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生家校反差的成因

2015-03-27秦洪秀徐径

新课程·上旬 2015年1期
关键词:学生家长家校家庭

秦洪秀 徐径

近阶段在我镇两所学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问卷由学生家长完成,主要为了调查学生在家中的表现情况与在校表现。本次共调查200名学生,其中包括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的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其中家校表现存在反差的达到了百分之三十。存在巨大反差的达到了百分之二,低年级的学生尤为明显。

其实,家校表现反差是很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问题。造成学生家校表现出现反差的因素很多,社会、家庭、学校都是形成问题的综合因素。首先,来谈谈“家差校好”这一现象。有的学生在家里表现得不好,甚至是无法无天。这样孩子的家庭教育存在很大问题。有的孩子父母外出打工,属于留守儿童,都是由“隔辈”老人来看护的。老人看护又过于溺爱。导致学生形成任性而为的习性,在家就成了“小皇帝”。对老人呼来喝去,毫无尊敬而言。有的虽然父母在身边,但是父母工作忙疏于看护,或者有的父母存在不良嗜好,对孩子产生了很多负面的影响。幸运的是有些孩子遇到了严厉的教师。在老师的约束下,他们成为一名在校表现良好的学生。但只要回到家中立马就变成另一个人。因此,我认为“家差校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庭因素造成的。

另一方面学生的表现却是“家好校差”。经常听到学生家长说这样一句话:“我家孩子在家表现可好了,能帮父母干很多事。十分懂事……”家里人看到的孩子都是开朗活泼的。他们不会想象得到,自己的孩子到了学校就变成了一个木讷、害羞、毫无自信的“小呆子”。这就需要学校和老师们反思一下了。现代教育虽然一直在强调减负,但事实是残酷的。各种形式的严厉管束,各种名头的规章制度,直接扼杀了学生的天性。他们在学校不敢释放自己的心情,课堂上不敢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过分的要求和约束最终使学生在学校成了只会学习的机器。

若长期存在家校表现的反差,对孩子的身心成长是存在严重问题的,甚至会导致学生变成“双重人格”。在心理学角度来看,这已属于严重的心理疾病了。为了防止这样的悲剧发生,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做好家校的沟通。特别是定期的家访工作应该重新定期开展起来。只有做好社会、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良好沟通才能更好的配合,达到教育的良好效果。作为家长对教育孩子要关爱有方,作为学校要做到教育有法。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学生家长家校家庭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庭“煮”夫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