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1例病例分析
2015-03-27徐娜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1例病例分析
徐娜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西药房北京100040)
关键词利奈唑胺;血小板减少;分析
【中图分类号】R978.1
1.病例资料
患者,男,85岁,主因喘憋4年,加重2天于2014年12月19日入院。患者既往曾多次因胸闷、心慌、气短入院治疗。此次于2014年12月6日晚8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5℃,伴咳嗽,无咳痰,有双膝关节疼痛,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并给予头孢曲松、阿奇霉素抗感染等治疗后症状好转,于12月13日出院。12月17日患者着凉后出现喘憋,咳嗽、咳痰,无发热、咯血、胸痛等症状,收入监护室,予头孢哌酮舒巴坦等抗感染治疗,后因体温较高,改为亚胺培西司他丁钠、莫西沙星抗感染治疗,同时予抗纤维化、祛痰治疗,期间体温最高39℃。于12月19日转入呼吸科进一步治疗。
2.主要治疗经过
患者入科后有发热,体温波动于37.5-38.5℃,查血常规示白细胞正常,中性粒细胞偏高,肺炎支原体抗体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1:640,继续给予抗感染,同时抗纤维化、祛痰等治疗,12月22日开始体温明显下降,后查痰培养示金葡菌、白色念珠菌,加用替考拉宁抗球菌,氟康唑抗真菌治疗。12月28日复查血生化,肌酐(cr)125.1umol/L,根据Cockcroft公式计算其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为24.29ml/min,患者肾功能不全,考虑到替考拉宁具有肾损害,故于12月28日将替考拉宁改为利奈唑胺 600mg,q12h(商品名斯沃, 美国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用药当天血常规示WBC 13.45*109/L,PLT 126*109/L,利奈唑胺应用3日后患者出现小便出血,黑便,急查血常规示WBC 10.69*109/L,血小板计数 12*109/L,立即停用利奈唑胺,1月1日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再次减少为 7*109/L,血小板减少迅速,予以输注血小板、红细胞及血浆,患者消化道出血逐渐好转,症状好转。此后血小板计数逐渐恢复:1月2日 PLT 61*109/L,1月5日 PLT 81*109/L,1月8日 PLT 158*109/L。
3.讨论
利奈唑胺是全球第一个人工合成的恶唑烷酮类抗生素,为细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它不影响肽基转移酶活性,只是作用于细菌50S核糖体亚单位,阻止形成70S始动复合物,这种独特的作用部位和作用方式,使得利奈唑胺在具有本质性或获得性耐药特征的阳性细菌中,都不易与其它抑制蛋白合成的抗菌药发生交叉耐药,在体外也不易诱导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利奈唑胺主要用于治疗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感染,金葡菌及肺炎链球菌所致的社区及医院获得性肺炎,以及由金葡菌或化脓链球菌导致的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尤其对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所致感染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1]。自2007年9月在我国上市以来,利奈唑胺救治了无数重症感染患者,相比糖肽类抗生素,它的耐受性显著提高,尤其对于肝肾功能不全者。其组织体液分布也更广泛、浓度更高,老年人药物代谢无明显变化,故老年人也无需调整剂量。独特的优势使得利奈唑胺在临床严重感染患者尤其是肝肾功能不全及老年患者者中使用广泛,因此其不良反应也多有报道。利奈唑胺轻中度不良事件常见为为恶心、头痛,腹泻、高血压、瘙痒等[2];严重不良反应为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其中骨髓抑制较为常见,包括血小板减少,乳酸酸中毒及高乳酸血症,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其中以血小板减少最受关注[3]。本文病例中患者在使用利奈唑胺当天测定其血小板为正常值,在利奈唑胺治疗期间未使用其他有明确骨髓抑制作用的药物,而且该患者用药3天后血小板测定值迅速下降,采取停药措施8天又恢复到正常水平。发生不良反应时间因果关系明确,而且利奈唑胺有明确的骨髓抑制作用,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采用的因果关系评价方法[4],明确该患者血小板减少为利奈唑胺所致。有文献报道,一般使用利奈唑胺治疗4-6周以后会出现可逆性得骨髓抑制,如血小板减少、贫血等,主要与患者用药疗程有关[5]。但是若是老年患者、并且基础疾病较多、病情较重时,即使短期用药也会出现血小板减少[6]。该患者用药3天后血小板计数迅速降低考虑年龄大,基础疾病多,病情危重有关。患者停药8天后血小板恢复至正常水平,符合血小板的生长规律,可见利奈唑胺导致的血小板减少是可逆的。
4.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防治
虽然利奈唑胺抗菌作用强大,但由于长期使用会导致血小板减少,因此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应遵守抗菌药物应用原则,严格按适应证合理用药,而且治疗疗程一般不超过28天。在应用利奈唑胺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血常规,关注患者有无出血倾向,高龄、严重感染患者尤为注意。若血常规测定异常,考虑为药物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时,应立即停药,当血小板计数减少至30×109/L和(或)发生严重出血倾向时,应及时输注血小板,加用糖皮质激素[7],如果同时发生红细胞减少,应给予红细胞生成素治疗,伴发白细胞减少,应加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8]。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2010 年版)[S].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742-743.
[2]陆奇志, 曾嵘, 李俊. 利奈唑胺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 内科, 2013, 8(3):297-299.
[3]Garazzino S, De Rosa FG, Bargiacch IO. Haematological safety of long term therapy with linezolid[J]. Int J Antimicrob Agents, 2007, 29(4): 480- 483.
[4]朱永珙. 进一步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的质量[J]. 中国新药杂志, 1999, 8(1): 37-38.
[5]崔向丽, 赵志刚. 新型唑烷酮类抗生素利奈唑胺[J]. 中国新药杂志, 2008, 17( 6) : 530- 533.
[6]Attassi K, Hershberger E, Alam R ,Thrombocytopenia associated with liezolid therapy. Clin Infect Dis. 2002; 34: 695-8.
[7]王博雅,闫素英.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及其防治[J].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1, 13(2): 99-102.
[8]刘岩,俞森洋. 高龄严重感染患者应用利奈唑胺的疗效及其对血小板的影响[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0,12(3):19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