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型水库扩容工程施工中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对策

2015-03-27

河南科技 2015年6期
关键词:施工期环境影响监理

王 魁

(广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广西南宁 530023)

中小型水库扩容工程施工中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对策

王 魁

(广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广西南宁 530023)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的增加,我国中小型水库扩容工程逐渐增多,施工过程中引发的环境问题逐渐日益突出,应引起广泛的关注。一般来说,中小型水库扩容工程施工期主要存在对河流水文情势影响明显、施工废水防护措施不足、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建议通过强化业主管理、加强部门监督、实施专业的环境监理、增强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等手段,减缓其环境影响。

中小型水库;扩容,环境问题;管理

我国是世界上水库数量最多的国家,截至2013年底,全国已建成各类水库97721座,其中大型水库687座,中型水库3774座,小型水库93260座[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生产生活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水库功能由发电、防洪转向供水也已成为世界性的趋势,水库成为主要的供水水源,城市供水越来越依赖于水库供水[2]。而我国的中小型水库大部分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建设,设计标准较低,水库功能单一,供水能力有限;目前来看,中小型水库是区域供水的主要水源,为解决区域的水资源供需矛盾,中小型水库改扩建成为一种主要途径。

在中小型水库扩容(改扩建)过程中,因建设周期长、工程量大等原因,施工过程中对水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等的影响不可回避,且往往会引起较多争议;因此需要系统分析水库改扩建过程中施工期的主要环境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控制及管理建议,有效减轻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

1 中小型水库扩容工程发展现状

中小型水库扩容工程主要是通过增加拦河坝高度,提高水位,来达到增加库容的目的。在实际工程设计及建设中,扩容工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在原工程的基础对拦河坝进行加高[3-4],一般来说这类工程现状坝体的稳定性和整体防渗效果等满足拦河坝加高条件,原坝址和库区的地形、地质、水文状况等满足库区扩大的要求,而且具备良好的施工条件,因此可以尽量利用现有的坝址,并充分利用现有库区以及现有建筑物进行加高扩建[5];另一类是在原坝址下游新建超过旧坝高度的拦河坝,这类工程主要是受地形、水文地质、施工条件等因素的制约,不适合在原建筑物的基础上进行加高,进而采取的一种扩容方式,工程设计和建设类似于新建水库大坝[6]。在目前的中小型水库扩容工程中,第一类工程较多,第二类工程相对较少。

2 水库扩容工程施工期主要环境问题

水库扩容工程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因素较多,与其他建设性项目相比,其环境影响主要来源于河道截流、工程占地、施工机械噪声振动、固废处理以及水库淹没等;因此施工期主要环境问题集中在对河流水文情势、水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2.1 对河流水文情势影响明显

水库扩容工程一般有主坝、溢洪道、导流建筑物、取水口等组成;在施工中需要进行围堰和导流施工,为了保证围堰安全,需保证水位维持在一定高程以下,上游来水基本上直接经导流系统下泄进入下游河道。因此,对于原拦河坝基础上加高的扩容工程,与同期库区水文情势相比较,库区水位有所下降,流速有所增加,加快了库区水体更新;新建拦河坝的扩容工程,施工围堰的修建会对原河道产生阻隔,在施工过程中坝址处过水断面有所减小,坝址处水位、流速较天然情况明显变化。总体来说,相对于原水库和原河道,在施工过程中坝址上下游的水文情势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另外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围堰修筑及拆除,围堰附近的水体会变得比较浑浊,库区下泄水体浑浊度随着流程增加而减弱,影响距离与流量、流速等因子关系密切,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一定距离河段的水文情势。

2.2 施工废水防护措施不足,极易污染水体

工程施工期的废水主要是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其中生产废水主要包括砂石料加工废水、混凝土拌和废水、基坑废水和含油废水,生活污水主要来自施工人员的日常生活。

根据实际工程中工程砂石料加工系统的冲洗水水质监测结果,其SS浓度高达70000mg/L。混凝土拌和系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混凝土转筒和料灌冲洗产生的少量碱性废水,其主要污染物为SS和pH值,混凝土拌和系统废水具有SS浓度高、水量较小,间歇集中排放的特点。坝址、厂房等基坑开挖、混凝土浇筑、养护及水泥灌浆等会产生基坑废水,基坑废水的主要污染物为SS和pH值,具有间歇排放的特点;基坑排水包括初期排水和经常排水,初期排水包括基坑积水、围堰堰体及基础渗水,经常排水主要由降雨、施工弃水及基坑渗水组成。施工机械维修冲洗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生活污水的主要污染物为BOD5、COD。

在施工过程中经常由于废水处理措施缺失、施工人员环保意识薄弱、环保措施不到位等原因,使部分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进入水库以及河道水体,引起水中SS、pH值、石油类、BOD5、COD等浓度升高,影响水环境。含油废水对水环境影响最大,如果含油废水直接排入水体,会在水体表面形成油膜,使水中溶解氧不易恢复,从而影响水体水质。

2.3 工程占地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

施工期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工程占地引起,影响主要集中于以水库坝址为中心的上下区段河谷;在大坝施工期,不仅原有植被不能保存,且其立地条件亦将完全被毁,其影响面将以大坝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波及施工区、料场区和弃渣场区。

工程用地将永久改变用地的性质,使原有植被消失,改变了土地原有利用功能,影响是长期的,不可逆的;工程料场区亦为永久用地,区域的植被在料场开采后会遭到永久性的破坏,会影响区域植被总量;弃渣场用于储存工程弃渣,堆土压占会覆盖原来的植被。

施工期间,工程区域附近将修建大量施工设施和生活设施,开挖大量土石方,使原栖息地上的部分动物丧失家园,它们为觅食和寻找适宜的栖息地而向四周迁移,工程区内的动物数量会有所减少。此外,施工期间大多野生动物只能在施工区以外的地区栖息、觅食,使得迁徙到的地区的野生动物密度有所增大,而这将会使其种内竞争加剧,对其生殖率和死亡率有一定影响。

水库扩容工程中,由于工程占地和施工区、料场区、弃渣场区以及施工道路等用地面积相对较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较大;而且这些影响在短期内难以恢复,需要在工程施工期及运行初期较长时段内恢复生态环境。

2.4 施工过程中影响当地社会经济

施工期间工程施工物资的运输会对施工区域道路的交通造成一定的干扰,特别是在运输高峰期,极易造成交通堵塞,流量的增加造成过往行人的不便,同时也增加了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另外,工程动工兴建后,施工人员将陆续进驻现场工地,施工期高峰施工人数较多,且相对集中,其中大部分居住在各工程施工现场生活区内,其生活设施的建设标准相对较低,极易造成区域性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应引起密切注意。

3 环境影响管理及控制

针对以上主要问题,从管理角度及控制角度出发,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水库扩容工程的环境管理。

3.1 强化业主的环境管理职能

业主作为是项目的决策者和项目实施的组织者,是工程施工期的最重要管理者,需要充分发挥其环境管理职能,才能保证各项环保措施和管理措施的落实。在工程建设期间,制定严格的项目环保工作计划,协调各部门之间的环境管理工作,把各部门的环境管理工作纳入业主自身的环保工作计划当中,使各部门的环保计划能够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需要进行生态环境的全面管理,进行项目的环境保护日常管理工作,把项目施工的各个环节纳入环境管理中;对项目中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设计和建设内容进行及时的调整和纠正。执行各项环境管理措施、环境污染防治措施、水土保持措施,严格落实执行配套建设的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环保三同时”制度。建立严密的监控体系,有效防治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影响,切实强化业主的环境管理职能。

3.2 加强环境监督部门的监督职能

工程施工期的环境监督部门主要是环保部门和水利部门,在施工过程中,环境监督部门应该采取必要的行政和经济手段,来限制施工过程对环境带来的损害和影响。一方面环境监督部门需要建立工程的环境管理制度,通过收集最新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日常现场监理信息、群众举报、“三同时”制度情况检查等手段和定期复查、总结归档等方法,形成系统的环境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各级监督部门需要在施工中加强监督工作,对项目施工阶段的环保工作进行统一监督管理,对施工期水土保持方案、环境保护措施的施工、竣工、“三同时”等进行检查督促,对违规、违章行为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理纠正,达到改善环境质量、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目的,充分发挥监督职能。

3.3 实施专业的环境监理

由于我国的环境监理起步较晚,制度还不够完善;在目前的水库扩容工程中,多由工程监理附带履行环境监理的职责,但多数水利工程监理单位对水环境保护的监理措施不够熟悉,往往会存在监理不到位的隐患,因此很有必要在书库扩容工程中实施专业的环境监理。

在工程建设中将环境监理作为单独一方,拥有现场环境监理的权限,依据有关法规、技术标准、规范以及经批准的设计、招投标文件、监理和施工合同,配置环境监理工程师开展环境监理工作,负责对环保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理,这将有效提高工程的环境管理和监理水平。

3.4 增强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

施工单位是进行工程建设的主体,施工人员是工程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因此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对工程的环境管理和保护起到直接作用。

施工单位需要增强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把环境管理纳入日常管理工作,并具体体现在施工技术、工艺和环保措施中,同时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体系,认真做好保护措施计划和应急预案。在施工过程中,保证能够严格按照项目的环保措施和分项工程的环保方案进行施工。施工中一旦出现突发性的最大事故,要及时采取措施处理,确保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同时施工单位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环境保护培训和考核,提高进场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和环保素质,在施工过程中能够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设计施工,不进行砍伐树木、乱丢垃圾、捕猎野生动物和鱼类等破坏工程区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的活动。

4 结语

当前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仍然作为项目建设的前置条件,环境保护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又正处在变革的关键时期;随着水利工程建设模式逐步向工程总承包方向发展,工程勘测、设计、施工一体化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必须引起了广泛的重视。由于中小型水库扩容工程施工期的复杂性和动态变化性,其引起的环境问题也涉及多方面、多层次;因此必须不断加强总结和研究,找出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环境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将其可能带来的负效应和损失降至最低限度。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13年全国水利发展统计公报[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13.

[2]韩博平.中国水库生态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湖泊科学,2010,22(2):151-160.

[3]葛跃平.东方红水库电站的扩建增容[J].小水电,2002,3:35-36.

[4]R.D.坦尼M.R.梅.美国艾尔克黑德水库扩容与鱼类保护[J].水利水电快报,2010,7(31):34-37,41.

[5]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广西凤山县供水水源乔音水库扩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R].2014.5.

[6]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广西田林县启文水库扩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R].2015.4.

[栏目责任编辑 欧阳曦 邮箱 52182167@qq.com]

The Main Environmental Problems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andMedium Sized Reservoir Expansion Project and Countermeasures

Wang Kui
(Guangxi Water and Power Design Institute,Nanning Guangxi 530023)

With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increasing demand of water resources,the expansionproject of China's small and medium-sized reservoir increases gradually,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caused during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receiving extensive attention. Generally speaking,theconstruction period of the expansion projec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reservoir mainly exists the problems ofobvious impact on the situation of river water,lack of protective measures from wastewater in construction, greatinfluence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influence on regional societyl and economy and so on. A systematic analysis wascarrid out to solve these problems,suggested by strengthening owners management,strengthening the supervision ofrelevant departments,implementing profesional environmental supervision,strengthening the awareness of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construction units and construction personnels and other means to reduce itsenvironmental impact.

small and medium sized reservoir;expansion project;environmental problems;management

X5

:A

:1003-5168(2015)03-0154-3

2015-2-25

王魁(1982-),男,博士,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利工程勘测设计、环境影响评价。

猜你喜欢

施工期环境影响监理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水电站施工期超标洪水应对措施研究
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进入施工期
工程监理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施工期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区分流组织研究
养殖的环境影响
洙赵新河扩大治理环境影响分析
浅析城市道路施工期临时交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