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目标的选择*
2015-03-28尹晓亮
尹晓亮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安徽 合肥230036)
普通高校篮球课程的性质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篮球课教学,使学生对篮球知识、技术、技能及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有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基础课程之一,它是学校体育教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篮球课程的基本目标是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教育、生活与篮球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这些目标的实现必需以人的参与或长期从事这一运动为前提,作为学生时期的篮球参与者,兴趣显然是其坚定从事这一运动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动力,而兴趣的培养往往来自于自身篮球技战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篮球运动认识和理解的不断深入.然而篮球技战术条目繁多且复杂多变,普通大学生在参与篮球运动时很难抓住篮球运动中的核心技术、关键环节,更理不顺身体、技术和战术之间的相互制约和互补的关系,甚至经常将技术与战术混为一谈、杂糅一起.找不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分不清孰轻孰重.更为关键的是面对困惑时却束手无策,丝毫没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这些都无形中限制了学生自身篮球技战术水平的提高和可持续性发展[1].
1 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的现状与困惑
篮球作为一门选修课程,它具有丰富的技能、战术、人文知识、规则裁判及竞赛组织管理等内容,对人的身体素质、心智水平和思维判断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通常是一周一次课(2个学时),大约一个学期18次课,除去教师的讲解、示范,留给学生练习和体验的时间其实并不多,而运动技术(能)的学习有其自身规律,它必须有一定的时间积累,才能形成动作的自动化.当然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也能够对技术进行巩固和强化,提高战术意识和能力,但这一过程往往缺乏及时、正确的指导和修正,反而会使错误或不合理的技术动作或意识得到了巩固和强化.此外,从体育教育训练学的角度来看,这个教学时间是远远无法保障学生掌握、甚至提高篮球技战术水平的,很难实现对篮球这项运动的普及和提高.但作为一门普及性的课程,一周一次课的教学时间也完全可以让学生对篮球这项运动有更深层次的认知和了解,对篮球技战术、规则及竞赛组织有更多的学习和理解,至于对篮球技战术的掌握程度和临场运用效果大可不必设定过高的教学目标.因为选修课班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篮球基础较差,甚至还有平时很少打篮球或从来没有打过篮球的.对这种基础参差不齐的现象,若以技战术能力为考查对象,恐怕会为难不少学生,并会打压他们学习和练习的兴趣、积极性,从而阻碍了篮球运动在校园中的普及和发展.况且学生的选课多以兴趣或求知的目的而来,更不应该将他们拒之门外.因此在传授篮球知识、技能的同时,教学目标也应根据课程特点及学生的差异有所调整和丰富,并通过合理地设置教学内容,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灵活地调整教学目标,具体且详尽地传授提高技战术(尤其是技术)水平简易、实用的操练方法和手段,是目前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应该引起关注的问题[2].
2 篮球选项课教学目标的调整与丰富
2.1 认清篮球运动的核心技术——投篮
运动员将球向篮圈放入的所有动作都可称为投篮,它是球队取胜的必由之路,是篮球比赛中唯一的得分手段,也是攻守双方时刻争夺的焦点.不言而喻,投篮是篮球运动中最核心的一项技术.在篮球教学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学生根本没有认识到这一问题,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以及受到职业运动员特别是NBA球员个人英雄主义的影响,导致他们在平日的练习或学习中,过多地偏向于运球摆脱、娴熟的控球及匪夷所思的传球,而忽略了对篮球最本质的东西——投篮技术的掌握,确切地讲应是对准确而稳定的投篮技术的忽略.因此,在学生赛场上经常会出现一打零的机会(快攻上篮、篮下无人投篮)却无法转换成得分的现象,可见投篮的稳定性并没有引起同学们应有的重视.当然少数学生可能认识到投篮的重要性,但往往在练习方式和方法上却又走了弯路.比如,许多学生练习投篮经常是从较远的距离开始练习的,殊不知距离越远,投篮的错误动作放大的越明显,对正确动作的破坏程度越强,在远没有形成正确投篮动作之前采取此种练习,必然是违背篮球最基本的规律——离篮越近命中率越高.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清楚良好的身体形态、优秀的身体素质、娴熟的技术能力及严格的战术执行力与投篮是一种“服务”型的关系,准确地说都是为了给本队创造更好的进攻机会,以及限制对手创造更好的进攻机会而服务的.我们要求篮球运动员要有身高上的优势、体重对抗上的优势,那是为了争取空间上的优势,在进攻端尽量减少防守上的干扰,在防守端是尽量施加更大的压力,以达到进攻投篮时更准、防守投篮时使对手更不准的目的;我们要求运动员拥有出色的弹跳、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那是为了能更好地摆脱或限制对手,也是为了减少进攻投篮时的干扰、增加防守投篮时的压力;我们要求运动员拥有娴熟的技术能力及严格的战术执行力,还是为了能有效地摆脱或限制对手,力争为己方在投篮时更准创造尽量多的机会,为对方在投篮时更不准而制造尽量多的麻烦.
因此,对事物本质及规律性的把握远比学习一些技战术更重要,它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身体形态与身体素质)和习惯,自主地、选择性地学习和掌握一些技术、技能,并朝着一个正确的、积极的方向努力提高,日积月累形成适合自己的个人技法和特点,完全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全面提高,毕竟普通大学生参与篮球运动还是以强身健体、娱乐交流和丰富生活为主要目的.只要他们了解了篮球运动的规律,并掌握了一些提高技能的方法和手段,相信即使他们走向社会以后,这种认识对终身体育的践行必定会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
2.2 理顺身体、技术和战术的层次关系
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实用主义的影响,尤其是受中国武侠文化的干扰,许多学生对身体、技术和战术之间的层次和制约关系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他们往往对组合技术、战术比较向往,期望老师传授一些简单实用而又奏效的组合技术或战术,并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殊不知,所有技术、战术的运用、执行都必须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和支撑基础,否则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技术是一种理想化的动作模式.但由于个体的差异(身体形态、运动能力、心理素质、智力水平及习惯等),使技术的外在表现千差万别,也使以身体为载体的技术在实战运用时的效果(即技能)很难用简单的量化指标加以衡量,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身体条件和心智水平与技术之间是可以相互弥补的,也就是说,良好的身体条件和心智水平是可以弥补技术水平上的不足,反之,娴熟的技术水平也可以弥补身体上的不足,从而使彼此的短板都可以借助自身的优势实现有限的掩盖,进而提高了个体的技能[3].所以,良好的身体运动能力是技术运用的根基、保障和坚石,它直接影响个体技术运用的攻击效果,就像楼房的根基一样必不可少.换句话说,身体运动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个体技术运用的好坏,特别是对学生篮球爱好者,他们对技术运用时机的把握、对临场的阅读及应变意识相对较弱,过多的是依靠身体的运动能力来创造机会或制造麻烦,因此良好的身体运动能力对他们技术运用的效果就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扣篮”这项技术的掌握和运用,它就要求队员必须拥有一定的身体条件(身高、弹跳和臂展等),否则这项技术很难在比赛或实践中运用;又如“突破”技术,它是一项有球摆脱技术,队员要想真正地发挥它的攻击性,除了必须具备娴熟的控制球技术的前提外,还必须拥有相对较快的速度或变速与变向的运动能力,这是能否突破摆脱对手的关键所在.如果在速度或变速与变向方面不具有身体上的优势,那么突破摆脱的攻击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或无法摆脱[4].
战术是根据攻守的需要,由一系列技术按照一定的顺序组合在一起的一个完整、开放的片段.娴熟的技术是战术运用的前提和保障,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战术水平的高低,以及战术运用的效果.当然技术与战术同样也是可以相互弥补的,战术的简单及匮乏完全可以用高超的技术水平(准确地说是技能)来弥补,而较低的技术水平也可以用合适的、有针对性的战术布置来规避.当然战术的运转需要最基本的技术水平来作支撑,技术的运用同样也需要最基本的身体来作支撑.在身体、技术和战术三者中,身体能力是最难提高的(某些能力还是遗传决定的)、最难训练的,也是学生最容易忽视的根基性的因素;技术是学生平日自我训练最多的,也是最重视、最渴望提高的东西,当然它也是篮球运动中最核心的部分;战术是学生最向往,也感觉它是最神秘,而其实却是最简单的东西(尤其是对基层篮球爱好者来说,根本没有必要接触比较复杂的战术).
学生们对技术的追求,尤其是对技术运用效果的追求是极其强烈的,有时完全不顾技术支撑条件——身体能力是否具备(或具备多少),甚至更不考虑场上对手的技能水平、战术水平的高低,而一味偏执地追求技术的理想化运用,却忽视了支撑技术运用的根基——身体能力的提高,致使有些技术中看不中用,缺乏必要的实用效果.学生们对战术的强烈向往和渴望,往往给战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殊不知战术就是根据攻守实际使部分技术按一定的序列组合而成的,它是由一个个单独的技术根据场上的需要,有选择性、机动性、针对性地实施的过程,战术实施过程中技术运用的合理性、有利性及经济性才是战术中最难、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比如大个子队员在外线给后卫做有球掩护(挡拆)配合时,在挡完之后的拆离中,控球后卫的行为选择及掩护队员的移动选择才是整个掩护配合的关键,一般来讲控球队员可根据场上的瞬间情况,选择中远距离投篮、突破杀伤内线、传球给空位队友或重新组织等进攻方式.而这些行为的选择都是要建立在观察、阅读比赛和对手的前提下而实施的,它需要场上队员在激烈的攻守对抗中,具有冷静的心态、机敏的判断和果敢的行动.因此合理的行为选择才是战术的核心、关键所在,而技术仅仅为战术实施提供了必要的“材料”,当然材质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产品(战术)的质量,甚至决定了产品(战术)能否制造出来,这也是不容忽视的.犹如中国武侠小说中所描述的那样,没有一定的内力(内功),是决不可能充分发挥独门武功(武器)的威力.而这个内力(内功)相对于战术来说就是指技术,相对于技术来说就是指身体.
2.3 篮球技战术水平提高的方法和手段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高校篮球选修课由于上课时间极其有限,且教学内容繁多,要想通过课堂练习有效地提高篮球技战术水平,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依照教师传授的练习方法和手段进行操练,才能提高技战术水平.由于选项课学生身体条件、动作习惯及篮球水平的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可能无法掌握某些技战术方法,但这绝不能成为他无法指导别人正确练习的理由与借口,自己做不出来或无法驾驭的技战术,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至少能够看出并讲出其中的合理与不合理之处,能指出其他同学技战术运用过程中的病症所在,并可以给出正确的纠正建议和意见,以及有效的改进方法和手段,这是普通高校篮球选修课教学应该考虑的努力方向.
学生运动员偏好于比赛或斗牛,往往急于把课堂上或电视上所学所见的技术动作在实践中运用,并期望有立竿见影的实效,殊不知在身体还没有很好地驾驭技战术之前,是绝不可能通过身体的外在形式把技战术的攻击性有效地展现出来,况且这一过程还要考虑到对手的能力及自身条件的限制.训练和练习是一个修正不合理技战术动作的过程,而比赛或斗牛却恰恰是相反的,它往往起到的是破坏正确技战术动作的作用,因为比赛中队员的注意力往往是不在动作本身上,而训练和练习却可以把练习者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到动作的合理性和规范性上.比如投篮:这一技术动作的核心是出手时手腕要具备果断、有力、柔和的压腕,且手掌要作为一个整体,不可屈指不屈腕,压腕的方向要指向篮圈,不可偏向左、右两侧,压腕时手指的拨球也应是一个整体,不可以小指或拇指依次拨球.这些都是基层学生运动员中常见的错误动作.通过几年的教学观察,学生在了解这些技术要领后依然无法按照正确的动作要求进行练习,其主要原因是练习者无法观测到自身动作的合理与否,因此传授了许多行之有效,且可以在无球、有球、无篮圈、有篮圈随时随地易于操作的练习方法.如对镜子、对墙、两人对投、投线、投点等等.拥有这些“渔之术”,可以有效地把课堂教学充分延伸到课外,使学生时时受益、终生受益,从而也实现了终生体育的目的,更为篮球运动的普及与提高增添了新的动力.
3 结语
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项目都具有育体、育脑和育心的作用,篮球也不例外,身体的培育要通过肢体的表演来实现,而身体行为的合理性选择除了受控于项目本身的特征外,往往还受控于身体表演者心智的水平,它支配着运动员的一举一行.因此,为了更好地普及篮球运动知识,让篮球这项富有创造性和激情的运动更好地为学生的“体”、“脑”和“心”服务,篮球选项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置有必要进行冷静思考,教学目标与任务必须进行重新的定位与梳理.篮球选项课教学的侧重点不应该是运动技能本身的提高,必须向如何提高运动技能的方向转移,保障学生即使离开体育课堂后依然有能力、有方法去提高自身的篮球运动技能.否则篮球选项课的结束,极有可能是他们在篮球求知路上的又一次迷茫,或者又迫使他们回归到之前的那种混沌状态,对更高水平篮球技能的追求与渴望仍然处于摸索、探索阶段.故篮球选项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置,应以篮球运动核心技能为平台,强调教学内容的健身性和娱乐性,以传授提高篮球技能的练习方法为主线,并突出练习方法的多样性、趣味性及可操作性[5].并对相关篮球技能配以等级标准或评价依据,让学生的操练有“法”可依.教学目标应从传授技能知识向掌握提高技能的方法、途经转移.教学方法选择上除了传统的讲解、示范和练习纠错外,应强化具体练习方法的传授,弱化篮球技能本身的传授,让学生能够自主地运用一两种方法来提高和练习某项运动技能,通过优先育心、育脑实现育体的作用.在达到健身的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运动技能.反之,运动技能的有效提高必然会促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篮球这项运动当中去,从而实现了锻炼身体与运动技能提高的良性循环.同时应考虑到练习方法本身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并着重讲解练习方法的形式、要求和规定条件,以便学生能够利用课余时间甚至走向社会后,依然可以运用此方法来操练技能动作,从而实现运动技能的可持续性提高,使课堂教学的效果得到了延伸,对全民健身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篮球技能的提高往往与人的某项身体条件(身体素质、身体指标等)有直接的关系.比如运球突破:它不仅要求队员有熟练的控球能力,更重要的是队员要有良好的爆发力和协调性,这就是为什么同一种技术不同人运用时会千差万别.因此,教师在技能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讲解身体条件与技术、技术与战术和战术与意识的关系,明确身体条件是所有技术运用之根基,它对篮球技能水平所能达到的高度有直接的联系,而技能水平的高低又决定了战术水平的高低,战术水平对篮球意识又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从而让学生在练习和提高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身体条件,有目的地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篮球运动技能进行操练和强化,做到有的放矢,避免练习的盲目性和从众心理.
[1]王恒同.我国普通高校篮球教学现状与反思[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22(11):63-64.
[2]胡剑.基于阳光体育运动前景下的高校篮球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22(12):41-42.
[2]孙民治.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38.
[4]郭继军,李成梁.谈篮球的基本技术与身体素质的关系[J].辽宁体育科技,2003,25(5):41-42.
[5]何淑敏.大学篮球教学因材施教与发展学生个性的思考[J].宿州学院学报,2013,28(9):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