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LDPE/ZN-LLDPE共混物的流变性能
2015-03-28郭家梁初立秋白奕青张洪波张师军
郭家梁,初立秋,邹 浩,白奕青,张洪波,张师军
(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北京市 100013;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100728)
与传统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ZN-LLDPE)相比,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m-LLDPE)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Mw/Mn,Mw为重均分子量,Mn为数均分子量)较窄,共聚单体分布均匀,力学性能优良[1],但是窄Mw/Mn使m-LLDPE在加工时表现出较高的黏度,易发生挤出不稳定现象[2-4]。和其他线型聚乙烯一样,茂金属聚乙烯熔体在挤出过程中,当挤出速率达到某一临界值时,挤出物会出现鲨鱼皮现象,即挤出物表面出现具有准周期性和自相似性的微小峰脊,与鲨鱼皮相似[5-8]。为了在相对较高的挤出速率下得到表面平滑的挤出物,常采用对原材料改性、添加助剂、改变工艺条件等方法来抑制鲨鱼皮现象的产生,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
对于一种高分子材料,希望其在多方面都表现出优良的性能,如具有良好的耐温性能、力学性能、加工性能等,而开发新材料通常会伴随着较大投入,相比而言,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高分子材料共混,使共混物兼具各材料的优点,是一种工业上易实现且改性效果较好的方法[9]。本工作将一种Mw/Mn较宽、加工性能较好的ZN-LLDPE与Mw/Mn较窄的m-LLDPE共混,研究了ZN-LLDPE对m-LLDPE流变性能和挤出物表面形貌的影响。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原料
m-LLDPE,熔体流动速率3.56 g/10 min(2.16 kg,190 ℃);ZN-LLDPE,熔体流动速率 3.74 g/10 min(2.16 kg,190℃):均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生产。
1.2 试样制备
将m-LLDPE与ZN-LLDPE分别按质量比为8∶2,6∶4,4∶6,2∶8 称量,并添加适量抗氧剂,然后在高速搅拌器中混合均匀,采用德国WP公司生产的ZSK-1925型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所得试样分别记作试样1~试样4。各段温度分别为170,190,210,210,210,205 ℃,螺杆转速 200 r/min。
1.3 分析与测试
Mw/Mn测试:采用英国Polymer Laboratory公司生产的PL-GPC 220型高温凝胶渗透色谱仪,溶剂为三氯苯,150℃,以聚苯乙烯为标定物。流变性能测试:采用德国Goettfert公司生产的Rheograph25型毛细管流变仪,其中毛细管口模直径为1 mm,长为30 mm,传感器为处于料筒底部的传统型压力传感器。实验设定活塞速率分别为 0.05,0.10,0.20,0.40,0.80,1.60,3.20,6.40 mm/s[对 应 剪 切 速 率(γ)分 别 为 90,180,360,720,1 440,2 880,5 760,11 520 s-1]。测试温度分别为190,210,230℃。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采用美国FEI公司生产的XL-30型场发射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流变测试样条经过喷金处理后观察。
2 结果与讨论
2.1 共混的影响
2.1.1 表面形貌
对于线型聚乙烯来讲,γ在较低范围时其挤出物表面光滑无破裂,当γ超过临界剪切速率后,挤出物便出现鲨鱼皮现象[6,10-11]。从图1看出:纯m-LLDPE试样表面出现了严重的鲨鱼皮现象;试样1在相同γ时挤出物的鲨鱼皮现象明显改善,鲨鱼皮现象的峰脊变低,周期减小(鲨鱼皮现象具有自相似性和准周期性[5]);试样2表面有非常轻微的波动,肉眼已观察不到;试样3表面出现的波动及其轻微,接近光滑。试样4和纯ZN-LLDPE,在γ为720 s-1时不出现鲨鱼皮现象,所以其SEM照片不在此列出。因此,ZN-LLDPE的加入对于m-LLDPE挤出物形貌的改善相当显著,且随着ZN-LLDPE加入量的不断提高,挤出物的表面形貌逐渐趋于光滑直到鲨鱼皮现象消失。
图1m-LLDPE及其共混物的SEM照片Fig.1 SEM photos of m-LLDPE and the blends of m-LLDPE and ZN-LLDPE
2.1.2 加工性能
从表1看出:各试样的Mw变化不大,而Mn变化较大,其中纯m-LLDPE的Mn最大,随着ZNLLDPE的不断加入,共混物的Mn逐渐减小,纯ZN-LLDPE的Mn最小。由此可见,加入Mw/Mn较宽的ZN-LLDPE能够使m-LLDPE的Mw/Mn变宽。
表1m-LLDPE与ZN-LLDPE及其共混物的Mw,Mn及Mw/MnTab.1 Mw,Mnand Mw/Mnof m-LLDPE,ZN-LLDPE and their blends
从图2看出:在相同γ时,m-LLDPE受到的剪切应力(τ)最大,随着共混物中ZN-LLDPE用量的增加,τ逐渐减小,其表观黏度(η)也逐渐减小。这说明ZN-LLDPE的加入使m-LLDPE的加工性能得到改善,这主要与共混物的Mw/Mn相关[12]。当共混物中ZN-LLDPE用量增加时,共混物的Mw/Mn变宽,分子间的缠结会相对疏松,那么熔体在加工过程中η较低,更易被剪切;反之,如果共混物的Mw/Mn较窄,分子间缠结会更紧密,加工时η较高,则熔体在受到力的作用时分子链不易松弛,会受到较大τ,不利于加工。
图2 m-LLDPE与ZN-LLDPE及其共混物的流变和η曲线Fig.2 Rheological and apparent viscosity curves of m-LLDPE,ZN-LLDPE and their blends
对幂律方程 τ=Kγn两边取对数,得到式(1)。
式中:n为非牛顿指数,K为稠度系数[13-15]。
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对不同配比共混物的lgγ~lgτ曲线进行线性回归处理,得到n。需要说明的是:所取 γ 分别为 90,180,360,720,1 440,2 880,5 760 s-1时,变化在两个数量级范围内,则n可近似为常数;毛细管长径比较大,入口压力降与毛细管中流动的压力降相比可以忽略,所以不再进行“入口校正”。
纯m-LLDPE,试样1~试样4,ZN-LLDPE的n分别为 0.309,0.337,0.364,0.380,0.387,0.383。各试样的n均小于1,呈现出假塑性流体的特征。随着ZN-LLDPE用量的增加,材料的n呈上升趋势,当m(m-LLDPE)∶m(ZN-LLDPE)为 4∶6(试样 3)时,n变化减弱。也就是说,ZN-LLDPE的加入使共混物在熔融挤出过程中,γ对熔体的η影响变小,熔体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将增加,有利于加工[13-15]。
总之,在m-LLDPE/ZN-LLDPE共混物中,ZN-LLDPE的用量越高,共混物加工性能越好,并且对挤出物形貌的改善作用越大,所以,ZNLLDPE的加入对于m-LLDPE的加工在总体上起到了促进作用。
2.2 温度的影响
2.2.1 表面形貌
从图3看出:在190℃时,挤出物表面出现比较严重的鲨鱼皮现象;210℃时,挤出物的鲨鱼皮现象明显减弱,周期变短且峰脊降低;当温度达到230℃时,挤出物的鲨鱼皮现象进一步减弱,表面接近平滑。这说明升高温度能够抑制鲨鱼皮现象的出现。其他配比的共混物以及纯m-LLDPE也保持了同样的变化趋势。
图3 不同温度条件下共混物挤出物形貌Fig.3 Morphology of the extrudates of the blend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2.2.2 加工性能
从图4看出:当γ低于1 000 s-1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在相同γ条件下聚合物熔体受到的τ逐渐降低,熔体的η也逐渐降低;当γ超过1 000 s-1时,共混物熔体的流变曲线和η曲线趋于一致,在相同γ条件下熔体的η和受到的τ相差不大。由此可见,在低γ条件下,升高温度能够降低熔体的η,改善加工性能。这是由于在较高的温度下,共混物熔体内的自由体积变大,分子链更容易运动;在较高γ条件下,γ对共混物熔体加工性能的影响远高于升温所带来的影响,所以流变曲线和η曲线虽然趋于一致,但是并没有完全重合。
图4 不同温度条件下共混物的流变曲线和η曲线Fig.4 Rheological and apparent viscosity curves of the blend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根据式(1)求出m(m-LLDPE)∶m(ZN-LLDPE)为8∶2的共混物(试样1)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n。当温度为 190,210,230 ℃时,n分别为 0.337,0.394,0.394,0.456。随着加工温度的升高,n明显增大,也就是说共混物熔体的流动趋于牛顿流体。温度的升高使共混物中分子链的运动能力增强,分子链间作用力减弱,分子链缠结变弱;n增大,剪切对η的影响变小。这说明温度的升高有利于共混物加工,增加了加工稳定性[13-15]。
总体来说,升高温度对于共混物流变性能和表面形貌的改善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过高的温度一方面会造成能耗过大,另一方面会使聚合物交联,影响产品质量。
3 结论
a)将Mw/Mn较宽的ZN-LLDPE与Mw/Mn较窄的m-LLDPE共混可提高m-LLDPE的Mw/Mn。
b)采用Mw/Mn较宽的ZN-LLDPE与Mw/Mn较窄的m-LLDPE共混的方法可以延缓或抑制m-LLDPE鲨鱼皮现象的产生,并且提高其加工性能。共混物中ZN-LLDPE的用量越高,这种改善作用越明显。
c)通过提高加工温度的方法同样可以延缓或抑制鲨鱼皮现象的产生,提高加工性能,但是在较高γ条件下这种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1] 杨柳,左胜武,尚小杰,等.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的结构与性能[J].合成树脂及塑料,2006,23(3):47-50.
[2] 李朋朋,邵月君,杨世元.树脂的流变行为与其结构性能的关系[J].合成树脂及塑料,2011,28(1):76-80.
[3] 蒋琪,贾红兵,蒋静,等.茂金属聚乙烯-高流动聚乙烯的共混性能[J].塑料,2011,40(2):26-28.
[4] 李健,朱宏勇,陈明华,等.茂金属聚乙烯改性高流动性聚乙烯性能研究[J].现代加工塑料应用,2012,24(5):1-4.
[5] Wang S Q,Drda P A,Inn Y.Exploring molecular origins of sharkskin,partial slip,and slope change in flow curves of linear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J].Journal of Rheology,1996,40(5):875-898.
[6] 陈晓媛,王港,黄锐.毛细管中聚合物熔体不稳定流动的研究进展[J].工程塑料应用,2003,31(3):58-62.
[7] 刘祥贵,陆霞,王占杰,等.mLLDPE/LDPE共混物的流变性能[J].合成树脂及塑料,2009,26(6):50-53.
[8] Yoo T,Kim D H,Son Y.Effects of long chain branching on melt fractures in capillary extrusion of metallocene-catalyzed linear low-density polyethylene melts[J].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12,126(S2):322-329.
[9] 朱光明,辛文利.聚合物共混改性的研究现状[J].塑料科技,2002(2):42-46.
[10] 顾学军,陈小媛,范五一.线型聚合物毛细管挤出中熔体破裂研究进展[J].塑料工业,2002,30(6):58-62.
[11] Venet C,Vergnes B.Experimental characterization of sharkskin in polyethylenes[J].Journal of Rheology,1997,41(4):873-892.
[12] Allal A,Vergnes B.Molecular design to eliminate sharkskin defect for linear polymers[J].J Non-Newtonian Fluid Mech,2007,146(1/2/3):45-50.
[13] 冯松,焦晓宁.低密度聚乙烯的毛细管流变性能[J].纺织学报,2013,34(6):13-15.
[14] 陶国良,刘涌,廖华勇,等.PP/HDPE共混体系毛细管流变性能研究[J].现代塑料加工应用,2012,24(3):45-48.
[15] 廖华勇,陶国良.两种高密度聚乙烯熔体的黏度曲线[J].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4(4):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