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当代大学生的务实精神探析
2015-03-27张付新
张付新
(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阿拉尔843300)
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我国30多年来改革开放为国家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我国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转型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盼。作为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当代大学生无疑被人们倾注了更大的期望,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立和“中国梦”的实现都需要当代大学生弘扬务实精神,开拓创新,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务实精神是创新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精神的重要源泉。
一、当代大学生弘扬务实精神的重要性
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经久不衰的科学精神,务实精神是从客观实际获得真知灼见,进而把握事物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并以此改造事物和指导实践。务实精神体现着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只有用务实精神熔铸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我国的基本国情,抢抓机遇、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充分考虑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才能防止和克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心态和做法。牢牢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首创精神,把全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发展好、实现好、维护好,不断满足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一)大学生弘扬务实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客观要求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议》明确提出“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努力在全党形成求真务实的风气”[1]的主张。面对市场经济发展、日益浮躁的社会氛围,大学应坚守住大学精神,抵制投机取巧、哗众取宠、形式主义等不良思潮。当代大学生要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的改革进入艰难的爬坡期,社会转型中的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急需畅通利益维护和利益诉求的体制和机制,增强发扬艰苦奋斗作风的自觉性,全心全意去为最广大人民谋取利益。[2]
(二)高校弘扬务实精神是高校重塑大学精神的现实需要
现代大学在我国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三大功能。大学精神就是务实精神、自由精神、创新精神的精神三部曲。[3]高校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多重功能和作用,决定了它在高等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和始终发挥着特殊的作用,也是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受益的思想基础。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恪守学术道德,诚信考试,认真做好毕业论文;勤奋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安静思考;脚踏实地多做基础训练,练好基本功,不浮躁、不虚飘。目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人类新的知识和信息每天都在以几何速度激增,当代大学生必须弘扬务实精神,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踏踏实实地走稳、走实每一步。
(三)弘扬务实精神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全面发展是其适应未来社会的必要条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旨就是要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学习和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生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高校应当强化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要求他们追求真、善、美,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的遵纪守法观念、经济意识、发展意识和竞争意识。同时也应当看到,当代大学生普遍关注自身发展和利益得失,较少考虑到集体利益和国家需要,高校应加强集体主义和团结合作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此外,现代社会发展迅速、多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致的,必须优化学校、家庭、社会等各种环境,为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人的需要包括物质需要、各种精神需要以及自我实现和发展,增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需要提高大学生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适应各种社会交往关系,满足生存需要、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科学发展观倡导“以人为本”,真正实现人的平等发展,规避劳动异化现象。
二、当代大学生弘扬务实精神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代大学生虽然享受了更加丰裕的物质生活,可是他们也正在接受前所未有的就业、学业、价值观、社交等挑战和压力。当代大学生在弘扬务实精神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
(一)学风上的浮躁愈加明显,发奋苦读正在面临挑战
独立思考、认真钻研的精神是科学领域和生活各方面获得成功的法宝。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的生源质量有所下滑是不争的事实,抢占座位、插队抢饭等成为这些大学生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受到社会上炒股等暴富心理的影响,在学业与爱情方面容易忽视自身条件的制约和整体利益的束缚,滋生急功近利心理。他们对学习环境和学校教育有所质疑,甚至是反感,一些大学生产生了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精神状态不良的现象,在学习上疲于应付、投机取巧,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高中的高度紧张的学习生活到大学中的自我管理,一些缺乏意志力、自我控制力的大学生无所适从、躁动不安,随之心烦气躁,使学习生活隐患重重,甚至直接影响到他们四年的生活和学习。因此,认知水平的社会差异、社会环境和学校状况是导致大学生不务实的直接诱因。
(二)价值观上的迷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入脑入心的成效并不显著
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读书无用论”使他们产生许多迷茫,勤奋学习者不一定获得丰厚回报,刻苦钻研者也未必找到好工作。贪污受贿、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拜金主义、道德沦丧等社会弊端和各种社会问题在高校也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来。有些意志薄弱的大学生抵抗不了外界诱惑,对其学习生活有着潜移默化作用。认识的片面性加上急于求成的心态,极易诱发当代大学生产生偏执、冲动、盲目等心理问题,导致其心浮气躁。同时,现实生活中拿“剃头刀”比“手术刀”还吃香、“上大学不如打工”等的言论也使大学生的价值观迷失。阶梯教室里几百人的合班听天书,上课过程中玩手机、睡觉或自行其事,最后考试结果差不多大家都能过。面对上述情况,一些大学生怀疑自己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做了无用功,进而怀疑知识改变命运,这使得他们心神不宁、不知所措。不少同学消极散漫怕吃苦,做事急躁冒进,缺乏恒心,与大学主流文化与校园生活渐行渐远,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埋下祸根。
(三)交友观不成熟,社会交往趋于急功近利
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及各种价值观多样化,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大学比高中更加开放,高校管理也不像高中那样封闭,大学倡导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大学生对社会、人生、事业、爱情的认识极其不成熟、不完善,一些大学生无所适从,消极的思想观念一旦在其社会交往中占据重要位置,极易产生浮躁心理,使他们看不清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大学生恋爱中的见异思迁,使少数人变得急功近利,只要有利于自己,就会不择手段,甚至会出卖自身的肉体和灵魂。一些大学生爱情已沦为明码标价的商品。端正大学生恋爱观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体,也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4]也有一些大学生交友不慎,加之在经济等问题上纠缠不清,最后害人害己。
(四)过分重视自身利益,对公共利益比较漠视
当代大学生九零后居多,受到“独生子女综合症”的影响,有些大学生考虑问题只从自身出发,只顾自身利益。高校应培养大学生勇敢地面对可能出现的挫折和失败,百折不挠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和理想,进而磨练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大学生要抑制消极的、不愉快的情绪,使情绪服从理智,克服从众心理。同时低效益就业的社会现实也造成当代大学生的浮躁心态,社会要多为大学生的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尤其要建立健全顺畅的参与机制、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大力打击用人制度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让大学生有用武之地和表演舞台。此外,必须向大学生讲清楚,现代社会是讲求合作的社会,互利共赢,共生共荣,使他们从虚幻的网络中回归到现实世界。
(五)生活上的享乐主义,缺乏改变现状的精神动力
当代大学生从入校的那天起,就已接触到都市开放的生活方式。由家庭的亲人监护、关爱到大集体大环境的相对个人化,这种被人管着和自我管理的巨大落差,使得生活上缺乏自理的大学生就过得比较艰难。生活中的狂热和冒失,求职中的眼高手低使一些大学生痛苦万分,加上他们缺乏自我克制能力,遇事比较冲动、情绪化和偏执。以往充裕的物质生活使他们安于现状,缺乏改变现状的动力。
三、当代大学生弘扬务实精神的对策和建议
(一)科学定位,深入贯彻落实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也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正确方向和途径,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思想和工作方法。高等教育应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重视关心和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当代大学生要客观的认识和评价自己,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既放眼未来,又立足当前;既要充分展示,又不能忽视自己的能力;既要有长远的宏伟的大目标,又要注意脚踏实地逐步实现,在治学、处世做人的态度和学风层面,努力改进和弥补,用平静的心态和端正的态度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大学生要培育务实精神,合理规划理想。只有务实,才能逐渐减少急躁冒失的不理性行为。对待人生和事业,务实是开拓的基础,是创新的源泉。务实的人面对生活充满兴趣和进取心,往往在工作和学习中创新生活、体验生活,不断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既不浮夸而盲从,又不为无所事事而烦恼。
(二)坚持正确的硫导方针,提高学习主动性
疏导的实质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5]坚持正确的疏导方针,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引导。正确疏导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基本的方法和途径,也是高校思政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和基本功。教师渊博的知识、幽默的讲演深受大学生欢迎,教师要具有自身魅力,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强调学科的应用性、专业性、新奇性等,克服懒惰盲从。作为大学生一定要正确定位、科学规划,主动与社会丑恶和虚无划清界限。教师要强化教学意识,提高教学质量,拓宽就业市场,使学生坚定信心,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教师必须坚持艰苦深入的工作作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贴近、了解大学生,必须坚持言行一致、身教重于言教的重要原则,用言教明理,更以身教带人,必将取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佳效果。
(三)明确社会责任,培育当代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是使人正确认识社会、关心社会、理性参与社会事务的意识。实施公民教育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品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其目标是人的社会化,根本宗旨是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高校要注重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和公民素质的提高,重视大学生人文修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学会自信、自强、自理、自立,这样才能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需要的统一、享受权利与承担责任的统一、理论学习和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生活很难一帆风顺,高校教师应教会大学生独立面对困难和挫折,克服盲从浮躁,尤其是杜绝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遇事善于思考,泰然处之,不为时尚所迷惑,也不为潮流所支配;既要站得高、看得远,又要稳得住、做得细。通过实践锻炼和陶冶情操,使大学生懂得在享受成功喜悦之际学会承受失败的痛苦,激发大学生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丰富校园文化,关注大学生民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健全、丰富、优化党团组织,强化党团组织的作用,使大学生情有所归。通过开展各种有益的社团活动,鼓励和动员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使其特长得以发挥,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存在“有经验者优先”、重男轻女、院校歧视、地域条件等诸多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高校应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就业信息机制和就业选择平台,这样有效降低就业和招聘成本,防止大学生在不同的人才招聘会转场和忙于奔波。大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高校应为大学生创造和搭建发展的平台与环境。大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性、渴望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和急切关注社会的心理倾向比较强烈,同时存在心生好奇和无所适从的矛盾心态,学校应采取报告会和学术讲座等多种形式,对大学生新奇、迷茫和不解的一些社会问题加以澄清和解答,并对他们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学校应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不断加大奖学助贷,切实保障各类贫困大学生的民生问题。大学生也应自己想办法,争取自立和自强,尽力减少后顾之忧。通过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和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培育和提高大学生团队合作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五)艰苦奋斗,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当今世界,各国间竞争的焦点是综合国力的比拼,其物质基础是经济和技术实力,但其精神内涵却是民族精神的支撑。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优良传统的勤劳俭朴、自强不息的民族,而当代大学生生活在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之际,相对安逸的社会环境逐渐磨灭了他们奋斗的锐气。社会上“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不恰当的炫富现象,更增添了当代大学生养尊处优的底气。然而,正处于树立远大理想时期的青年大学生,应该熟知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和自己家庭的经济状况,更应该提倡自立,坚决抵制排场和铺张浪费。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高校应在大学生群体中继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团结合作精神、艰苦奋斗精神于一体的中华民族精神,戒骄戒躁、谦虚谨慎、求真务实、锐意进取是他们应有的智慧和修养。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EB/OL].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16/20011007/575835.html,2001-01-07(人民网)
[2]王久高,孟毅辉.“求真务实”精神提出的背景、内涵及基本要求[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6):38
[3]李俊莉.务实、自由、创新:大学精神三部曲[J].理论研究,2012,(2):276 ~277
[4]许萍.功利主义伦理思想对大学生恋爱观教育的启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4,(4):136 ~137
[5]肖高武.思想政治工作要强化务实精神[J].衡阳医学院学报,2000,(2):14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