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2015-03-27刘成河
刘成河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该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改善自身的教学方法手段,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但是,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提高。主要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对策;问题
新课程标准给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目标,促进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的运用,凸显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但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找准存在问题,提出有效策略,已经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计算教学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教材更加凸显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强调引导学生思考,但在计算问题安排时却很少出现计算法则,有些教师对旧教材不太了解,对于计算法则也不太熟悉,学生听得云里雾里;在教学的时候仅仅让学生发挥自主性,用自己喜欢的算法计算,很容易影响学生计算水平的提高。
2.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材中对于解决问题提出了几种不同的方法,如画图法、假设法、枚举法等,也没有设置相应的应用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简单化的现象,使得学生对于简单的数量关系不了解、简单的问题解决力度不够等问题。
二、小学数学教学问题解决策略
1.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自身教学观念,在读懂新教材的同时,要读透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在计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解题思路和算理的多样化进行探讨,引导学生抓住计算法则,强化学生的计算能力。
2.注重练习的有效性
教师要抓住练习的有效性,组织学生在练习中满足思维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练习题目设置中,教师要设置有难度、有思考维度、有训练力度的练习题,突出练习题目的多样性、综合性,满足学生的练习需要,突出重点知识,让学生重视简单的数量关系和基本概念,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3.创新学生学习方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转变旧的学习方式,掌握新的数学基本技能和方法,了解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的方法,学会利用网络资源,学会接受新媒体技术,学会接受现代化的信息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唐士奎.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思的内容[J].快乐阅读,2011(08).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