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发育的影响
2015-03-27金丽
金丽
摘要: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孩子成才的重要因素。教育孩子是社会赋予天下父母的责任,祖辈不能完成代替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深刻认识“隔代教育”对孩子心理发育的不良影响,千万不能放弃亲自教育孩子的责任。
关键词:隔代教育;心理发育;影响
隔代家庭的存在是社会转型期的一个重要现象。“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心理有着极大的影响。
一、百般娇宠,孩子惟我独尊
当今的老人,由于自己在孩提时代曾饱尝生活的艰辛,总想为孙辈一代创造优越的环境,因而他们视孙辈为掌上明珠,百般娇宠,事事处处护着孙辈,尽量满足孩子们的各种需求。本次调查,“对孩子溺爱,有求必应”的比例高达68.9%,在这种娇生惯养的氛围中成长的孩子,往往有一种优越感,容易形成惟我独尊,任性霸道,追求享乐等不良心态,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经不起一点波浪和挫折。
二、过分溺爱,孩子形成不良的性格
溺爱是大部分爷爷奶奶的通病,他们中的大部分都存在着一种补偿心理,将自己年轻时无法满足子女的高质量的生活照顾,全数投射到孙辈身上,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妥当,总给予毫无节制的满足,不经意间就会对孩子的错误过分纵容,甚至替孩子掩饰及善后,另外孩子有什么缺点,也因为心痛孩子,不能及时予以纠正。况且每个家庭的孩子不多,老人们更始将他们视为宝贝,格外疼爱,事事依着孩子,总让孩子处于说一不二的地位,更容易使孩子产生“自我中心”意识,以致造成孩子自私、人性、依赖性强的性格特点。有的爷爷奶奶会帮孩子撒谎,尤其是孩子作业贪玩没有把作业做完,而爷爷奶奶尤不忍心孩子挨批评,会帮助孩子跟老师撒谎,最典型地会说由于生病没有完成作业。这其实是万万要不得的。 更为严重的是导致儿童出现双重性格,两代家长在孩子面前发生冲突,会对孩子造成心灵伤害,短期内是难以治愈的,面对爷爷奶奶与爸爸妈妈之间完全相悖的教育要求,孩子会无所适从,不知道应该听谁的话,有的学会见风使舵、察言观色,在不同的人面前说不同的话,甚至是欺骗。还可能成为欺软怕硬的“两面人”, 导致儿童出现双重性格。
三、重养育轻教育,重生理轻心理
调查发现,80%以上的老人认为自己的义务就是解决孩子的吃穿住用,把教育视为学校的责任。这些老人往往用孩子物质需求的满足与否衡量自己所尽的责任,忽略了孩子的精神需求和心理发展。他们对孩子严加看管,把孩子放在自己的视力范围之内,生怕有什么疏忽,孩子一旦生病或出事故,无法向儿女们交待。这样使孩子的活动空间极为狭窄,造成孩子在集体生活中缺乏人际交往能力,产生恐惧、退缩、焦虑心理,反映在行为上,表现为胆怯孤僻、不易合群。
四、文化素质低, 扼杀了孩子的天赋
据我校对主要监护人受教育程度的调查统计,隔代教育监护人小学文化占21.3%,中学以上文化(含初中、高中、大学)只有12.6%,大多是文盲和半文盲。由于大多数老人文化素质偏低,甚至目不识丁,由他们来抚育隔代人,只能尽看管之责,难担教育大任。即使对孙辈进行一些知识教育,也多是陈旧内容,缺乏科学性,甚至还有封建迷信色彩。重要的学前教育在“隔代教育”中趋于荒废,贻误了孩子的智力开发。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农村老人的主要休闲方式是听书、喝茶、打牌和聊天,缺乏音乐、绘画、书法、舞蹈、体育等方面的兴趣和特长。对孙辈从幼年就表现出来的某一方面的天赋不能及时发现、引导和培养,使农村部分孩子的天赋没有开发就被扼杀了,这是非常可惜的。
五、隔代教育,亲情疏远
我校对“父母工作状况”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的占56%,接近60%的农村小学生从呀呀学语,蹒跚学步时就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抚养。他们与祖辈形影相随,共同经历了老人“更年期”这一特殊生理阶段,很容易受到老人急躁、易怒、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的影响,产生情绪不稳定、自卑、压抑,对人际交往恐惧等心理障碍。
由于孩子长年累月与父母分离,父母与子女的血肉亲情会逐渐淡化、疏远。有朝一日,父母回到孩子身边,想要管教和约束孩子时,由于缺乏情感交流的基础,孩子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变得冷淡、不听话,甚至反其道而行之。
六、造成人际交往能力低下, 两代人施予孩子的爱是有区别的
专家认为,首先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上,父母趋于理性,而隔代老人趋于感性。父母教孩子一种知识、给孩子买一样东西、满足孩子一个要求时,往往考虑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是否有益处,着眼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但老人对待孩子往往有一种溺爱的倾向,以尽量满足孩子的愿望为出发点,而较少理会这种满足 对他们有益还是有害。
综上所述,隔代教育虽有一定的优势,但其负面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并且这种教育形态必将长期地存在于家庭教育中。故在实施家庭教育时,家长必须明确,隔代教育只能是亲子教育的补充,绝不能替代亲子教育。同时,面对隔代教育当前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需要建立新型的隔代教育模式,以扬长避短,使隔代教育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此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隔代教育小学生心理问题及对策》的研究成果,课题批文号GS[2014]GHB1098)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西县城关第一小学,甘肃 定西 7481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