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子·小国寡民》章解读

2015-03-28

关键词:统治者老子思想

王 成 国

(重庆师范大学 文学院,重庆 401331)



《老子·小国寡民》章解读

王 成 国

(重庆师范大学 文学院,重庆 401331)

“小国寡民”一词出自《老子》第八十章,它是一首静中有动的田园诗,反映了老子以“道”治国的经世方略,表达了老子想要建立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这是一种进步思想。但多年来常常被人曲解或误读,人们只从文本的字面意义来解析,没有把它纳入到老子思想进行整体研究,认为“小国寡民”是一种复古倒退思想,甚至还用今天的国家概念来解释“国”的意义。试从“小国寡民”文本出发,结合老子思想来探究其更深层的内涵。

老子;小国寡民;自然

老子所处的时代,正值将周天子分封的上千个小国,兼并成十几个大国的春秋末期。当时,随着各国的发展,人口逐渐增多,分封时的界限越来越不明确,成为了各国相互争夺土地的借口,周王室衰落,礼崩乐坏,诸侯争霸战争愈演愈烈,人民饱受战争之苦,民不聊生。“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也,是以轻死。(老子·七十五章)”[1]258“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货财有余,是谓盗、夸。(老子·五十三章)”[1]192老子把人民的饥饿、贫困、痛苦与统治者的徭役繁重联系起来,把人民生活的苦不堪言与统治者奢侈生活相比照,这是对当时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真实写照。

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统一天下,于是广纳人才,由此产生了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纵横家等百家争鸣的局面。老子作为道家的代表,他认为,当时社会种种罪恶的根源是统治者“有之以为利”。所以,他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批判了统治者剥削现象的不合理,并将这种批判与天道自然的认识结合起来,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这便是“小国寡民”思想孕育的深层土壤。

《老子·小国寡民》这一章更好地诠释了老子的政治思想,表达了老子对人民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的向往。但多年来常常被人曲解,人们只从文本的字面意义来解析,没有把它纳入到老子思想进行整体研究,将其解读为一种复古倒退的思想,一种逃避现实的消极思想。也称“这是一种反动思想”[2],“主张回到原始社会”[3]。本文将试从“小国寡民”的文本出发,结合老子思想来探究其更深层的内涵。

1 “小国寡民”的含义

要解读本章,首先就需要弄清楚“小国寡民”这句话的含义。

首先,从文字本身来解读。“小国寡民”的“国”字,在《说文解字·口部》解释为:“国,邦也。”王先慎集解:“喻老篇国作邦,此作国,汉人改也。”这也就是说,汉人为了避讳汉高祖刘邦,就改“邦”为“国”。《周礼·天官·大宰》:“大曰邦,小曰国。邦之所以居亦曰国。”因此,“国”还指诸侯国。在周王朝时期,“周公旦制定了一套促进统一的办法,就是分封建国”[4]19。总之,古代的“国”与当今的主权国家是不一样的。“小国寡民”的“国”相当于现在政府下的一个行政区域。因而,使国小,使民少与以国小,以民少这种解释就不是很恰当。“尧舜禹之前的原始社会,一个国家实际就是一个部落,很小。”[5]因此,“小国寡民”不是一种主观愿望,而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解释为:小的国家,少的人民。

除此之外,《老子》还具有正言若反的特点。“正言若反是整个《老子》的言说方式,也可以说是老子呈现自己独特思想的语言策略,体现老子特殊的思维方式,简言之,即以反彰正、以正言反、正反互相发明来阐发道理的方法。”[6]结合全书,老子提倡的“小国寡民”不是要把国家弄小,人民弄少,而是用正言若反的方式来表达治国方针。老子哲学的根本是“道”,万事万物都有“道”,领悟“道”必须遵循“道”,如商朝建国时,国土不过百里,但其治国方针恰当,国家和平安宁,人民自强不息,国家逐渐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商纣王严苛刑政,风雨飘摇,纵有广袤的国土和众多的人民,实际上也是弱小不堪,改变不了亡国的命运。“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于大国。(老子·六十一章)”[1]219体现了大国与小国的辩证转化关系。因此,老子哲学中没有绝对的“大”和“小”。老子举小国为例,正是用正言若反的方式告诫统治者,不要因为国土小、人民少而忧心如焚;不要因为国土大、人民多而洋洋得意。判断一个国家的大小强弱,最主要的是看能否以“道”为原则来治理国家,能否顺应民心,无为而治。王弼注:“国既小,民又寡,尚可使反古,况国大民众乎?故举小国而言也。”[12]

2 “以道治国”的经世方略

如何用“道”来治理国家呢?老子说:“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1]269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假使君主之称,《老子》中凡只言‘使’,都是专对侯王而言,‘使民’之‘民’字决不省略,这也表现出《老子》是站在民本立场上专对侯王说的政治哲学书的鲜明特色。”[7]“什伯之器”,有的学者将其理解为居家日用的物品,如张松如《老子说解》:“《一切经音义》:‘什,众也,杂也,会数之名也,资生之物谓之什物。’”有的学者将其理解为兵器,如俞樾《诸子平议》:“什伯之器,乃兵器也。”如果这里的“什伯之器”指兵器,则后文说“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便重复,故此解释不恰当。如今大多数学者更倾向于将其解释为能够十倍、百倍提高效率的工具。胡适:“什,是十倍;伯,是百倍。文明进步,用机械之力代人工,一车可载千斤,一船可装几千人,这多是‘什伯之器’。”[8]313“什伯之器”能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国家的发展,那老子为什么不提倡使用呢?《庄子·天地》:“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老子·五十七章)”[1]206虽然“什伯之器”能改善人民生活,但它又在侵害人们淳朴自然的天性,人们的欲望逐日剧增,不利于社会稳定。王弼注:“言民虽有什伯之器,而无不用,何患不足也。”[12]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帛书》甲、乙本并无‘不’字……实际上‘远徙’之远字,不是作远近解的副词,而是作疏、离解的动词。《广雅·释诂》:‘远,疏也。’……甲、乙本‘使民重死而远徙’,犹言使民重死而离徙,即使民重视生命而避免流动。后人误识为远近之远,又疑‘使民重死’与‘远徙’义不相属,于是而在‘远徙’之前增添‘不’字,改作‘不远徙’,结果同《老子》本义相违,造成大谬。远,读去声。”[9]为什么老子认为死于此处比远徙更好呢?首先,要远徙必定使用交通工具,而交通工具作为“什伯之器”,这在前一句老子就不提倡使用。其次,远徙其他地方,一定是出于某种目的或原因。从深层次来看,这是欲望在作祟。“罪莫厚乎甚欲。(老子·四十六章)”[1]169同时,老子提倡“使民重死而不远徙”,不是让统治者采用高压或残酷的政策限制人民的活动范围,而是建议统治者以“道”为原则来治理国家,“无为”而治,这样人民安居乐业,自然也不愿意远徙。王弼注:“使民不用,惟身是宝,不贪货赂,故各安其居。”[12]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在这个理想社会里,并非像原始社会那样蛮荒落后,它仍然拥有车、船等交通工具,但人们不需为了名利外出,故车船等工具再方便再快捷,人们也只把它们看作“奇物”,无需使用。范应元:“乘舟车者,多为名利;即不知名利,则虽有而不乘。”[10]134同样的道理,在这个理想的社会里,人们知足而无贪欲,与人无争,国与国之间太平,没有动乱,没有战争,即使有精良的武器、军队,人们也不会再去使用它们。这与老子书中痛恨战争的思想是相符的。

“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这句话意思是:“上古结绳而治,今民既淳朴,则可使复结绳而用之,化底和平,则虽结绳亦不用矣。”[10]134—135这句话常常被人误解为,老子主张历史倒退主义,提倡回到原始社会,否定文明社会。实质不然。在这个理想社会里,民风自然淳朴,生活简单朴素,无需争夺名利,所以人们用结绳记事的方法就足以应付了。但当时的社会现实却不是这样的,统治者们贪得无厌,竞相争夺霸主地位,在满足自己私欲的同时,也为自己增添了许多烦恼,生活变得极为复杂。老子期望给那些统治者们开一剂良方——恢复人生存的淳朴自然和简单性。“简单化的生存只是应和当下的境遇,无须数字化的复杂计算和概念化的繁琐和推理。”[1]270故蒋锡昌:“事简民淳,书契无用,故结绳可复。”当然,老子也并不是要废除语言文字,老子曾经在周都做藏书史官,怎可能不知语言文字的重要性。“使人复结绳而用之”不过是一种表达方式,比喻之词,目的是要一切从简而易行。

综上所述,老子并非要求统治者禁止人们使用“什伯之器”,禁止人们“远徙”,禁止人们使用“舟舆”,废除国家的“甲兵”,废除语言文字,而是主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五十七章)[1]206一方面,老子要告诫统治者应当“无为”而治,少一些欲望,少一些作为,用“无为”的方法来治理人民,人民才会安分,天下才能太平,政权才能稳固。另一方面,老子还要告诫人们要保持自然、淳朴的本性,清心寡欲,这样你自然会有一番甘美、平和的心境。除此之外,老子还向往一种美好的生活状态,并不是要回到原始社会。冯友兰说:“从表面上看起来这好像是一个很原始的社会,其实也不尽然。他说,在那种社会中,‘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可见,在这种社会中,并不是没有舟舆,不过是没有地方用它。并不是没有甲兵,不过是用不着把它摆在战场上去打仗。并不是没有文字,所以又回复到结绳了。”[4]19故,“小国寡民”思想违背了人类进步规律,是社会倒退的说法就不攻自破了。

3 安居乐业的社会理想

“小国寡民”的社会,人民的生活是怎样的呢?“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1]269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甘”“美”“安”“乐”都是意动用法,解释为以为甘,以为美,以为安,以为乐。虽然食物可能不是特别可口,衣服可能不是特别美丽,居住可能不是特别舒适,风俗习惯可能不是特别完善、合理,但是人们保持着淳朴自然的天性,没有更多的欲望和奢望,所以他们满足于自己的衣食住所和其乐融融的风俗习惯。蒋锡昌:“本章乃老子自言其理想国之治绩也。盖老子治国以‘无为’为唯一之政策,以人人能‘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为最后之目的。其政策固消极,其目的则积极。曰‘甘其食’,曰‘美其服’,曰‘安其居’,曰‘乐其俗’,此四事者,吾人初视之,若甚平常,而毫无奇异高深之可言。然时无论今古,地无论东西,凡属贤明之君主,有名之政治家,其日夜所萦心焦思而欲求之者,孰不为此四者乎。”[8]317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邻国相望”不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可以相互看见,应将其解读为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互不侵犯。“鸡犬之声相闻”也不意味着两个国家的国土十分狭小,鸡犬之声都能听见。因为“鸡以司晨,狗以警夜,避一切言教,警长昏之夜,思智慧之晨。”[11]在这里没有统治者的“有为”,没有战争,没有饥饿,一切顺其自然。老子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社会和谐、安宁的美景,犹如一首静中有动的田园诗。而最后一句“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自然也不是说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形式的交往,而是强调人们“无所欲求”,保持着各自的本然真性和独立性。

综上所述,这一部分为我们展现出了一幅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图景,呈现了一种恬静悠闲的画境。这一理想社会反映了当时人民的愿望以及对当时竞奔名利的统治者和混乱不安的社会的一种有力的批判。

4 结语

老子通过“道”来建构理想社会,他不是否认文明社会,相反,他十分清楚人类历史不可能倒退回原始状态,人类社会在不断地发展。《老子·小国寡民》这一章反映了老子“以道治国”的经世方略,表达了老子想要建立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追求自然,追求和谐的理想境界。之所以有人将其误读或曲解,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以今臆古,脱离了老子整体的思想进行论证,缺乏辩证的分析,缺乏系统的研究。

“小国寡民”思想虽然离我们很遥远,但仍有其积极的意义。如今,我们为了发展,大肆地砍伐森林,污染水资源,毫无节制地开采地球上的资源,造成了环境的破坏;为了追逐自己的私欲,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人们的道德逐渐沦丧。因此,当我们再次阅读这一章时,正如冯友兰先生说:“《老子》第八十章所讲的并不是一个社会,而是一种人的精神境界。”[4]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做到继往开来。总之,这一章老子向我们描绘出了上古纯朴之风的图景。

[1]兰喜并.老子解读[M].北京:中华书局,2005.

[2]任继愈.老子新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30.

[3]张岱年.中国哲学发微[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335.

[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马恒君.老子[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253.

[6]黄朴民.老子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35.

[7]沈善增.老子还真注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73.

[8]张玉良.老子译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9]冯达甫.老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53.

[10]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1]张君相.道德真经集解[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1:537.

[12]钱选国学名著之老子[M].王弼,注.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57.

责任编辑:李增华

10.3969/j.issn.1674-6341.2015.06.062

2015-07-03

王成国(1990—),男,江西瑞金人,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G21

A

1674-6341(2015)06-0137-03

猜你喜欢

统治者老子思想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从几枚官印看辽统治者如何以佛教来巩固他们的统治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论蒙元统治者对“象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智者老子
追踪迈锡尼文明:拉科尼亚的统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