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省通道县侗族村寨传统绿化植物的调查

2015-03-27杨昌知陆明鑫吴子斌吴合意陆松全杨昌岩

绿色科技 2015年2期
关键词:村寨侗族绿化

杨昌知,陆明鑫,吴子斌,吴合意,陆松全,杨 丹,杨 娜,杨昌岩

(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林业局,湖南 通道418500)

1 引言

侗族是一个勤劳勇敢、聪明智慧的民族,他们居住的村寨,依山傍水,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他们对居住村寨环境产生了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并把居住村寨后龙山封为风水林,把寨前的古树封为“神树”,利用宗教信仰的自我管理机制,有效保护了村寨周围的林木。同时在村寨的溪河边、风雨桥头栽植常绿针叶或阔叶树种,在进入村寨的路边和住宅周围种植常绿低矮灌木及藤本植物,在寨中的鱼塘中种植水生植物,在菜园中种植蔬菜,使得整个寨子处处见绿,营造出一种幽静的居住生态环境。同时,保护了侗族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

2 自然概况

通道县位于湖南省西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9°26′~110°01′,北纬25°52′~26°29′,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处,是雪峰山、越城岭和贵州苗岭山的过渡和缓冲地带,是珠江水系和长江水系的分水岭,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侗族居住村寨,年平均气温16.9℃,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8.2℃,最冷(1月)平均气温5.8℃。年降雨量为1480.7mm,≥10℃年活动积温4914℃,无霜期298d,居住周围的土壤为山地红壤,土层深厚,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这种冬暖夏凉的气候、土壤,为村寨绿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3 调查结果

经调查,全县侗族村寨传统绿化植物有47科91属132种[1],即 银 杏 科 (Ginkgoacae)1 属 1 种;松 科(Pinaceae)2属2种;杉科(Taxodiaceae)1属1种;柏科(Cupressaceae)1属1种;三尖杉科(Cephalotaxaceae)1属1种;红豆杉科(Taxaceae)2属2种;木兰科(Magnoliaceae)2属6种;樟科(Lauraceae)3属6种;大风子科(Flacourtiaceae)2属2种;山茶科(Theaceae)3属3种;杜英科(Elacocarpaceae)2属3种;大戟科(Euphorbiaceae)4 属 7 种; 虎 皮 楠 科(Daphniphyllaceae)1 属 1 种; 蝶 形 花 科(Papilionaceae)3属4种;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2属2种;杜仲科(Eucommiaceae)1属1种;杨柳科(Salicaceae)1属2种;桦木科(Etulaceae)1属1种;壳斗科(Fagaceae)3属14种;榆科(Ulmaceae)6属8种;桑科(Moraceae)2属2种;冬青科(Aquifoliaceae)1属6种;苦木科(Simaroubaceae)2属2种;楝科(Meliaceae)1属1种;无患子科(Sapindaceae)2属2种;槭树科(Aceraceae)1属7种;漆树科(Anacardiaceae)3属4种;胡 桃 科 (Juglandaceae)3 属 4 种;山 茱 萸 科(Cornaceae)1属1种;柿科(Ebenaceae)1属1种;安息香科(Styracaceae)2属2种;山矾科(Symplecaceae)1属1 种;木 犀 科 (Oleaceae)2 属 2 种;竹 亚 科(Bambusoideae)1属1种;十字花科(Cruciferae)2属3种;藜 科 (Chenopodiaceae)1 属 1 种;安 石 榴 科(Punicaceae)1属1种;葫芦科(Cucurbiaceae)6属6种;蔷薇科(Rosaceae)5属5种;芸香科(Rutaceae)2属3种;伞 形 科 (Umbelliferae)2 属 2 种;杜 鹃 花 科(Ericaceae)1属1种;茜草科(Rubiaceae)1属1种;菊科(Compositae)1属1种;姜科(Zingiberaceae)1属1种;天南星科(Araceae)1属1种;石蒜科(Amaryllidaceae)2属2种。

3.1 乔木类植物

乔木类植物主要栽植在村寨前的溪河边、风水桥头的空隙地内,主要有枫香(Liquidambarformosana)、樟树(Cinnamomumcamphora)、银杏(Ginkgobiloba)、铁坚 油 杉 (Keteleeriadauidiana)、杉 木 (Cunninghamia lanceolata)、侧 柏 (Platycladusorientalis)、红 豆 杉(Taxusmairei)、金叶含笑(Micheliafoveolata)、沉水樟(Cinnamomummicranthum)、闽楠(Phoebebournei)、楠木 (Phoebezhennan)、木 荷 (Schimasuperba)、乌 桕(Sapiumsebiferum)、甜 槠 (Castanopsiseyrei)、钩 栲(Castanopsistibetana)、青 冈 栎 (Cyclobalanopsis glauca)、大叶青冈(Cyclobalanopsisjenseniana)、细叶青 冈 (Cyclobalanopsismyrsinaefolia)、赤 皮 青 冈(Cyclobalanopsisgilva)、朴树(Ciltissinensis)、多脉榆(Ulmuscastaneifolia)、榔榆(Ulmusparvifolia)、大叶榉(Zelkovaschneideriana)、冬青(Ilexchinensis)、香椿(Toonasinensis)、伞花木(Eurycorymbuscavaleriei)、樟叶 槭 (Acercinnamomifolium)、紫 棵 槭 (Acer cordatum)、飞 蛾 槭 (Aceroblongum)、中 华 槭 (Acer sinense)、南 酸 枣 (Choerospondiasaxillaris)、黄 莲 木(Pistaciachinensis)、湖南山核桃(Caryahunanensis)、青 钱 柳 (Cyclocaryapaliurus)、枫 杨 (Pterocarya stenoptera)、毛竹(Phyllostachysedulis)等。

3.2 灌木类植物

灌木类植物主要有檵木(Loropetalumchinense)、野 鸭 椿 (Euscaphisjaponica)、柃 木 (Eurya acumiuatissima)、栀子(Gardeniajasminoides)、光叶海桐(Pittasporumglabratu)、山 茶(Camelliajaponica)、水 杨 梅 (Adinarubella)、吴 茱 萸 (Tetradium ruticarpum)、杨梅(Myricarubra)、箬 竹(Indocalamus tessellatus)、海 桐 (Pittosporumtobira)、棕 榈(Tranchycarpafortunei)、羊 角 杜 鹃 (Rhododendron cataleriei)、云锦杜鹃(Rhododendronfortunei)、映山红(Rhododendronsimsii)、女贞(Ligustrumlucidum)、木槿(Hibiscussyriacus)等。

3.3 草本类植物

菊 花 (Chrysanthemummorifolium)、鸡 冠 花(Celosiscriststa)、荷 花 (Nelumbonucifera)、睡 莲(Nymphaeatetragona)、一串红(Salviasplendens)、菖蒲(Acoruscalamus)、月季(Rosachinensis)等。

3.4 藤本类植物

葡萄(Vitisvinifera)、凌霄(Campsisgradiflora)、大钻(Kadsuracoccinta)、鸡矢藤(Parderiascandens)、薜荔(Ficuspumila)、猕猴桃(Actinidiachinensis)等。

3.5 果品类植物

在侗族村寨中房前屋后及菜园中种植很多果品类植物,这些植物是侗族村寨绿化的重要经济植物资源,到了收获的季节,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经济价值。常见的经济植物有:桃(Prunuspersica)、李(Prunussalicina)、梨(Pyrussorotina)、柚 (Citrusgrandis)、橘 (Citrus reticulata)、橙(Citrussinensis)、柿(Diospyroskaki)、湖南 山 核 桃 (Caryahunanensis)、枇 杷 (Eriobotya japonica)、石榴(Punicagranatum)等。

3.6 蔬菜类植物

蔬菜不仅是人们食用植物,也是村寨中绿化植物,是美化村寨环境的很好措施。侗族村寨中常种的蔬菜有:黄瓜(Cucumissatiaus)、南瓜(Cucurbitamoschata)、冬瓜(Benincasahispida)、丝瓜(Luffacylindrica)、苦瓜(Momordicacharantia)、姜(Zingiberofficinale)、大蒜 (Alliumsativum)、 茼 蒿 (Chrysanthemum coronarium)、马 铃 薯 (Solanumtuberosum)、胡 萝 卜(Daucuscarota)、萝 卜 (Raphanussativus)、辣 椒(Capsicumanuuum)、韭 菜 (Alliumtuberostum)、白 菜(Brassicapekinensis)、青菜(Brassicachinensis)、芹 菜(Apiumgraveolens)、菠 菜 (Spinaciaoleracea)、魔 芋(Amorphophalluskonjac)、四季豆(Phaseolusvulgaris)等蔬菜植物,都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4 对侗族村寨传统绿化的分析

4.1 展现出侗族民族地区村寨绿化特点

侗族民众信奉“万物有灵”,在万物有灵的支配下,把居住的后龙山的山林奉为风水林,成为侗族村寨绿化天然园林景观,在村寨前的溪河边、风水桥旁、井边、路边或寨头寨尾等选择崇拜植物种植,如杉木、荷木、枫香、赤皮青冈、乌桕等。在村寨内居住的吊脚楼前、后、左、右的空隙地内种植日常生活中食用和药用植物及在村寨中的鱼塘中种植荷花、菖蒲等植物。这些富有侗族文化内涵的植物,既是侗族园林中不可缺少的骨干植物,又能美化其居住生态环境,体现了侗族村寨居住吊脚楼与植物的巧妙结合,形成了侗族村寨绿化景观特点。

4.2 可食、药用植物的普遍应用村寨绿化

侗族村寨周围及住宅的房前屋后、菜园内普遍种植有各种可食和药用植物,草本食用类有黄瓜、苦瓜、丝瓜、南瓜、冬瓜、茄子、魔芋、辣椒、白菜等,都是发展经济和美化环境的很好措施。木本食用植物有香椿(嫩叶为菜)、黄连木(嫩叶为菜)、毛竹竹笋等。果实类有枇杷、梨、桃、柿、石榴、橘、柚、橙、葡萄、湖南山核桃、猕猴桃、大钻、薜荔等。药用植物有银杏、吴茱萸、薜荔、大钻、鸡矢藤、枇杷、红豆杉、木槿、栀子、侧柏、枫杨等。这些充满浓厚民族生活和文化气息的植物,是侗族村寨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基本素材,而且这些既有生态效益,又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的植物,不仅能美化环境,还是侗族不可缺少的日常食用植物。

4.3 注重乔、灌、草三者结合

在传统侗族村寨绿化中,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的结合,观花与观叶、观果植物搭配,村寨中鱼塘水生植物的搭配等,使其在村寨绿化中发挥各自的作用,做到层次有变化、色彩丰富、四季有绿,还充分利用居住村寨自然景观(溪河、山、寨中鱼塘、林)为背景,创造出更为丰富侗族村寨的园林景观。

5 建议

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对其居住村寨绿化,积累了丰富的传统知识,并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既为当地维护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当今侗族村寨园林景观绿化提供线索。因此,我们对侗族村寨绿化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5.1 尊重当地民俗

侗寨的主体是侗族村民,绿化的着眼点也应该是侗族村民。植物的选择、绿化方式的设计,应以当地村民的要求为目标,有利于侗族村民,以村民的审美情趣为出发点。因此,在规划侗族村寨绿化时要注重当地侗民的风俗习惯,特别是在选择村寨绿化植物不能“一刀切”,尊重当地村民的意见,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果则果,宜草则草,按村民们意见进行村寨绿化。

5.2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要根据各村寨的立地条件,结合植物的特性和对当地环境的要求来安排,当地的物种对当地气候和生态环境具有最强适应能力,其成活率自然要比引进的外来物种高,能在当地生长并生长得很好。原则上,首先以本地植物为绿化的首选物种,如果需要引进外来物种,要在引进物种的成活率有所保证的前提下,保证外来物种和本地的生态环境相一致,注意生物多样性的保持和维护,不能盲目引进推广外地园林植物,而应注重开发和应用乡土植物。近年来,桂花等引进植物较多,一定程度上违背自然规律,应谨慎对待。

5.3 要注重生物多样性

陆地上的自然群落不是由单一的植物、区系所组成的,而是由多种植物与生物相结合。在侗族村寨园林绿化建设中要符合自然规律,要重视生物多样性,也就是重视侗族村寨园林绿化植物多样性,模拟和创造自然生态系统的过程,如果植物物种单一,在生态上是贫乏的,在景观上也是单调的。要注重植物乔、灌、草结合,植物群落可增加稳定性,有利于珍稀植物的保存,高中低充分利用空间,叶面指数增加,也能提高生态效益,提高村寨环境质量。

5.4 植物配置要有季相性

在村寨绿化中要做到季相性,形成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叶色多变,冬季银装素裹,景观各异,近似自然风光,使游人感到大自然的美丽及其变化,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5.5 侗族村寨绿化与居住的吊脚楼协调

侗族村寨村民居住的建筑主要是木制的吊脚楼,所居住历史百年以上,因此,在村寨绿化中要与村寨建筑物相协调,因为植物是融汇自然空间与建筑空间最为灵活、生动的手段,在建筑空间与山水空间普遍种植花草为林,从而把整个村寨的园林景象统一在花红柳绿的植物空间当中。植物独特的形态和质感,能够使吊脚楼突出的体量与生硬轮廓软化在绿化植物环绕的自然环境之中。

5.6 村寨绿化要与侗族村寨旅游业相结合

通道县侗寨游蓬勃兴起,是湖南省重点的万佛山——侗寨旅游景点。近年来,城镇居民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驱车到侗族村寨去体验农村幽静的生活,欣赏村庄的田园之美已成为一种越来越时尚的休闲方式,这为当地经济带来新的活力,开展侗族村寨生态旅游,创造优美的侗族村寨环境成为这一趋势的主题。侗族村寨绿化要与旅游业相结合,充分利用原有的景观和资源,创造出舒适优美的村寨园林环境,满足城镇居民的需求,美化村寨环境,造福于子孙后代。

[1]龙春林,杨昌岩.侗族传统社会林业研究[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3.

[2]杨昌岩.通道县的稀有珍贵植物[J].湖南林业科技,1989(1):14~16.

[3]李星照.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研究[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10.

[4]陆松全.湖南省通道县孟冲侗族村寨赤皮青冈神树调查[J].绿色科技,2014(8).

猜你喜欢

村寨侗族绿化
唱支侗族大歌献给党
试分析民族学视野下的侗族大歌
湖南省通道自治县侗族大歌的传承和发展
朱屺瞻《绿化都市》
乡村旅游开发中利益相关者的演化博弈分析——以民族村寨旅游为例
中国科学技术馆之屋顶绿化
锅巴粥
九寨侗族斗牛赛事管理模式的分析
我爱绿化
别让民族村寨毁于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