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高职礼仪教育的路径探析

2015-03-28罗美英

关键词:高职生礼仪院校

罗美英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广东 中山 528436)

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多年悠久历史文化的洗礼,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而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是一种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组织在社会活动中相互关系的社会规范。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礼仪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礼仪道德修养、得体的言谈举止、良好的待人处事行为,使大学生以更好的个人形象去满足社会的需要和顺利开展人际交往活动,也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学生作为主要的文化传承者,理应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养成较好的礼仪风范和素养。然而,由于高职院校整体的生源素质偏低,学制复杂,学习氛围不浓等特殊情况,有为数不少的高职生缺乏基本的礼仪知识和礼仪素养,存在礼仪失范现象。为真正体现礼仪教育的实效性,实现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探析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高职礼仪教育的路径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 高职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在培养目标上,高职教育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普通高等教育,既要培养高级技能应用性人才,更要培养有着良好职业礼仪和素养的社会主义社会合格人才。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礼仪教育也逐渐得到重视。

1.1 高职礼仪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

礼仪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礼仪、以礼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今社会,国家之间的激烈竞争既有政治、经济方面的竞争,也有文化层次的竞争。只有不断增强礼仪教育的实效性,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学生优秀的品质和良好的素养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高职学生是当代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义不容辞地肩负着传递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使命。因此,高职院校应大力开展大学生礼仪培养和教育,培养出一批批具备优秀品质和良好素养的学生,使高职学生以良好的礼仪形象展示于全世界,使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美誉代代相传。

1.2 高职礼仪教育是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促建者”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就是要建立安定有序、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的建立是离不开礼仪教育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古至今,礼仪一直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之一。高职礼仪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及其教育体系的基本内容,对高职生加强礼仪教育,努力营造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氛围,能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3 高职礼仪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助推者”

礼仪教育作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内容。在高职院校开展礼仪教育,有利于规范高职学生的日常礼仪行为,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把外在的礼仪形式和内在的道德品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真正地发挥礼仪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作用。同时,通过对高职生礼仪教育问题的分析研究,全面认识礼仪教育在其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教育形式与内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推动高职院校进一步明确思想政治工作方向,厘清德育工作的新思路,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1.4 高职礼仪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提升的“驱动者”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高职毕业生必须具备相应的操作能力和礼仪素养,在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储备的同时,也要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礼仪素养。然而,目前部分高职生的礼仪失范行为却不容乐观,与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标准不相适应。高职生行为礼仪缺失现象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只有接受系统的礼仪教育,才能促使大学生按照规范性的要求来约束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举止、谈吐、着装、仪容等方面的表现。这对于提高高职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就业竞争力和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为其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是极为有益的。同时,礼仪教育能引导高职生修身养性,约束自我,尊重他人,进而提升其内在的文化修养、道德品质和思想境界等综合素质。因此,礼仪教育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实际需要。

2 高职礼仪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

思想政治教育包含着培养学生文明行为和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内容,这也是礼仪教育的内容。礼仪教育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桥梁和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和载体。它们在教育内容、教育目标和教育效果方面存在一致性、相通性和互馈性,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2.1 高职礼仪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存在相通性

礼仪素养是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之一,是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高职礼仪教育主要通过传授高职生人际交往、各种社交场合的相关礼节、礼貌和礼仪知识,使他们在接受指导或技能训练中,潜移默化地积淀为一种习惯性的礼仪行为和稳定的道德素质。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中培养学生文明行为和道德修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礼仪教育的内容。实际上,道德修养与礼仪修养的关系是息息相通的,良好的道德修养、优雅的文明举止,是一个人有着较高思想道德水平的标志。而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是支配个人礼仪修养的内驱力量,将个人内在的思想道德素质外化为具体行为表现的外显形式。由此可见,高职礼仪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存在相通性。

2.2 高职礼仪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标存在一致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高职礼仪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立德树人,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社会需要,具有良好品德之人。在高职院校,礼仪文化育人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为了帮助高职生学会表达对交往对象的尊重、谦让、大度和礼貌,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和素养以应对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同时促使他们树立健全的心智与健康的人格。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大学生灌输科学理论和崇高品德,促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一个思想境界高的人,应该是一个有礼仪修养的人。人们拥有高尚的思想品德,不仅是社会得以稳固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人们贯彻执行社交原则的重要内在素质。因此,从本质上说,高职礼仪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成为一个具有高尚的理想情操和良好品质的人。

2.3 高职礼仪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效果存在互馈性

高职院校将礼仪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发展的需要,又是高职生提升思想品德修养和礼仪素养的实践需要。这两种教育的融合存在互馈性,和谐统一,相得益彰,既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吸引力,又有助于提升礼仪文化教育的思想性、理论性和科学性。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断强化礼仪教育,从言行举止抓起,系统地开展礼仪、礼貌、礼节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指导,言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接受教育和训练。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优雅的举止和文明的习惯,帮助他们掌握社交技巧,积累人际交往经验,使之顺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心理保健功能,有利于形成良好社会心理氛围。因此,开展礼仪教育是深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进而有助于实现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借助这个途径,可以进一步拓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使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形象化、实在化和可操作化,促使学生产生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3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高职礼仪教育的路径探析

高职院校礼仪教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关系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要在高等教育改革与实践中,切实增强高职礼仪教育的实效性,真正发挥礼仪教育在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中的作用,探索出一条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适合高职礼仪教育特色的方法和思路,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出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优雅得体的礼仪风范和良好道德品质的高等技能应用型人才。

3.1 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增强礼仪教育实效

无论从外在行为方式还是内在礼仪素质来说,一个接受过良好礼仪教育或礼仪行为训练的人,都会与缺少教育和训练的人截然不同。因此,加强高职礼仪教育首先必须把礼仪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把礼仪教育的内容纳入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高职生系统地进行基本礼仪理论和具体规范的教育。具体来讲,礼仪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引入礼仪文化内容,在具有较高礼仪修养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育实践中,将礼仪文化与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结合起来,突出大学生素质教育,增强礼仪教育实效。同时,将礼仪教育中生动形象的行为引导性教学法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型思维,调动学生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两者之间相互融合,相得益彰,有助于提高高职学生人际交往的素质,培养出具有现代礼仪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的高职院校毕业生,也有助于引导学生及早掌握不断发展的现代信息社会人际交往的礼仪原则和要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就业竞争力和为将来的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礼仪氛围

从文化的起源来说,文化是“人化”,即人的主体对象化;从文化的功能来说,文化是“化人”,即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旨就是“化人”,即通过内化、融合、升华和超越,促使大学生养成内在的礼仪素养和道德品质,从而有力地推进高校良好学风、校风的建设和大学生礼仪素质的整体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是礼仪教育的有效载体,加大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健康和谐的礼仪环境氛围,有助于引导高职生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使他们感受到礼仪必须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礼仪活动和社会公共活动,不断积累人际交往经验,展示良好的礼仪风范和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礼仪素养。为此,高职院校要建立健全校园礼仪道德规范,从制度层面约束高职学生的行为方式和礼仪表现;要在教学楼、食堂、图书馆、宿舍楼等公众场所张贴提示性标语,随时提醒高职学生注意自身言谈举止和礼仪风貌;要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礼仪文化活动,既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又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在活动中提升礼仪文化素养,营造出良好的校园礼仪氛围。

3.3 提升教师礼仪素养,发挥教师示范作用

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教师在教学过程和日常生活中的言谈举止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教育内容,对学生人格修养和礼仪素养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是影响教育活动和教育效果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也是形成教师威信和产生良好示范作用的巨大教育力量。这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言:“教师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该是这种人。”因此,高职院校应该重视广大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的礼仪教育,以师德建设为抓手,强化教师礼仪培训,努力建设一支能够适应现代高职礼仪教学和研究的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真正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实现广大师生共同努力营建和谐礼仪校园。从教师自身来讲,应主动将礼仪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自我学习努力提高礼仪教学水平,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礼仪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教师要把自身榜样示范作用寓于教学过程、主体性学生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时时向学生展示良好的礼仪风范,发挥教师榜样示范作用,不断进行礼仪教育的渗透。

3.4 拓宽礼仪活动视野,加强礼仪教育实践

礼仪修养关键在于实践,要想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就必须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不断的礼仪实践和积累。高职院校应通过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礼仪实践活动来开拓高职生视野,加深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礼仪文化学习的理解和领悟。一是创新礼仪课程考核方式,加强礼仪课堂实践,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开展互动式教学,使礼仪教育课堂更加生动化。二是加强课外礼仪实践,将礼仪实践常态化、规范化、组织化。针对高职院校特点,采取参观、课题研究、调查报告、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促进课外礼仪实践效果,尤其要加强学生假期见习、顶岗实习和就业择业过程中的礼仪实践。三是根据高职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未来所从事的职业需求,设计一系列校园礼仪活动来加强礼仪教育实践。可通过开展各类场景模拟、专题训练,如开展“校园礼仪”“课堂礼仪”“求职礼仪”等各种社会基本礼仪的模拟训练,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锻炼,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和素养;通过设计一些既有传统特色,又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生日庆贺和成人礼仪活动,使高职学生在生动、直观、形象、多彩的民俗文化中感受和把握传统礼仪的内涵。

3.5 发挥网络阵地优势,完善礼仪教育模式

目前,大学生网络使用率越来越高,他们的很多课余时间基本是和电脑、手机一起渡过的。网络信息的丰富性、即时性和开放性,使得网络礼仪教育能更好地与时代接轨,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因此,礼仪文化育人工作应该发挥网络阵地优势,广泛开展网上礼仪教育活动,促使礼仪教育更生动、更贴近和更富有吸引力。可以建立健全校园网主页、BBS 论坛、贴吧等网络平台,提供平等畅通的网上聊天、辩论和咨询等方式,并制作生动直观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礼仪教育软件,使大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体验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和礼仪教育的隐性熏陶;可以鼓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多采用高职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来传递大学生应具备的礼仪风范、思想道德理念和完善的人格水平,充分运用QQ、微信、微博的随时发布、互动来吸引学生关注与评论,以便及时掌握学生的网上动态,帮助他们甄别和批判有害信息;还可以将高职学生在网络交流沟通中流露的具有代表性的思想观点和疑惑,呈现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探讨分析,深化学生思想认识并引导其努力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礼仪素养。

[1]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古广林.高校大学生礼仪教育在和谐人格构建中的德育思考[J].改革与战略,2006,(5) .

[3]牟兰.高职大学生礼仪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 .

[4]冯晓舟.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及其现实启示[J].理论导刊,2014,(12) .

猜你喜欢

高职生礼仪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高职生学习投入状况及对策研究
浅谈高职生讲演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