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之比较分析

2015-03-28

关键词: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人类

黄 朝 余

(贵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之比较分析

黄 朝 余

(贵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是20世纪70年代西方将“绿色运动”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的产物,是应对资本主义生态矛盾所作的理论思考,具有独特的发展理念。以现有的理论成果,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思想,对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社会历史背景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进行探索,二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同时,在新常态下为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生态立法,构建美丽中国,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新的视角。

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比较研究

科学发展观是党在总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及教训上,通过国家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问题进行理论思考所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构建美丽中国的重要理论基础,是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全球性生态问题的根本出发点,是建立和完善生态立法坚实的理论保障。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是20世纪70年代西方“绿色运动”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的产物,是对资本主义生态矛盾的回应,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上,具有独特的发展理念。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对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借鉴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的合理因素,以全面、完整地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

1 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具有一致性

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二者都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应对国际社会突出的各种问题,特别是生态问题上所提出的关于“发展”的相关理念,在理论来源、社会历史背景、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都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1.1理论来源相同: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哲学、经济学、政治学伟人,更是生态学的先驱。早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就揭示了资本主义生态矛盾产生的根源,即资本主义制度。要想解决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生态问题,其根本力量就是要打碎这一制度,构建社会主义。此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以及《自然辩证法》等大量著作中都包含了许多生态学观点,其中人与自然辨证统一的伟大思想,对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产生了影响深远,构成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是辨证统一的,在界定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不能忽视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人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彼此作为对方的矛盾面存在。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改变着的自然又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正如佩珀所说的那样:“人类行为是自然的,而自然是在社会中产生的。”[1]因此,人们在发展过程中只有辩证地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自觉遵守自然规律,才能免受自然所带来的灾难。恩格斯曾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2]同时,马克思也曾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强调:“自然是人类的无机身体——那是就自然本身不是躯体而言,人类依靠自然生活,意味着自然界是他的躯体,如果他要活着就必须保持不断的交流。人类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和自然相联系,仅意味着自然和它自身相联系,因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1]

许多生态社会主义者都将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思想来作为研究和解决生态问题的出发点。德国著名的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瑞尼尔·格伦德曼高度赞同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社会是人与自然的完整统一体”的思想,认为在现存的世界中,社会和自然是辩证统一的,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人类自身也进入自然存在之中,给自然存在赋予了新的属性,即社会性。英国社会主义党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并且不能长久地拒绝自然规律”[1]。帕森斯认为,人类的生产过程是借助于对自然的观念、反思和对自然的挖掘利用,并与自然的其他各个部分相互渗透。同时,史密斯也谈及到,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只要第二自然产生,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就被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所调节。生态社会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辩证统一关系的正确理解,是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坚实的理论基础。

正如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一样,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在人与自然辩证统一思想的指导下,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3];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3]进行现代化建设。科学发展观正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是不断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实现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是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的尺度。

1.2社会历史背景相同:生态环境的破坏

寻求资本的价值增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动力。资本积极向自然外扩张,不断向大自然索取,已严重阻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已普遍实现了现代化,资本主义矛盾产生了新的变化,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自然资源有限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本主义凭借着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实力,控制世界的主要资源,对全球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只占世界人口的26%,却占据着75%以上的能源和86%以上的资源,这种掠夺性的开发导致了全球性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到20世纪60年代末,环境公害、能源危机接踵而至,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衡,正如阿尔文·托夫勒所描述的那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文明,能够创造出这种手段,不仅能够摧毁一个城市,而且可以毁灭整个地球”。特别是1986年前苏联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事故,使一时间大众意识中充满了“寻求绿色”的思想观念。著名的生态社会主义者戴维·佩珀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实质,造就了生态环境的破坏,要想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就必须消除资本主义。1981年,波兰团结工会建立了“人与环境委员会”,将生态环境问题提升为政治问题,1988年波兰首创了东欧第一个绿党。此外,西欧各国开始纷纷采取措施治理环境问题。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之前的预备性谈判中,西方各国做出自我谴责,认为过度消费是环境退化的原因,并支持《巴马科公约》中所谈到的禁止有毒废物的越境运输,同时就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最低时限达成一致协议。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的基本思想在西方国家获得广泛的认同和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生产力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基本上达到了小康,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矛盾。改革初期,片面追求GDP的增长,形成了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科技含量低下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高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国际在线”和《世界发展指标2006》都刊登了一组数据,即2001年世界银行公布的2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中国占了16个;2005年评估世界各国(地区)环境质量的“环境可持续指数”(ESI)在瑞士达沃斯正式对外发布,中国以38.6分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倒数第14位。此外,中国经济由计划转入市场,拉大了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的差距。科学发展观正是应对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顺应时代发展的主要趋势下提出来的,符合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1.3价值理念相同: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在政治领域内表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公平,认为资本主义所倡导的民主,只是表面上的、虚假的民主,实权仍然在少数人手中。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决定,资产阶级在政治上也只是维护少数资本家的利益,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享受不到真正的民主权益。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别是进入垄断时期以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工人的剥削,但这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实质,即追求利润,寻求资本的价值增值。这一实质表明,资本主义制度根本不可能消除对工人的剥削压迫,资本家与工人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不可能享有同等的社会待遇。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正是批判资本主义这一不公正的社会制度,倡导人民群众应该享有更广泛的民主权益,包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从而最终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在政治和社会领域体现了民主和公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要求党和国家始终要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实现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作为最高目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不断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加大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的投入,切实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增加“三农”投入,缩小城乡差距,逐步实现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2 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具有差异性

虽然二者在很多地方都具有共同之处,但就对主要矛盾的认识和把握上、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在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视角上有所差别,不能将二者简单地等同起来。

2.1对主要矛盾的认识和把握不同

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的扩大生产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根本对立,成为主要矛盾。早期的生态社会主义者受生态中心主义者的影响,认为工业化是一种错误,它隐藏着人类基本价值和可能再生产价值的丧失,坚持和发展了米都斯“零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到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社会的进步,“零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被主张“适度经济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所取代,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理性统一,正如英国社会主义党论述的那样,“一个建立在共同所有制和民主控制基础上的社会,生产完全是为了使用,而不是为了销售和获利,旨在提供一个人类在其中能以生态可接受的方式满足他们需要的框架”[1]。美国生态学家阿尔文·托夫勒认为,尽管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同,但二者所走的道路是相同的,“不同的意识形态的对方,都建立在人类要面对自然,征服自然的基础上。这种思想是工业现实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相同思想中抽象出来的超意识形态”[4]。二者在工业化进程中都依附于大自然,对大自然乱采乱挖、乱排乱放,已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环境的破坏。因此,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矛盾具有趋同性,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意识形态的斗争逐步趋向缓和,生态问题成为当前的主要问题,二者共同致力于面向第三浪潮的发展,即超越工业社会的新社会形态。

科学发展观提出,现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解决好这个矛盾的根本途径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就是要求我们始终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求我们坚持把经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要求我们用发展解决发展中所遇到大难题,并作为我们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始终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当然,这里的发展并不是片面地指经济指标的增长,是着眼于经济增长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着眼于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着眼于实现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一种全面的、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念。

2.2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不同

虽然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理论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但它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具有不彻底性,它只是片面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某些观点,没有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的观点贯穿于理论始终。生态社会主义者主张以“人的尺度”来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但他们把生态问题作为当代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宣扬“生态危机”取代“经济危机”,人与自然的矛盾取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弱化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矛盾学说。例如,阿格尔说:“历史的变化已使原本马克思主义关于只属于工业资本主义生产领域的危机理论失去了效用。今天,危机的趋势已转移到消费领域,即生态危机取代了经济危机。”[5]同时,早期的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经济的发展只能屈服、受制于自然,看不到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人类在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所创造的第二自然;看不到清理和维护环境的财富是由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此外,无论是认为经济的增长是一个理性的,可以为了每个人的平等利益有计划地发展理念,还是生态社会主义者主张废除市场经济,建立“社会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以理性地使用自然资源来确保生态利益等实施方案都具有生态乌托邦色彩。最后,生态社会主义者继承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认为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逐步消亡,实现生态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应是知识分子,这与马克思主义关于工人阶级是社会变革领导力量的思想具有本质区别。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发展观的直接理论来源,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具有彻底性和全面性。

2.3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视角不同

虽然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提出以“人的尺度”来认识和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但生态社会主义者主张的未来社会发展模式,则是更侧重于从自然的角度来看待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认为自然与人类是有机组成的一个大自然,自然环境的破坏会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人类实践活动应当以自然为中心,人类的生产实践更多地是要服从于自然,人类才得以生存和发展;而科学发展观则立足于“以人为本”来谈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强调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曾说,人不仅可以认识自然,而且还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运用自然的优势造福人类。科学发展观正是站在人的立场上,节约资源、合理地利用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3 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对继续深化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积极作用

生态社会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绿色运动"和社会主义相结合的产物,主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高度和谐统一。虽然其基本思想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但对我们准确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作用。

3.1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的“生态历史”“资本主义生态矛盾”对准确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提供了一个新的认识视角

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而是资本主义无限的扩大生产和自然资源有限之间的矛盾。在莱易斯看来,当代资本主义存在的最主要的两大问题,已是“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的问题。工业化对自然资源的剥削和科学技术对生态坏境的征服,已严重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由此兴起了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历史观”的社会思潮。虽然这一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不足,但是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提供了一个新的认识视角。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经济作为我们的首要任务,改革初期片面地追求GDP的增长,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环境的破坏。发展经济固然重要,为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但我们不能过分地追求经济的增长而忽视环境对经济发展、对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反作用,必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生态环保不能只靠借东风,事在人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生态立法声音在两会期间再次响起。生态立法旨在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当是要定位于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以生态安全、生态公正、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是新常态下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道路的具体体现。

3.2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对科学发展观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参考

生态社会主义提出来的“零增长”“适度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具体国情提出来的,旨在于消除生态危机。中国的科学发展不可能照搬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但其中诸多合理的因素对我们践行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中国人口多、底子薄,人均收入水平还很低,实现中国梦,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有很长一段路程。由中国的国情所决定,发展生产力仍然是当前的主要任务。但是,当前的发展绝不是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那条老路,必须借鉴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的合理因素,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转变以往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在确保质量高、效益好、结构优的前提下,推进经济向前发展。自然资源和环境并不是属于某一代人的,而是属于不断繁衍的整个人类,某一代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都不应该影响到未来人类改善生活条件的可能性。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必须考虑对未来的影响,要坚定地走符合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美]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M].刘颖,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2:123;124;26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98.

[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465.

[4][美]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黄明坚,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106.

[5]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慎之,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420.

[6]科学发展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段忠桥.当代国外社会思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8]黄福寿.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的比较及启示[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4).

[9]胡正燕.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关系探讨[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2,(3).

[10]柯元.生态社会主义生态观及其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观战略的启示[J].求实,2007,(5).

[11]康瑞华,陈丽华.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及其对中国可持续发展观的启示[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7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

责任编辑:卢宏业

10.3969/j.issn.1674-6341.2015.06.057

2015-05-26

黄朝余(1991—),男,贵州遵义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社会理论。

D091.6

A

1674-6341(2015)06-0125-04

猜你喜欢

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人类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