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士德述纲
2015-03-28李文敏
李文敏
(新疆师范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41000)
士的发端比较早,其内涵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而有不同的变化。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将士译为“事”,“士,事也。”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中认为:“仕之言事也。士事迭韵,引申之,凡能事其事者称士。”[1]
1 士及其特点
1.1 士的起源
士最早作为男子的别称,与女子对称。比如,在《诗经·郑风》中“女曰鸡鸣,士曰昧旦”以及“士与女”[2]等大都表示士是与女子相对称的概念。
在西周时期,周天子逐级分封,建立相应级别的诸侯国,此时自上而下有了相应的级别,周天子掌管诸侯,诸侯掌管卿大夫,卿大夫统领士。在《左传》中就提到“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在《礼记》中也有这样的论述:“列国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曰某士。”此时士指代的是贵族群体中的一个阶层,由贵族阶级的人员构成。
到东周时期,这种等级关系有了一定的变化。《史记·历书》中说:“幽、厉之后,周室微,陪臣执政,史不记时,君不告朔。故畴人子弟分散,或在诸侯,或在夷狄。”周王朝国力衰微,王朝周边的诸侯国不断发展起来,原有的有文化的贵族不再是掌握知识文化的唯一人群,在诸侯国中出现了有文化的类似于过去王官的一批人。这些处于贵族与平民之间的从事知识生产的人被称为士。
1.2 士的特点
1.2.1 意志自主性高
在先秦时期朝代政权的更替之中,在位者各项政策的制定、实施离不开士这一群体,各个政权核心因为有求于士,都积极招贤纳聘,某种程度上也给了士地位提高的可能。此时,士与在位的君主之间的关系没有等级鲜明的划分。在《战国策》当中曾有了“士贵于君”的提法,诸多修养高的士极力去维护个人自尊、个人自身地位的平等。
一方面,士阶层博览群书,游学四方,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技能,不断充实自身,提高自己的学识积累、道德修养,进而拥有自身的行事标准、人格目标、道德追求。士阶层胸怀天下,排除万难,毫不退缩,诚如曾子所说的“士不可不弘毅”[3]。另一方面士将个人目标的追求、实现与社会理想、政治抱负的实现紧密联系在一起。士所采取的方式各有不同,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政权之中,他们都自觉自愿地发挥个人才干,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进而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1.2.2 数量庞大
士这一群体的不断崛起,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式。战国时期士的人数不断扩大,构成成分也日益繁多、复杂,不再只是有相同的生活背景、受教育程度的上层人物,以及没落贵族了。士群体内部有了相应的变化,有不同的来源、区分,各有主张。随着士阶层的不断发展壮大,士的总体数量相当庞大,在战国时期尤其明显。
2 士德的内涵
士德,简而言之是指“读书人应具备的道德品质”[4]。在先秦的诸多经典文献当中都对士这一群体的道德品质做了不同层面的论述。
2.1 士的道德准则意识
士的道德准则意识是指士依据对自身、对社会的理解所确立的道德方面的为人处事的根本原则和态度。士将其接受的当时阶级社会的道德原则内化于心,依据自己所学所知所见所闻所想确立自己的道德准则,来处理个人身心之间、个人与他人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正所谓“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可进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
《孟子·尽心上》中有这样的论述:“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已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矣。故人之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5]士对于自身道德修养的严格要求,对自身确立的道德准则的恪守,并不因财富的多寡而有所区别,也并不因自身经济条件的变化而有所改变。在不同的环境下,无论是顺境抑或逆境,士对自身的要求从来不曾松懈。譬如“义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洗耳于颖水滨的许由,他们内心坚定,不为金钱币帛所动,宁死不屈。
2.2 士的道德责任意识
士的道德责任意识是指士作为道德主体在自我调控上表现出的道德特质。士通过自我的评价甚至自我命令来审视、判定自己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
在《战国策》中“士为知己者死”一句,揭示了士这一群体在与人交往当中甘愿为赏识自己、信任自己的人奉上生命。士对于自身使命始终坚守,为天地民生之福祉奔波求索,视之为己任。在《论语·宪问篇》中有“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3],在孔子看来,士不能流连于闲适安逸的生活,否则就不能称之为士了。士对自身的要求亦是如此,重视仁义而轻言利益。于士而言,政治环境的好与坏,自身权势地位的高与低都不足为意,都不能改变自身的坚守。士承重任,道远且阻,却从不曾退缩。经鲍叔牙举荐,管仲几经波折成为齐国相国,严于律己,忠于事君,在位几十年,辅佐齐桓公成为了春秋第一位霸主。管仲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被誉为“春秋第一相”,可谓士之代表。
2.3 士的道德目标意识
士的道德目标意识是指士作为道德主体对未来的希望、追求和向往,同时也是其生活和奋斗的目标。正如“欲平治天下”的孟子,以及“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的荀子,他们以天下为己任,志存高远,目标明确。
孔子在《论语·里仁》当中提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3]孔子认为士是有志于真理的,不该以粗茶淡饭、破衣烂衫为耻。士在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抱负中,考量自己的知识、本领、技能,不在乎地位、权势,而是更加关注自己道德目标的实现。在个人生命与仁德大义之间,面临道德选择之时,士应当做的取舍不是贪生怕死,苟且存活,而是勇于牺牲,敢于献身,舍小我而全大义。
3 先秦士德的重大影响
翻看先秦的诸多经典,一个个鲜活的士的形象跃然纸上。先秦士这一群体的道德品质对后世历朝历代名垂青史的士这一群体的继承者以及文人书生儒客乃至近现代各个时期的知识分子都有很大的影响,使其或多或少继承与发展了先秦士这一群体的道德意识、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习惯。
3.1 对历朝历代士的影响
先秦志士的道德品质、高尚追求,以及对个人的严格要求,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对黎民苍生的深深忧虑,都为后来历朝历代的士人们树立了一座精神丰碑。在各种经典书籍当中我们可以探明士人道德品质的一脉相承。“这些有识之士能顺乎历史之潮流,以大无畏的勇气,励精图治,推行变法,收到良好的效果。”[6]先秦士人以天下为己任,任重而道远,先人后己,死而后已的精神品质在文人墨客的著作中都有所体现。
中国传统社会极为关注士阶层的道德,源于士这一群体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士阶层的道德品行影响着国家的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士的德行关乎传统社会中的“江山社稷”。他们参与到国家的政治生活之中,其个人素养对政治环境有莫大的影响。作为整个社会中的掌握文化知识的阶层,他们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其他社会阶层的道德行为。面对义与利、金钱财富与名节正义、个人安危与国家安全,先秦士人做出了良好表率。在历朝历代以及社会变迁之中,志士仁人在先秦士德的感召之下,涌现出永垂青史的光辉人物,值得人们永远铭记。
3.2 对现代知识分子的启发
在现代知识分子身上既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来自先秦士人以及历朝历代志士仁人的精神感召,也有西方文明文化的影响,有西方各种价值观念的感染,因而在现代读书人、知识分子的身上就有传统与现代之间、中国与西方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读书人、知识分子内部构成有了新的特点,有了专业职业之分,有了体制之分。此时的知识分子中就有了一部分人因为利益、权力的诱惑减弱了对国情民情的挂怀,对社会责任、历史任务的担当。
当然,先秦士人之道德品质中优秀的部分也被人们所继承。现当代涌现出来的优秀楷模人物印证了这一点。“他们传承了中国文化的命脉,他们塑造了民族的性格,他们才真正是中华民族的脊梁!”[7]作为当代的知识分子,应该有对社会对人民的责任意识,对国家对社会的忧患意识,去深思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去厘清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作为知识分子应当像先秦志士一样具有意志自主性,甚至要比他们做得更好,在自己可以发挥能力的领域去维护自身的道德人格。在现阶段,知识分子的公民道德建设以及相应各个阶层职业道德建设都能在先秦志士那里找到依据。
4 结语
先秦时期的士这一群体中留下了许多的令人折服钦佩的史实传说,豪言壮语仍音犹在耳。在今天,知识分子的重要影响力仍不可小觑,人们对知识分子自身道德品质的关注度依然很高。先秦时期的士德理论能够激励知识分子进行自我道德人格的不断培养,能够调动人们加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20.
[2]高亨.诗经今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0.
[3]杨伯峻.论语译注[M]. 北京: 中华书局,2012:114,202,51.
[4]温克勤.略谈士德和士大夫精神[J].伦理学研究,2012,1(1) :24.
[5]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936.
[6]詹子庆.先秦士阶层的演变及其历史地位[J].史学月刊,1984,(6) :2.
[7]崔雪茹.浅析《论语》中士与道的关系[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2(6)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