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与廉政文化建设”理论研讨会综述
2015-03-28罗昌勤
罗昌勤
(河池学院 政治与历史文化学院,广西 宜州 546300)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2015年11月28日,河池学院成功举办了“依法治国与廉政文化建设”全国性的理论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背景下召开的一次全国性理论研讨会。河池学院校长郞耀秀教授致开幕词,广西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谢林城、河池市纪委副书记梁日端分别致词,会议由河池学院副校长崔晓麟教授主持并致闭幕词。
会议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博士生导师王顺生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党史部副主任、博士生导师罗平汉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谭献民教授做主题发言。他们带来了最前沿的理论信息和研究成果,丰富了研究内容,提升了研讨会的档次。此次研讨会共收到学术论文61篇,与会人员涉及面广,有来自全国包括中国人民大学、中央党校、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江汉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8个省区33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党校系统以及于成龙廉政文化建设基地的专家学者等60余人。研讨会达到了预期效果,将有力推动河池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民族地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
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王顺生教授、中央党校罗平汉教授、湖南师范大学谭献民教授、河池学院罗之勇教授作了主题发言。他们的发言引人深思,拓宽了人们对依法治国与廉政文化建设的研究视野。在分组研讨阶段,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依法治国与廉政文化建设”的会议主题,秉承求真务实、追求创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风和会风,交流充分、讨论深入、论题广泛、气氛热烈。概括起来,本次研讨会,学者们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开展了热烈研讨。
一、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廉政建设思想及当代价值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历代领导人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都作过重要指示,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廉政建设思想。这些思想不仅有力地推动了不同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防腐治腐的制度创新,而且对今天进一步加强党的廉政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王顺生教授认为,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就高度重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的大思路、大战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着深厚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体现一以贯之的问题导向和科学思维,体现高瞻远瞩的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他认为,加强依法治国与廉政文化建设研究,一是要夯实研究的学科基础,依法治国与廉政文化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历史学、文化学等多个学科,要加强学科之间的交流、互通、协同;二是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要抓住依法行政、廉洁从政这些关键词和廉政文化的核心议题开展研究,丰富其内涵,拓展其外延;三是要从纵横两个方面开展党的廉政文化建设实践研究。纵向是要研究中国共产党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历史进程,进行历史的考察。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时期,在廉政文化建设方面形成的制度、措施和方法,有哪些经验教训等。要多从党的历史文献以及党的领导人的讲话、文章、回忆录等历史档案中去挖掘;横向是整理中国共产党人在廉洁自律、廉洁从政等方面的典型事例,从案例出发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的廉政风范、梳理中国共产党人的党纪党规、提升中国共产党的廉政文化及其建设的内涵。
湖南师范大学谭献民教授认为,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对党风廉政建设高度重视,提出系列廉政建设思想,如毛泽东强调群众参与党风廉政建设,创造出外在他律和内在自律相结合的廉政建设思想;邓小平在强调坚持“思想建党”的同时,突出强调“制度建党”,形成了制度反腐倡廉的廉政建设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采取群众有序参与、制度规范引导和依法执政、治腐的三管齐下的措施,构建了标本兼治的廉政建设体系。党的历代领导人的这些廉政建设思想,既反映了反腐倡廉的时代特点,也对当前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发挥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牡丹江师范学院董一冰教授、江汉大学李腊生教授等学者分别阐述了刘少奇和陈云等领导人的廉政建设思想。董一冰教授认为,刘少奇在吸取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探索出一系列党风廉政思想。他的《论共产党人的修养》是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做出了符合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解释,对共产党员修养问题作了系统论述,成为刘少奇廉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李腊生教授认为,陈云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他在充分估计党内腐败问题严重性和廉政建设重要性的同时,提出了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修养、完善党内规章制度、加强民主监督、严肃处理党员干部违法违纪行为等一系列加强廉政建设的有效途径和举措。陈云的廉政建设思想有助于我们当前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大力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二、新时期党的思想建设对依法治国与廉政文化建设的基础性作用
依法治国与党风廉政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以党的思想建设为基础,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新时期党的思想建设所面临的各种困难与挑战,通过思想建设推进依法治国与党风廉政建设,使党在思想上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
中央党校罗平汉教授认为,依法治国与党风廉政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以党的思想建设为基础,遵循“思想建设是基础,制度约束是保障,强化监督是关键,严格责任追究,整治不良风气”的思路,强化思想建设在依治国、依规治党中的思想引领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强调的那样,要坚持从责任、思想、党内政治生活、干部管理、作风建设、党的纪律、人民监督等方面抓好党的建设,保持党的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铁的纪律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才能保证我们的依法治国落到实处。
东北师范大学黄桂英教授认为,由于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国共产党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党的思想建设也面临许多新课题新考验。一些党员、干部社会主义信念动摇,主张照搬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模式和价值观,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过度强调功利与金钱,导致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在诱惑面前不能洁身自好。特别是一些干部利用手中权力,谋取私利,破坏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因此,要深入研究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强抓党的思想建设,才能有效地推进依法治国与廉政文化建设。
江汉大学彭汉琼教授等学者认为,教育是反腐倡廉的基础性工作,是治本的重要措施。只有在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不断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创新,才能发挥党的思想建设在依法治国与廉政文化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
三、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系统性与实效性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依靠党纪和法治手段规范高校廉政文化的制度建设,使法治精神成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理念。同时,又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丰富高校廉政文化宣传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发挥新媒体的监督功能,增强廉政建设的实效性。
河池学院罗之勇教授认为,推进高校的依法治校与廉政文化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快实施大学章程、构建现代化的大学制度,处理好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关系。要突出强调依法治校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要充分发挥新媒体在高校法治建设和廉政文化建设中的监督作用,利用新媒体搭建畅通有效的监督平台,系统性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
广西民族大学杨天保教授等学者认为,现代中国的高校廉政文化,实质上是一种兼具“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知识与信仰”“国家与社会”双本位品性的新文化和功能载体。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理当抓住个体信仰成长发展的最好机遇,既强调国家治理,又注重社会养廉,承上(“大传统”)启下(“小传统”),以文化人,造就立足社会、信仰坚定、知识全面、智性健康的新青年。建构高校惩防体系,提升大学治理能力,整体提升高校廉政文化的信仰系统。
四、法治思维框架下的廉政文化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法治思维的提出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新要求,为深化反腐倡廉建设开拓了新路径,为做好新形势下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吴宁教授认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并不仅仅是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亟待加强,法律思维也需要从法律人的职业生活走向普通人的生活世界。法治思维是一种整体性的思维、宏观思维、全局思维。法治思维需要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观出发,进行社会效果的度量、法律价值的判断、合理性的思考等。当全社会都把法治当成一种生活方式、作为一种信仰的时候,良好的法治环境才会形成,才会推动法治环境与领导干部廉政思维的良性互动。
江汉大学朱志刚教授等学者认为,法治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传统的廉政思想,赋予了廉政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法治思维下的廉政文化是遏制腐败、倡导廉洁奉公的源头“活水”。廉政文化对个人行为起着约束引导作用,对廉政制度建设起着促进作用,对社会廉政生态建设起着培育作用。
五、新媒体环境下党风廉政建设的新特点、新问题
新媒体一方面有利于吸引大众广泛参与党风廉政建设,但另一方面,新媒体环境下的话语不可控的特点也越来越突出,给党风廉政建设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和新挑战。因此,需要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党风廉政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发挥新媒体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作用。
华中师范大学屠静芬教授认为,事物都有两面性,新媒体也不例外,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新媒体:一方面新媒体给中国廉政文化建设带来新助力,另一方面也给中国廉政文化建设带来了信息复杂化、网络虚拟化等方面的冲击。面对新媒体的冲击,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新媒体的特点、作用,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完善新媒体相关法律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新媒体反腐败预警机制,建设高素质廉政文化建设队伍等,有效地化解其产生的冲击,提高廉政文化建设的实效。
桂林理工大学王青山教授等学者们认为,使用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通过新媒体获取信息、发布信息成为社会信息传递的主要渠道。学界应该重点围绕新媒体的法律规制、新媒体的话语传播特点、新媒体载体下的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开展研究,为新媒体时代的党风廉政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六、“一代廉史于成龙”廉洁从政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代廉吏于成龙为官一生,做到了“清正俭朴、宽严慎刑、勤政爱民、智勇务实”,形成了以“信、修、勤、教、融”为核心的廉洁从政思想,树立了廉政的典范。这些宝贵的廉政文化遗产对当前研究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玉林师范学院高茂兵博士认为,于成龙无论是做基层县令,还是任一方大吏,都坚持“安民之法,必以肃清吏治为先务。吏得其人而洁己爱民,则弥道固圉,省刑息讼,兴利剔弊,诸务毕举”的为政理念。因此,以民为本,治政为民的于成龙在每一任职地都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拥护和爱戴。他清廉、仁厚、实干、铁腕的为官形象,值得我们今天认真研究和借鉴。
广西河池市委党校农海涛等学者认为,在于成龙的廉政思想中,有几个方面在今天的廉政文化建设中仍然值得研究和借鉴:一是廉政建设不仅需要有制度的保障,更需要有内在的核心价值观来指引;二是廉政建设要注重实践修炼,多锻炼、多学习、多担当;三是廉政建设首先需要勤政,解群众之所急、所盼、所需,“勤”到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