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的对外开放与增强保定市文化软实力研究

2015-03-28刘爱玲张建映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保定市实力图书馆

刘爱玲,田 丽,张建映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进程中,保定市委市政府将文化引领、增强文化软实力作为建设“京畿强市、善美保定”的战略抉择。本文主要就如何理解文化软实力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高校图书馆的对外开放在增强保定市文化软实力中具有哪些重要作用,如何借鉴国内外经验加快驻保高校图书馆的对外开放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文化软实力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软实力”(Soft Power)的概念首先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来的。人们一般认为,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的影响力、生命力、创造力和传播力形成的体系。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一是文化传承、价值观念及其与之相应的制度体系;二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及建立在此基础上以人的精神和品格为核心的国民素质,培育和发展一种积极向上、特色鲜明的民众精神和品格;三是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事业和新媒体、广播影视、表演艺术、音乐、出版、会展、动漫游戏等文化产业。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这一重要论述,深刻地揭示了增强文化软实力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增强文化软实力具有引领风尚的重要作用

社会的文明进步,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方面,还体现在精神生活方面。提高文化软实力,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就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构建起美好的精神家园。

(二)增强文化软实力具有教育人民的重要作用

图书馆、博物馆、新媒体、广播影视、表演艺术、音乐、出版等文化载体,能够真实地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和丰富的社会生活。通过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和生动感人的事迹,表现人民大众的美好愿望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用社会主义思想和价值观教育人民,给予人民群众勤劳勇敢、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力量。

(三)增强文化软实力具有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

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越来越旺盛。只有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人们提供丰富、健康的文化产品,给予人们美好的精神享受,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愿望和要求。

(四)增强文化软实力具有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能够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开发人的智力资源,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科学支撑和强有力的智力支持,能够使人们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形成共同理想和道德准则,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一个国家或地区注重增强文化软实力,能够从根本上构建起战略优势,持久地提高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保定市是著名的“大学城”,众多高校是保定市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而驻保高校图书馆的对外开放,对增强保定市的文化软实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图书馆的对外开放对增强保定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

高校图书馆的对外开放是指高校图书馆根据自身的资源、功能和能力,在为本校师生提供文献资源和优质服务的同时,兼顾资源共享,尽可能向社会开放,主动满足社会公众对信息资源的各种需求的过程。

(一)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能够为保定市文化建设提供全方位的知识信息服务

保定市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冠军的摇篮”“大学城”“爱心城”“作家城”“英雄城”,蕴藏着巨大的文化发展潜能。充分利用自身历史和文化资源优势,增强保定市的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强市的跨越,无疑符合全市上下的热切期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驻保高校图书馆收藏了古今中外丰富的文献资源,既是藏书之所,也是社会文化的宝库,集中体现着人类的文化传承和文明成果,特别是收藏着保定地区的出版物、地方文献,名人传记、手记以及社会各界捐赠的宝贵文献等。驻保高校图书馆的对外开放,能够连接广大读者,传播文化知识,提高市民素质,为保定市的文化建设提供全方位的知识信息服务。保定市民的文化生活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保定市的社会形态和市民整体素质,并决定着保定市的未来。因为城市文化水平越高,市民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就越强烈、越迫切,对高校图书馆的依赖性就越高。

(二)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能够促进保定市的社会经济发展

21世纪是全球化和知识化的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悄然兴起,对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对现有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等正在和将要产生深远影响,同时对人们参与社会生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图书馆的对外开放,能够为社会提供各种各样的经济信息,在促进保定市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挥出高校图书馆应有的作用。高校的科研成果,特别是知识创新、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就有赖于高校图书馆的媒介作用。科研成果在高校图书馆进行加工整理后再传播出去,进入广阔的社会生产领域,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同时,高校图书馆借助知识信息资源的开发活动来激活科研成果,加速科研成果向经济生产领域的转化,会产生巨大的生产力和经济效果,从而加快保定市经济建设的步伐。

(三)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能够成为保定市民学习、休闲和交流提供“第三空间”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保定市民的经济收入不断增加,闲暇时间也明显增多,其休闲娱乐需求也得到了相应增长。虽然社会上各类娱乐场所众多,休闲设施也可谓应有尽有,市民的各种休闲活动也越来越丰富,但是大多数市民希望社会能提供一个让自己身心彻底放松并且充满文化气息的场所,进行充电、学习和交流。而高校图书馆的对外开放,恰恰满足了市民学习、休闲和交流的需求,广大市民可以在学习和工作之余,到高校图书馆借阅图书、浏览报纸期刊、参加高校图书馆组织的各种读书活动等等。高校图书馆的对外开放为广大市民交流感情,沟通信息,加深了解,丰富知识,增强凝聚力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为社会营造了一种友爱、互助、和谐、向上的人际关系,从而为增强保定市文化软实力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驻保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现状

目前,高校图书馆是各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本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服务的,随着文献馆藏数量的增加和图书经费的不断增长,文献资源的学科门类更加齐全。以2012年教育部高校图书馆事实数据库中的数据为例,从馆藏数量上看,我国高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约18.33亿册,电子图书约23.12亿册①数据来源:据参考文献[7]整理计算而得.;从购书经费上看,全国高校图书馆的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年度总购置费约31.087亿元②同①.;从图书类型上看,高校图书馆不仅收藏了大量的一次文献,还收藏了经过加工整理的二次、三次文献,而在研究级学科文献的收藏上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驻保高校图书馆有一支专业素质较高的队伍,图书馆工作人员不仅能为读者进行导读,解答问题,还能为各类读者使用中外文检索工具进行正确指导,对情报的收集、整理、加工等具有较高的技术能力。此外,高校图书馆还有宽敞的馆舍、优雅的阅览环境及其他服务设施。

目前,驻保高校的图书馆基本上还是各自为政,只为本校的师生服务,还远未形成相应的体制机制,未对社会上的广大读者开放。课题组针对高校师生、图书馆工作人员、文化单位工作人员及社会人员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却不尽人意。

在驻保高校内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73份有效调查问卷中有25份赞成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占34.25%;教师的108份有效调查问卷中有49份赞成,占45.37%;在校大学生的182份有效调查问卷中有75份赞成,占41.21%。高校图书馆的对外开放,高校是主体,但是,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和广大师生赞成对外开放的比例偏低,许多人还是满足于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独享资源和利益,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在驻保高校外部,社区居民的78份有效调查问卷中希望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只有23份,占29.49%,未想过这个问题高达52份,占66.67%;主管部门、广播电视、公共图书馆等在内的文化单位工作人员的65份有效调查问卷中,希望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只有36份,占55.38%,思考过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只有3份,占4.62%。这说明,社区居民和文化工作者就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重要意义认识也不到位,特别是文化工作者,很少有人站在全局的高度去思考高校图书馆的对外开放问题。

四、借鉴国内外经验,加快驻保高校图书馆的对外开放

高校图书馆作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不仅是大量文献资源的收藏地,也是各种信息的汇集地,更是传播先进文化和技术的重要阵地。2002年,教育部对原《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进行了修订,明确指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这是目前我国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最高层面的指导性文件。之后,部分高校图书馆积极探索向社会读者服务的可行模式,并逐步扩展对外开放的内容和范围,已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广东省五邑大学图书馆在1988年就开展社会化服务,向校外200名公民发放借阅证;深圳大学和厦门大学图书馆先后在1996年与2002年决定对社会开放;浙江林学院图书馆在2004年向当地市民免费提供阅览服务;信阳师范学院图书馆在2005年宣布向市民开放;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威海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图书馆在2009年面向社会开放;浙江省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在2010年允许市民到馆阅览图书,但为了保证本校师生对文献资源的利用,还不能外借图书,而容量超百万册的高校数字图书馆网络资源是向社会开放的。此外,通过相关文献和网络检索可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图书馆均不同程度地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今后,随着我国高校园区或大学城建设的推广,一些共建图书馆如宁波高校园区、广州和深圳大学城等高校共建图书馆,在向高校师生提供信息服务的同时,也向社会读者提供服务。

而在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图书馆的对外开放情况则完全不同。比如:美国公立大学的图书馆基本上都对外开放,读者进馆阅览图书不需要出示任何证件,只是在借出馆外时则收取一定的费用。有些私立大学(如哈佛大学)虽不对外开放,但实际上并不严格拒绝市民进入馆内进行图书阅览。英国大学图书馆甚至在门口设有标志,欢迎民众前来使用,免费为公众进行一般的参考咨询服务,若有特殊需要还可以进行预约,并且馆内所有的设施、设备都免费供民众使用。德国大学图书馆向市民全面开放,市民可随时进馆阅览图书。此外,澳大利亚、芬兰、意大利、瑞典等国家的一些大学图书馆也不同程度地实现了对外开放。图书馆的对外开放服务,给校外读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不仅让海量的图书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同时也提高了大学图书馆在社会上的地位。

在城市建设中,高校图书馆作为国家图书馆的一个子系统,更应该与外界进行广泛的信息交流,在为社会提供大量的情报信息,为广大读者提供方便的同时,也有利于高校图书馆得到更多的反馈信息,以调整内部管理机制,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驻保高校图书馆完全可以借鉴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的经验,加快向社会开放的步伐,把社会上最需要的文献信息传递出去,一方面使文献信息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反馈促进高校图书馆自身的发展,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总之,在学习型社会中,面向社会读者服务已成为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驻保高校图书馆必须更好地发挥服务功能,将服务逐步扩大到社会各行各业的读者,从而使市民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以便增强保定市的文化软实力。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中共保定市委,保定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文化引领战略建设文化强市的意见[N].保定日报,2012-06-05.

[3]江泽民.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G]//江泽民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方胜华.高校图书馆应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开放[J].嘉兴学院学报,2002(1).

[5]田永梅,王菁.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的必要性研究[J].重庆图情研究,2009(4).

[6]周澜.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08(7).

[7]吴汉华.对我国高校图书馆馆藏图书总量及其增长情况的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6).

[8]禹群英.高校图书馆的开放与民众文化的普及[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4).

[9]沈光亮.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实践与发展[J].图书馆建设,2010(10).

[10]叶莎莎,朱小梅.国外大学图书馆对外开放服务模式探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2(6).

猜你喜欢

保定市实力图书馆
中国人民银行保定市中心支行
保定市
中国人民银行保定市中心支行
保定市
实力抢镜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图书馆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