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理科学生专业认同教育的实践探索

2015-03-27陈建,刘鹏

关键词:升学理科专业

高校理科的相关专业课程难度大,系统性、逻辑性强,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来源于对所学专业的认可和认同,这就要求注重对高校理科学生的专业认同教育,从而提升理科专业的教育教学水平。

一、理科学生专业认同的重要性

高校理科专业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一些基础学科,这些学科以知识本身为研究主体,其研究目的在于全面理解被研究主体本身的机理和内涵,更偏重于学术性研究而无法直接产生经济效益。

兴趣和爱好是学习好一门知识的重要保证,而兴趣和爱好的前提是认可和接受。高校理科学生必须对所学专业认可和接受,才有可能全身心的投入到专业学习中去。如果学生对所学专业持怀疑态度,就会大大降低学习热情,影响学习效果,使自己无法获得专业素养的积累提升,影响自己的择业就业。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加强对高校理科学生的专业认同教育,让学生认可、接受较为枯燥的基础性理论研究,提高他们的专业认同感,是搞好理科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基础。

二、理科学生专业认同的现状及成因

根据相关调查来看,目前高校理科专业较其他工科专业来看,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普遍偏低,究其原因,主要受以下三方面因素影响:

(一)学科自身特性

理科专业知识的特点决定了它的教学形式较为单一,教学内容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同时,理科专业课程难度大,知识体系复杂,系统性强、连续性强、逻辑性强,学科知识之间环环相扣,紧密联系,需要学生具有较好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

(二)学生自身特点

“90后”甚至“95后”成为高校校园的主力军,作为独生子女一代,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了长辈更多的关爱甚至溺爱,导致他们遇挫能力不足,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在专业学习中遇挫时,很容易怀疑、否定所学专业,降低了专业认同。其次,他们作为网络的“原住民”,过早的接受社会化的冲刷,在考虑专业时带有更多的功利色彩,过分注重今后的职业能否给自己带来权利和金钱,忽视理科专业的真正内涵,否定理科专业作为基础专业在自己长期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三)就业导向作用

随着目前高校的不断扩招,理科生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毕业生求职市场供大于求,大学生就业能的问题越发突出。相较于应用性学科学生而言,理科学生既受宏观就业形势严峻的影响,同时,又受制于自身就业口径窄、行业结合度低,缺乏相关的就业领域,导致就业形势更为严峻。这就导致相当比例的理科学生怀疑甚至否定自己所学专业,专业认同度低,认为理科专业学生难以有较好的前途和发展。

三、提升理科学生专业认同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上述三方面的问题,要提高理科学生的专业认同度,就要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和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扩宽学生的出口口径,提振学生的专业信心。

(一)加强课堂学风建设,提高专业学习水平

高校理科课程学习难度大,逻辑性强,内容枯燥,学生专业兴趣低,专业认同度低;由于多媒体和手机网络的不断普及和发展,高校课堂学风面临着上课抬头率低、笔记率低的严峻挑战。因此,要着重加强理科学生的课堂学风建设,提高学生课堂的抬头率、笔记率,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1.无手机课堂探索,提高学生课堂抬头率

目前各大高校基本实现了校园无线网络覆盖,这是建设信息化校园的发展方向,有助于师生更便捷的获取信息,但是对于自制力较差的学生来说,会导致他们上网没有节制,不分时间场合。尤其是在上课时间,不仅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上课低头玩手机,抬头率低,还会妨碍正常的教学秩序,不利于课堂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效果受到严重影响。

良好的课堂秩序是维护课堂学习氛围的重要基础,针对学生对手机的无节制使用影响课堂教学的情况,可以进行无手机课堂探索,即在上课前,鼓励学生自行将手机统一放置到教室内的规定地方保存,课后再取走,从而制造无手机课堂环境。这既降低了学生对手机的依赖,也消除了手机对课堂的影响。学生在失去一个重要的关注点和娱乐手段后,必然将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回归课堂,学生的抬头率显著提高,师生互动明显增强,课堂秩序明显改观。

2.笔记课堂探索,提高学生课堂笔记率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笔记可以说是贯穿整个课堂学习过程的核心,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高校课堂多媒体教学的普及,以及网络化教学的逐渐兴起,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强烈冲击,更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巨大挑战。很多学生课堂只听不记,将课本和课堂PPT作为自己学习和复习的主要材料,忽略课堂笔记的作用。

倡导学生记课堂笔记,能够让学生时刻保持对课堂的关注,提高学生注意力,督促学生紧跟老师思路,有助于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和理解。尤其对于理科学生而言,知识体系复杂、抽象,环环相扣,只有积极记录老师讲授的重点、难点,才能确保知识的体系化、完整化。同时,记笔记也是锤炼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过程,补全理科生文字驾驭能力的短板。

(二)搭建沟通交流平台,提高学生专业素养

目前高校理科学生专业认同感不高,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对所学专业不够了解,或者了解的过程太慢,导致学生及时难以树立专业理想,专业素养不高。所以,加强理科的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就要从帮助学生及时了解专业整体知识结构和掌握学科前沿动向两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1.配备本科生成长导师,加快专业认识

高校理科专业的前1~2年时间大部分为基础通识教育,然后进入专业教育。在大学一、二年级,学生的专业认识可能仅仅来自于新生入学教育中的一些碎片化信息,学生很难对专业的整体知识结构有全面整体的认识。对于专业的困惑和迷茫,往往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影响专业信心的建立。为本科生配备成长导师,加快学生对专业的全面认识,是建立学生专业信心,提高专业认同的重要基础。

本科生成长导师制是借鉴目前的研究生导师制培养模式,在新生入学后即为其配备成长导师,成长导师由专业教师担任,指导周期贯穿大学四年,每位成长导师负责指导4-5位不同年级的学生,建立起导师与学生“1+N”的个性化培养模式。成长导师制搭建了师生交流的新型平台,将学生更早的纳入到导师的科研团队,有助于学生更早的全面了解专业知识,加快学生对专业的认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小组内部不同年级的学生之间还可以形成朋辈教育的作用,有利于低年级学生完善专业认识,获得专业学习的经验和方法。

2.开设教授学问沙龙,树立专业理想

导致理科学生之所以对所学专业认同度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学科前沿和发展方向缺少了解,缺乏专业理想。因此,要拓展学生学科前沿和发展动向的渠道,帮助学生加强树立专业理想。

教授,教授作为大学教师职称的最高级别,深耕自己所专精的学科,深谙学科前沿的发展动向。开设教授学问沙龙,即以沙龙的形式搭建起“教授——学生”沟通桥梁,为处于人才培养两端的教授与学生开辟课堂以外的面对面交流的平台,通过教授对本学科发展状况及最新科研教学成果的展示,不仅让学生更加直观、清晰的了解学科的发展前沿动向,也能发挥教授的辐射带动作用,帮助学生树立专业理想,明晰自我成长发展规划。

(三)拓宽出口口径,提振学生专业信心

就业难,是目前高校各专业学生普遍面临的严峻形势,而理科专业由于自身学科的性质,就业难问题尤为突出。但是,这并不是理科无用的论据,相反,结合理科自身特点,转变思路,理科学生凭借自身扎实的理论基础,完全有能力在就业市场和升学深造方面体现自身优势。

1.弱化专业属性,拓展新型就业市场

部分用人单位依旧秉承传统就业观念,招聘时片面强调专业对口,而理科专业由于自身的特殊性,没有专门的就业行业和领域,就业市场严重萎缩。高校、科研机构对理科学生有一定的需求,但是这些单位普遍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很难成为解决理科学生就业问题的主力军。因此,改变就业观念,弱化专业属性,拓展新型就业市场,是解决理科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方法。

弱化专业属性,要求学生在就业、择业过程中打破传统就业观念,不拘泥于专业对口的就业市场,敢于放低身段,用于接受挑战。由于宏观经济形势下行,常规行业就业市场趋于饱和,因此理科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可以选择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线,拓展新型就业市场。现代服务业是近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目前在我国正处于发展初期,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而且这一行业对从业者的专业要求相对宽泛,但是对从业者的个人素质要求更高。理科学生凭借扎实基础,以及理科生特有的沉稳性格、严谨的作风,完全有实力和能力去涉足这一新型就业市场。

2.强化引导教育,助力升学深造

理科属于基础学科,作为长线专业,其更大的发展空间一般是在更高层次的科学研究领域,因此,理科学生的升学深造是拓宽出口口径的必然选择。

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科性质,培养学生继续升学深造的意识,将升学准备工作贯穿于自己大学生涯的整个过程,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学习水平,夯实专业基础,为升学深造奠定坚实基础;其次,高校要不断加强对理科学生的升学指导工作,拓展指导服务范围,提高指导服务工作水平,更有针对性的对理科学生进行升学指导服务工作,为学生的升学深造之路保驾护航。另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出国留学的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出国留学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而且对于基础学科的学生来讲,国外高校更加重视基础学科的发展,研究水平也相对较高,因此高校引导帮助理科学生出国深造,也是实现其高质量就业的有效途径。

四、结语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理科学生的规模也随之快速增大。鉴于高校理科专业特殊的自身特点以及“90”后学生的特殊个性,高校理科学生的专业认同面临严峻挑战,通过一系列实践探索,加强高校理科学生的专业认同教育,提升学生专业认同感,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理科学生的成长成才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升学理科专业
和理科男谈恋爱也太“有趣”啦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考生体格检查表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为子女升学攒资历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2017年天津卷理科第19题的多种解法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升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