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活化情境,提高培智语文教学效率
2015-03-27周海珍
周海珍
摘 要: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提出:培智语文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的生活需要,以生活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由于培智学生生理的缺陷导致其形象思维相对占优势,教学中努力开掘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情境的联系,建立学生“知识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桥梁,才能引导智障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关键词:培智;生活化情境;多感官;实践
人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方式吸收外界的信息。有智力障碍的培智学生,他们由于生理的缺陷,受思维的限制,所以,他们接受的信息都是直观、平面的。长期的生活习惯导致他们语言、思维的形成发展缓慢,大大地限制了他们的认知活动,使他们的思维长期停留在直观形象的低级阶段。因此,在教学中,我尝试改变封闭的语文教学环境,丰富学生的生活情境,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一、在生活情境化的教室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科学大师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智障学生由于受智力以及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影响,生活经验少,生活和文本之间的距离是一个不容逾越的思维障碍,因此,只有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生活情境,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到类似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体验品味,才能在头脑中形成更鲜活的形象,从而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教学片段一】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到了这个教室,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你们看看,看到了什么?
生:面包、牛奶、鸡蛋。
生:不一样的课桌椅。
师:你们喜欢这样的教室吗?
生:喜欢。
……
【赏析】
看着一张张兴奋的脸,一双双发出异光的眼神,学生肯定是喜欢这样的学习环境的。这里有不一样的“课桌椅”,不一样的“教室”,他们就像来到了真实的“一鸣真鲜奶吧”。看到这些真实的东西,学生是多么的高兴。他们的学习兴趣多高呀!这样,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轻松、和谐地进入了课堂,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气氛,学生置身于日常生活中来学习知识,使学生体验到身边“熟悉的风景”中蕴涵着许多语文知识,感受到语文是多么的有趣和有用。
二、在生活情境化中,让学生多感官地参与新知的学习
心理学研究研究表明,人的学习83%通过视觉,11%通过听觉,3.5%通过嗅觉,1.5%通过触觉,1%通过味觉。这一结果说明,多种感官的参与,能有效地改善学习。因此,在学习活动中要让学生有各种感官参与的机会。创设生活情境,就是让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参与下更好地学习。
【教学片段二】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学习“面包”这个词语。
师出示实物“面包”。
师:看一看“面包”的形状,颜色。
生:圆圆的,方方的。
生:黄黄的。
师:摸一摸“面包”的感觉。
生:软软的,黏黏的。
师:闻一闻“面包”的气味。
生:香香的。
生:牛奶味道。
师:尝一尝“面包”的味道。
生:甜甜的。
师:说一说“面包”吃在嘴里的味道。
生:很好吃。
生:我喜欢吃。
【赏析】
学生在多感官的参与中,就认识了面包,记住了面包。在这里,教师将教材内容与学生亲身体验过的活动相结合,使学生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发现语文就在自己身边,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又提高了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在体验中学习语文,真是其乐融融。
三、在生活情境化的不断训练中,提高运用语文的能力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学生把知识转化成能力。智力障碍学生由于其生理的缺陷,能力的形成较缓慢,因此,加强实践训练,对智力障碍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为便于教学及智力障碍学生的理解与掌握,在教学中,可模拟现实生活的场景,让学生在模拟场景中进行反复练习。
【教学片段三】
师(装扮成售货员阿姨):小朋友们,你们要什么?
生:我要吃面包。
生:我要吃蛋糕。
生:我要吃鸡蛋。
师(售货员阿姨):小朋友,你们要喝什么?
生:我要喝牛奶。
……
【赏析】
2007年颁布的《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指出:“着眼于学生的生活需要,以生活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紧密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针对智力残疾学生的语言特点,加强听说能力的训练,把传授知识与补偿缺陷有机结合,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和社会交往能力,形成良好的公民素质和文明的行为,为其自理生活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语文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为学生创设应用语文知识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为他们将来适应社会打下基础。在这里,老师成了生活中的“售货员阿姨”,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进行运用,对他们进行说话的训练,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为他们以后的生活打下基础。
总之,教师要充分创造条件,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构建“生活化”的语文课堂,把鲜活的生活题材引入课堂,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语文将不再抽象、难懂,它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紧密结合,让学生真正亲近语文,使语文知识内化到学生的生活当中,领悟学习语文的价值和意义,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编辑 黄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