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生计与桂西北喀斯特地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以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村屯为例

2015-03-28覃勇荣牟光福杨晓清黄冬阳李雪明张龙真

河池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村屯喀斯特生计

覃勇荣,牟光福,杨晓清,黄冬阳,李雪明,张龙真

(河池学院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广西 宜州 546300)

前言

生计通常是指特定社会群体谋生的办法(Means of livelihood)、日常生产生活方式、生活状况以及为生活而做的谋划等①《鬼谷子·谋篇》:“事生谋,谋生计。”。有时生计也被解释为产生计策、赖以生存的产业或职业、个人或其家庭拥有的资财、保全生命的办法②《陈书·姚察传》:“﹝察﹞清洁自处,赀产每虚,或有劝营生计,笑而不答。”唐白居易《送萧处士游黔南》诗:“生计抛来诗是业,家园忘却酒为乡。”,等等。所谓传统生计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人们在与大自然长期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习得并传承下来的、与特定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即具有鲜明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生态文化、生存智慧和生存艺术[1]。

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如果受到过度的人为干扰,极容易造成植被破坏,土壤侵蚀,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以及发生石漠化等严重的生态地质灾害[2,3]。然而,祖祖辈辈生活在喀斯特地区的少数民族同胞,却具有独特的生存智慧,能够合理地利用其周边的自然资源,维持其自身的生存和族群的发展。因此,深入了解桂西北喀斯特地区少数民族聚落的传统生计和生态文化,对揭示当今社会面临的诸多复杂环境问题有一定启迪作用,对解决我国喀斯特地区群众的生存困境也有较大的现实价值。

一、调查区域自然地理及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北部,北回归线北侧,地处东经107°53'29″~108°05'42″,北纬 25°06'09″~ 25°12'25″,东西宽20.6 km,南北长 11.6 km,总面积 10829.7 hm2,主要出露碳酸盐岩地层,其次是碎屑岩夹少量煤线和第四系松散堆积物、洞穴沉积物。区内喀斯特地貌极为发育,地形复杂,石山裸露面积达80% ~90%,土壤类型简单且均属于非地带性土壤,土被不连续,覆盖率低(≤20%),多分布在岩石缝隙之间,主要为石灰土和零星分布的硅质土,只有洼地或谷地才有成片土壤。保护区石炭系中统白云岩、石灰岩分布最广,占总面积的97%以上,以锥形山、塔形山及其间的洼地构成的峰丛洼地和峰丛漏斗为主,其次是沿断裂发育的谷地和不太发育的盆地以及洞穴,海拨高度通常在250 m以上,最高海拔超过1000 m[4]。

木论保护区及其周边村屯所在地域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为15.0~18.7℃,极端最高气温为36℃,极端最低气温为-5℃,最冷月份1月的平均气温为3.4~8.7℃,最热月份7月的平均气温为23.0~26.7℃,≥10℃有效积温为4700~6300℃,无霜期达310 d,年均降雨1530~1820 mm,4~8月的降雨量>年降雨量的70%。保护区地表水不发育,以碳酸盐岩类裂隙喀斯特水为主(占保护区面积的95%以上),有少量的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及第四系松散堆积区的孔隙水[5]。由于喀斯特地区岩溶裂隙和地下漏斗多,地形高低起伏较大,特殊的地上地下二元空间结构使得该地区天然降水渗漏严重,地表水缺乏,所以保护区周边大部分村屯只能以旱作为主,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为传统种养业和外出务工收入,长期对自然条件的高度依赖,形成了当地村民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

保护区周边有东山、下荣、乐依、木论、白丹、社村、何顿等7个行政村、28个自然屯、28个村民小组、736 户约 3300 多人[6],聚居有壮、汉、苗、瑶、毛南、布依、侗等多个民族(其中壮族和毛南族人口居多),主要姓氏有韦、玉、莫、谭、覃、蒙、彭、邱等[7]。因为地域偏僻,土地资源匮乏,人均耕地较少。留守村中没有外出务工的大多数人(尤其是中老年人),除农耕之外,没有其他更好的谋生手段,所以,靠山吃山依然是当地群众的主要生活方式。当地的粮食作物主要是玉米、小米、黄豆、红薯、南瓜、白菜、辣椒、西红柿、黄瓜、芝麻、火麻等,因为大部分村屯的水田很少,所以,水稻种植面积并不大;当地传统的经济林木是杉树、香椿树、马尾松、湿地松、竹子等,部分村民则利用山地连片种植速生桉;近年政府大力发动群众利用边坡荒地种植核桃树,但时间尚短,经济效益还不显现;当地传统养殖的畜禽品种有猪、牛、羊、鸡、鸭、鹅等,部分村民利用山涧溪流、山塘池沼蓄水养鱼,小规模开展生态养殖①所谓生态养殖,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保护水域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合理利用多种资源,以取得最佳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比如,利用无污染的水域如湖泊、水库、江河及天然饵料,或者运用生态技术措施,改善养殖水质和生态环境,按照特定的养殖模式进行增殖、养殖,投放无公害饲料,也不施肥、洒药,目标是生产出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引自百度百科。。这种耕牧混成、农林互作的生产经营模式,使当地群众过着一种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8]。

二、调查研究方法

从2004年7月开始,笔者利用参加广西高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在环江县政府挂职锻炼、每年夏秋季节带队指导学生野外实习、科研课题调研等机会,先后30多次到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的村屯,根据项目研究的需要,走访当地群众和部分外出务工人员,与村民同吃同住,深入社区实地调查,体验生活。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个别访谈、问卷调查、观察记录、野外考察、实验研究等手段,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和实验数据,拍摄了10000多张照片资料,发表了部分系列研究成果[9-12]。多年的工作积累,为项目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5年7月中旬至8月下旬,笔者又率队到木论、下荣、何顿3个行政村9个自然屯进行了为期15天的野外调查,实地走访了当地9个家庭和20多位村民,进一步丰富了对木论自然保护区周边村屯传统生计的认识。

三、调查区域原住民的生存智慧与土地资源利用

桂西北是广西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区,土地资源匮乏,素有七山一水半分田之称,峰丛洼地和峰丛谷地是当地极为常见的地形地貌[13]。“开门见山”是当地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虽说条件比较艰苦,但是,在长期社会实践过程中,当地居民(原住民)逐渐学会了适应山地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掌握了比较实用的生活技能和生存技巧,因而能够比较合理地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不良影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活在木论自然保护区周边村屯的群众,在继承其先民生活传统的基础上,也创造了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生存智慧和技术方法,实现了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下逐一对其进行简要分析。

(一)因地制宜,垒石保土

自古以来,土地都是农民的命根子,没有土地就意味着他们无法立足和生存。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为了解决生计问题,山区群众不得不进行陡坡耕种。因此,如何防止严重的土壤侵蚀,维持地力,这是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的最基本要求。喀斯特地区水土保持的常规办法,除了有效增加植被覆盖、采用适用的耕作方式(如横坡垄作)和耕作技术之外,“坡改梯”(将坡地改为梯田)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14-16]。但“坡改梯”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府组织及广泛的社会支持,仅靠当地群众单家独户的分散式经营是难以取得成效的。生活在木论保护区周边村屯的群众,其部分林地被划归了保护区,由于国家对自然保护区实行严格的管理,既不允许村民在保护区内放牧、打猎,也不准他们在保护区内砍伐树木、随意采挖中草药或收获其他林副产品。因此,村民原有的土地面积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减少,生产和生活空间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经济收入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有限的土地资源如果不能合理加以利用,群众的生计必然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当地群众就地取材,巧借地形,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用碎石块垒起简易的拦土坝,通过筑墙挡土,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保证了山地农业的持续发展,维护了当地群众的基本生存条件。

(二)挖穴点播,免耕种植

在桂西北喀斯特地区,雨量充沛,水热同季,水土流失严重[17,18]。木论保护区周边村屯地处大石山区,基岩裸露严重,地块面积小,土被不连续,土壤瘠薄,一旦受到经常性的扰动,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因此,不宜进行常规的深耕整地和大田作业。根据土地的耕作条件,当地村民采用挖穴点播的方式,选择玉米、黄豆、红薯等浅根系作物进行种植,平时也很少用牛犁地,尽量减少对泥土的翻动,使生产活动对土壤的影响降到最小的程度[19,20]。

(三)轮作套种,用地养地

为了保持土壤肥力,提高复种指数和光能利用率,增加土地经营的产出,保护区周边村屯的土地大多实行轮作套种。在旱地上轮作的作物主要是玉米、桑树、黄豆等,通常是第一茬种植玉米,待玉米收获之后,再种植黄豆等豆类作物。有时候也会将原来的玉米地改为桑园,种桑养蚕,蚕沙经过堆沤处理后作为有机肥还田。或者根据不同作物品种生物学特性的差异,适时在玉米地里套种黄豆等具根瘤菌的作物,这样不用额外增加成本投入(购买化学肥料等),就可以达到用地养地的目的。

(四)秸秆还田,农牧结合

秸秆还田是人们普遍认可并日益重视的一项培肥地力的增产措施[21,22]。在木论自然保护区周边村屯,通常遵循少动土或不动土的原则,玉米收获后,其秸秆一般是留在地里,或者将地上部分的玉米秸秆作为牛马的青饲料,玉米的基部和根部仍然留在土中,牲畜粪便则作为农家肥用于庄稼种植,重新返回到泥土之中。这种作物秸秆直接还田和过腹还田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仅可以使耕地受到较少的扰动,还促进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实现了资源利用方式的优化,既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有利于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

(五)退耕还林,农林并举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对桂西北喀斯特地区而言,务工经济是目前农村家庭收入的主要渠道之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使乡村留守人员(所谓“三八六一九九部队”)的比例增大,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粮食的需求量,缓解了土地的压力,也为土地的休养提供了有利的时机。特别是国家实行退耕还林政策,进一步落实林权之后,保证了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了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在木论保护区周边村屯,不少村民将弃耕地、陡坡地进行植树造林,大量种植任豆、香椿、吊丝竹等生态经济效益较好的乡土树种,实行生态优先,林农互作,农牧混成,林副结合,多种经营,不仅使土地得到休养生息,还提高了生产经营的效益。

(六)节水抗旱,集雨灌溉

由于喀斯特岩溶地区特殊的地形地貌,使当地农业生产经常遇到土壤的生理性干旱,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天上雨水洼洼流,地上滴水贵如油”。为了解决作物的需水问题,一方面是实施节水农业,有条件的可以采用滴灌技术,节约用水;另一方面是选用抗旱或耐旱的作物品种,发展旱作农业,减少作物生长对水分的消耗,提高水分利用率;三是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大小河流、岩溶泉或岩溶裂隙水,将其引入沟渠,集水灌溉,保证人畜饮水及农业用水的需求。居住在木论自然保护区周边村屯的群众,通过利用山上的岩溶泉水或岩溶裂隙水,解决了人畜饮水及家庭生活用水问题;通过种植甘蔗、玉米、小米等高光效植物,减少了作物生长对水的需求量;通过修建水柜收集雨水,解决了土地灌溉问题;通过封山育林和神山崇拜①神山崇拜是指人们把某座山岭看作是神仙居住的地方,神圣不可侵犯。在桂西北喀斯特地区,人们通常将村中后山当作龙脉,并立有诸多规矩,为了不破坏风水,刀斧不进山林,同时严禁他人擅自闯入。,涵养了水源,有效地减少了洪涝灾害和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保证了人畜的安全。

(七)禽畜放养,渔牧混成

在木论保护区周边村屯,村民饲养的家禽主要有鸡、鸭和鹅,每户饲养的数量有几只到上百只不等,平时主要是将其放在住地周围的庄稼地、山坡或竹林中自由觅食,甚少人工管护。在放养过程中,庄稼收获后散落地上的粮食剩余可以作为家禽的饲料,减少了浪费;鸡鸭排出的粪便直接留存土中,增加了土壤的肥力;每天在地里活动的家禽,还可以对杂草和害虫进行有效的清除,减少了农药的施用量,从而达到生物防治(biological management)的目的。这样饲养的家禽,是真正的有机食品和绿色产品,肉质鲜美,不仅在市场上能够获得较好的售价,而且在节庆或亲友聚会时,也可以改善生活,补充人体对蛋白质的摄入量。部分村民在不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开发利用保护区周边的优质水源,或者蓄水养鱼,发展生态养殖业。

村中饲养的家畜主要是肉猪、山羊和黄牛。为了减少人力消耗,节约薪柴等生活能源,当地普遍采用生料喂养。即将新鲜的红薯叶、构树叶或者野菜切碎,直接作为青饲料使用(根据猪的生长情况,有时也适当添加一些玉米粉喂养)。山羊主要是放养在村子附近的山上,养殖户通常要在山腰处搭建一个窝棚,供放养的山羊晚上栖息。有时,养殖户每隔一段时间还给放养的山羊喂食少量食盐,以补充其生长必须的矿物质。正常情况下,放养一年的山羊体重可以达到30-35kg,达到了在市场出售的要求。同样,黄牛大多也是被放养在山上。通常每隔几天,主人要去看看其放养的牛群是否受伤或有什么意外情况,只有到了耕种季节才将牛牵回家中。因为当地民风淳朴,所以一般不必担心自家的牛群会被人偷走。为了防止牲畜误闯保护区或啃食庄稼,村民们在途经保护区的要道或关隘设置了栅栏,使牲畜无法逾越。家庭中牛群的数量,通常是根据放养地的面积和家庭劳力来决定。这样,既保证了牛群的食物供应,又不至于对放养地的植物资源造成严重破坏,不会对木论自然保护区的生物资源保护构成威胁。同时,牛的粪便又增加了土地的肥力。按照生态学的理论,适度的干扰,还能提高物种的生物多样性,维持其自我更新的能力[23]。

据了解,木论自然保护区周边村民养牛的数量,少则几头,多则十多头。除购买小牛必须的开支(约1000元/头)外,其他的花费和直接的金钱开支很少,平时主要是耗费一些时间而已。一般情况下,放养3~4年的菜牛就可以出售,每头售价高达7000~10000多元,年均收入2000~3000元/头。这对山区农民来说,无疑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因为纯自然放养,所以牛肉的品质极好,菜牛养殖也成为当地的特色优势产业。

(八)重视亲情,合作互助

人与人的关系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基础之上的,这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当然,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与他们生活的特定地理环境也有极大的相关性。地处偏远山区的木论自然保护区周边村屯,交通不便,通讯不畅,很多村屯聚落都是以家族为基础组成的。由于居住在非常独立的空间单元,平时与外界联系甚少,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很难及时获得外界的救助,只有依靠家族集体的力量才能应对不测,更有效地抵御各种自然灾害,消除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但是,血浓于水,这种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邻里关系,形成了相互紧密合作的互助关系。不论红白喜事,还是农事活动,一家有事,家家帮忙。实际上,在桂西北喀斯特边远山区,尤其是在目前农村劳动力缺乏的情况下,因为山高路远,乡村的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家中通常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小孩,劳力不足,社会救助体系不完善,每家都有难念的经,大家自顾不暇,祈求没有任何亲情关系的人前来提供帮助是比较困难的。农忙时节,不及时抢收抢种,浪费粮食不说,赶不上农时会造成的粮食减产或者没有收成,如果无力耕种,土地丢荒,不仅会造成饥荒,也是对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山里人(尤其是亲戚之间)都十分重视农忙时节的互助合作,有些人甚至大老远从外面赶回家中帮忙。这种相互合作,不仅保证了食物供给和有限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降低了人们的生存风险,也进一步加强了彼此的联系,增进了感情,强化了亲情,有利于乡村的和谐与稳定。

(九)知足常乐,超然物外

乡村的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交通不便,远离繁华都市,物质贫乏,文化生活单调。然而,艰苦的环境条件,也能磨练人们的意志,养成顽强不屈的性格。在木论自然保护区周边的村屯,尽管生活不富裕,但人们普遍乐观开朗,不为大山所苦,不为僻远所累,积极面对各种困难,用独特的生存技术维持传统生计,用超然的生存智慧应对生存挑战。闲暇时刻或者劳作之余,人们常常会用自家酿造的土酒来释放一下自己,放松身心,永远保持乐观的心态。这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实际上反映了人们一种不过分苛求物质享受的生活哲学。俗话说,心有所想,身有所动。因为资源有限,所以大家知足常乐,万事万物适度即可。不过分贪婪索取,更不能竭泽而渔。如果光顾眼前,不考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杀鸡取卵,不仅土地资源不能合理利用,而且保护区内的珍稀物种和森林资源恐怕也会难逃厄运。正是因为大家比较淡化物欲,才使得木论自然保护区周边村屯群众的传统生计得到维持,也使木论自然保护区资源环境管理工作得以正常展开,实现了保护区与周边村屯群众的和谐共处。

四、结语

通过研究区域传统生计及土地资源利用的讨论,笔者发现:每一种生活技能都是劳动者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是劳动者与特定生活环境相互适应的生存艺术。生活在桂西北大石山区里的广西都安布努瑶族同胞,利用丰富的本土生态知识,对被人们戏称为“土地癌症”的石漠化进行有效救治,并取得很好的效果;生活在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山区的麻山地区苗族群众,具有丰富的传统生态智慧,通过复合生计克服了生态系统的脆弱环节,使生产生活得到较好的发展[24,25]。因此,我们不能用常规的思维和习惯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的种种生活方式及资源利用方法,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结合具体的自然环境和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才能对不同地域的传统生计及资源利用方式进行客观评价。

令人担忧的是,有些人对民族传统生计有一定的偏见,也有一些人对本民族的传统生计有自卑情结,甚至产生一些抵触情绪。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保护区周边村屯的部分群众,不惜廉价出让土地,或者毁掉山上的自然植被,大量种植速生桉或其他速生树种。虽然他们获得了一些眼前的经济利益,但外来物种给当地带来的生态风险及其对对保护区珍稀物种保护的影响,人们并不太关心,也无法进行预测,其后果有待时间进行检验。

[1]杨军昌.侗族传统生计的当代变迁与目标走向[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0(5):86-94.

[2]王世杰.喀斯特石漠化概念演绎及其科学内涵的探讨[J].中国岩溶,2002,21(2):101 -105.

[3]王世杰.喀斯特石漠化——中国西南最严重的生态地质环境问题[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3,22(2):120-126.

[4]郑颖吾.木论林区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5]国家林业局自然保护区研究中心.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3018393.htm,2014 -01-19/2015-10-03.

[6]覃勇荣,黄志丹,葛建邦,等.社区环境意识与喀斯特地区生物资源保护[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0):13358 -13361.

[7]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

[8]覃勇荣,葛建邦,覃文更,等.劳动力转移对喀斯特地区生物资源保护的影响——以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1,39(3):469-471.

[9]覃勇荣.自然保护区管理与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广西木论自然保护区为例[J].河池学院学报,2004,24(4):69 -75.

[10]覃勇荣,陆锡东,刘旭辉.木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J].天津农业科学,2014,20(12):67 -71.

[11]覃宝山,王仁富,覃勇荣.保护区周边社区推广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思考——以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天津农业科学,2010,16(5):145-147.

[12]安慧,崔萍,覃勇荣.关于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模式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0(15):25-26,28.

[13]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年鉴(2014)[M].广西年鉴社,2014.

[14]于兴修,马骞,刘前进,等.横坡与顺坡垄作径流氮磷输出及其富营养化风险对比研究[J].环境科学,2011,32(2):428-436.

[15]胡庆文,林英.横坡垄作防止水土流失试验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806-5807.

[16]林立金,朱雪梅,邵继荣,等.紫色土坡耕地横坡垄作的水土流失特征及作物产量效应[J].水土保持研究,2007,14(3):254-255,258.

[17]王克林,陈洪松,岳跃民.桂西北喀斯特生态系统退化机制与适应性修复试验示范研究[M].科技促进发展,2015,11(2):179-183.

[18]朱桂田,粟维斌,谢雨萍,等.桂西北喀斯特石山区石漠化产生的地质背景及治理措施研究[J].中国岩溶,2008,27(4):303-308.

[19]熊继东,成燕清.低碳农业的重要技术——免耕栽培[J].作物研究,2010,24(4):345 -347.

[20]邹应斌.国外作物免耕栽培的研究与应用[J].作物研究,2004(3):27-132.

[21]路文涛,贾志宽,张鹏,等.秸秆还田对宁南旱作农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及酶活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30(3):522-528.

[22]田慎重,宁堂原,王瑜,等.不同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麦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0,21(2):373-378.

[23]牛翠娟,娄安如,孙儒泳,等.基础生态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4]罗康隆,彭书佳.民族传统生计与石漠化灾变救治——以广西都安布怒瑶族为例[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4(1):48-52.

[25]罗康隆.麻山地区苗族复合生计克服“缺水少土”的传统生态智慧[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3(1):34-39.

猜你喜欢

村屯喀斯特生计
BY THE SEA
村屯被“市化”后,村民这些顾虑如何破解
“别有洞天”的喀斯特王国
喀斯特
————水溶蚀岩石的奇观
吉林省整村屯美化创建标准(试行)
冰天雪地的生计与浪漫
基于现状下的村屯生态绿化建设探析
广西田林:完成21个村屯绿化 多植经济树种
2月2日世界湿地日 湿地与未来——可持续生计
农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