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与培植——基于计划体制与市场体制的比较
2015-03-27夏婷婷
夏婷婷,彭 勃
(1. 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合肥230011;2. 淮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安徽 淮北235000)
一、高等教育资源的界定与配置
(一)高等教育资源的界定
高等教育资源指在一定社会背景和条件下可以为当下高等教育事业做出贡献,并且在其系统下进行加工改造的所有相关要素的总和。高等教育机构是为了保存人类积累的知识、积攒下的智慧而创造出来的特殊组织,既是为人们做贡献的文化机构和学术组织,也是过去一千多年来人类最杰出的创造之一。高等教育具有传承人类文化与智慧、培养人才、创新科技、树立道德良心、服务社会等功能,并具有专业性、稀缺性、迟效性、外部性等特征。
根据高等教育的功能和特征,高等教育资源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文化资源。文化的概念很复杂,大致包括人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高等教育文化资源主要指社会和公众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念、大学精神、校园氛围,规定高等教育发展方向的制度安排,高等教育传承和创造的科技知识等。二是物质资源。高等教育存在与发展需要必要的物质基础,只有在一定物质条件下,高等教育才能实现其目标。三是人才资源。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管理者、教师和学生都是人才资源。管理者是知识、技能和品德的聚集者。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经过初、中等教育培养,正处于成才的进程之中,是“准人才”。
在高等教育三类资源中,文化资源是灵魂,是高等教育资源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学氛围、学术积淀、大学精神等是高等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高等教育创造的科学技术、传承和传播的知识也是以文化的形式存在的。这些资源是高等教育的创造成果,也为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人类文明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物质资源是基础,离开场地、设备、图书等物质资源,高等教育无法实现培养人才、科技创新、服务社会、传承文化的功能。人才资源是根本,是高等教育中最革命、最活跃的资源。可以说,物质资源和文化资源都是人才资源的创造成果。高等教育是人的事业,也是为了人的事业。需要指出的是,文化资源、物质资源和人才资源是互相依存、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支撑着高等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二)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
自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这段时期,中国是计划经济体制,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具有以下特点:国家对社会资源进行统一分配,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的人才和物资完全由政府分配,一切以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战略为中心。在当时中国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下,高等教育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尽管反思之后有所扬弃,但发展仍然缓慢。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随着国家形势的变化而变化,改革开放之前与之后三十年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这也验证了英国著名高等教育学家阿什比“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之说[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行了一系列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政策,高等教育所需的人才与物质资源分配也随之发生变化。
在物质方面,改革开放之前,中国高等教育的经费来源渠道单一,所需的款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的直接拨款。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采取多渠道筹集教育费用的政策。当前,随着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进一步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机制也不断完善,人才与物质资源分配格局大幅调整,经费来源渠道不断拓宽,来源方式不断增加,变得多元化,除国家和地方财政拨款外,还有学杂费、捐款、校办产业等收入。
在人才资源配置方面,改革开放以前是国家统包统分,而现在已经逐步打破这一格局,并加入了市场机制,使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的同时也发挥市场的作用。当前,国家已经取消了毕业生的包分配政策,配置方式是学校推荐、自我推荐、人事代理、人力资源市场聘用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在高校教职工资源配置方面,应聘人员可以自愿与高校签署就业协议,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协议期满后,双方可以解除,各自重新进行应聘、招聘;也可以续签协议。在高校学生资源配置方面,改革开放后国家积极推进高考制度改革,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录取人数逐年增加,教育方式也不断拓宽,除了普通高考之外,还有成人高考、高教自考、夜大、函大、远程教育等,给学子提供了大量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因此,学生资源配置具有了更强的灵活性,并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避免了不必要的人才浪费。
以上有关改革开放后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表明了高等教育资源的变化趋势。改革开放初期,改革的总体特点是在原有的框架内反思与变革,虽有改革但还是保持总体规则不变,即使在经济领域也是如此。在1978-1984年恢复时期,农村改革有了突破,取得了巨大成功,这让人们意识到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必须触及经济体制的核心,即资源配置方式。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教育方面改革也随之启动。1985年,国家制定并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然而在当时情况下,改革方向不够清晰,改革步伐十分缓慢,没有足够的目标性和坚定性。1992年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决定了资源配置方式,高等教育改革也随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变而进一步加大了力度和深度。
二、对计划和市场两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分析
(一)计划配置方式的分析
计划配置方式具备一些优点:第一,计划配置方式有利于在总体上有效配置资源,调节社会供需以达到平衡状态,维持国民经济有序发展。第二,可以集中力量将重点放在一些特定建设上,这样可以把控资金并避免因资金分散造成建设落后,同时也可以防止因重复建设而造成资源浪费。第三,计划配置方式不仅合理调节了收入分配,还保持了社会公正,从而避免两极分化。计划配置有两方面的不足:首先,计划调节的目标是从社会需求出发,实现整体经济利益,而组织作为一个微观经济实体追求的却是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因此,这就限制计划调节功能的效率。其次,具有一定稳定性的计划调节很难及时体现社会需求的变化,最终会导致供求结构乃至供求总量的失衡。
计划经济体系下的高等教育也因高度集中的特点而存在一些功能上的缺陷。首先,高等教育是政府的附属机构。在计划体制下,我国依靠行政管理手段来实现高等教育服务的供需平衡,这样一方面使教育资源不能得到有效配置;另一方面高等教育不能为社会培养足够人才,造成资源配置与需求相错位。其次,在计划体制下,高等教育普遍面临着经费短缺的危机。目前政府已经认识到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加大了对公共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但是投入还远远不够,平均每个学生的支出只有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所以必须加快构建多元化投资体系,这对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来说非常重要。最后,高等学校内部存在的较严格等级组织制度,促使高等学校的部分教职员工将工作重点放在维持人脉上,他们往往只满足于完成指定的工作任务,无法很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更缺乏创新动力。这种高等教育的行政化严重阻碍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3]。
虽然高等院校采用等级组织制度进行资源分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节约教学各方重复的协调沟通成本,有利于实现高等院校的全局整体发展,但是这种行政化的组织体制具有一定的官僚特点,且已经很难满足当今社会公共服务日渐提高的需求。高等学校是培养知识型、应用型人才的场所,更适合宽松的等级组织制度。实践证明,宽松的等级制度能约束教职员工从整体上分散风险,规范教学秩序,保持凝聚力,使教职员工能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为了共同目标而共同奋斗;这样能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又给教职员工自由发挥的时间和空间。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所实行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制度符合当时时代大环境的要求,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支撑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方式,在当时的背景下促进了一定时期的生产力大发展。但几十年过去,当时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给现在的教育模式改革带来了很大的难题。
(二)市场配置方式分析
市场调节有其自身明显的优势:首先,能够促使科学技术进步与经营管理方式改善,从而促使劳动生产力提高;其次,商品的生产和流通环节可以在市场的指引下自动调节;最后,市场竞争也帮助企业增进其生产经营能力。但不可避免的是,市场调节也存在不足:一是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盲目性;二是滞后性;三是难以实现社会分配收入的公正性;四是难以解决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问题。
高等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在社会某一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市场对高等教育这一产品的调节表现在很多方面:高等教育物力与人才资源的配置,高等学校的规模、层次、结构等。在这一过程中,市场机制有两方面的作用:第一,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可以通过劳动力工资变化,了解市场上的劳动力供求状况,从而对高等教育的层次、专业种类以及招生规模进行调整。每年就业市场都会迎来许多来自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如果劳动力市场是完善的,当出现某层次和专业的人才供给数量小于社会对其需求的状况时,该种人才的价格——工资便会上涨,反之则会下降。高等教育决策机构会据此调整教育决策,受教育者则会调整专业选择。这种信号反映了接受该层次教育人才的收入状况,进而使受教育者增加或减少对该层次或专业的需求。第二,与义务教育不同,高等教育经费的重要来源之一是学费,通过学费的变化市场可以调节某一层次和结构的高等院校招生人数,改变高等教育的供需状况。
市场调节高等教育,反映了其供求关系和未来的趋势,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的优势,可以对高等教育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提高利用效率。当劳动力市场传递某一层次或专业人才供小于求的信号时,选择该层次或专业教育的学生数量就会增多,从而增加人才的供给。当劳动力市场反映的是供大于求的信号时,选择该层次或专业教育的学生数量就会减少,从而带来人才供给的下降。劳动力市场反映的信号,可以让教育决策机构及时调整高等教育内部机构,如专业、层次、规模等。同时,高等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减少了计划体制下资源的浪费。
高等教育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公共产品,而是一种准公共产品。首先,高等教育考虑的是个人利益,使用者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和收入,具有私人产品的特性。其次,高等教育增加了社会利益,产生了巨大的正外部效应。受教育者将利益的很大一部分传递给社会,社会的生产效率提高。高等教育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从消费角度也可得出高等教育是准公共产品的结论。在直接消费方面,原有学生的教育服务水平会因为学生数量的增加而下降,这反映了高等教育私人产品的特性。从间接消费看,受教育者获得更好的社会地位和收入,这一收益他人无法得到,体现了高等教育产品的竞争性和排他性;与此同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因为社会成员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得到进步,社会成员可以得到因此而增加的社会利益,反映了高等教育产品不具备竞争性和排他性。
三、高等教育文化资源在计划和市场两种配置方式下的表现
(一)计划体制下的高等教育文化资源
大学自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受到很大的限制,这主要是由于传统的文化思维方式导致公立高等院校无法通过自治管理实现自身的优化。同时,受我国特殊的历史和国情的影响,高校自治依旧没有产生突破性的进展。可从以下几个阶段看出计划体制下高等教育文化资源配置和高校自治的发展历史。
首先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和高等院校的管理模式主要是借鉴苏联的经验,或者把苏联模式直接引入,将大学收归到中央领导。学术自由方面,历史上的“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等主张和思想,奠定了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学术自由的理论和思想基础;但在“文化大革命”这一计划经济特殊时期,学术自由受到破坏。从历史发展角度和高校的成长来看,学术上的自由和百家争鸣能够为学术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讨论环境,也是保持大学旺盛生命力之所在,更是推动国家发展、科技立国的重要途径。
从旧中国几千年的教育发展史来看,高等教育往往成为统治者的统治工具,“学在官府、以官为师、政教合一”的传统就是其典型特征。教授的命运也往往控制在统治阶级的手中,所以在旧中国谈不上教授治校。然而,只有教授治校才可以扶正学术自由之风,只有教授在管理中更具有话语权,才可以将高等教育改革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削弱高等院校中的行政级别,让在学术上更有贡献的教授参与对高等教育机构的管理是促进高校发展的历史趋势。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进行了积极探索,在这一探索的过程中,碰壁、失败和错误都是十分正常的事情。由于中国特殊的文化和历史背景,特别是在近代,曾长期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要使得高等教育在废墟上建立起来本身就不容易。因此,在这种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之下,受计划体制的严重制约也成了这种历史逻辑下的必然现象。当前,为摆脱计划经济的负面影响,加大高等教育的改革,加强学术自由、教授治校的建设也就尤为重要。
(二)市场体制下的高等教育文化资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高等教育开始恢复重建,尤其在当前深化改革、稳步发展这样的大背景大要求下,正不断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迈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稳步前进、蓬勃发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拨乱反正,恢复发展阶段;第二,加速发展,探索改革阶段;第三,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阶段;第四,体制改革继续推进阶段;第五,教学改革深化阶段。如今,高等院校依法自主办学,这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有很大不同,现在已经不是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全部包揽,在制度方面,政府与高等院校双方之间的关系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近年来,高等教育不断向大众化推进,并且市场逐渐成为一个基本力量,影响着高等教育的运行,市场与高等院校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二者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这既给高等院校发展带来了活力,也带来了消极影响。
在计划体制下,高等院校和市场不发生直接的关系,政府在二者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在这样的运行机制下很难得到满足,精英高等教育模式长期保持不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也逐步推进,我国高校不断走向市场,市场的影响力正渐渐加强,其与市场的关系日益密切。从物质资源角度看,由于跟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政府提供的教育财政拨款无法满足教育大众化的资金需求,这必然造成高等教育从市场获取资金的趋向。在公立高职高专的运行、独立学院的兴起中,市场表现出强大的力量。在市场力量的介入下,高等教育提供者不断增多,高等教育正在形成买方市场,高等教育被视为一种服务,收费成为高校的普遍选择。
市场的调节,一方面对高等院校的办学效益起到提升作用,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着高等院校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和社会状况。无形的市场机制是一种有效的办法,能提高并长期保持办学效益。所以,可以将市场机制引入高等教育,进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提高办学效益。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广泛采用市场机制,这是众多高等院校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背景下,积极探索与其相适应的办学模式的结果。从宏观管理的角度看,高校之间积极争取政府拨款,特别是科研拨款,竞争激烈,这种现象已较为普遍。因此,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教育经费的快速增长,而政府的财政能力又并非充足,高等院校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市场对高等院校的影响不断加大,高等院校现在不仅仅依靠政府,同时还要依赖市场。
总的来说,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呈现出不断分权的趋势。就内部管理体制而言,在我国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发展阶段,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如果从管理权力下放这个角度来看,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是在大的宏观方面,在中央和地方之间进行的,至于微观方面,未涉及学校内部的权力分配问题,而且基本没有涉及中央、地方向高等院校放权。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环境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要求下,笔者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现状、问题有以下几点认识:①在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上,我国实行的是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为主,主要表现为中央、地方和高等院校之间的管理关系。中央应当简政放权,尤其要扩大省级政府的教育决策权、中央部门所属院校的统筹权,增强灵活性。这不仅有利于省级政府统筹规划,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益,而且有利于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更好地发展本地的高等教育。②在高等院校内部,就管理体制层面而言,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党、政、学关系未有效理顺、行政权力的扩张难以监督、学校领导自主权的“外控”、人事管理体制落后等。首先,官本位现象较严重,主要表现为推崇等级,只重点对待官员;趋炎附势,只把官员的事情做好;俯首听命,只听官员的;行政至上,惟官是大。第二,市侩作风,主要表现为存在钱学内幕交易的行为,并且缺乏理性地扩招;倾向于设立公司以及热衷于开设不同形式的、以获取利益为目的的教学班;不合理收费问题严重。第三,学术行为不良,主要表现为学术上的造假、抄袭、剽窃、粗制滥造;学术评审的非客观性;学术的近亲繁殖。第四,犬儒现象。以上问题究就其根源,一方面是计划经济的一些影响尚未彻底消除;另一方面是市场经济自身缺陷所致。
四、结束语
高等教育的发展演化有其自身的规律和内在逻辑性,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教授治校等内容都是世界高等教育近千年来积淀下来并被证明是正确的东西,它无形支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在我国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的前后两个三十年中分别居资源配置的主导方式。在这两种资源配置方式下,高等教育人才资源和物力资源分别呈现出僵化、灵活和多元逐步规范这样几种状态。同时,作为软实力资源的高等教育文化资源,在人才资源和物力资源的配置过程中,有意无意地被培植起来。由于高等教育文化资源的特性,它一旦形成就会主要以隐形的方式发挥作用,并且它的变化要比人才资源和物力资源的变化慢得多。
六十多年来的高等教育发展变化历程再次证明,我国高等教育曾经因违背其发展规律和内在逻辑而出现困局和危机,也因在相当程度上符合其发展规律和内在逻辑而出现活力和繁荣。我国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高等院校要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都必须继续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在这样客观实际的基础上,不但要尊重而且还要保护高等教育本身自有的稳定和多元秉性,在与社会经济、文化博弈的过程中,更加高效地配置物质资源、人才资源,进一步培植更加符合高等教育自身要求的、有利于其高质量发展的文化资源,推动高等教育良性健康、有序地发展。只有这样,我国高等教育在将来的发展中,才能展现出活力,才更有可能接近世界一流大学,在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1]张世忠. 创新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选择[J]. 江淮论坛,2013(2):184-187.
[2]阿什比. 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 滕大春,译.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7.
[3]吕昭河.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分析[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1-5.
[4]彭勃,张明. 高等教育资源视阈中的弱势高校探讨及对策[J]. 江淮论坛,2013(2):63-67.
[5]别敦荣. 我国现代大学制度探析[J]. 江苏高教,2004(3):2-6.
[6]周光礼. 学术自由与大学办学自主权[J]. 科技导报,2002(6):28-32.
[7]伯顿·R·克拉克. 高等教育新论[M]. 王承绪,译.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92-93.
[8]眭依凡. 大学庸俗化批判[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3):32-35.
[9]计国菊,王章豹. 社会问责视角下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有效性及其改进策略[J]. 江淮论坛,2013(1):184-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