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万密斋于临证医学的杰出贡献

2015-03-27南东求黄思杰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万全医学

南东求,龚 泽,黄思杰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黄冈 438002)

论万密斋于临证医学的杰出贡献

南东求,龚 泽,黄思杰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黄冈 438002)

明末名医万密斋是一位杰出的临证医学家。精于儿科、妇科,通于内外诸科,且于养生、酒疾论治,皆有精辟见解。其医术精湛,一生救治患者数以万计;医德高尚,不论贫富亲怨,一心赴救,深为世人崇敬,有医圣之誉。据其平生著述,参阅有关史料,述其卓越贡献,扬其学术思想,彰其医史地位,旌其仁心仁术,以为杏林楷模。

中医学史;医学家;万密斋;临证医学;学术贡献

在我国医学史上,临证医学的发展,历经了漫长的积淀过程。汉末名医张仲景在继承《内经》诸先贤医籍基本理论基础上,结合自己临床实践,撰成《伤寒杂病论》,首次使祖国医学理论与临证实践结合,从而奠定了临证医学发展的基础。此后临证诸科,历经魏晋以来历代医家不懈探索,至明后期,均得到长足发展。其临证医家诊治水平与临证著述成果,均达到鼎盛时期。一代名医万密斋,便是这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杰出的临证医学家之一。

一、厚实的国学根基

(一)出身医学世家

万全,字全仁,号密斋,谱名事全,别号通仙,又自称江湖逸叟。湖北罗田大河岸人。考其生卒年,诸载不一。傅沛藩等载1499~1582年[1]845,胡荣希据《万氏宗谱》,所载相同[2]244-249。陈梦赉载1482~1579年[3]251,李今庸载1488~1578年[4]81,《罗田县简志》载1488~约1580年[5]33。万氏出生医学世家。祖杏坡,字兰窗,谱名梅素,豫章(江西南昌进贤杨家山)人,以幼科闻名,早卒。父筐(1448~1529),字恭叔,号菊轩,谱名松寿,继父业,著《痘疹心要》,明成化十六年(1480)客居罗田,娶蕲水陈氏为妻,后即安家罗田大河岸,医术大行,传为“万氏小儿科二世”。全自幼受其家学影响,耳濡目染,于医浸润良深。

(二)深得名师严教

全自幼聪慧好学。父菊轩翁,有心传以家学,却反身传家教之习,让全先攻儒学,以奠国学根基。为使成才,不惜重金,于全16岁时,送至名师门下。时罗田巨儒张玉泉(名明道,嘉靖八年进士)、胡柳溪(名明庶,字功甫,嘉靖十一年探花),深通律历史纲之学。父命师从张、胡二先生。全勤奋好学,于律历史纲、诗词歌赋,皆得先生之传,尤得张氏赏识,为张氏爱徒。三年学成,通过童生入学考试,为儒学生员,24岁即为廪膳生。然历乡试三次未中。末次入考前,于嘉靖八年正月(1529),父筐治愈全之长子邦忠痘诊后,不久辞世。全守孝至三年(1531),为求补考,仓促应试,终未如愿,遂志于医。全虽未入仕,然其国学得名师严教,根基扎实,为日后临证与著述奠定了厚实基础。

二、浩博的临证著述

万氏医学著作,虽至万全广传于世,然其著述实积三世临证而成。其著述浩富,史上罕见。万氏以儿妇科闻名于世,然据其著述所见,涉及领域之广,通内外诸科及养生,而以酒疾论治专著,更为中医临证学罕见。万氏医书虽经年移代革,却因其临证效验高而广传不衰。明嘉靖时,民间即有万氏医书手抄本流传。自隆庆有孙应鳌首刊《痘疹心要》刻本后,万氏医书种类逐增,流传渐远,影响日盛。迄今为止,万氏医书,已流传日本、朝鲜,受到国外医界重视。

万氏医书刻本,现存最早最全者为万达本。万达是万全玄孙。其书为《万密斋医学全书》,即清顺治年间由万达辑刻的“万氏全书”。1979年,罗田县卫生局组织专班,以“万达本”为基础,搜集整理校注出版《万密斋医学全书》,共计13种,分别是:《万氏家传保命歌括》《万氏家传幼科发挥》《万氏家藏育婴秘诀》(亦名《育婴家秘》)《万氏秘传片玉心书》《万氏秘传片玉痘疹》《万氏秘传痘疹心法》《万氏妇人科》(亦名《万氏女科》《女科要言》)《万氏家传广嗣纪要》《万氏家传伤寒摘锦》《万氏家传养生四要》《万氏家传幼科指南心法》《万氏秘传外科心法》《万氏家传点点经》(以下为行文简便,均以各书名关键词代之)。于1981至1986年间,由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分别以单行本出版。书名均冠以“万氏家传”或“万氏家藏”“万氏秘传”字样。原万达本及其后视履堂、清畏堂、忠信堂所刊《万氏全书》,均为10种,108卷。此次则以前者为基础,取出原《幼科》2卷,替之《幼科》增订本4卷;取出《女科》3卷,替之《女科》增订本4卷,并在10种之外,复补辑3种,即刻本《幼科指南》2卷、旧抄本《外科心法》12卷、从未刊行手抄本《点点经》4卷,总共13种,129卷。此是第一套收辑万全著作最全者铅印本,为全面保存、传播万全著作,作出了重大贡献。此书出版后,全国各地引起强烈反响。1990年,该书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京举办首届“中国中医药文化博览会”,荣获“神农杯”铜奖[6]204-248。

1999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成立“明清名医全书大成丛书编委会”,编辑出版《明清名医全书大成》系列丛书。《万密斋医学全书》即列入丛书30家之内。主编是傅沛藩、姚昌绶、王晓萍。此“全书”,亦以万达刻本为底本,共10种,108卷,除《万氏女科》冠以“万氏”字样外,余之九种皆无“万氏”字样。书末收有《万密斋医学学术思想研究》一文,对万密斋临证医学学术思想,进行全面深入研究,尤具学术价值[1]845-861。

三、临证医学的卓越贡献

(一)儿科的杰出贡献

万氏三世为医,至万全尤以儿科著称。《万密斋医学全书》10种,其中有五种专为儿科立论:《育婴》《心书》《幼科》《心法》《痘疹》,深为后世医家推崇。对儿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述其学术要者有六。

1.重视先天,提出调护“四养”说

万氏据长期临床观察,认为父母体质强弱,对于幼儿禀赋尤为重要。《幼科》述:“人之有生,受气于父,阳之变也;成形于母,阴之合也。阴阳变合而成其身。”“夫男女之生,受气于父,成形于母。故父母强者,生子亦强;父母弱者,生子亦弱。”[7]9对此,万氏提出“四养”观点[1]463-471:一者预养以培其元。为父母者,宜预先摄养身体,为后代出生时有充足先天元气做好准备。此即调元之意。二者胎养以保其真。母于孕期当时时谨节,注意饮食调摄,情绪稳定,房劳适度,方免胎儿生疾。此即保胎之道。三者蓐养以防其变。蓐,草席也。此指产妇坐月期间护养。应使母婴得到全心调护。此即护产之法。四者鞠养以慎其疾。万氏十分强调婴幼儿卫生保健、精神调摄和幼儿早期教育,皆极为重要。重视幼儿身心健康和心理,遵循发育规律。万氏早在400余年前提出这种观点是极为可贵的,完全符合现代优生优育的科学观点。

2.掌握特点,创立发病“三因”说

《幼科》述,小儿“气血未定,易寒易热”“肠胃脆薄,饮食易伤;筋骨柔弱,风寒易袭”[1]2-6,“体性乃纯阳”,发病则“易虚易实”。万氏据小儿发病特点,首次提出“三因”说:一为外因所致:衣太厚则热,太薄则冷,过热过冷,均能致伤。二为内因所致:乳多则饱,乳少则饥,过饥过饱,皆能致伤。三者不内外因所致:客忤中恶,坠仆折伤。因此万氏要求:应顺应天时,适其寒温,使之不伤冷伤热。喂养谨慎,宜节饮食,使之不伤饥饱。若能“调护之谨,爱惜之深,必无纵弛之失矣”[1]556-557。这对小儿保健与疾病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推重先贤,倡导“有余不足”论

宋儿科圣手钱仲阳认为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元名医朱丹溪倡“阳有余阴不足”论,金名医李东垣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万全深研诸贤理论,结合临证经验,首次提出小儿五脏有余不足论,进一步揭示小儿五脏生理与病理特点,并成为儿科脏腑辨证论治的理论依据。其五脏有余与不足是:肝心常有余,脾肺肾常不足。万氏认为:儿之初生曰芽儿,如草木之芽,其气方盛,故肝有余;心属火,旺于夏,所谓壮火之气,故亦有余;儿之初生,以母乳为食,水谷未入,其气尚弱,故脾常不足。肺为娇脏,难调而易伤,故肺常不足。肾主虚,是父母有生之后,其禀气不足,故肾常不足[1]475。临证宜据虚实而调治。

4.幼儿诊治,四诊合参尤重望诊

儿科向有哑科之称。乃因幼儿口不能言,或言而不准,而幼儿脉气未充,又难以为凭,是以万氏经细心观察,据“口不能言,脉无所视”[7]5的幼儿特点,临证诊治,特别注重望诊,提出“唯形色以为凭”诊法。其《心书》辨幼儿形色,分列多篇阐述,首列《活幼指南赋》,论述幼儿形色,尤为精辟,尚列《辨虎口指脉纹诀》《察形色之图》《观形色总论》等分述其详。其《幼科》书中亦列多篇,如《入门审候歌》《观面部五色歌》,而《指南赋》一篇,亦列其内。万氏强调“惟形色以为凭,竭心思而施治”“凡看小儿疾病,先观形色,而切脉次之”[1]401-411。万氏在强调望诊的同时,仍注重中医四诊合参,言:“望闻问切,医家之大法也”“儿有大小之不同,病有浅深之各异。观形察色之殊,望闻问切之间,若能详究于斯,可竭神圣工巧者矣。”[7]2万氏的精辟论述,为儿科诊断学发展作出了贡献。

5.恪守病机,完善五脏证治学说

万氏继承前贤,在遵循仲阳儿科理论、东垣脾胃学说,并结合临证经验,使儿科五脏证治理论臻于完备。《育婴》以五脏分类,基于各脏生理病理特点,详论五脏辨证原则与治疗大法,示以规矩。《幼科》以五脏为纲,病证为目,以五脏各自主病、兼证及所生病,分别统领具体病证。万氏五脏分证法,提纲挈领,尤适于临证应用,亦便于后人学习。临证治疗,尤注重脾胃调理。据幼儿“心肝常有余,肺脾肾常不足”特点,于补泻中对诸脏各有侧重,提出“心肺脾三脏有补有泻,肝则有泻无补,肾则有补无泻”原则,并说:“人以脾胃为本,所当调理,小儿脾常不足,尤不可不调理也。调理之法,不专在医,唯调乳母,节饮食,慎医药,使脾胃无伤,则根本常固矣。”[7]103此于临证诊治中,尤具指导意义。

6.仁心妙术,擅治惊疳麻痘诸证

擅治小儿惊疳麻痘诸证,乃万氏三世之长,且皆有创见。惊风有急慢之别。急惊风有“三因”:外感邪热、湿热宿食停滞、惊恐类,三者皆可生热化火,热极引动肝风,发为急惊,故急惊宜从肝治。慢惊风,多因脾胃虚损所致,治当补脾健中。万氏善以小建中汤、调元汤等方,调养小儿脾胃。疳证是“小儿科之极病”,虽五脏有异,然“皆脾胃之病也”。其病情顽固,迁延难治,是为儿科病中之恶候。治疗时如病在初期,实证明显者,重在消积;虚实并见者,方可攻补兼施;虚象毕现者,应重补脾益气。麻疹一证,万氏析其病因,言“诊虽胎毒,多带时行,气候暄热非令,男女传染而成。”[1]671指出麻疹病因多为天行疠气传染,与现代医学认识一致。析其病理病机,认为“疹小而碎密者,少阴心火也。阴道常乏,故小而密。心火旺则肺受之,治疹先以肺为主。”[1]823。治疗强调,治麻用药,当审时令。痘疮,亦名天花。万氏以大量篇幅,分别对其预防、诊断、疗治、预后等皆有详论。尤对痘后余毒、痘疮逆证,分别提出治法与方药,颇有临证实用价值。

(二)妇科的突出贡献

万氏于妇科学的贡献,主要有《妇人科》《广嗣》。万氏运用脏腑学说理论,阐述妇女生理、病理特点,于调经、种子、胎前、产后保养和疾病治疗等,皆有新见解,后世医家多有评述。熊传海《鄂东四大名医》评述最为详细。傅沛藩等则从调经、妊娠、产病三者进行评述,尤为精辟。

1.调经注重情志、体质与痰湿,治以理气补心脾为主

其一,初诊其病,归于“三因”:一曰心脾两虚,宗于《内经》之说:“二阳之病,发于心脾,女子经病。”二曰冲任损伤,多因“女子之性,执拗偏急,忿怒妒忌,以伤肝气。肝为血海冲任之系,冲任失守,血气妄行”,致生其疾。三曰脂痰凝塞,“惟彼肥硕者,膏脂充满,元室之户不开,挟痰者痰涎壅滞,血海之波不流。故有过期而经始行,或数月而经一行,及为浊为带为经闭,为无子之病”。其二,辨证注重“三要”。导致妇女月经病,析其病机,应重视女子情志、体质、痰湿三者影响,继而据其体质胖瘦施以治疗。而对于痰阻所致月经不调者,辨证要点有三:一者多见于体质肥硕或素体多痰湿女子。二者除见经候不调之见证外,必兼有痰湿为患之其他见证。三者用调肝肾、理气血等法无效者。其三,概之调治大法,辨证施治,以平为期。《妇人科》明确提出:“大抵调治之法,热则清之,冷则温之,虚则补之,滞则行之,滑则固之,下陷则举之,对症施治,以平为期。”“随其症而用之,鲜有不效者矣”[8]3-4。

2.妊娠强调择时、优生与养胎,治以清热益脾胃为主

万氏从种子、胎养与养胎三方面阐述。一是种子宜有法。首先强调,凡“生育者,必阳道强健而不衰,阴癸应候而不愆。阴阳交畅,精血合凝,而胎元易成矣。”要求“种子者,男则清心寡欲以养其精,女则平心定气以养其血,补之以药饵,济之以方术,是之谓人事之当尽也”[8]15-17。万氏种子、优生之论,至今仍具有重要意义。二是重视胎养,定法六条。胎养,指妇人孕期,应注意自身保养及宜忌,以利于腹内胎儿护养。傅沛藩诸先生认为,历代妇科医家虽皆重视胎养,然以万氏胎教内容更为完善、系统,亦符合现代“围产期医学”要求。并强调受胎之后,宜重胎养,戒者有六,不可少犯。即戒房事,节饮食,调七情,适起居,慎医药,重禁忌。三是孕期患病,宜清热养胎,施治宜重脾胃。强调“孕妇有疾,只以和胎安胎为本,所感外伤内伤之症,以末治之”。认为安胎要在清热养血,曰:“黄芩安胎圣药,清热故也。谓温经之药可养胎气,误人多矣。”而“养胎全在脾胃”[8]20-21。三是产后宜分辨虚实、败血与聚散,治以行滞补气血为主。万氏积有丰富的妇产科经验,对产后病治疗论述精辟,可谓发前人之未发。认为失血致虚,败血成瘀。其虚证多因产时失血过多,冲任受伤,导致气血两亏,脏腑虚弱而致病。其实证多因产时败血未及时排出体外,流散脏腑经络而致病患。对此提出:血虚宜补,败血宜除。万氏于妇科病病因、病机及辨证施治,见解独到。其家传不少妇科验方,至今仍广泛应用临床,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养生学的重大贡献

养生历来为医家所重。自春秋战国以来,随着人们对养生学的探索,养生思想与方法不断进步,养生理论逐渐形成,养生著作亦不断出现。万氏《养生》刻本流传后,尤为世人所重。建国后,医类高校中国医学史教材,凡涉及养生内容,均要论及万氏养生理论,足见万氏于养生学的贡献,深为世人瞩目。

《养生》列于万氏医学全书之首,可见养生重要。序曰养生宜“屏嗜好,适寒暄,顺翕张,调滋渗”,故名“四要”。该书五卷,分寡欲、慎动、法时、却疾四方面论述养生之道与养生之法,收载疗病强身方剂与万全养生验方,可谓摄生保健、延年益寿的专著。万氏强调:“养生之道,只要不思声色,不思胜负,不思得失,不思荣辱,心无烦恼,形无劳倦,而兼之以导引,助之以服饵,未有不长生者也。”[9]61其养生观与养生法,概之有:寡欲清心,固精养肾。饮食有节,清淡为宜。情发中和,恬愉舒泰。和于阴阳,顺应自然。未病先防,慎于医药[6]238-241。

(四)首撰酒疾专著,警世以生命为重

酒的发现与使用,在医学史上有着重大意义。其早期多用于祭祀与病痛医治。《素问》载酒在古时“邪气时至,服之万全”,《汉书》有酒为“百药之长”之说。因酒能通血脉、行药势,少量饮用,对人体有一定的兴奋或强壮作用。而历代医家则认识到酒是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但论治酒疾专著却罕见。万氏《点点经》,辗转传抄,流传鄂东民间。至1986年,由湖北科学出版社出版后才广传于世。全书四卷,分别对酒病病因、病机、辨证、治疗作了全面论述。

其论述要点:一是酒性湿热,其“毒邪”为致病之因。酒之味辛苦甘,节而少饮,不致大害。若“不知厌足,日进月深,火毒侵耗”,则会使人“气血俱伤,无病不作”。这是因酒病致害,非一般湿热之邪,而是“酒毒”所致。万氏明确指出“酒毒湿热非常,肆意痛饮,脏腑受害,病发不一”。此与现代医学不谋而合。二是酒毒慓悍,故能遍及脏腑经络,故强调若“饮酒过多,毒伤焦火,邪毒流注,脾胃染毒,分发五脏六腑,积害日深,邪愈猖獗”。对此,现代医学已得到充分证实。正因如此,书列酒门三十证,分别辨证论治。 三是审因论病,详辨酒症杂病,对症处方用药以治。强调诸病之因,虽均为邪伤正气、脏腑功能失常所致,然酒毒伤人,远甚于它邪,往往多脏腑同时受害。因此一旦发病,诸病蜂起,可谓变化莫测。故对酒毒引起诸病,一一辨疑析惑。四是治法灵活,酒病注重解毒。万氏广集前贤疗酒病之精华,结合临证实践,明确提出酒病治疗总则:“不外散寒、养血、和气、开导。”这对临证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万氏撰此专著,论治酒病,所述理法方药,已广为杏林推崇。而万氏借此书,亦力劝世人饮酒当慎:“若问酒病实难言,贪酒无厌病之源。量无大小皆为害,一时触发受熬煎。”[12]1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酒为常用之品,其潜在危害亦悄悄进入人们生活。如过量饮用,对人的健康危害颇大,导致种种疾病产生。对此,将酒疾作为疾病进行研究,有效防治酒病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历代医家的评价

万密斋临证医学著述,随着历代医家的临证检验和深入研究,其临证医学自明迄今,由国内而至国外,愈来愈广受医界重视,愈来愈得到社会的广泛肯定。中外有许多专家学者著文评述。

明末医家王肯堂、张景岳、武之望及清医家沈金鳌,分别在其《证治准绳》《景岳全书》《济阴纲目》和《沈氏尊生书》中,均以不同篇幅摘引万氏观点及有关治则。清医家陈复正辑著《幼幼集成》,万氏麻痘专论竟占去三分之一篇幅,并指出:“痘科之书,如冯氏、翟氏、陈氏、万氏,又以万氏明显,可以济急。”西昌裘琅认为万氏“按方剂药,亦可立起沉疴,真寿世之金科也”[8]6。清代出版《古今图书集成》,万氏医书大部分分册均被收辑编入。日本、朝鲜等国医药学者汤本求真、丹波元胤、丹波元坚、许浚分别在所著《皇汉医学》《医籍考》《杂病广要》《东医宝鉴》中,对万氏学说皆作了不同程度引用与考证。而日本古方医家鼻祖、名古屋玄医(丹水子)评《痘疹》说:“世称痘疹书者许多,然不若此书之本仲景、河间、东垣、丹溪、钱陈二氏,又搜集群书,痘疹一科无遗,简而要。”[2]222其评价之高,足见万氏痘疹著述,在日本的广泛传播与重大影响。

国内现当代评述者更是枚不胜举。陈梦赉评其《心法》:“阐发幽微,辨释痘疹的虚实异同,用药补泻机变相互为用,尤关重要;且参考百家,审证立方都能穷竟源委,真是痘疹家的正法。”“数百年来,万氏小儿科有名于世。万全精于治病,著作等身,对祖国医学有相当贡献。”[3]251-253吴鸿洲评其《幼科》“论述小儿生理病理特点,颇有发明,至今仍为儿科医家所推崇。”[10]115梁永宣言《妇人科》论述90余种妇产科常见病证,评其“论理精当,所列方药多为家传秘方和作者多年临证经验方,并附有验案,简明实用。”评《养生》“是摄生保健、延年益寿的专著”[11]153,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李今庸赞万全“不仅医疗技术精湛,而且医德十分高尚。”“以活人之心,不计宿怨,千方百计救治冤家小儿危重病证”,万氏“许多不辞劳苦、不计名利,为民治病的事例,在人民群众中传为佳话。”“是一个深受人民爱戴的名医。”评“万氏业医,勤求古训,博览群书,善于取诸家之长,又勇于实践,大胆创新。他精通内、外、妇、儿等科,素以儿科驰名,尤因精治痘疹而著称于世。”[4]81-89熊传海评万氏医书,“实践性强,论述精辟,辨证准确,方简切用,内容丰富,历400余年而不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6]246

综上所述,足见万氏临证医学在中外医界享有崇高地位。

五、结语

汉张仲景承《内经》之旨,以六经立法,创辨证论治,撰《伤寒杂病论》,为千古杏林立救治之法,成方书之祖,为杏林之圣。万全亦宗《内经》之旨,潜心临证诊治,通内外儿妇诸科及养生学,尤精妇儿科,救人以万计。后人尊张仲景为医圣,而万密斋亦誉为医圣,两位名医皆是伟大的临证医学家,为千古敬仰。

综观万氏诸科所述,其著述与学术思想,可谓源清流洁,根盛叶荣,涉及儿妇内外诸科及优生优育、延龄广嗣、养生保健,堪称博大而精深。其著述之精博,承前启后,阐扬古义,务实求是,颇多创见,于明清临证医学影响深远;因其理法方药齐备,施治灵活,实用性强,于当代及后世中医药理论研究与临证诊治,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鉴于此,深入探讨万氏医学以发扬光大,为人类造福[1]861,应是责无旁贷,其旨深远。而杰出的临证医学家万密斋,将随其不朽著作而千古,将随人类生命而永生!

[1]傅沛藩,姚昌绶,王晓萍.万密斋医学全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2]胡荣希.医圣万密斋传[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3]陈梦赉.中国历代名医传[M].科学普及出版社,1987.

[4]李今庸.湖北医学史稿[M].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5]罗田县人民政府编[M].罗田县简志,1981.

[6]熊传海.鄂东四大名医[M].中医古籍出版社,1998.

[7]明·万全(密斋).万氏家传幼科发挥[M].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8]明·万全(密斋).万氏妇人科[M].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

[9]明·万全(密斋).万氏家传养生四要[M].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10]吴鸿洲.中国医学史[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11]梁永宜.中国医学史[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12]明·万全(密斋).万氏家传点点经[M].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责任编辑:曾 华]

R249.2/.7

A

1672-1047(2015)05-0088-06

10.3969/j.issn.1672-1047.2015.05.24

2015-09-21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研项目“黄冈中医药史研究”(2014C2011101)。

南东求,男,湖北浠水人,教授,省作协会员,市作协副主席。研究方向:祖国医学史研究、黄冈医药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万全医学
医学写作的概念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万全“水幕”
万全准备
让医学大数据给你解答
抗日英雄万全策
天津市和平区万全第二小学
24時間万全体制全天候安全走行
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