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
2015-03-27曾祥鸿
曾祥鸿
(宜昌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湖北宜昌 443000)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
曾祥鸿
(宜昌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湖北宜昌 443000)
建筑工程发展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局面,混凝土结构在建筑领域中已经被广大从业人员所采用,随着混凝土应用的范围不断扩大,建筑材料中对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人们对建筑土木工程中的建筑材料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先对建筑材料进行简单概述,然后对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技术应用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引用实际的案例,针对特定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让土木工程的发展也逐渐步入了高速发展阶段,随着居民的安全意识的觉醒,建筑材料的质量要求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也为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材料的发展提出了挑战,当前混凝土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也遇到了不少问题,主要是混凝土的裂缝问题。
1 土木工程及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土木工程是在各种材料和设备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探测、规划、施工、养护、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这种活动由三种特性组成,综合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土木工程的细分学科也越来越多,结构也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但是这门学科是伴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发展的,其呈现出明显的社会性特征,但是土木工程的社会性也是通过实践性来体现的,所以他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以混凝土为主要工程材料的结构就是混凝土结构材料,混凝土的主要构成是砂子和水,只有将沙子和水按照固定的比例混合在一块搅拌才能形成混凝土,通过其他的建筑材料的加入制成混凝土结构,这种材料主要应用于土木和建筑工程。它有两大特点尤其显著,首先是便于运输,混凝土为粉状袋装,通过工程车辆和专用运输设备运输方便迅速。其次,这种材料具有很强的防腐蚀和抗破坏性,耐久性很强。
2 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的问题
2.1 混凝土质量不过关,配比不合理。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负责人或者监督人员你的安全意识不强,或者由于其自身故意偷工减料导致了工程质量的不合格,从源头上把控混凝土的配比结构和质量才是保证混凝土结构质量的重要途径。
2.2 施工过程中不注意温差的变化,温差过大容易对混凝土的质量造成不可修复的影响,容易引发混凝土结构的变形和开裂,所以要严格控制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浇灌的温度问题,超过其能承受的极限温度就会破坏混凝土原有的拉力,造成这些混凝土的开裂,所以对混凝土浇灌时候的温度进行降低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其开裂的概率,可是大多时候施工场地的温度是无法控制的,这个时候就要利用其他的材料对其进行降温,用非水泥材料代替水泥从而使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大大降低,与外部的温度温差也不断减小。
2.3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浇筑和保养不到位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现场进行混凝土浇筑时,需要使用振捣器进行震动时期充分的结合,浇筑应注意不能一次过多的浇筑过厚的混凝土,过厚的混凝土容易产生震动不均匀的问题,在浇筑完成或及时进行浇水作业。以上的施工程序对混凝土的成型后的抗破坏性和耐久性具有很好地保持作用,如果施工人员疏忽大意,或者不能按照施工标准作业就容易造成施工质量不过关。
2.4 施工过程的不规范操作也容易造成不良影响,在有些工期较紧的施工过程中存在消极施工、草率行事的不良做法。这些不良习惯和做法导致了以后的混凝土的浇灌埋下了隐患,尤其是在模板的搭建时期更是不容半点马虎,模板的搭建一旦出现差错就会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这种安全隐患一旦出现就会严重延误工期,必须返工不然就会发生更严重的事故。
3 施工过程中问题的分析
3.1 是外界温度的变化导致混凝土的温度变化,当外界温度没有被人为控制时候,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就会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从而无法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施工质量也会大打折扣,一般来讲外部温度低则混凝土内部的温差就大,这种情况下施工过程中就会产生相应的温度应力,只有外部温度较低时候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就容易出现较大的温度应力,即可能出现混凝土开裂的情况,施工质量受到影响。大部分土木工程具有面积大、厚度深的特点,这样就会使得建筑基地对混凝土的约束力增大很多,当建筑基地对混凝土的外部约束力超过了混凝土的承受接线时候就会对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混凝土的开裂情况会进步的加大。
3.2 混凝土中含有大量的矿物成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增加混凝土开裂的概率,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以往的施工习惯中往往会加入一定量的硅粉,但是,硅粉的加入让混凝土的自缩值变大,硅粉和混凝土的配比呈现出正相关的特征,当在混凝土中加入一定的煤灰就大大降低了混凝土的自缩值,煤灰和硅粉的特性相似,两者都与混凝土的字缩值成正比的关系,因此如果能从混凝土中硅粉和煤灰的掺入量多少入手就可以很快的改善混凝土的质量问题。找出煤灰、硅粉和混凝土的最佳配比。
4 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方案的改进措施
4.1 对混凝土的温度应力进行控制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要对工程建设中水泥的用量进行严格控制,尽量减少水泥的用量,水泥在变化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放热性,巨大的热量的释放对水泥的表面参数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导致水泥的热量被封闭在混凝土的内部,不能进行及时的释放,这样就直接导致了混凝土中温度应力的增大。对此可以采用减少一定的混凝土用量来解决,当混凝土的热量得到控制之后就能对混凝土结构中大量的应力进行控制。另外对混凝土的浇筑温度进行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很深,浇筑温度发生变化后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温度变化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发生了变化,影响混凝土内部的应力变化,所以在土木工程的建设中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开一定的高温天气和温度变化剧烈的时期,这一点在进行大面积的混凝土结构施工时候最为明显,在施工过程中有时候确实避不开一定的高温天气和温度变化较大的时期,只有对施工的场地进行外部的一种降温措施。提前对需要提取施工的混凝土进行一定的冷冻措施,让混凝土材料自身温度降至最低。
4.2 利用地基对混凝土的约束力进行降低。
地基对混凝土的约束力可以进行一定程度上进行降低,混凝土的温度过高或者其外部环境温度过高都会引起其内部应力的相应增加,内部应力的增大就会增加混凝土结构开裂的可能性。要降低混凝土的内部应力通过降低温度应力来降低内部温度的约束力。除了上文提到的约束力之外还有其他的方法,例如对混凝土进行覆盖,用蓄水池保持混凝土温度的相对恒定,用暖棚对混凝土的最低温度进行限定通过这些措施达到对混凝土内部温差的控制,进而减少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应力。此外对想办法减少地基的约束力进行减少也是一种重要方法,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遇到大面积深厚度的混凝土容易导致地基的约束力过强,通过设置滑动层的办法可以减低混凝土的施工厚度,降低混凝土内部应力和外部的约束力。
4.3 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
混凝土裂缝的产生需要对其抗裂性进行适当的改进,具体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①通过添加一定的添加物来提高其抗裂性。参合添加剂可以对混凝土的自缩值进行一定的限定,按照混凝土可以添加的添加剂标准进行添加对混凝土的自缩值控制有很明显的作用。②通过添加一定的增强材料在混凝土的质量,防止混凝土的裂缝一般添加的材料有金属纤维、有机纤维、这些纤维具有很强的抗拉伸作用。③要对混凝土的材料配置进行合理的配置,混凝土的质量与其构成材料的配比形成直接的联系,一般情况构成混凝土材料具体的配比数据是需要严格的测试和实验的。在混凝土材料的施工之前需要技术人员对材料的可靠性和配比进行实验和验证。在多种实验中选择一种性能最佳的材料运用到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中,保证了混凝土材料质量的过硬。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的施工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保证了混凝土的质量就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土木工程的质量混凝土材料的选择中骨料的选择占有重要部分。混凝土的基本构成就是骨料,骨料是密度大、耐久性强、坚硬度大、无裂缝的石头组成。这些材料中,淤泥和粉状物,黏土和有机物等杂志的含量应该符合国家相关的检测办法,进过测试表示碎石与混凝土结合的坚硬程度要远远高于卵石的强度。所以在大面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采用碎石的混凝土要比卵石材质的混凝土要好。
5 混凝土裂缝的修补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原则是提前预防因技术漏洞而引发的裂缝现象,固体材料中由于某种原因而出现的不连续现象就是裂缝,裂缝和材料的强度有一定的关联性,混凝土裂缝是工程质量问题,裂缝会降低土木工程结构的承载能力,混凝土机构中如果发生了裂缝就容易发生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和变形和脱落,工程的耐久性就会被破坏,产生裂缝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工程机构设计不合理、地基发生沉降、温度、湿度引发的变形。但并非所有的裂缝都是有害的,有些裂缝是可以被控制和修复的,不必花费大量资金人力进行工程的返修。处理裂缝问题首先要对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对裂缝的类型、程度、危险性进行分析。对裂缝的核心进行分析,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首先应采取机构加固的方法,该方法是在机构裂缝的外部用钢筋混凝土进行包围,以增加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对土木结构的刚度和承载能力也是一种重要的加固方法。可以采取大截面的加固方法,用钢筋对原有的混凝土结构进行清洁处理,然后对其变化采取增加钢筋的计算处理,对围套的混凝土结构进行浇筑,最后用砂石混凝土进行加固捣实。加大截面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上面加高,另一种是下面加厚,上面加高这种方法适用于梁的支柱抗弯性,上部的载荷靠附加纵筋承受能力。对其上部进行加厚适用于梁跨的抗弯程度不同,可以采用对梁下加厚的方法,用计算机模型计算需要的钢筋数量。当柱上有梁时候需要用一个斜着的支架对主梁进行支撑,两者之间的连接用焊接方式进行连接。当梁的横截面与要求的相差不大时候,就要选择加厚50mm,重新把新钢筋的类型和原有钢筋进行配对,进行一个三面的围套,用梁支撑主梁的时候就需要在梁上设置一个斜托其的支架,按照四十度左右的角度对主梁进行一定的角度设定,加入一定的浮动钢筋。用焊接方式进行与原有钢筋进行连接。
黏钢加固技术是在土木工程机构中混凝土构件的表面用特定的胶水对其进行固定和黏结,对继续扩大的裂缝进行及时的修补和稳定,这种方法可以防止一个正常裂缝的扩大化,加固用胶必须是高黏度、高强度、耐久性强的结构胶。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工艺方便,加固施工场所需要的场地空间很小,钢板年黏结后对以后的施工影响很小,外观依旧保持完好,对于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的继续发展和扩大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这种方法刚刚引进国内的建筑行业,推广的面还比较狭窄。表面处理技术,采用弹性的防水材料,聚合水泥等防水材料在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表面上进行粉刷,结构的强度不受影响,这种方法不用太多的材料,材料不用深入到裂缝的内部,但是我国目前还缺少价格和质量适合的材料。灌浆法是其中一种重要方法。树脂材料打成浆用专门的工具灌入裂缝的内部,恢复结构的整体性和完整性,也提高了其防水性。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具有很大宽度和深度的方法,当裂缝在一定宽度之下时候采用一定的水泥灌浆,当裂缝宽度在一定标准之下时候进行化学灌浆。化学方法具有年度低,方便灌输、收缩程度小、年度高的优点。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越来越被更多地运用,对混凝土结构产生的新问题也在不断出现,如何加强对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建设质量控制有重要意义,找出一套系统的事前监督和事中控制和事后完善措施是混凝土结构不断完善的重要保障。
[1]钟坚.浅谈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J].中国城市经济,2011(5).
[2]曹鹏,周游.建筑施工技术控制的具体措施分析[J].现代装饰,2009,10(6):216.
[3]谢文利.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2(2):29-31.
[4]王炎炎,李振国,罗兴国.混凝土裂缝的修复技术简述[J].混凝土,2006,3:197.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Concrete Structure in Civil EngineeringConstruction
Ceng Xianghong
(Yichang Power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Ltd.,Yichang,Hubei 443000)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shows a rapid changing situation,concrete structure in theconstruction field has been adopted by the majority of employees,with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the applicationscope of concrete,building materials have more strict requirments on the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of concrete,people’s requirements of the quality of building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re also getting higherand higher,the article briefly introduced building materials at first,then analy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problems of concrete structure tehcnology in civil engineering,and finally taking reference to the actual case,and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for specific problems
civil engineering; concrete structur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U755
:A
:1003-5168(2015)03-0114-3
2015-2-25
曾祥鸿(1968.9-),男,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土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