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金市林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议

2015-03-27袁颖丹盛可银牛德奎张文元郭晓敏

绿色科技 2015年2期
关键词:瑞金市赣江半月刊

袁颖丹,李 志,盛可银,王 屏,牛德奎,张文元,郭晓敏

(1.江西农业大学 林学院,江西 南昌330045;2.江西农业大学 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西 南昌330045)

1 引言

林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人民生活和自然环境生态平衡中,均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通过科学的经营理念及方法,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开展培育、保护、利用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进而促进地区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笔者通过分析瑞金市当前林业发展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根据当前林业政策的目标任务等提出林业发展建议,为决策者进行县级区域林业发展与规划提供参考。

2 瑞金市地理与自然条件

2.1 地理位置

瑞金位于江西省南部,是中国江西省赣州市的一个县级市,北纬25°30′~26°20′,东经115°42′~116°22′。东界福建省长汀县,南邻会昌县,西连于都县,北接宁都县,东北毗邻石城县。总面积2448km2,户籍总人口66万人。全县通行客家话(属客语宁龙片)。瑞金是中国革命的摇篮,红色故都,有将军县之称,是举世著名的云石山二万五千里长征出发地,全国重要旅游城市。瑞金是中国苏维埃政府的所在地,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的发祥地。

2.2 地质地貌

瑞金市属华南地层区,仙人湖岽及其周围是新构造运动抬升而形成的中低山地,处于武夷山隆起一级构造单元中部,寻乌至贵溪新华夏系构造带中南段。地层出露齐全,呈北东向和近东西向构造发育。岩浆活动不甚强烈构成了以非金属、燃料、贵金属矿产为优势的矿种格局。瑞金位于武夷山脉南端西侧,地势周边高、中部低,以盆地为主,属江西四大盆地之一。最高峰位于东北边陲的三县岽,海拔标高1232.9m,最低点位于南西边缘绵江出境口视角,海拔标高162m。

2.3 气候

瑞金地处华中气候区与华南气候区的过渡带,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型气候。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平均无霜期286d,年平均气温18.9℃。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28.5℃,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7.6℃。年平均降雨量1710mm,年均降雨天数163.7d[1]。由于境内地形、地貌不同,盆地与山区气候稍有差异。受季风影响,易产生水、旱、酷热、冻害等天气气候灾害,呈现出“春雨夏涝又有伏秋旱,夏热冬暖又有霜冰冻”的气候特征。

3 林业基本情况

全市林业用地面积282.4万亩,占全市国土面积的76.9%;林业用地面积中生态公益林面积78.7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27.9%,占国土总面积21.7%。森林资源活立木总蓄积量649.2万m3,活立竹2105.8万根,森林覆盖率74.5%,林木绿化率75.1%,境内有江西赣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和罗汉岩省级森林公园,以及绵江林场、日东林场、拔英林场和关山林场等4个国有林场[2]。

3.1 森林资源稳定增长

2005~2011年,森林面积从17.2055万hm2增加到17.5298万hm2,活立木蓄积量由471.7万m3增加到649.2万 m3,森林覆盖率由73.1%增加到74.5%,造林绿化进步明显[2]。

3.2 林业后备资源不断增加

增加工业原料林7.18万亩、速生丰产用材林2.3万亩、高产油茶林1.6万亩。2007~2011年,全市实施退耕还林工程7.43万亩,其中荒山造林5.17万亩、封山育林2.26万亩[2]。

3.3 生态功能不断增强

建立以78.71万亩重点公益林为核心的防护林体系,自然保护区、公益林区、天然阔叶林等重点区域全面封育和禁伐,林业生态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森林涵养水源、水土保持、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

4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森林质量不高,林分结构不合理

一是低产林、残次林比重大,平均每亩蓄积仅2.3m3,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每亩5.7m3。二是针阔混交比例失调。针叶林面积208.7万hm2,阔叶林面积38.9万亩,针阔混交林面积比例为5∶1。三是林龄结构不合理。幼、中龄林面积230.6万亩,近、成、过熟林面积16.9万亩,幼、中龄林与近、成、过熟林面积比例为13∶1,远低于森林资源永续利用2∶1的原则[3]。

4.2 林业基础设施条件较差

一是交通设施落后。全市国有林场林区公路276.2km,其中通畅里程仅66.4km,由于缺乏资金投入,原有林区公路年久失修,通达能力严重下降,严重制约林业生产经营和林农生活条件的改善。二是森林防火设施落后。全市现有防火线及生物防火林带不足1000km,能发挥作用的仅100余km,全市近70%以上森林面积无防火隔离带,导致森林火灾控制难度大,林业生产经营风险大,林业企业及林农投资林业的积极性不高。

4.3 生态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瑞金市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态建设底子薄,资金缺口大,生态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导致瑞金赣江源林区、绵江河两岸等生态功能重要地段投入不足,生态效益不高。

4.4 现有重点林业生态项目计划太少,补助标准过低

瑞金市现有急需改造的残次林30余万亩,每年还有一定数量的火烧迹地需要更新,造成更新任务繁重,而近5年省发改委下达瑞金市造林项目计划仅有退耕还林荒山造林7.43万亩,难以满足生态建设的需要;荒山造林每亩投资在600元以上,而退耕还林补助仅为300元/亩,补助标准过低,难以调动广大林农造林积极性。

4.5 生态公益林区火烧迹地更新难、残次林改造难,难以发挥生态保障功能

瑞金市生态公益林多分布在江河两侧、国道沿线,原有林相较差,且人员活动频繁,难免意外失火,但生态公益林不能从事经营性活动,没有社会资金投入,国家仅对林权所有者进行补助,没有营造林投入,难以进行迹地更新和补植补造。

4.6 赣江源保护区建设造福全流域,但增加了瑞金市的生态建设负担

瑞金处赣江源头,为保护一江清水,从2001年开始瑞金市将日东林场和日东乡范围内的1.9万hm2山林划为自然保护区,2007年升格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建设直接投入800余万元,由于不能从事经营活动导致的间接损失2600万元,但从未得到任何补偿[4]。

5 目标与任务

到2020年,净增森林面积4.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5.2%,森林蓄积量达720万m3;树种、龄组结构得到明显改善,阔叶林面积占25%以上,近、成、过熟林面积占25%以上,森林质量明显提高;建立空间布局合理、林种树种结构科学、生态功能完备的森林生态系统,林业产业总产值达15亿元。

6 林业发展建议

6.1 上级增加生态建设投入,提升生态建设水平

建议扶持生物防火林带建设项目,赣江源基础设施建设,绵江湿地公园建设项目,造林绿化工程项目建设(含铁路、高速、国道两侧和城市周边可视山体等绿化项目)。

6.2 将生态公益林补助标准提高

将生态公益林补助标准提高到50元/亩/年,其中30元补助给林权所有者,20元作为公益林区营造林资金,由市财政统管,统一用于防火林带建设、补植补造成、迹地更新等。

6.3 设立赣江源生态补偿基金

设立赣江源生态补偿基金,对赣江源头生态价值进行补偿,每年不少于2亿元,专项用于瑞金市的生态建设。

[1]吴 越.城市公园的体验式景观设计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1.

[2]国家统计局.中国县域统计年鉴[M].北京:统计出版社,2013.

[3]刘 明,危贵元.瑞金市森林资源管理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0(22):96~110.

[4]罗振瑞,杨春春.赣江源瑞金林区森林资源保护刍议[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2(20):83~89.

[5]罗振瑞,许德连.浅析瑞金市林业产业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09(24):92~93.

[6]罗振瑞,李志明.瑞金市民营林业发展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0(16):26~52.

[7]张小明,罗振瑞.瑞金市木材加工行业消防安全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0(20):161~162.

[8]王善康,谢晓明,罗振瑞.瑞金市毛竹林资源现状及产业发展探析[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0(24):118~119.

[9]杨小云,罗振瑞.浅析瑞金市民营林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1(10):26~31.

[10]谢卫华,刘善宇,罗振瑞.瑞金林业和谐发展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1(22):73~123.

[11]罗振瑞,刘立炳.瑞金市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2(24):117~125.

[12]李志军,罗振瑞.瑞金市林业科技推广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1(12):8~9.

猜你喜欢

瑞金市赣江半月刊
《 青春期健康》杂志(下半月刊)征稿启事
《 青春期健康》杂志(上半月刊)征稿启事
2021年4月《青春期健康》下半月刊读者调查表
江西瑞金迎来红色旅游热
南瓜房子
向日葵丛林
我爱赣江
无意走远,才走的更远
雨落赣江 〔外一首〕
赣州首家未成年人观护教育基地在瑞金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