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视阈下高校德育的网络舆情引导困境及其破解
2015-03-28吴志成
吴志成
(南京理工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4)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至2014年6月底,我国微博网民规模为2.75亿,网民中微博使用率达到了43.6%,微博客市场逐步进入成熟期,整个市场呈现出集中化趋势[1]。其中,高校大学生是微博用户中规模最大的群体,百余所高校已经建成官方微博平台,并在校内组建了横跨院系—社团—班级的微博收听平台。“微时代”以微博、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为载体,表征文化信息传播的新阶段,是新媒体发展的里程碑。当前,高校网络舆情层出不穷,而微博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从微时代视角考量高校德育的网络舆情引导功能成为研究热点和难点。本文从高校网络舆情的涵义及其微时代特征出发,针对高校德育中网络舆情引导的问题,提出舆情引导困境的破解路径。
1 高校网络舆情的涵义及其微时代特征
1.1 高校网络舆情释义
网络舆情是指“公众(指网民)以网络为平台,通过网络语言或其他方式,对某些公共事务或焦点问题所表现出的意见的总和”[2]11。正是由于网络技术的兴起,社情民意在网络平台中得到表达和释放,舆情的公共性融入在口口相传到数字传送的变迁过程中,传播空间得到极大延展。就高校而言,网络舆情是“以在校大学生为主的群体通过互联网对校园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校园管理以及其所关注的其他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所表达的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3]76。高校作为社会的微观系统,其网络舆情来自多个方面,如国内外重大政策事件、社会群体性事件、校园治安管理等。在高校网络舆情中,微博扮演着重要的载体。譬如,截至2014年6月2日,以关键词搜索“新浪微博”,关于“MH370”事件(15 825 303条)、“文章出轨”事件(3 468 398条)、“招远血案”事件(503 714条),这一系列网络舆情传递着社会信息,影响着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2 基于“微时代”的高校网络舆情特征
1.2.1 高校网络舆情突发性强
微博等社交工具带有很强的即时性,网民通常能够在短时间内将事件转换成文字、图片等网络信息。由于手机等微终端的功能日益强大,利用微博发布信息成为随心所欲,大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记录身边的生活并在微博中分享。高校大学生学习时间相对宽裕,对网络信息兴趣浓厚,网络生活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微博信息的传播打破了平静的大学生活,使高校热点与社会热点紧密结合,从而形成校内外舆论场的耦合。然而,高校网络舆情的突发性使高校德育越发被动,德育内容常常被网络舆情绑架,呈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特点。如“汪峰抢头条”“文章出轨事件”“黄海波嫖娼事件”接连发生,从婚姻道德到两性道德的转变给高校德育带来新的挑战。
1.2.2 高校网络舆情传播范围广
微博是一个开放平台,且信息传播呈裂变增长。大学生可以将校园热点以及社会热点分享到微博中,微博粉丝通过快速转发增强传播效应。大学生的微博受众来自各行各业,高校网络舆情很快在社会各个群体间传播,近年来不乏高校群体性事件引发社会舆论沸腾的事例。除了受众分布阶层广,高校网络舆情的信息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从个人到国家,客观反映大学生的生活世界。由于微博的隐匿性,微博的传播主体和对象模糊,高校德育无法从网络舆情中知晓大学生的具体生活学习情况,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引导。
1.2.3 高校网络舆情价值取向多元
微博具有很强的互动性,个人可以将所思所想与其他人交流,并在互动中影响自己和他人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微时代”不同价值观个体在“微空间”中能够进行价值观的交流、碰撞和融合[4]68。大学生不仅是微博的主体,同时也是微博的客体。大学生以个人价值观选择信息的处理方式,使140 字左右的文字带有极强的个性特征。由于个人价值观的混乱,大学生群体社会主义价值观、自由主义价值观和传统保守主义价值观并存。针对不同的事件,大学生必然在价值判断上出现激烈交锋。一部分大学生在高校网络舆论中出现口水战,甚至演变为群体性事件。高校网络舆情的多元性折射出高校德育加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紧迫性。
2 高校德育的网络舆情引导困境
2.1 校内舆论场式微,校外舆论场缺位
校内舆论场是指高校政治思想文化的宣传领域,主要以校园广播、网站以及报纸为主。高校德育始终牢牢掌控校内媒体的话语权,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引导弘扬主旋律。但是,高校官方媒体由于教育理念上过于陈旧,教育方法上仍然采取僵硬的灌输方式,教育内容上与大学生实际相去甚远,教育载体过于单一,而日益脱离受众。近年来出现的高校群体性事件表明高校官方舆论公信力受到质疑,校内舆论场的德育功能式微。然而,高校不是封闭的空间,舆论的来源不仅仅在校内,还包括校外。高校网络舆情是社会舆论在大学的映射,校外舆论场是高校网络舆情酝酿发展的策源地。然而,高校德育的舆情引导一直立足于校内,在社会舆情的引导方面采取冷漠的态度。高校官方媒体很少从专业视角评价社会事件,将德育对象局限在校园内。校内舆论场的缺位是高校德育社会性缺失的重要表现。
2.2 课堂教学缺引导,线上线下欠整合
正如上文所说,高校德育注重校内舆论场的构建,但是却没有收到预期效果。课堂教学作为高校德育的主阵地,却鲜有高校开设网络舆情的课程。虽然近年来高校有意识地加强网络德育建设,但这种一哄而上的功利行为既没有在网络德育取得实质性突破,也使网络德育失去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线上”是指高校德育充分发挥互联网以及即时通讯平台的教育功能,以网络语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线下”是指高校德育利用传统方式,如面对面的谈心疏导,德育课堂教学以及讲座。目前,高校德育的舆情引导主要采取“线上”方式但效果欠佳,缺少“线下”的沟通交流,呈现“线上”和“线下”的双重困境。
2.3 疏导理论尚薄弱,网络技能待提升
在高校网络舆情失控现象初露端倪时,高校教育工作者就意识到网络德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然而,在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过程中,德育工作者“停留于现象的把握,囿于功利的驱动,而缺乏深入的理论分析与提升”[5]。高校德育工作者对舆情规律和大学生的网络心理认识不够深刻,未能形成系统的网络舆情疏导理论。高校在网络舆情引导上经验缺乏,复杂的舆情犹如洪水猛兽撕裂高校传统德育体系。高校德育不仅疏导理论薄弱,而且“线上”实践困难重重。目前,我国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承担者包括团委等学生工作组织和德育教师,德育队伍的整体网络素质不高,缺乏能够熟练掌握网络技术实现舆情监管的专业人才。
2.4 制度德育意识差,法律规范仍滞后
高校德育的制度化是提升德育实效性的应有之义,在微时代视域下采取制度方式疏导网络舆情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然而,当前高校网络德育制度建设落后,缺少能够有效规范德育队伍和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制度性措施。在网络舆情产生后,高校德育工作者存在慌忙应对的现象,对网络舆情危机的等级划分模糊。其次,国家针对网络舆情的法律尚处起步阶段,对网络舆情的处理还在争论之中。高校尚未具体制定系统的网络舆情处理办法,德育也缺少针对网络舆情的法律意识培养。制度和法律制定的滞后严重影响了高校德育的实效性,阻碍了其长程效应的发挥。
3 高校德育的网络舆情引导对策
3.1 凝聚舆情引导核心竞争力,构建校内外的“大德育”体系
高校网络舆情的生成和演变处在社会环境系统之中,因而高校德育的引导视角必须置于校内校外两个舆论场。针对校内舆论场式微和校外舆论场的缺位,高校必须整合校内外资源,拓展德育空间。首先,高校要立足于校内舆论场的建设,加强与传统媒体互动,挖掘和培养学生意见领袖,守住校园宣传主阵地。其次,开展高校间的德育合作,建立高校微博联盟,邀请德育专家进行网络舆情引导的队伍培训和面向学生的系列巡回讲座,并将这些“大V”富含人生哲理的经典语句以及对热点时事的正能量点评在微博中分享。再次,在社会层面挖掘专家型评论员,争取他们提供客观公正的网络舆情点评,将高校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最后,鼓励高校德育工作者走出校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同社会各阶层交流国家政策与形势,把握社会舆情的动态,并对社会网络舆情做出合理预期。建立校内外的“大德育”体系要注意分工合作,形成网络舆情引导的合力。
3.2 设置网络舆情的素质课程,搭建“红、精、快”德育平台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大多能较为熟练掌握网络操作,但是对于网络舆情的判断仍然存在混乱。议程设置理论是西方传播学的经典理论,大众传播或许不能使公民怎样想,但是可以使公民想什么。网络舆情素质课程的设置旨在提升高校大学生对微博等即时通讯工具的认识,客观理解网络舆情存在的负能量,增强对网络舆情的判断力。网络舆情素质课程的设置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6],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中国梦”与个人理想结合起来,以主流意识形态引导网络舆情;其次,凝练网络舆情产生和发展规律,选取典型案例阐述网络舆情的负面效应,提高大学生的网络责任感;最后,快速更新网络舆情素质课程内容,将预定课程与时事热点有机结合,发挥最大功效。网络舆情的素质课程应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下”主要教授网络舆情传播的基本原理,“线上”主要结合新鲜案例剖析时代热点,从而打造“红、精、快”的德育平台。
3.3 学习运用网络德育的疏导理论,增强高校德育队伍的网络素养
叶圣陶指出:“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7]138我国古代重视德育的疏导式教学,讲求循循善诱。列宁提出灌输理论是基于共产主义思想不能在工人头脑中自发产生,这里的灌输并不是形式上的填鸭式教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一个可能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全局发展的问题,就是问题意识浓厚,理论色彩淡薄。即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轻基础理论研究;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问题的解决……轻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宏观全局的把握。缺乏理论的自觉制约了我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经验形态走向科学形态。”[8]高校德育的网络舆情引导困境首先表现为疏导理论的薄弱,应该结合各学科发展优势展开理论探索。首先,正确看待网络舆情产生的必然性,以疏导意识代替封堵意识;其次,将马克思主义疏导理论融入网络舆情引导之中;最后,结合心理学、传播学创新疏导理论,实现疏导理论的多流汇合。针对高校德育队伍网络素质不高的现状,积极组织高校德育工作者开展网络技术培训,将网络技术水平与职称评定结合起来,鼓励其熟练掌握网络技术。
3.4 完善网络德育的制度建设,加快高校网络舆情法制化进程
高校德育的网络舆情引导非一日之功,要建立长效机制,将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载体以及德育环境置于制度建设之中。网络德育的制度建设包括网络舆情观察机制、快速研判机制、柔性介入机制和动态反馈机制,以此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然而,德育制度建设离不开国家社会制度环境的建设。首先,国家应加快网络舆情立法,健全网络造谣相关处理办法并严格高效执行;其次,大众传播媒介应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严格制定执行内部网络舆情的审查制度,落实“把关人”职责;再次,高校应结合国家网络舆情法律法规,制定校园网络舆情规章,在德育课程中融入网络舆情法律法规。高校网络舆情的法制化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高校与社会的协同参与,在合力推动下才能有效引导网络舆情。
[1]第34 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 //www. cnnic. 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407/P0201407 21507223212132.pdf.
[2]金兼斌.网络舆论的演变机制[J].传媒,2008,(4) .
[3]杜坤林.“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生成与干预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6) .
[4]周琪,罗川.“微时代”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J].思想教育研究,2014,(1) .
[5]谢玉进,胡树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现状与新走向[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 .
[6]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
[7]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8]曾长秋,薄明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从问题意识走向理论建构[J].思想教育研究,2006,(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