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方法的研究

2015-03-27孟佼王晓晔

新课程·上旬 2015年1期
关键词:审题能力小学低年级审题

孟佼 王晓晔

摘 要: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审题是一个非常重要、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的环节。特别是在低年级数学学习中,审题是解题的基础和关键。从低年级学生审题方面的问题研究入手,分析学生审题的现状;再结合教学实际针对不同题型提出不同的审题策略;最后,通过科学方法反馈审题能力培养效果。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审题;审题能力

研究发现,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由于识字量有限以及理解能力的欠缺、学习习惯差等因素,导致答题错误。所以,通过分析低年级学生的审题情况,找出影响学生审题能力的原因,探索并总结出提高学生审题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低年级学生在审题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们对所带班级学生(二年级)平常的课堂作业、练习册和试卷进行分析和研究,寻找出审题存在的具体问题,结合谈话交流了解学生的问题根源,并对成因展开分析。

(一)现象及分析

1.通过访谈,向不同成绩水平的学生了解他们对审题的认识,结果一致认为审题是重要的。但是,学生的反馈就有很大的不同。大致有以下几种表现:

(1)读题时边读边圈画,能在读完一遍后把问题的关键信息、具体要求或者是隐含信息找全,在第二遍读题中就开始了信息间联系的分析。这样审题的学生正确率非常高。

(2)读题能手指着,读完一遍后开始解题。但是在解题中会磕磕绊绊,时不时停下来再去看题,或是反复列式,才能找准数量关系。

(3)读题大而化之,一眼看过去就直接下笔,经常答非所问,错误极多。

虽然学生都能认识到审题的关键,但是由于习惯和方法的不同,审题的效果也反差极大。

2.在案例研究中,为了掌握学生情况的第一手资料,我们利用平时和教材配套使用的练习册和单元检测题作为调查依据,反映出最真实的一面。

(二)总结学生审题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获取题目中的“有用信息”不准确。

2.趣味化的题目,比如,“摘苹果”“谁钓的多”“把小猫送回家”等,是填空,是连线,还是写出结果?学生不明白。

3.对文字题来说,不理解表示数量关系的重点字词,比如,“往返”“借走”“购入”等,又如,“一周”“双人椅”“一昼夜”等,学生对常识性的数量不明确。

4.分析数量关系产生知识经验的负迁移,比如,看到“多”就加,看到“少”就减。

5.注意力分散,想到的和看到的不一致。

二、针对不同题型提出不同的审题策略

(一)填空题审题能力培养策略

1.学会读出“题眼”。读题要能读出关键点,要求学生能手指着题目,逐字逐句读完,初步了解题目的意思,再读第二遍的时候要求能找出重点字词。比如,“最大”“所有”“相对”“从大到小”等。

2.反复推敲,寻找突破口。有一些填空题需要几步思考过程。这就要求学生在完成时能够反复推敲,寻找到突破口,有条理地完成。

3.填完后,带上答案读一读。低年级学生在检查时就只看答案,不会将答案带入题目再读一遍,比如,爸爸的身高是17(米),当学生再读一遍的时候,他自己都会笑起来。

(二)计算题审题能力培养策略

1.搞清题目的要求。一些学生对于计算题是拿着题就做,这样的解题存在着盲目性和主观性。所以,要求在计算前,一定要圈出题的要求:“直接写出得数”“竖式计算”“脱式计算”等。

2.看清算式中的数和符号。学生常常犯抄错数的错误。这样的问题都是审题不清造成的。要求学生拿到题目,在心里读一遍算式再下笔。

3.明确运算顺序。对于脱式计算常常出现运算顺序的错误,要求学生拿到题目后,首先判断出第一步的运算,用横线画出,再来按步骤计算。

(三)解决问题审题能力培养策略

1.提高思想认识,使学生明确审题的重要性。课堂上学生齐读,或是老师读题会让学生自主审题的意识淡漠起来。因此,先给时间让学生独立审题,然后说说找到的重要信息,看谁能找全,特别是表明数量关系的字词看谁能抓住。

2.教给学生审题的技巧。训练学生在读题时关注关键点,如:已知信息(要找全,不遗漏)、重点字词(特别是隐含条件,“往返”“一套”等)、所求问题(有几问,标出序号)、结果的单位名称(特别是有余数除法中有两个单位的),同时要求学生能把重点词语做上记号。

3.遇到数量关系的字词要推敲。找准了信息还需要将信息进行分析和加工,把题目的表述换成自己便于理解的说法。比如,“张师傅做了135个零件,李师傅比张师傅多做了26个,李师傅做了多少个?”就要想一想到底谁做得多?换种说法就是“张师傅比李师傅少做26个,那当然要用加法来求。把题目的意思真正看懂,才能正确列式。

三、通过科学方法反馈审题能力培养效果

为了及时了解训练方法的有效性,我们具体采用了两种手段:

(一)观察圈画题目关键字词

在训练后,学生在审题时已经能够找出题眼了,比如“一星期”“一套桌椅”“照这样的速度”“每2个男生中间插3个女生”、“往返”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

(二)提问“你读出了什么”

在平时的课堂上,我们希望通过提问来了解学生审题的能力,问题“你读出了什么?”要比全班齐读题目更能激发学生积极审题的兴趣,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审题、读题是积极的、有兴趣的。

最后,在研究中我们也发现尽管教师在课堂上传授审题的策略,不断提醒学生采用有效的审题方法,来提高审题能力。但是,学生的学习习惯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因素,需要我们耐心细致地培养,把良好的审题习惯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受益者。

参考文献:

朱巧兰.例谈低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J].考试与评价,2014(03).

编辑 王团兰

猜你喜欢

审题能力小学低年级审题
“三招”学会审题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借鉴陶行知思想,小议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