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社科院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体系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5-03-27

河北科技图苑 2015年3期
关键词:社科院数据库数字

汪 灿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安徽 合肥 230051)

数字阅读时代,读者的阅读方式和图书馆的阅读服务方式及内容随之改变。地方社科院图书馆必然面对这一深刻变化。在这种背景下,地方社科院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体系的现存问题及解决对策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本文在调查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现存问题,并探讨对策。

1 地方社科院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体系的要素分析

李辉指出,读者、数字资源、阅读平台、馆员是构成图书馆“数字阅读”体系的四项基本要素[1]。笔者认为,数字阅读服务需要一定平台,也更需要服务内容和方式来支撑这个平台运行,以让读者、馆员和数字资源之间连接沟通,“阅读平台”这一要素扩展为“阅读服务内容和设施”更符合“阅读服务”这一概念;用“馆员”来概括全部数字阅读服务人员,不能更好地体现“服务”涵义,笔者认为用“数字阅读服务人员”更恰当。基于此处的扩展,笔者认为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体系是指图书馆服务人员依据服务内容的要求,采取相关的服务方式并通过一定的数字阅读设施将经过规划、采访、搜集、组织加工的数字资源发布和传递给读者,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同时读者也对整个体系因素进行反馈以促其改进的动态性、持续性体系。

2 地方社科院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体系现存问题

依据上述分析的四大要素,笔者以30所省、直辖市社科院图书馆(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海南省社科院尚在筹备中,也不包括在内)作为调查样本,主要调查了地方社科院图书馆的网络型数据库资源建设现状(由于试用型网络数据库权限变动较大,不纳入调查范围)。通过各单位网站或网页访问、QQ和EMAIL咨询、电话调查等手段获取具体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得出地方社科院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体系的现存在问题。

2.1 数字阅读资源体系基础薄弱,结构层次欠佳

完善的地方社科院图书馆数字阅读资源结构,首先应该具有一定的数量,然后在足够多的数量和种类基础上,建立起合理的层次结构。这种层次结构里应该有面向单位每个研究领域读者的综合性数据库,也要有能给某个研究领域读者提供高深度、专指性更强的专题性数据库;既要有信息机构开发的大众和权威性的数据库,也要有针对本单位科研活动的自建数据库等。根据调查结果,有17个馆拥有的数据库小于6个,占样本总数的56.67%。在这种数量偏少的资源基础上,几乎无法建立层次分明的结构体系。在数据库数量相对丰富的馆,也存在层次不够分明的问题,如有的馆专题性数据库只集中在经济数据类别,忽略了读者的研究范围是覆盖整个社科领域,也必然会造成阅读资源供求间的矛盾。其次是自建数据库不足,自建数据库针对性强,是对信息机构开发的数据库的强力补充,调查中虽然发现有13个馆有自建网络数据库,占调查样本的43.33%,但其总数量偏少,质量也良莠不齐,其对商业采购的数据库只能说是“能补充但不能有力补充”。

2.2 服务内容及设施严重落后

从调查结果看,地方社科院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内容和设施呈两个方面的落后态势:一是服务内容少,设施欠缺且落后。目前大部分馆还停留在用传统网站或网页平台来提供数字阅览基本服务的水平上,更深层次专业型服务内容欠缺,便捷的移动平台更是欠缺。如调查结果中,只有占样本总数的7%的2个馆提供了数字阅览推荐服务,开展率远远不足;对于移动客户端服务平台,目前仅上海社科院图书馆依托“超星移动图书馆”App建立了自己的移动服务端,这与泛知识环境下整个图书馆行业移动端建设如火如荼的情况差距太大。最典型的一点是很多图书馆连网站这种基本平台都没有建立,30个样本里只有6个馆建立了独立网站,其余全为单位网站下的子级页面,这些图书馆页面大都简单粗糙,欠缺美感。这仅有的6个图书馆独立网站,在内容更新、服务模块设计、信息陈列上也存在些许缺憾。二是大部分馆的服务基本还停留在“传递模式”上。这种模式下的服务是以数字阅读资源为中心的,阅读服务人员将数字阅读资源进行加工或建立信息系统,形成服务产品,并以某种策略提供给读者,一般比较传统,忽略了用户的阅读需求和有待解决的问题[2]。传递模式让数字阅读资源更倾向于单向传播,读者被动接受服务,读者主动性的缺乏与 Web2.0和 Web3.0精神相违背,其个性化需求也在传递过程中被忽视[3]。

2.3 现代沟通系统建设的缺失

数字阅读的沟通系统,是对内和对外沟通的两座桥梁。对内让读者和资源对接,一方面可以让读者充分了解资源,指引读者得到所需资源,并在读者阅读行为中,提供各种实时帮助;另一方面可以让读者对数字阅读体系中的各因素进行反馈,以促进整个系统向良性方向发展。对外则让图书馆和外界建立各种联系,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数字图书馆的建立和读者利用资源远程化的背景下,沟通系统应该借助各种现代网络技术和应用工具来与其相适应,如微博、移动终端App、网站、QQ即时通讯等工具[4]。

目前地方社科院图书馆的沟通系统建设普遍欠缺。根据调查结果,样本中没有一所馆开通实时咨询和微信服务,仅上海社科院图书馆开通了微博服务,大部分馆的沟通渠道仍局限在网站或网页上,有的馆网页甚至连联系电话都没有,根本不具备任何内外沟通的功能。而且笔者注意到很多没有自己网站的图书馆在发布资源信息的时候通过单位网站的“通告”栏来发布,长久下来,资源信息零散,影响读者查阅的效率。

2.4 部门模式设置传统,缺乏专业型复合人才

数字阅读方式的广泛开展,需要一个职责明确的部门来管理和建设数字阅读体系。但根据调查结果,只有5个馆设置独立部门来明确负责数字文献资源的采购和管理,占样本总数的16.67%。很多图书馆部门还是按传统模式设定,网络数字资源采购和数字阅读体系管理职能被分散到各部门职责中。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社科院图书馆为专业型单位内部图书馆,工作人员少于高校和公共图书馆,一个工作人员负责多项事务,且数字资源量也不是十分丰富,所以难以建立起独立运行的部门。

服务人员在数字阅读体系中具有资源建设者、读者导向、沟通桥梁等重要的作用。数字阅读体系的建设必然要求从业人员最好具有复合型知识,才能更好胜任职责。但是通过调查,笔者了解到目前地方社科院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人员虽然大部分具有本科以上学历,部分人员具有高级职称,但具有图书情报及多学科专业背景的工作人员尚不多,专业人才及复合型人才仍有待补充。

2.5 整体规划性的空白

数字阅读体系的建设是一项长期且动态的过程,要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依据内外界因素进行调整,以发挥系统的最大功能。所以,建设数字阅读体系要有一个长短期相结合的规划,规划包括持续的经费来源、数字资源的建设和分配、人力资源的长久保障、服务内容和模式的不断改进创新等。但目前大部分地方社科院图书馆尚处在刚向数字化转变的起步状态,从阅读体系四因素现状调查结果上看,很多馆都在体系建设的摸索和起步阶段,同时在财力、人力和政策等因素的限制下,缺乏一个整体的规划。

3 地方社科院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体系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3.1 观念革新先行,争取经费支持

地方社科院图书馆数字阅读体系建设现状并不乐观,其原因是错综复杂的。要解决以上问题,观念革新应该放在第一步,对于革新的理念,如“以人为本”理念、大数据开发等,是罗列不尽的,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有革新的信心、决心及上进心,并有学习新理念和对其进行运用的耐心。

除了“观念革新”这一先决条件,建设数字阅读体系还有一个重要的基础条件就是经费,调查中很多落后现状分析到最终其实都是因为经费在制约。要争取持久稳定的经费支持,因为有规划性的数字阅读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工程,不可能一步到位的。

3.2 建立内容丰富、结构层次分明的数字馆藏

在大部分地方社科院图书馆基础薄弱、经费不足的条件下,数字资源藏量一直是个制约数字阅读体系发展的瓶颈因素。这就要转变传统的资源建设思路。

首先要将资源由取得权限向共享转变。资源共享的途径有很多:(1)加入全国和地方资源共享联盟。如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SHL(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等[5]。(2)全国社科院图书馆系统建立资源共享联盟。分析现状发现,很多馆购买的数据库都相对重复,如有25个馆都购买了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而地方社科院图书馆的读者相对偏少,人均成本较大。如果建立社科院系统的资源共享协作机构,以“团购”模式来购买大家都必需的数字资源,既扩充了资源又节约了经费。(3)和其他图书馆进行资源共享。这种方式里,一般选择社科资源丰富的馆来合作,在沟通的基础上,双方签订协议,进行共享。

其次要将OA资源(开放存取资源)提到重要位置。建设OA资源,可以节约购置经费,扩充馆藏数字阅读资源容量,同时也增加了共享“筹码”[6]。但目前地方社科院图书馆普遍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仅上海社科院图书馆做了OA资源专题。地方社科院图书馆可以在读者需求基础上,搜集OA数字资源,分辨筛选后进行信息组织,再发布到各终端来让读者和资源相联接,并在后期要做好资源介绍、使用指导等服务。

再次要数字化自身特色资源。在调查中发现,接近一半的地方社科院图书馆依靠当地文化资源和其特色馆藏建立了特色网络数据库,这既丰富了阅读资源,又满足了本单位读者需求,也同样增加了共享“筹码”。所以各地方社科院图书馆的眼光不能囿于自己馆藏的一次资源,应该在分析读者阅读需求的基础上,根据自身资源特色,选定主题,依靠自身人力资源组织技术团队,以较低廉的成本开发各种特色网络数据库。

3.3 多平台拓展服务内容,建立多渠道沟通系统

在读者对移动平台和信息无缝对接的要求日益增加的背景下,地方社科院图书馆的数字阅读服务应该先补齐电脑端网站平台并开发各种移动端平台,然后在多平台上提供服务,不能仅限于“传递模式”的阅览服务,要向“使用模式”和“问题解决模式”的服务内容拓展[2],如开发阅览实时咨询、数字阅览推荐、开发二三次数字型文献、个性化服务、集成化服务等,以用户问题和用户需求为导向来提供阅览内容和服务。

现代数字阅读体系里,读者的需求导向和互动是一个重要考量因素,其离不开多渠道沟通系统的建设。首先要完备最基础的网站建设,让网站成为阅读体系信息的发布集散地,集中的信息来源会大大提高读者阅读活动效率。其次要紧跟技术潮流将现代手段的沟通工具应用起来,如现今的微博、微信、QQ等,并开通实时咨询沟通渠道,同时在集成的个性化服务系统和移动客户端里也提供沟通渠道,让读者的沟通和信息一样“无缝对接”。

3.4 着重培养已有人才,树立团队意识

数字阅读服务人员是资源建设的规划者、读者阅读的引导者、阅读内容及设施的施行者和应用者、相关技术的支撑者。但由于现阶段地方社科院图书馆岗位设置及人员招聘还受传统体制束缚,所以灵活设置岗位和及时招聘人才是很难一时实现的。对于“数字阅读服务人员”这一元素的优化和创新,还要着眼在已有人员身上,如建立完善的培养规划,向复合人才方向培育服务人员,同时提升其工作“智商”和“情商”,让其可以独当一面的同时,也解决了地方社科院图书馆人员较少带来的不利之处。

数字环境下的阅读体系建设,需要图书馆有团队理念,如IT技术团队、用户需求分析团队、数据挖掘团队等,在培育“多面能手”复合型人才的基础上,图书馆就可以用较少的工作人员来灵活组建各种团队,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解决了被体制束缚的人力资源短缺之憾。

3.5 注重对服务数据的挖掘,做好服务规划

从调查现状看,数据分析工作在大部分地方社科院图书馆的数字阅读体系建设中都缺失或不足,如果有,也限制在很基础的数据处理工作上,如将文献资源等进行数字化、网络化、语义化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尽力实现用户的最大满意和最大程度利用[7]。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传统业务将向数据分析、数据挖掘转移,对大量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将成为其主要业务,图书馆资源数据 量的扩展、服务质量的提升、服务策略的转变不仅仅是依靠简单的数据共享、丰富资源、创新方式、增加时间等,更多是依靠从大量数据中发现规律、找出数据潜在价值,从而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准[7]。正因为如此,我们要开始重视“数据”带来的重要指导意义,最好成立专门的数据处理小组或部门专门负责数据的采集、收储、挖掘和利用[8],来对读者的阅读行为、阅读社会关系、阅读需求和阅读方式变化趋势等数据进行过滤、处理和分析[9],图书馆在这些分析后的数据基础上再制定数字阅读体系的各级别战略规划。

[1]李辉.论图书馆“数字阅读”体系建设[J].图书馆研究,2013,43(2):60-63.

[2]陈建龙.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124-132.

[3]赵惟.从用户接受到用户体验的图书馆信息服务[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9):114-116.

[4]刘颖.刍议高校图书馆沟通艺术[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10(1):105-108.

[5]戴龙基.我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可持续发展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27-35.

[6]刘建丽.高校图书馆在开放存取模式影响下的数字资源建设[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4,34(8):37-39.

[7]杨海燕.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服务浅析[J].图书与情报,2012,(4):120-122.

[8]许玲.大数据时代图书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4,(5):117-120.

[9]马晓亭.基于用户服务价值的图书馆大数据价值分析与服务质量保证研究[J].图书馆,2014,(5):95-98.

猜你喜欢

社科院数据库数字
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王纲到省社科院调研
陕西省社科院为离休干部过百岁生日
答数字
数据库
数字看G20
数据库
数据库
2016年西藏社科院16项院级课题结构
数据库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