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乡土文化学出高雅语文
——淮扬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的行动研究
2015-03-27陈淮高
陈淮高
(江苏省清河中学,江苏 淮安 223001)
巧借乡土文化学出高雅语文
——淮扬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的行动研究
陈淮高
(江苏省清河中学,江苏 淮安 223001)
就淮扬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淮扬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勾连,以及有效运用淮扬文化对学生为人为学、审美情趣熏陶和培养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让学生灵活运用地域历史文化,提高语文学习能力,滋养丰厚人文素养。
淮扬文化;高中语文;内引外联;人文性;语文能力
0 引言
在区域性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发掘区域文化的精髓并与课堂教学有机联系,就能让学生受到优秀文化和思想的熏陶,增强文化底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获得奋发向上的人生动力。下面从淮扬文化与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的行动方面进行研究探讨。
1 认识淮扬文化,把握淮扬文化的精髓
淮扬文化狭义上理解应该为以现在淮安地区和临近的扬州地区的历史文化为载体所形成的文学、艺术、历史等传承至今且仍然处于不断发展的优秀文化。其内容涉及多个方面:历史遗迹、文献书籍、历史故事、人情风物等,其精髓包括体现一切文化共性特征的文学创作价值与思想内涵价值,还具有体现地方文化特色、能增进学生乡土情怀的民俗风貌、精神观念等。
地域文化具有一些典型特征,具有很强的乡土性。这种乡土性是所有生活于这方水土上的人们的共同情感记忆与传承的纽带。淮安历史上英才辈出,有汉代辞赋家枚乘,汉代军事家韩信,抗金女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民族英雄关天培,敬爱的开国总理周恩来等。汪曾祺的淮扬菜研究、高邮生活回忆等作品都可以说具有浓厚的淮扬历史文化意蕴。
高中语文教学需要情境教学,需要优质教育资源,更需要研究和吸纳本土的淮扬文化,让语文教学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兴趣有热情学习,从而提高乡土意识,形成浓厚的热爱家乡的情感。淮安区是《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的故乡,教师可以挖掘吴承恩写《西游记》的时代背景,分析其写作的动机与内容,从《西游记》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修得正果中感受到不屈的反抗精神,学习他们师徒身上坚忍不拔的毅力;感悟前途光明,而道路曲折的道理。由此激励学生下苦功夫,坚定不移地在文化海洋中搏击和奋进。
研究淮扬文化,就是研究地域文化,正视这方热土上的历史和人、事,在认识淮扬文化中把握淮扬文化的精髓,找到前人生存和奋斗的价值。高中生学习和借鉴他们的智慧、品质和胆识,这样,学生的学习就会增添新的动力,觉悟就会有新的提升。
2 淮扬文化与高中语文教学衔接之管窥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活动中,如能重视淮扬文化的引入并渗透性地落实,淮扬文化的精神内涵必能成为提升学生心灵境界的最佳养料之一。
2.1 阅读教学中融入淮扬文化
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在强调以生为本,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的落实中,教师要注意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对阅读和学习的兴趣,推进他们自主和个性化阅读能力的提升。如在《长亭送别》教学中,戏剧的基本知识和文化常识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内容。教师在导入中可以淮安区城内“窦娥巷”为引子,简介元杂剧《感天动地窦娥冤》这一戏剧梗概,由发生在我们这片热土的戏剧激起学生对戏剧知识的兴趣。戏剧家关汉卿当年正是经过淮州,采集了山阳窦娥的故事,才创作了名剧《窦娥冤》。剧中所设场景,淮安都有遗迹可寻。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元代四大家中为什么没有王实甫?由此,引导学生掌握元杂剧的特点,也激起学生阅读《长亭送别》的兴趣和阅读品鉴的能力。
淮扬文化是广袤的里下河地区的特色文化,教师在教学中,还可将视野放得更开阔一些,比如在姜夔《扬州慢》、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等诗歌的学习中,都可以引入淮扬文化特点。晚唐时期,淮安又出了一位著名诗人赵嘏,因其《长安秋望》一诗中有名句“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时人传诵之,呼之为“赵倚楼”,学习此诗时,可让学生在充分感受地域文化之后知人论世地品鉴。
2.2 让淮扬文化成为个性写作的素材
作文教学历来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随着江苏高考作文的改革,具有乡土气息,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记叙性文章备受青睐。因此,在写作中如能指导学生将身边的淮扬文化融入作文,势必会增添生活气息,又可以有文采和文化底蕴。就淮安区而言,作文时可以写周恩来纪念馆与周恩来精神对自己成长的影响。
汪曾祺1938年曾借读淮安中学。如果学生能借鉴汪曾祺的散文和小说的写法,学习和吸收其写乡土文化的技巧,那么,他们的文章定能在质朴中透出几分清新。如作品《萝卜》《鱼我所欲也》《肉食者不鄙》都显现着汪氏文风,写出了淮扬文化的分支——淮安地区的饮食文化。教师如果能够找到淮扬文化与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点,那么教学会更加有血有肉,更加灵动,更加充满感染力。
3 发挥主动性,让学生自主挖掘淮扬文化
淮扬文化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有必要、有责任去挖掘、利用并传承。大家知道,莫言正是因其作品具有“将梦幻般的现实主义与民间传说、历史和当代相融合”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可以说莫言很多作品都是以乡土记忆的方式来写作的,其将高密乡土作为背景,把童年生活的记忆与民间文化传承以及从古典文学中获得的滋养融入到作品中,有人说高密是莫言系列作品发生背景的文化代码。
由此,语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们能够自主、主动地去寻找地域文化,通过课内学习与课外探究相结合,提升高中语文学习的境界。教师可以给他们提供研究文化的对象,思考自己生活其中的感受,体悟浓郁的淮扬文化对自己的启迪,探究淮扬文化与现实生活的交汇融合,让学生自己去登镇淮楼、游洪泽湖、赏瘦西湖、听扬州清曲、欣赏淮剧,读汪曾祺的乡土作品,找有关淮扬文化气息的人文典故;借助多元化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影视、音乐、美术激发学习、思考和创新的情感,在诵读品鉴、感悟质疑、讨论演讲、表演展示中让淮扬文化扎根心灵,活学活用,丰富自己热爱生活、热爱文化、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总之,热爱家乡,传承和发扬民俗与传统文化,提高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是我们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中学生思维品质、人生观、道德观渐趋成型,利用语文教学让学生感受淮扬文化,让淮扬文化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应该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可行的教学路径。期望淮扬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的行动研究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增添新的活力,巧借乡土文化,学出高雅语文。
[1]朱新婷.高中语文教学渗透文化意蕴之管见[J].语数外学习,2013(8).
[2]邱永春.高中语文教学与民俗文化教育[J].考试周刊,2013(55).
[3]吴中辉.生态课堂让教育回归本真[N].中国教育报,2012-12-12(007).
[4]周林成.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发挥主动性[J]新课程学习,2011(9).
[5]周欣.江苏区域文化划分研究综述[J].扬州大学学报,2007(5).
[责任编辑:李强]
2015-07-25
陈淮高(1965-),男,江苏涟水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陕西师范大学兼职研究员,淮阴师范学院兼职教授,主要从事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E-mail:1506669337@qq.com
G633.3
:A
:1671-6876(2015)03-02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