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的灾难报道

2015-03-28◎陈

新闻前哨 2015年8期
关键词:龙卷风沉船灾难

◎陈 瑜

新媒体环境下的灾难报道

◎陈 瑜

6月1日21时28分左右,一艘从南京驶往重庆的“东方之星”号客船在长江中游湖北监利水域沉没。

灾难,分为自然性灾难和社会性灾难事件两类,也就是“天灾”与“人祸”。灾难报道,是指以灾害孕育、发生、发展、危害及预防、抗灾、减灾等人类与之斗争为题材的新闻报道。美国新闻学教授比尔·伯尼博士曾说:“对新闻媒介来说,最有市场价值的是交通失事、水灾、火灾、地震、谋杀、战争、行业纠纷以及死亡和伤害。”灾难新闻几乎涵盖了新闻价值的所有要素:突发性、显著性、异常性、接近性、重要性和人情味,很容易激起受众的兴趣,因而灾难报道被认为是新闻富矿。本文以“东方之星”沉船事故报道为例,探索新媒体环境下的灾难报道。

时效:抢占第一落点

理论上,我们可以把重大灾难性事件报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信息传播阶段,也称事实传播阶段。

事故之初,报道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发生时间、地点、当时的地形、地貌、天气等;实时更新的遇难人数、具体情况和应急措施。更为重要的是事故过程还原和原因调查、定性。

基本信源来自两方面,一是与事故紧密相关的幸存者、救援人员、沉船制造者等;此外还有专家观点、涉事官员的采访。

此外,历史上类似沉船事故、涉事沉船及其公司的以往事故、事故地点是否发生过类似事件、沉船基本资料和服役历史等背景资料也被多次引用。

境外的美英日等国媒体都对此事高度关注,我国主流媒体的报道速度也很快,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都以全天滚动播报的方式,直播现场救援情况,6月3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都在重要版面对事件给予了充分关注。

由于“东方之星”翻沉发生在6月1日晚上,2日凌晨起,微信公号、客户端和网站等新媒体平台成为多家媒体第一落点新闻的出口。各大新闻、资讯类客户端很快把沉船事故做成图文结合的专题,置于首页。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简单的文字报道已远远不能满足灾难新闻报道的需要,文字+图片+视频已成为一种模式化的新闻操作常态。以往传统纸媒上的静态图变成了PC端和手机端的动图,准确表明事故地,还原事故发生情景。而事故地点地形、地貌,以及沉船客舱位置、分布等信息,都以图片或者短视频形式,在最快的时间内送到了受众的电脑前、手机上。

深度:深挖背后新闻

灾难事件是一个过程,报道不能只停留在事件的发生阶段,而要注意其发展变化,做到全面反映有始有终。

“东方之星”在翻沉那一刻,到底发生了什么?暴雨中的救援如何展开?现场救援面临什么困难、最需要哪些帮助?在这种前提下,第二个阶段——知识传播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它包括了各种问答和解释、反思和观点。

新华社在《“东方之星”陨落长江》一文中,通过对乘客家属和获救人员的采访,为读者还原了“东方之星”号从驶出到沉没的一些片段。央视用记者连线和演播室直播的方式不断向观众解释究竟发生了什么。

在这个阶段,评论提供了新闻报道之外的另一重视角。

事故之初,媒体采访了中国气象局的专家,分析认为:综合气象监测、气象雷达监测资料和现场查看、分析,事发时段当地确认出现龙卷风,风力12级以上,龙卷主体位于江面,水平尺度不足1公里,龙卷持续时间约15~20分钟,属局地性、小尺度、突发性强对流灾害天气。

对于龙卷风掀翻船只一说,光明时评持审慎态度,“对这个说法,还应进行广泛的调查,以确定其真实性,以为今后长江行船提供必要的安全警示”。

果然,龙卷风之说后来又有新解:“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张祖强在中国气象局的发布会上表示:对于沉船事故,现在仍不确定发生了龙卷风,但可以肯定发生了强对流天气,中国气象局已组成专家组赶赴湖北,进一步分析判断是否出现了龙卷风。”

贴近性:平行式议题设置

在我国,受传统新闻理念的局限,灾难报道往往形成某些固定模式,比如报道总体上必须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有利于维护国家形象,因此如何报道、报道时机与报道范围,都是自上而下决定的。

事故之初,媒体只是统一发新华社通稿,6月4日,六大报的头版表现比较整齐划一,头条都用了新华社通稿,报道习近平指示和李克强批示的《要求全力做好人员搜救工作》。

地方党报报道与六大报一样,采用新华社通稿,一张表现齐心救援沉船乘客画面的照片被多家媒体采用,图片中65岁的朱红美老人被潜水员救起,而总理正在沉船附近水域的船上现场指挥。

可喜的变化是,在这次沉船报道中新闻发布会并没有唱主角,我们看到更多普通人的报道。

人文关怀被誉为人类苦难的 “温柔抚摸者”,因此,灾难新闻除及时地报道灾难,理智地、科学地分析灾难之外,还应力求把受众的内心体验放在心上,让受众看到生命在灾难中的真实情状,彰显灾难中生命的尊严与价值,把人文关怀精神渗透在各种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之中。

《东方之星幸存者:上海去了97个,只剩我一个了》、《长江倾覆客轮幸存者:曾于汶川地震幸运逃生》、《消防员哽咽回忆寻获女孩遗体:她手紧紧捏着一袋饼干》、《入殓师为遇难3岁女童料理后事:怕消毒液刺疼孩子》,这样的报道很容易打动人心。

但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受众对灾难报道更加苛求,人文关怀和煽情报道之间的界限并不那么泾渭分明,这也给媒体提出了更高要求。有人列举的流传甚广而后又被删除的 《沉船事件十大恶心标题》一文里,就包括《生为国人,何其有幸》、《4天3夜,那些感动我们的瞬间》、《救援一线,中国最帅的男人都在这儿啦!》、《“东方之星”不必陨落的N个理由》、《灾难救援考验中国,世界透过沉船见中国决心》等。

潜水员官东,一夜间走红,“习近平批示”、“李克强哀悼”、“潜水员立一等功”,这几乎是门户网站满屏沉船新闻的标配模式。但以@洪国荃为代表的网友观点也很有代表性,他认为“救援者英勇顽强,令人敬佩,立功、受奖都没有问题,我想说的是时机有问题,船难救援需要争分夺秒,在事件结束之前,不宜搞立功受奖,毕竟也要考虑那些家属的感受,救援的核心任务是救援!”

(科技日报)

猜你喜欢

龙卷风沉船灾难
龙卷风
雷击灾难
龙卷风
疯狂龙卷风
沉船的启示
灾难报道常见问题及反思
灾难不是“假想敌”
防范“抗生素灾难”
沉船探秘
超级威力龙卷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