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析校地共建模式的内涵及意义
——基于高校-社区视阈

2015-03-27李海兆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校地社区学生

李海兆

(山东工商学院党委宣传部, 山东烟台264005)

析校地共建模式的内涵及意义
——基于高校-社区视阈

李海兆

(山东工商学院党委宣传部, 山东烟台264005)

“校地共建”是高校与地方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创新管理方式、实现互惠双赢的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是高校与地方在追求各自发展过程中,探索出来的一种战略新尝试;立足于“校地共建”模式的背景,选取“高校-社区”结对共建作为切入点,系统分析“校地共建”模式的内涵及特点,寻求“校地共建”模式平台的搭建途径,最终落脚于剖析“校地共建”模式在推动地方以及高校发展中的现实意义。

高校; 校地共建; 高校-社区; 结对共建

一、“校地共建”模式的内涵及特点

近年来,随着地方经济发展的提速,以及对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资源的需求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企业、公司以及人才需求机构,将目光转移到高校人才的培养战略方面,希望得到更多优秀的人力资源;而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高校在人才培养的构建方面,也急需在培养模式、实习实践、就业指导方面拓展新思路,而地方恰恰能够给高校提供越来越多的可利用资源,尤其是在学科建设、学生课程实习、就业实训、企业文化和人才需求等方面提供搭建平台。因此,高校与地方探索各自发展的过程中,一种新的合作模式应运而生,即所谓的“校地共建”模式。

所谓的“校地共建”,是高校与其地理位置所处区域内的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社区团体等部门开展互动合作,双方通过结对共建、志愿帮扶和实习实践等方式而形成的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创新管理方式、实现互惠双赢的一种创新模式。在推动地方经济产业支柱的发展以及培育地方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高校科研水平,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校地共建”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一)资源匹配的共享性

所谓的资源共享,主要是校地双方能够合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高校是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摇篮,相应的人才资源也成为高校的一大优势。不论是高校教师还是在校大学生,他们都具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可以通过讲座及培训等方法对企事业团体或社区工作服务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传授,例如:办公软件培训、公文写作技巧以及礼仪技能培训等,以此拓宽受训者的知识面以及提高其工作效率。而作为地方政府以及企业团体、社区单位等,承载的日常任务繁重,人手缺乏,很多工作不能够及时地解决,因此,高校充足的人力资源又能够满足地方对人力的巨大需求。校地双方的资源共享在技术、创新、产学研等方面都有所体现。政府在自己的管理职能范围内,积极引导与支持企业联合高校建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使企业与地方高校两者互相发展为彼此对应的科研基地,实现政府与高校间的信息畅通、科研设施共享以及人才共用等,这有利于提高双方科研工作的实效性与针对性。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能够为高校与企业间的合作牵线搭桥,进一步推动了学校科研平台发展以及资金的引进等。

(二)合作优势的互补性

所谓优势互补,主要体现在校地双方能够扬长避短,合理匹配资源。高校注重产学研相结合,尤其在创新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高校是知识与技术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具有丰富的科研资源。”[1]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能够更多地推动地方经济转型,通过高科技力量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地方支柱经济的崛起。而地方的政府、企事业团体、社区具有资金、设备、场地、环境方面的优势,可以为高校产学研提供资金和平台的支持,对于学生来讲,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的平台。

(三)追求结果的互惠性

校地共建,互惠双赢。高校的目的在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高校的科研力量为生产创造生产效率,通过校地共建,学校不但使学生得到实地训练,通过企业提供的人才需求以及生产管理方案,来制定和修改人才培养计划,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于地方行政部门、企事业团体以及社区单位,由于地方高校大量高素质人才的输入,为他们输入了新鲜的力量,补充了人员的空缺,新的方法和工作理念能够及时应用,减轻了大量的工作压力,同时,在合作共建的过程中,企业与地方行政部门,通过引进高校先进的管理模式、运营理念,及时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足,调整企业模式、文化来吸引人才,进一步推动企业健康、平稳、有序的发展。

二、“校地共建”模式构建的现实意义

“校地共建”模式是高校与地方,从自身实际出发,探索各自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突破、新尝试。校地共建是符合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是实现校企双方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实现双赢的最好方式。对于高校、学生、地方企事业单位团体,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从学生个人角度

有利于学生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转变思想观念,注重能力拓展,提升人格素养。校地共建模式对于学生来说,最大的意义在于社会实践的吸引力。社会实践是高校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方法,可以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到企业与社区中实践可以增加学生发现问题的机会,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他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社区实践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拓宽他们的专业知识,改善他们的知识结构,提高其独立工作的能力,实现全方位锻炼学生的目标。专业实习是教学工作的延续,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而且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此外,通过社会实践改变学生以往重理论而轻实践、理论脱离实践的状态,使他们乐于从事一线工作,从而形成务实的职业习惯和先进的理念,养成不怕累、不怕苦的精神与工作作风,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为以后的就业奠定基础。

(二)从地方行政部门角度

有利于企业(社区)优化资源配置,吸收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创新体制,加大优势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和谐地方经济的发展。对于地方行政部门而言,充分利用高校优势资源,达到资源共享,解决了他们工作需求,减轻其工作压力是推进校地合作的一个突出的表现。通过与高校展开频繁互动与合作,能够学习高校先进的人文理念、管理理念、经营理念以及共享充足的人力资源、高科技资源、文化资源带来的成果转化,有利于拉动经济优化转型和管理优化升级。另外,通过“校—区”共建模式的开展,地方政府和企业能够掌握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学科建设等方面的相关数据,第一时间掌握优势人力资源的动向,能够积极地为企业和地方发展吸纳优秀的高校毕业生和科研成果,最大限度地服务地方经济,拉动地方经济发展。

(三)从学校角度

以就业为导向,优化教学模式,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搭建互惠平台,减轻就业压力,有利于自身的长远发展校地共建对于高校来说,有利于高校优化育人模式,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以就业为导向,调整学校的专业培养方案计划,成功的将教学与实践、就业相结合。“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实习模式,通过实习基地的建设和管理,达到实习与就业无缝衔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2]我国本科教育在当前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基层的、知识面宽的、基础扎实的、综合素质高的、实践能力强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与复合型人才。而这一终极办学目标的实现,要求高等学校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而建立校外实习基显然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重要支持与保障,高校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的战略,加强与校外政府、企事业单位、社区的互动,建立以“校地共建”为主的多种合作模式,更有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

三、基于“高校-社区”视阈“校地共建”模式的创建途径

高校与社区开展结对共建,是当前校地共建模式的主要开展形式之一。作为开展工作的基本单位,高校和社区有其各自的优势,同样也各存在着各自的不足。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充分整合互补资源,有效发挥“高校-社区”模式的优势,以开展学术交流、搭建实习实训平台、开展志愿帮扶服务、积极参与日常工作、组织人员挂职锻炼作为有力抓手,推动二者共赢共进步。

(一)开展学术理论交流

学术交流是“高校—社区”结对共建主要的搭建模式,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能够了解基层的环境以及掌握基层特点。高校可以考虑邀请社区基层单位的工作人员,定期到学校为学生作学术报告,提高学生对社区的认识,加深学生对社区工作模式的了解,端正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态度,树立正确的实践观念,促使学生走出校门走入社区。基层工作人员常年扎根基层,工作经验丰富,能够对学生的社区实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学校可以选派社区人员也参加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组织学生进行各种讨论交流。也可以考虑派教师到社区做学术报告,对社区基本工作尤其是在日常事务管理、社区建设、社区文化、党团建设、居民业余生活提供必要的指导.不断巩固双方合作的基础。

(二)搭建实习实训基地

实践教学是整个高校教育教学环节中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提升学生社会职业素养以及提高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建立实习基地以及创新校企合作模式等,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为实践教学的顺利组织提供了根本保障。此外,实践教学还是学校事业蓬勃发展、办学目标得以实现、学校与社会、企业三者之间良好合作互动的保证。

通过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一方面有利于学校依托实习基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能够“根据社会需求调整教学方案,达到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的目的,使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3],进而为社会培养更多地基础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高技能专门人才;另一方面,实习基地的建立能够积极为学生创造更多地实习、实训平台,这种平台“不再是以往实习听一听、看一看、试一试的形式,而是学生亲自动手完成某项具体工作”[4],使学生在就业实习上得到更多的锻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岗位能力、个性的发展、拓宽就业渠道,能够快速适应社会需求和技术发展步伐,拓展就业空间,将书本的所学更多地转化为实践的技能,在将来的就业道路上占据更多的主动性。

(三)开展志愿帮扶服务

由于社区工作人员少,基础工作及专业性工作较多,极其需要与地方高校合作,寻找志愿者,建立长期、稳定的志愿服务模式,部分地承担社区的工作。社区利用高校资源,发挥高校学生的思想活跃、乐于奉献的特点,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社区日常志愿活动,例如:在关爱帮扶主题下,针对社区外来务工子女、父母时间较少在家的子女开展爱心捐赠、亲情陪伴、学业辅导等活动;针对空巢老人困难家庭团体,开展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应急救助、健康保健等结对帮扶活动;在文体活动版块中,以开展社区公益行动、社区礼仪培训、文明礼让出行、社区文艺大舞台、社区趣味运动会等活动为载体,推进社区公德,倡导文明礼貌风气。在教育培训版块中,依托社区家长学校,开展家庭饮食健康、日常生活保养、常见病防治等内容,全方位满足学生家长以及社区居民的知识需求。在咨询服务方面,可以进行普法宣传教育、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咨询、免费查体、家电维修等活动。

同时,高校学生通过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首先,帮助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在实践中检验所学、丰富所学,在完善自我的同时,拓宽了专业知识层次,使学生学以致用,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其次,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学生从社区活动增加对社区文化与地方文化的了解与认识。活动结束后,优秀的社区文化会随着大学生进入校园,通过社区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完美结合,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最后,通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学生可以根据实践经验调整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念、择业观念及生活理念等,再结合自己本身的能力及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四)积极参与日常工作

“高校-社区”结对共建后,根据社区工作部门的需要,高校可以选派优秀的高校学生不定期的参与到社区的日常管理服务工作中。全面参与社区日常事务管理,搭建大学生工作服务平台,争当社区小助手。在日常接待、文字材料、档案管理、群众走访、活动策划、家庭纠纷调节、信息采编、文化宣传方面,发挥优势,为社区和谐构建、创新社区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五)组织人员挂职锻炼

辅导员赴社区开展挂职锻炼也是“高校-社区”共建模式的有力抓手。“辅导员挂职锻炼也为高校与社区搭建了沟通平台,起着桥梁纽带作用。”[1]通过挂职锻炼,辅导员能够及时准确的把握挂职单位的需求,从而可以为“高校—社区共建”提出自己的有效建议,拉近了校区之间的距离。在挂职锻炼期间中,辅导员可以深入社区、了解社会,从而能够掌握许多关于社会实践的第一手资料,这为辅导员今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理念培养、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奠定了基础。另外,对社区而言,高校师资力量就如同新鲜的血液一样,不仅给社区带来了大量的新知识,而且也带来了许多新理念,这些理念对于提升社区管理水平和优化社区构建方案具有借鉴意义,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

[1] 邬海晔.地方高校与社区共建的措施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119-120.

[2] 杨正华.以就业为导向的实习基地建设模式及评估体系研究[J].考试周刊,2012(76):158-159.

[3] 李琦.利用“双循环”模式建设校外合作实习基地[J].技能开发,2011(14):59-60.

[4] 翟英.以就业为导向走校企合作办学之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8):16-17.

G648.4

A

1671-4733(2015)01-0042-04

10.3969/j.issn.1671-4733.2015.01.012

2014-12-12

李海兆(1984-),男,山东青岛人,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电话:0535-6903662。

猜你喜欢

校地社区学生
伊犁师范大学与和田市人民政府举行校地合作签约授牌仪式
社区大作战
校地共建型新型科研机构发展的逻辑与现实
——以C9 高校为例
校地结合政产学研互动服务地方经济——四川工商学院校地校企合作初探
校地企协同共育应用型人才教学实践初探——以四川工商学院产品设计专业为例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社区统战与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