从而达成了修身的伦理讨论与治世的分析纲略之间的桥接,完成“国家——社会——伦理”的统合功能。佐藤先生又总结了当下“荀子产业”中面临的困境,即历史成见和固定文本之间“循环论证”的怪圈以及荀子专题研究与中国哲学通史之间的鸿沟,这造成了“性恶”、“天人”的固有之见盘桓不已。而佐藤则以“诚”和“变化”说弥合了善恶、天人等鸿沟,完备整合了礼与人的涵义,形成了以“礼”为中心展开的人的社会的整体意义。

佐藤教授以其雄厚的文献、清晰的论述,建构起了综合伦理价值与政治两方面的“礼”论,并以此融合了先秦各家的思想,塑造起作为“礼”之集大成者的荀子形象。他注意到“诚”、“德”等概念在天人之际的中介作用,以达成形而上与形而下的沟通,同时又避免“蔽于天而不知人”、或“蔽于人而不知天”的玄思。“天”在佐藤这里具有形而上的意义,然而对荀子的“不求知天”、“参天”等概念,不知佐藤又将作何解释?天所赋予人的有“天情”、“天官”等情欲,而情欲的多寡是不变的事实(数),它与“治乱”这个伦理政治上的价值,在荀子那里是相异的两类。而天养则要求“财非其类,以养其类”,也就是参天而治人道,这里的“天”意味着上述的那些事实;人要借助对这些事实的认知(知天),进行价值判断而得到人道(知道而可道),然而对于“天道”却不要求了解。虽然“诚”可以沟通天人,“以配天德”,但这里的天是不可言喻的,只能属于前反思的境域,不能诉诸语言,却可以为人体验。人就是在参天而治人道中、在语言和行为的实践中,来领略这种先于语言和主体性的本源体验,也即由语言进入无言的“天道”体悟。这样,在有语言的领域进行“礼”的伦理政治建构,同时可以避免玄思;而把玄思留给无言的诗情空域,天人的沟通也就是从有言进入无言的体道境界。①关于无言的诗情空域,可参见王堃:《诗情儒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因而,“诚”与“天”可以确立为形而上的概念,然而其背后敞开的是诗情的空域,正是从这片空域中,通过约定俗成等元语言的“述要”,建立起这些形而上的范畴,“礼”与“人”的整体构架都可以由这个语言层次给出并诠释。②自然语言层次的提出,源自王堃:《自然语言层次的伦理政治效应:以荀子“正名”伦理思想为中心》,山东大学2014年博士论文。那么,诗情的空域可以作为佐藤教授关于“礼”的宏论的一个背后支持,也即“空”对于“有”的补充。

继而,台湾政治大学的助理教授王华从认知哲学上阐述了化性与情感理论。她的发言围绕荀子如何以礼乐转化性情展开,从道德心理学角度总结了Kurtis Hagen对于“化性”的新诠释。在其“基本自然欲望”和“具体欲望”的区分中提出了三个疑问,并进一步提出了“加工衍生说”,即通过礼乐教化的加工,造成了认知与评价结构以及动机结构两方面心理结构的变化。首先,王华博士质疑了Hagen将“原初自私欲望”等同于“基本自然欲望”的观点。第一,在结合经验而形成“具体欲望”之前,很难说“基本自然欲望”有自私与否的价值;第二,当“原初自私欲望”变得相当“具体”时,他原来的“基本”与“具体”之分就倒塌了;最后,Hagen将荀子的伪“加”于性解释为“附加”不确切。据此,王华区分了性的“广义”与“狭义”两方面:狭义的性是指不具体的趋向,也即“实”;广义的性是前者作用于经验而产生的具体表现,也即“状”。那么荀子所谓性属于狭义的性,而包括了“原初自私欲望”等各种具体欲望及心理结构与行为的,则是加工之后的广义的性。礼乐加工后会对人的“认知与评价结构”与“动机结构”产生“衍生”的影响,即接受“实”而改变“状”。

王华博士的论文构思细致、逻辑严密,引发了学者们的热烈讨论,主要的问题围绕着性与伪、实与状、加工与衍生等等展开。而回到王博士对Hagen的质疑,可以看出她提出的“实”相当于“基本自然欲望”,而“状”除了包括“具体欲望”,还加入了Hagen错放在基本欲望中的“原初自私欲望”以及她提出的认知评价与动机结构。简言之,“实”是知识性的,而“状”是价值性的,并且可以化而起伪。那么“状”如何受加工而起衍生,改变认知和评价结构,并激发起意志动机发展,这从价值认知论上说则会更加繁复。而对王博士的关键质疑在于,在这套复杂的道德认知心理学的背后,能否提供一个价值的最终依据?比如她提到,正确的价值观和判断力,能够将“不死”的相关选项视为优先,而将“死”的选项排斥在后。那么,这和“原初自私欲望”有何区别?即使在复杂的认知和价值判断之后,人依然会选择好生而恶死,那么这和荀子的“人有从生成死者,非不欲生而欲死也,不可以生而可以死也”是否矛盾呢?(《正名》)人未必会选择生而不选择死,这是有终极的价值本源决定的,而对价值来源的认识只是后验的知识论建构,知识不足以回答价值本源问题,这个问题或许只能留给语言和逻辑背后的空域。

在愉快的午餐之后,下午的会议在林宏星教授主持下继续进行。第一位发言人为梁涛,他发表的主题是“荀子人性论辨证——论荀子的性恶、心善说”。梁涛注意到荀子的“伪”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含义,在“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中的“”被后世抄为“伪”,其实并不同于“诈伪”的负面意义,而意指心的思虑做出的选择。他继而通过解读圣人与众人“性同”而“异”,排除了牟宗三对荀子“以智识心”的断言,而以圣人与众人具有同一个“道德智虑心”,从而能在共同探索中“约定俗成”、创造语言。而这种共同的约定就是“”,即心的道德创造。这样,“虚一而静”的心术也可以被解释为创造价值、选择价值的心之作为,而非对客观事实的认知反映。

对于梁涛的提法,廖名春表示反对。首先他提出在郭店老子书中,“”具有诈伪的反面意义,从而与梁涛所称正面意义相反。梁涛的回应是,道家理解的负面意义未必等于这个字的本义,因为道家所认为的反面却可能是儒家认为的正面。这个其实已在文中有所说明,儒家认为心的作为是必要的,而道家的自然主义观点则会反对,这很正常。第二,廖名春指出荀子的“心”有负面的用法,而非心善论。梁涛则回答道,心在荀子那儿有不同的用法,“心好利”的日常经验用法与“道德本心”不是同一个用法。林宏星也支持这个说法。第三,廖名春提出“诈伪”与“文理隆盛”用同一个“伪”是正常的,因为荀子也用同一个“心”、“性”等词语表达相反的意义。而梁涛则反驳他举例不恰当,“诈伪”之“伪”与“文理隆盛”之“伪”指的不是同一个东西,而“心”、“性”相反的意义则可以共同存在于同一个意义域中,因此“诈伪”与“文理隆盛”不应用同一个字是成立的。这场争辩几乎成为本次会议最为激烈的部分,也是此会议的亮点所在。

接着,周炽成发表了“《非十二子》之非子思、孟轲出自荀子后学考”。他从《非十二子》中对子思、孟子的批评文本中,共发现了 10个值得怀疑之处,如语言结构上的不均衡、韩非子将思孟分为两派、批评文字与其他章节中的矛盾、这句批评未出现于《韩诗外传》等等。周炽成排除了廖名春将此联系《性恶》以批评思孟性善的观点,并以刘念亲得出相反观点来反驳。进而,周炽成指出了荀子肯定和继承孟子之处,并总结为“以德服人”、“以道固国”、“惠民政治”、“大丈夫精神”、“天人之诚”、“批评墨子”几条。最后,他进一步质疑了《性恶》也不是荀子所作,从而否认了非孟的全部文本。从周炽成多年提倡“性朴”、力排非孟之说来看,孟荀的合流是其致力之所在。由此也可见,荀子进入正统儒家为当今学界大势所趋。

最后,两名博士也分别发言。王堃博士提出了儒学是一种诗性哲学,并以孟子和荀子为诗性哲学的两个镜像。这篇出自未完成书稿的新作受到了在座学者的激烈批评,比如对所引易传与孟荀成书时间关系的质疑、对“知”的名词作动词解释、以及对“诗性”本身的疑问等等。王堃博士声称,此文虽弱于文献引征,却旨在表明一个观点,即荀子所长的分析性言辩其实重点并不在“常”、而在于“变”。她还提出唯一不变的“礼义之统”就是“变”,而这个“变”就在于时间性于诗性本源的敞开。随着主体性在本源中的建立,才能够建构新的时空维度并给出语言的层级,从而使整个世界敞显出来。历史的纵轴和群体的横轴都敞开于主体的视域中,这是融贯古今、以一行万的推类不悖的心术,也是主体时间性的体现。

李记芬博士也发表了她对海德格尔“此在”的理解,提出了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礼义观:礼义是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介质,在其中人创造了自身的存在。她总结了工具性意义上理解礼义的缺陷,而从海德格尔的本体论转向出发,提出语言是一种彰显“存在”的介质。推到对荀子礼义的理解上,礼义的“化”性突出的是人的主动性,而非对象的工具性,因而礼义与语言具有同样的介质作用,甚至礼义可以视为“此在”的语法。只不过海德格尔与荀子的不同在于强调个体异或群体。李博士的发言也激起了在座学者的重视和讨论。

此次会议在林宏星和梁涛老师的总结陈辞中圆满闭幕,并相约下次会议在不远的未来召开。

王堃,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

猜你喜欢

礼义佐藤荀子
《荀子》文化演化思想发微——兼论礼义起源问题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国语·周语》“奉礼义成”辨析
麟溪水长流
和谐
佐藤学:世界上没有比教师更难的工作了
佐藤海山的诗
中日两国合作学习理论的比较研究——以王坦与佐藤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