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河南省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建议
2015-03-27任俊英
任俊英
(郑州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新常态下河南省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建议
任俊英
(郑州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产业转移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条件下出现的生产资源要素跨国界、 跨区域流动和重新配置的经济现象,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必然结果。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河南要推进经济转型,就必须进一步承接国际国内的产业转移。近年来,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拓展,模式不断创新,载体日益扎实,综合带动效果显著。但在承接过程中,仍存在着承接产业转移的层次不高、承接载体的配套能力不足、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为抢抓机遇,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必须加强对承接产业转移的规划和引导,创新招商引资的方式方法,加强产业集聚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等载体建设,着力提高吸收消化和自主创新能力,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建立健全评价机制。
新常态;河南省;产业转移;产业结构
产业转移是市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出现的生产资源要素跨国界、跨区域流动和重新配置的经济现象,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也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结果。[1]国内学界就有关国际产业转移现状及国内承接情况扩展研究已有多年,也取得一些研究成果,但大多是反映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之前的情况,有关新常态条件下国际产业转移状况、国内承接问题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拟就新常态条件下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状况及可发挥的优势、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加快承接创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问题进行全面分析。
一、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现状
近年来,河南坚持开放带动战略,积极构建举省开放体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地提升了全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水平,实现了“一举应多变、一招求多效”的综合带动效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1.承接规模不断扩大
2014年,河南省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28个,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49.2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9%。实际利用省外资金7206.0亿元,比上年增长16.3%。[2]实际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省外资金再创历史新高,增长幅度持续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2.承接领域不断拓展
近年来,河南省不断拓展承接产业转移领域,尤其是科教文卫、金融、农业等领域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在科技领域,2014年全省新争取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8项、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欧国际合作项目5项、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3项,居中部六省首位。中科院在洛阳、鹤壁分别建立产业研究院和科技产业园,与德国合作的新型骨架型芬太尼透皮贴剂和与中科院合作研发的PLC光分路器芯片均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卫生领域,与境外签署的卫生合作协议达到14个,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中美(河南)荷美尔肿瘤研究院、洛阳京都肿瘤医院、中美(河南)美尔健康管理与康复治疗中心等项目进展顺利。在文化领域,举办了2014年河南省文化产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共签约项目91个,投资总额达到1557亿元。在金融领域,中原证券、万洲国际在香港上市,河南雪鸟在德国上市。一拖股份首笔外债借款3860万美元,成为国内首个在境外发债融资的国有企业。华农财险、利安人寿等41家保险和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落户河南。郑东新区入驻金融机构达到224家,中信国际金融中心、平安金融中心、太平洋人寿郑州运营中心、民生银行战略研发基地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引人引智,持续实施农业、工业、生态、民生四大引智工程和国际人才合作项目资助计划、外专千人计划,全年共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150项,聘请高层次外国专家1507人次。[3]
3.承接模式不断创新
各地各部门把承接产业转移放在重要位置,积极想办法、谋发展,多种承接模式竞相发力,招商成效显著。2014年9月,河南省组团参加第18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签约项目105个,投资总额509亿元。[4]借助第八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举办了多场产业对接活动,签约项目578个,投资总额近5000亿元。[5]成功举办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开放合作洽谈会,签约235个项目,总投资3120亿元。[6]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共签订合作项目643个,签约总额3548亿元。[7]全方位开展驻地招商,赴长三角地区拜访企业5000多家,对接项目1543个,签约项目295个,投资总额2135亿元,成为河南区域性驻地招商的成功范例。[8]产业链招商,通过引进富士康,河南打造了全球重要智能终端生产基地,富士康郑州工厂带来的雁阵效应正不断凸显:正威、酷派、瑞弘源、展唐等75家手机整机及配套企业相继落户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酷派入驻实验区后,其多家产业链企业与实验区智能终端产业园签约,集合了代工商、配件商、模具商、电池商、面板商等智能终端产业链各个重要环节。2014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智能手机产量1.43亿部,约占全球智能手机供货量的1/8。[9]积极开展以商招商,聘请异地商会会长作为招商顾问,由异地商会带领和影响的异地企业及众多经济人士,不但在河南投资兴业,而且带来雄厚资金、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经营理念,直接参与河南省的经济建设,形成了一支强大的、重要的建设力量。
4.承接载体日益扎实
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是产业集聚区。为了更多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河南已建成180个产业集聚区,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2014年,全省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999.14亿元,增长26.2%,占全省投资的比重为53.3%,对全省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68.7%,拉动全省投资增长13.2个百分点。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比重达到53.4%,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5.3%。[10]产业集聚区已成为全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平台、开放型经济的主阵地、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此外,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街)、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等载体功能不断完善,吸引力、竞争力、带动力持续提升。
二、河南承接产业转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河南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拉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在承接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承接产业转移的层次还需提升
河南承接的产业转移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承接的只是一些产业的个别环节,而核心的研发、销售等环节并没有转移过来,承接的是层次处于较低水平的产业。如富士康虽落户河南,但转移过来的主要是组装环节,核心技术研发依然留在深圳。这种情况并非个案。河南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既要承接生产环节,又要引进高端研发平台、先进管理方式等,以不断提升承接的层次水平。
2.承接载体的配套能力不足
尽管河南产业集聚区在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中占主导地位,但产业集聚区仍处于发展完善阶段,还存在集群集约水平不高、配套功能不完善等问题。如:一些产业集聚区缺少核心龙头骨干企业,企业间关联度不高,产业链条发展不完善,产业集群效应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有的产业集聚区土地闲置、用地粗放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节约集约发展水平还不高;一些产业集聚区公共服务性平台设施建设还相对滞后,金融服务、物流通道、技能培训、信息咨询、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设施发展滞后,配套服务能力不足,等等。
3.资源环境压力加大
在资源环境压力下,发达地区将一些对环境不利的产业和企业转移出去。河南在承接产业转移初期承接了大量环境污染大、能耗高的产业。这种承接虽然短期内在一定程度上有力地推动了河南的经济发展,但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若继续承接那些能耗高、污染重的项目,就会进一步加重环境负担。另外,河南作为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大、建设用地后备空间小,由于一些地方依靠拼优惠条件“低价拉客”,所以一些项目存在虚占或囤积土地现象,造成全省土地供给缺口日益突出。
4.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突出
虽然河南劳动力总体数量较多,但高素质的劳动力仍然较少,尤其是缺少经过技能培训的熟练工人、技术工人。本省培养的人才流向东部沿海地区较多,导致专业技术人才供给严重不足。此外,河南中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科技人才等高层次人才的短缺现象也十分严重,人力资源的结构性短缺制约了高新技术项目的引进和发展。
三、加快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建议
产业转移有其自身运行规律。一般来说,一波产业转移浪潮大致可持续10—15年时间。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算起,这次产业转移浪潮会持续到2020年左右,届时国际产业转移方向将会发生根本性转变,国内全面深化改革也将取得阶段性成果,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产业布局也将基本完成,留给河南的时间已经不多。因此,作为发展中的大省,要在区域竞争中赢得先机,就必须抢抓机遇,采取得力举措,凝聚合力,加大承接产业转移的力度,为河南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加强对承接产业的规划和引导
做好产业规划布局,扭转过去那种“捡到篮里都是菜”的观念,不能盲目承接发达地区转移过来的产业,要注重环境保护,坚持“绿色”引进,对能耗高、污染重、附加值低的产业引进要慎重,对不符合环保指数要求的产业或技术落后、遭淘汰的企业,要坚决拒绝将其引入,不可再走先污染后治理之路。要建立省市招商引资统筹协调机制,防范各地恶性竞争,避免资源浪费。对涉及两个以上省辖市的重大项目和大企业(集团),可突破市辖区域限制,由省政府对相关方进行协调,在全市乃至全省进行布局。落户方承担项目建设责任,引进方负责服务协调工作,收益分成比例坚持利益共享原则,由引进方与落户方自行商议,各获其益。
2.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
要把握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趋势,有针对性地进行产业承接。首先,要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可利用国家确定上海、广州、昆山等为产业转移中心的机会,借北京疏散非首都城市功能的际遇,利用好各类资源,在当地积极开展招商工作,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其次,要完善中介招商模式。可充分发挥驻豫机构、异地商会的积极作用,在促进其再投资的同时,加大产业招商和企业招商力度,积极探索中介招商、代理招商、以商引商等新模式。再次,要重点引进植根性企业。跨国公司或大企业对同类公司或企业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引领作用,积极引进跨国公司或大企业,外围配套企业就会跟随而至,并且能够带动本地的配套企业发展。复次,可实行互联网+招商模式。与传统传媒相比,新媒体的传播基因与生俱来、得天独厚,利用好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发布投资信息,推介重点项目,以提高项目合作的成功比率。[11]
3.加强平台和载体建设
产业集聚区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平台和载体,要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一要加强集聚区水电气、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物流、通关等公共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平台搭建,提升园区厂房标准化、楼宇厂房智能化水平。二要形成特色鲜明完整性较高的产业集群,避免产业集聚区同质化和相互间恶性竞争,实现集聚区的产业错位发展。三要利用河南自身优势产业,提升产业集聚区配套水平,集聚并形成产业集群。同时,积极推动产业集聚区集约发展,做大做强一批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产业园区。四要加快推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遵照国务院批复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的要求,把港区建设好、利用好、发展好。要积极承接国内外高端产业转移,推动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在河南的集聚与强力发展。五要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产业分工体系,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融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分工,在全国形成一个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内陆开放新高地,构筑全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先导区。
4.着力提高吸收消化和自主创新能力
要借国际产业转移之机,多渠道地引进世界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并在积极引进的同时,加强消化、吸收和模仿,在学习和借鉴的过程中进行技术积累,建立健全自主的技术创新体系。同时,要积极鼓励本地企业与引进企业形成产业配套关系,加强相互间技术交流,积累自主创新能力。
5.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承接地的发展软环境对产业转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在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中取得更加突出的比较优势,改善投资环境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一要建设服务型政府,要全面建立“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制度,强化服务意识、信用意识,提高行政效率,树立公正、诚信、高效的政府形象;二要全面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三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和文化素质高、劳动技能娴熟的人力资源;四要加强交通、能源、水煤气供应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电信、技术转让、中介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全方位解决产业转移的后顾之忧。
6.建立健全评价机制
一要完善项目引进评估机制,正确处理招商与环保、效益与生态、近期与长远的关系,以不牺牲生态环境和长远发展为前提,实现经济持续增长。二要完善承接产业转移的考核评价机制,制定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考核指标体系:既考核经济效益,又考核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既考核数量,又考核质量;实行产业引进与责任、利益和奖惩挂钩。[12]通过创新考核评价体系,真正推动产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
[1]卢根鑫.国际产业转移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河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2014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河南日报,2015-03-03(04).
[3]魏林甫.2014年河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主要工作成效显著[EB/OL].[2015-06-20].http://hn.cnr.cn/hngd/20150116/t20150116_517447498.shtml.
[4]郭海方.第十八届投洽会河南省签约项目投资总额509亿元[N].河南日报,2015-09-09(02).
[5]河南省商务厅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EB/OL].(2014-04-25) [2015-06-20].http://www.hncom.gov.cn/newsopen/show/80394.aspx.
[6]张科峰.2014年河南现代服务业洽谈会[EB/OL]. [2015-06-20]. http://news.dahe.cn/2014/09-26/103536825.html.
[7]谭勇.产业集聚区吸金超八成[N].河南日报,2014-11-01(01).
[8]我省赴长三角地区驻地招商签约超2000亿元[EB/OL]. [2015-06-20].http://www.hncom.gov.cn/cs_gzdt/show/83495.aspx.
[9]栾姗,肖遥.智能高端大产业[N].河南日报,2015-03-06(14).
[10]王冠星.2014年我省GDP同比增长8.9%[N].河南日报,2015-01-28(03).
[11]王伟.面对经济新常态 河南“危”中寻“机”逆势求进[N].经济日报,2015-06-22(01).
[12]戴道晋.发展经济必须创新体制机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7(10):38-39.
Abstract:Industrial transfer is an economic phenomenon that the producing resources elements flow across border and region and reconfigure under the emergence of globaliz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This phenomenon is not only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to a certain stage, but also the results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upgrading. As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entered a period of new normal, to promote economic transition in Hena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 must be further undertaken. In recent years, scale of undertaking industrial transfer is expanded, fields of undertaking industrial transfer are extended, model is continuously innovated, carriers on undertaking industrial transfer increase, and the integrated driven effect is significant.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issues there, such as the level of undertaking industrial transfer is not high, the capacity of supporting match to undertake carrier is lacking, pressure on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is increasing,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 of human resources is outstanding, and so on. To seize the opportunity of accelerating industrial transfer, we must strengthen the planning and guidance of undertaking industrial transfer, innovate ways of attracting foreign investment, strengthen the carrier construction of industrial gathering area and Zhengzhou airport economic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zone as well. We should strive to improve digestion and independent innovation capacity, and actively create a favorable investment environment,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Key words:new normal; Henan province; industrial transfer; industrial structure
Suggestions on Acceleration of Undertaking Industrial Transfer Under the New Normal in Henan Province
REN Junying
(SchoolofPublicAdministrationofZhengzhouUniversity,Zhengzhou450001,China)
2015-10-08
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课题(2015B006)
任俊英(1965-),女,河南尉氏人,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和国际经贸。
F269.27
A
1674-3318(2015)04-0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