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 启智还需启情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启发
2015-03-28江保成
江保成
Ⅱ 启智还需启情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启发
江保成
启智,就是通过启发,让学生在感知、思维、想象、记忆中学会学习。而启情,则是通过启发,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对学习本身发生兴趣,主动学习。教学中启而不发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归根到底是因为学习时出现了消极的心理情绪,而积极的心理情绪对学生的认知活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下面就以数学为例,谈一谈如何创设情境启发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
一、利用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学生刚刚学习《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如24×13)时,首先要解决的不是算的问题,而是为什么要这样算的问题。具体地说,为什么要用乘数个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分别去乘,乘得的数还要相加?这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单纯地讲解例题是难以奏效的。一位教师在教学这节课时边给学生放视频,边讲一个“故事”:小明的妈妈买来13个鸡蛋,想用秤称一称重量,可是秤盘小,一次最多只能放10个,妈妈认为没有办法了,你们能帮帮她吗?学生兴致很高,纷纷说,可以先称10个,再称3个,然后把10个鸡蛋的重量与3个鸡蛋的重量加起来就是13个鸡蛋的重量。这个用二次称鸡蛋的方法与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算理是完全一致的,它们都是根据数的可分割性与可聚合性原理完成了这一实践过程。二次称鸡蛋情境,对学生理解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算理就具有了很好的启发作用。
二、利用情境帮助学生明确算法
教学二年级《解决问题》时,学生必须经过两步计算才能求得答案,第一步需要求出的是一个“隐蔽”条件(或者是“中间问题”)。对于这样一个既是条件,又是问题的数量,学生理解起来是很困难的。一位教师在教学时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举例:“如果我们从学校出发,乘公共汽车到新世纪广场,有没有直达汽车?”“没有。”“那怎么办?”“先坐11路车到动物园,再转13路车到新世纪广场。”“对!”他边说边在黑板上画了一幅示意图:学校——动物园——新世纪广场。然后问学生:“学校是我们出发的起点,新世纪广场是到达的终点,那么动物园是起点还是终点?”“动物园既是起点,又是终点。它是11路的终点,又是13路的起点。”这样,再结合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学生对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和思路就十分清楚了。这样的学习情境对学生的认知显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学生在后来互相讲题时甚至都爱说:“你先得把这道题的动物园求出来。”“动物园”简直成了隐蔽条件的代名词,学生在解答复杂的应用问题时自然就会联想到乘车的情境。
三、利用情境帮助学生构建认知结构
教过《分数乘整数》这个内容的教师都知道,本节教学的新知识与学生熟悉的两个旧知识关系最密切,一个是整数乘法,因为它们的意义相同;另一个是分数加法,因为它是分数乘整数计算法则的基础。在数学教学中,这种新旧知识具有密切联系的现象太普遍了,它是数学知识结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如何才能让学生轻松而深刻地领悟到这一特点呢?下面是一位教师在教学本节课时与学生课前的几分钟对话:“同学们,你们是哪个学校的呀?”“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你们当中可能有不少同学的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在西安交通大学工作,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交通’二字。”教师先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四条平行直线,然后问学生:“这四条直线表示四条公路,你们看,它们之间彼此通吗?”“不通。”“为什么不相通呢?”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它们之间没有“交”,只要“交”,一定会“通”。“你们看,我在四条直线之间又画了一条垂线。”学生们都说,这回通了。“由此看来,不交不通。交通,交通,只有交,才会通。在这里,‘交’是手段,是方法,‘通’是目的。这个规律很适合我们学的数学知识,让所有的知识都联系起来,才能使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学生由此受到很大启发,不仅在这节课上找到了相关知识间的联系,而且无形之中接受了事物之间彼此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不少听课的教师也在课后评价说“很有哲理,很受启发”。
四、利用情境帮助学生领悟解题规律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多表示量的计量单位,有同类的,也有不同类的;有同级的,也有不同级的;有学生比较熟悉的元、角、分或米、分米、厘米等,也有学生比较陌生的,如:吨、千克、克或公顷、公亩等。计量单位本来就多而杂,还要记住它们的进率,还要记住什么时候除以进率,什么时候用进率去乘,小学生要掌握这么多东西,无疑十分困难枯燥。其实,一个量的大小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计量单位和计量单位的个数。这两个因素相乘,就是这个量的大小。因此,一个确定的量,采用的单位越大,单位的个数就越少,相反,采用的单位越小,单位的个数就越多,这是一个统一的规律。学生如果能认识并掌握这个规律,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从而解决所有的化法和聚法问题。一位教师在教学《量的计量》一课时,搬来了一个玻璃缸,里面放满水,教师用一把食堂用的大勺往外舀水,同时让学生数一数舀多少次可以将水舀光。然后教师又把水都倒回玻璃缸,用一把吃饭的小汤匙开始往外舀水,也让大家数数,学生们都笑了,数了几十下也没有舀出多少。最后教师又改用挖耳勺舀水,学生们都笑得直不起腰来,说:“舀到明天也舀不完。”这时教师把三个勺子都举在手中让学生瞧:“同样多的水,用大小不等的勺子来舀,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吗?”学生很快回答:“勺子越大,舀的次数就越少,反之,勺子越小,舀的次数就越多。”此时引导学生对计量单位与计量单位的个数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就很容易得出一个规律性认识。舀水的游戏,不是要解决某一个或某两个化聚法的计算问题,而是要揭示说明一个普遍的规律。学生具备了这种规律性的认识,就可自己主动解决许多问题。例如:中年级学生学习的关于总数量不变的“归总问题”,五年级中关于总量不变的列方程解决问题以及六年级中“反比例问题”等,都可以从舀水游戏中受到启发,从而认识到这类题目的特点,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作者单位:谷城县教学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