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而不发”引发的思考
2015-03-28
“启而不发”引发的思考
很多教师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一个问题提出来,并非“一石激起千层浪”,小手如林,而是一石扔在水泥上,没有任何反响,没有一点浪花。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启而不发”。
可以说,启而不发是每位教师都有的经历,它考验的,不仅仅是教师的耐心和信心,更有教学的艺术和机智。
Ⅰ 深入浅出 启而得法——为语文教学中的“启而不发”支招
王国军
语文教学中“启而不发”的现象时而有之,或是理解偏差,或是无动于衷。笔者认为,避免这种现象,教师需就一些问题进行全盘考虑,深入方可浅出,“启发”才能收到实效。
一、站在儿童的视角,启之有度
教学的对象是儿童,语文学习的主体亦是儿童。要启发儿童,教师就需要深入理解儿童。站在儿童的视角思考问题,教学过程中的启发就不会随心所欲,而是指向了儿童的认知,尊重了儿童的理解。
《黄鹤楼送别》(苏教版五上)这篇课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包诗。课文着重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来表现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写人文章的能力,但是,文中还有“借景抒情”语句,学生没有这样的阅读经验,很难理解到。如“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这句话,在教学中笔者是这样启发学生来感悟景中含情的:
师:同学们,这句话是写景的,你能读到其中包含的依依惜别之情吗?
(无人发言)
师:此时此刻,站在岸边的是谁?江面上又是谁?带着这个思考,默默地读一读这个句子,你会有什么发现?
生1:岸上是李白,江面上是孟浩然,和句子中的杨柳和沙鸥是一一对应的。
生2:杨柳就是李白,沙鸥就是孟浩然,他们在相互遥看着对方。
(教师出示杨柳和沙鸥的图片)
师:是的,课文就是这样巧妙地把两处景物和两个人物进行了对应描写。再看看这两幅图,除了在位置上的对应,柳丝的轻摇,沙鸥的飞翔,和这两个人物还有什么相通之处呢?
生3:柳丝轻轻摇摆就像是李白在对着江面上的孟浩然挥手,默默地诉说着再见。
生4:杨柳站立江边,就如同李白伫立江边,遥望江面,心中充满不舍。
生5:沙鸥扑打着翅膀,也像是孟浩然对着李白摇手告别。
生6:孟浩然的船只渐渐远去,逐渐在李白的眼中一点一点地消失,就像是点点的沙鸥,逐渐模糊,这就像两人不想分别却又不得不说再见一样。
以上引导启发的过程,将景物逐步形象化到人物,帮助学生理解到了杨柳和沙鸥的象征意义,人和景“一一对应”的画面中,学生在景和人之间建立起了丰富的联系,从而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循序渐进,抽象到形象的启发过程,符合了儿童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在理解中步步向前,直至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二、洞悉语言的背后,启之有向
语文教材中的很多选文在遣词造句、布局构思以及情感表达上都含义深刻,独具匠心,对于学生而言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王荣生教授说过,“学生读不懂的,使他读懂;学生读不好(欣赏)的,使他读好。”那么,要做到“使他读懂”,对于文本中有深度的内容,教师要进行深入解读,不仅是读懂文字,而且要读透文字,理解文字背后的意义。只有教师深刻领会了语言的深意,才能在启发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启发教学便能有的放矢,学生才会朝着正确方向去理解。
《清平乐·村居》(苏教版五上)这首词中“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写出了小儿的天真活泼、顽皮可爱,其中一个“卧”字,使活泼的小儿形象跃然纸上,充满情趣。要使得学生也能体验到小儿的特点,就要把这个字中包含的张力展现出来。
师:“卧”这个字还能换成什么字?
生1:趴。
生2:躺。
生3:坐。
生4:倒。
师:如果把“卧”字换成这其中一个字,你们试着读一读,有什么感受?
(生读)
生5:读起来,感觉不协调。
生6:没有了原来的节奏和韵味,也就不觉得有趣了。
师:真棒!这是你们从语感上体会到的,“卧”字更加符合诗歌的韵律。你们再想想,如果是“溪头趴剥莲蓬”,小儿是怎样的姿态?
生7:小儿就是趴着。
师:“溪头躺剥莲蓬”,小儿又是怎样的姿态?
生8:小儿就是躺着。
师:“溪头坐剥莲蓬”中的小儿呢?
生9:小儿就是坐着。
师:“溪头卧剥莲蓬”,你看到的小儿却是怎样的姿态?
生10:他可以坐着,可以趴着,也可以躺着,想怎样就怎样,很自由。
生11:他可能一会儿坐着,一会儿躺着,一会儿趴着,十分活泼。
生12:他甚至可以打着滚儿,反正不是站在那儿循规蹈矩的样子。
师:是的,“卧”字留给了我们想象的空间,小儿的样子在我们的脑海中活泼自在,不受约束,煞是可爱!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可以理解到“卧”字包含的意思是“趴”“躺”等。可是替换成这些字后,学生可以感受到“小儿”的活泼天真并不能完全体现出来,所以,仅仅理解到此远远不够。后来经过引导,当学生感悟到“卧”是多种姿态的组合时,他们所看到的“小儿”也就更加天真可爱了,同时也会为作者的遣词造句所折服。当教师能够深入一个层次理解时,就能带着学生思考得更加丰富,这会让学生阅读感受更加丰盈。
三、甄选学习的方式,启之有“径”
一直以来,在语文课堂上我们看到的启发方式几乎是被“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占领了。其实,启发并非仅仅是师生问答这一种形式,启发还应该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遵从语文学习的规律,让学生能够在充分的言语实践中得到知识的汲取,理解的提升。教师可以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匹配的,行之有效的言语实践形式,或读,或想,或写,或是对话,或是说话练习等等,进行启发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有效的思维路径。
如《石榴》(苏教版三上)这篇课文中,描写石榴果成熟运用了拟人手法,为了让学生可以感受到这一写法的好处,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进行了比较式阅读。比如将“熟透了的石榴外皮都裂开了”和“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进行比较,学生在比较中读,在读中比较,很快便可感受到用了拟人的手法后,语言更加活泼有趣了。
又如《黄河的主人》(苏教版四下)这篇课文中,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艄公的沉着冷静以及高超的驾驶技术,笔者让学生将自己当作筏子上的乘客,用“当水流很急的时候,只见艄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浪涛拍打过来时,只见艄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__________________时,只见艄公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句式进行想象说话,描绘艄公驾驶筏子时的情景,用这样的的方式进行启发,学生对于艄公的理解也就更加形象清晰了。
再如《如梦令》(苏教版六下)这首词中的“误入藕花深处”的“深”,以及“争渡,争渡”中的“争”都包含着丰富的画面。此处的教学中,笔者先为学生呈现了一幅荷塘的图片,然后让学生动笔写出荷塘的画面,以及作者又是如何奋力划出这片荷塘时的画面,用写话的方式来启发学生体会和思考,进而感悟到“深”和“争”的丰富内涵。
综上所述,语文课堂教学中“启而不发”的现象,需要教师追寻问题的根源,从研究儿童,研究文本,研究语文学习方式上进行探索,这样才能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调整启发的策略,优化启发的方式,做到启而得法。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斜塘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