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教材评估
——以《综合教程》为例

2015-03-28

关键词:教程英语教材学习者

刘 金 路

(浙江工商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大学英语教材评估
——以《综合教程》为例

刘 金 路

(浙江工商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依据Tom Hutchinson & Alan Waters的教材评估理论,通过文本的具体分析,结合笔者的大学英语教学实际对大学英语《综合教程》这套大学英语教材进行评估,旨在通过对该教材的评估,作出理性判断与价值评判,以期为使用该教材的教师提供参考,并为后续教材的修订提供相关依据。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教材评估

0 引言

当前,大学生数量明显增加,大学专业分类及分布广泛,但无论何种专业的大学生入学后均要学习大学英语,而大家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却毫无区别,基本是一套教材打天下的教学局面。不同的学生需求应该各异,选择适合大学生水平和要求的教材对大学英语教学至关重要。“但与基础英语教材建设相比,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ESP)教材建设明显滞后,教材选用有较大的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高嘉璩,2009)因此,大学英语教材应该有新的突破,因为“教材成为开展教学和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体系完整、结构合理的教材不仅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英语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而且有利于他们发展听、说、读、写等各项技能,从而为英语教学的组织和实施带来极大的便利”(程晓棠,2002)。

在我国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材仍然是学校教学与测试的核心内容。“大学英语教材适当与否不但影响到新模式、新教法的开展,而且终将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材研究对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柳华妮,2013)国内的外语教材评估研究主要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对国外教材评估量表的介绍和述评;二是专家学者针对中国的英语教学实际情况提出了个人的评估标准;三是实际评价国内英语教材。但是,“外语传统语言教材忽略了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欣赏,缺乏足够的听说读写练习,难于培养创造性学习者,且语言呈现方式简单”。(王雪梅,2012)

基于此,本文依据Tom Hutchinson & Alan Waters的教材评估理论,通过文本的具体分析,结合笔者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在艺术学院进行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对大学英语《综合教程》这套大学英语教材进行评估。旨在通过对该教材的评估,为使用该教材的教师提供参考,并为后续教材的修订提供相关依据。

1 理论框架

Tom Hutchinson & Alan Waters(2002:96)的评估理论反映了很强的以学习为中心(learning-centered)的教学倾向, 他们认为:课程设计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没有哪一个单独的因素会决定课程的内容;同时,它也是动态的过程,需求与资源会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课程设计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的发展。他们把教材评估分为了四个主要步骤:(1)确定标准或原则;(2)主观分析;(3)客观分析;(4)相互匹配。首先教材评估前要定出自己的标准或原则,使得对比不同的教材变得更加容易。其次要有主观的评价分析,但也不可以固化。一本教材在一个方面与你的标准或原则一致,但在另一个方面可能会需要更多的方法论补充。此时,你要作出选择,确定哪一个对所涉及到的评价对象客体更重要。

在教材评估的具体操作过程中,Tom Hutchinson &Alan Waters(2002:99)认为,在主客观两方面,要考虑四个方面的内容:受众、目标、内容及方法论。其中,受众方面要考虑到他们的年龄、性别、民族、知识与受教育背景及兴趣爱好等;对于目标而言,弄清楚课程的目标至关重要。内容上,要知道应该涉及到什么知识点,运用何种语言描述,在教材中应该涉及到什么样的微观技能,还要了解要有什么文本类型,比如书信、对话、教具以及听力资料等,更重要的就是对这些文本应该如何处理。至于方法论,要知道课程中应该使用哪种方法;学习者的态度也是要考虑在内的;采取什么样的练习,是引导性的还是自由性的,是语言技能训练还是使用等均需要考虑到。采用何种教学技巧也是很重要的,是结对的形式,成小组的活动,还是学生自我展示,事先要想清楚。

2 教材评估

学校在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为2014级艺术学院的大一学生开设了大学英语课程。每周4节,每次两节课。我们师生所使用的就是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但是教材到底适不适合学生?它的具体优势和缺点是什么?还有哪些内容需要改进?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对教材进行初步评价。具体操作是,根据教师教授经验与学生们的课堂反馈并依据Tom Hutchinson & Alan Waters的评估理论(四个方面:受众、目标、内容及方法论)进行。正是基于以上理论及考虑,笔者对大学英语《综合教程》这套大学英语教材进行评估。

2.1受众(Audience)

根据Tom Hutchinson & Alan Waters的评估理论,首先要考虑教材的受众,也就是所教授的学生群体的特点。笔者所教授的学生是艺术学院2014级的大一新生,他们整体英语水平一般,词汇量较小,语法知识薄弱,句子意识不强,口语表达较差。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他们的受教育背景,毕竟他们属于艺术生,平时大部分时间都放到了专业上,在英语这门课上的时间相对较少,也就造成了目前的局面。因此,他们的最大兴趣就是尽可能扩大词汇量,有针对性地练习听力,提高英汉句子翻译能力,顺利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因此,从笔者的教材使用情况来看,每一个单元的Text B是不在教授计划之内的,对于Text A的课文及课后练习会认真处理,因为这套教材的课文设计比较贴近大学生的生活,练习部分的句子大多都是激励性或者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对此学生们容易接受且乐意配合记忆。

2.2目标(Aims)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这套英语教材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同时,本教材提出了分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和分类指导的教学要求。夯实语言基本功,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2.3内容(Contents)

该教材共分为8个单元:陌生人的善意、选择乐观、追梦、求知若饥、虚怀若愚、假如拥有三天光明、团队精神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你经历了不幸的童年吗及非同寻常的礼仪。每4单元作为一个学习阶段。每个单元包含Text A与Text B两个课文部分,后者比前者要难一些。课后均配有课文的相关练习。每个单元的练习中均有一部分会涉及到较难且实用的语法知识训练,比如非谓语动词、三大从句及倒装等。在课后习题的词汇积累部分,除了文章中出现的重点动词及介词的归类及搭配训练以外,还设计了Word Building环节,每一个单元都给出一定的前后缀,引导学生掌握单词的构词规律,使单词记忆系统化。

Cloze部分是将Text A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原处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把握全文的主旨大意及其重点词汇的记忆。Translation是给出相关短语的情况下汉译英,训练学习者正确组句的能力,也可以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并掌握汉英之间的组句差异。最后的Theme-Related Writing部分是有关主题写作的,结合本单元的主题设计了两道作文题目,字数在250词左右,引导学习者在掌握本单元主旨的基础上利用自己的思考将语言知识点付诸于实践。

此外,Text A之前的部分是有关听力训练的,随后附有选择与主旨大意填空题,能有效帮助学生更好地达到训练的效果。课文的右边都列出了课文中的重点单词和短语,甚至一些较难的句子的英语解释等。在口语练习方面的Task Three设计了Voicing Your views环节,给出了在某个场景下所要使用的短语及句式结构,最后给出Topic让学生进行观点的表达,对于学生的口语训练极为有效,很实用也很受用。

虽然各单元的结构框架相同,但都遵循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及“既传授一般的语言知识与技能,更重视培养语言运用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原则。

2.4方法论(Methodology)

如果谈到本教材的方法论层面的话,正如Tom Hutchinson &Alan Waters(2002:128)所说,语言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对学习者而言只有必要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尽可能帮助他们使用这些知识,真正让学习者动起来。

从本套教材的编排来看,基本是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点及面的方式整体推进的。每个单元均列出了Text A与Text B两篇课文,难度递进,属于“分层次”布置与“分类指导”。对于艺术学院的学生而言,我们授课教师统一不讲授Text B部分,英语基础好的学习者可以课下自学,其他学习者可以只是把Text A学习好即可,做到了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抓主要矛盾。这些都凸显了自主学习与个性化学习的理念,能很好地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

学习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价值观引导。每篇文章的选择都显示出积极乐观、拼搏进取的主题,学习者得到激励的同时也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取向,有助于其健康成长。

传统化与现代化相结合。教材配备了网络课件及电子教案,有利于将书面的文字与电脑有机结合,让电子化的PPT课件成为辅助,使学习者充分感受电子化的快捷与高效,有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掌握,也增加了课堂处理知识的效率。

3 问题思考

通过对本教材的内容讲授与学习者的反馈,笔者认为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教材的选择问题。教材的选择最终是要为学习者服务的,不同的学习者目的及兴趣不同,因此教材的选择可以根据不同的年级及学院的实际情况安排不同的教材。

第二,ESP的选用问题。不同的学院学习者的兴趣点及目标均会存在较大差异,如果能将ESP的理念引入进来,满足某一专业群体的特殊需求英语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第三,课文的长度问题。在笔者教授的班级,学习者普遍反映每个单元的课文太长,从而导致学习者阅读的兴趣降低,阅读时间过长导致后边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

第四,与等级考试的衔接问题。大一的学生在学习大学英语的过程中,其实他们更多地关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能否通过,而不是每门课是否可以拿到学分,因此教材中的知识点设计环节能否引入等级考试的相关内容,协调兴趣点与知识点的统一。

4 结语

本文依据TomHutchinson&AlanWaters的教材评估理论,结合笔者的大学英语教学实际对大学英语《综合教程》这套大学英语教材进行了评估。主要涉及到四个方面:受众、目标、内容及方法论。最后,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及学生的课堂反馈列出了目前本套大学英语教材的问题所在并给出了相关建议。此外,由于笔者所教班级有限,涉及的学生数量有限,加之笔者的教学经验还比较欠缺,因此分析评估不能很全面很客观地反映学习者对这门教材的真正需求,期待今后的研究能更进一步。

[1]Tom Hutchinson & Alan Waters.特殊用途英语[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96—105.

[2]程晓棠.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高嘉璩.高校专门用途英语教材建设[J].外语界,2009,(6):84—90.

[4]柳华妮.国内英语教材发展150年:回顾与启示[J].山东外语教学,2011,(6):61—66.

[5]柳华妮.大学英语教材研究二十年:分析与展望[J].外语电化教学,2013,(2):66—71.

[6]秦秀白,张怀建.大学英语《综合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1—95.

[7]王雪梅.英语专业研究生教材的编写出版与评估运用[J].山东外语教学,2012,(6):58—63.

责任编辑:富春凯

10.3969/j.issn.1674-6341.2015.06.050

2015-09-09

刘金路(1981—),男,山东泰安人,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句法学、修辞学、计量语言学。

G642.3

A

1674-6341(2015)06-0109-03

猜你喜欢

教程英语教材学习者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的配置研究及启示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挽碧制作教程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高效渲染教程
《阅读教程》三、四册修辞格分析
国外优秀英语教材词汇和语法的布局、复现及练习方式
实践 学习 在实践——《新闻个案教程》开讲五年实录及思考
初高中英语教材衔接分析及教学策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