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溯源与内容分析
2015-03-27薄丽娜
薄丽娜
摘要: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确立并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党的群众路线明确解决了为了谁、依靠谁和我是谁的问题,凸显了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目标方向、力量源泉和共产党人的自我定位。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人民群众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践行群众路线的历史,党的领导是靠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获得的。对群众路线进行历史溯源与内容分析可以增强对党和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提升对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自信,强化对党和国家的制度自信。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溯源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再到1978年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历经磨难和困苦。在不懈地探索和奋斗中,逐步形成确立并最终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
(一)群众路线的初步形成
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21年,党的一大指出: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1922年,中共二大通过了《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在其中最早涉及到了群众路线的概念和党与群众的关系问题。此后,我党对党群关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1928 年,中共六大提出,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党的中心工作是做艰苦的群众工作,积蓄力量。1929年9月28日,在《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第一次对群众路线做出了书面表述,信中指出关于筹款工作,亦要经过群众路线,不要由红军单独去干。渐次做到由群众路线去找出路。1943年6月毛泽东同志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首次对党的群众路线作了系统完整的理论概括。他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945年,在党的七大召开之际,刘少奇同志做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并指出: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组织路线。在此基础上,群众路线更加完善,更为全党所熟悉并得到了更加广泛和自觉的运用。
(二)群众路线的确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党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和所处的历史地位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对群众路线的进一步理论探索成为我党的一大主要任务。1956年邓小平同志在八大上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从第七次大会到现在的十一年间,党的实际斗争的经验,给了这一路线以更深刻更丰富的内容,因而在党章草案中,这一路线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反映。 党章草案的总纲,着重地指出了党必须不断地发扬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的传统,并且指出了这个任务由于党成了执政的党而有更加重大的意义。至此,群众路线的概念被首次写入八大通过的党章中,要求全党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的传统。
(三)群众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党的群众路线不断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无论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提出的衡量党的工作标准的三个有利于、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所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所提出的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把党的群众路线看成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党的群众路线使广大人民群众看到了自身的强大作用,看到了对未来的美好希望,树立了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将党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因而能够众志成城解决不同时期党的中心工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基础。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中华民族能够依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毫无疑问,就是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实践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而取得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并将在群众路线的贯彻实施下最终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分析与三大维度
党的群众路线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党在长期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的伟大创造,不仅是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夺取政权的重要法宝;而且是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法宝,更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法宝。对这一问题的内容分析解决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了谁、依靠谁和怎么办的问题。
(一)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分析
党的十八大修正后的党章指出: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个表述是迄今为止我们党对党的群众路线做出的最准确、最完整、最规范、最权威的表述。
[2]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讲的是党的群众观点,体现的是群众路线的世界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讲的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体现的是群众路线的方法论;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讲的是党的主张能够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实践,体现的是群众工作的检验标准。从理论上说,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即为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群众问题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二)党的群众路线的三大维度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将目标方向、力量源泉和共产党人的自我定位这三大维度有机结合,从而明确解决了为了谁、依靠谁和我是谁的问题,进而使我们党的工作获得了最广大人们群众的支持。
1、明确党的群众路线的目标方向:为了谁的问题
这是一个为谁服务的根本性和方向性问题,是有关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原则问题。为了谁:即为人民服务、执政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3]只有做好群众的贴心人,才能当好群众的带头人。始终做到民求我应,民需我做,民难我帮。让党群亲如一家,才真正明确了党的群众路线的目标方向。同时为了谁,是有关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原则问题,中国共产党先锋队的定位决定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而这种成效,不能自拉自唱、自吹自擂,而要时刻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实反映人们迫切愿望,切实解决人民实际问题,让人民群众在党的群众路线中感到温暖和实惠。endprint
2、明确党的群众路线的力量源泉:依靠谁的问题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依靠谁的问题是党的力量源泉从何而来的问题。自1840 年西方列强一声炮响打开了中国天朝大国的大门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为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亡国灭种的局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努力: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再到孙中山第一个提出建立中华民国的伟大口号,无数革命先驱都没有将中华民族解救于水深火热之中,也没有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只有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抛头颅、洒热血,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那样: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三个紧紧依靠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是成就中国共产党事业的力量之源,充分体现了只有依靠人民群众才能铸成真正的铜墙铁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明确党的群众路线中的共产党人的自我定位:我是谁的问题
我是谁的问题是共产党人的自我认识定位问题。我是谁是为了谁和依靠谁的逻辑前提,因而对我是谁的认识必须是清晰明了的:即我是人民的公仆,我的权利来自人民。只有明确这一点才能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然而在领导干部中频频出现的铺张浪费,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等现象,甚至有一些党员干部严重脱离群众,根本无法有效解决群众的现实矛盾。这就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极大的损害党群干群的关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十八届二次全会上对干部作风的重要作用做了形象的描述,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5]因而,只有明确我是谁,才能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最终才能取信于民、赢得民心。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迈出的每一步伐,争取的每一时刻,战胜的每一个困难,取得的每一次成就,都离不开群众路线的推行与实践,都离不开新时期下对党的群众路线的目标方向、力量源泉和共产党人自我定位的精确把握。
三、结语
我们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在群众最盼的时候慰民心,在群众最急的时候解民忧,在群众最难的时候办实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解决温饱问题,基本实现小康,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只有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才能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参考文献]
高祖林.群众路线的意义、问题与时代主题[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3,(6).
[2]王光旭.新时期全面把握群众路线的含义和要求[J].学理论,2014.
[3]习近平.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新华网,2013,(3).
[4]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5]习近平.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新华网,2012,(11).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