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迅感悟婆媳相处:共同加柴“炉火”才更旺
2015-03-26慕虹
慕虹
朱迅是中央电视台的当家花旦,站在台上光彩照人,主持节目游刃有余,但就是这么一个大气知性的女人,却无法摆脱世俗女人常有的遭遇——处理不好婆媳关系。自从与王志结婚后,她便跟婆婆丁汉明摩擦不断。不过,最终朱迅找到了解决办法,也从中悟出了很多婆媳相处之道——
名嘴儿媳也世俗,
平凡婆婆心生失落
2011年1月3日,朱迅的父亲朱荣根因病去世,母亲赵瑞云悲伤过度导致糖尿病加重,卧床不起。朱迅只好跟王志商量:“儿子上下学没人接送,让你爸妈来北京帮帮忙吧?”接到王志的电话,母亲丁汉明爽快应承:“爷爷奶奶照顾孙子天经地义,我们明天就动身。”
丁汉明时年68岁,退休前是湖南省衡东县人民医院的产科医生;老伴和她同龄,曾在当地商业局工作。接到儿子电话的第三天,老两口赶到北京。朱迅是中央电视台的当家花旦,与王志结婚后与婆婆鲜有接触,因此,丁汉明一直用仰视的目光看待她。也正因如此,老人与朱迅一起生活后表现得很拘谨:平时话很少,家里大事小情都要请示朱迅,连喝什么牌子的纯净水都让儿媳拿主意。此时,6岁的孙子王法刚上小学一年级,每天吃过早饭,丁汉明和老伴把孙子送到学校后,回到家就拿块抹布到处擦,把灶台、地板都擦得能照见人影。
自从2003年儿子与朱迅恋爱,丁汉明就对朱迅的辉煌经历了如指掌:14岁在中央电视台主持节目《我们这一代》,并主演了电影《摇滚青年》;1989年赴日本留学,担任日本朝日电视台直播节目《今晚》的主持人,在当地华人界引起轰动;1999年回国,在3000多名竞争者中以第一名的骄人成绩考入央视,主持《欢聚一堂》《欢乐中国》等多档综艺节目……
丁汉明常跟邻居熟人感慨:“我儿子能娶到朱迅这样的完美女孩,是我们王家的福气。”不仅如此,作为婆婆,丁汉明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偏袒朱迅,每当朱迅跟王志闹别扭时,丁汉明不但代王志向她道歉,还背着她责怪王志:“咱们是小地方的人,你无论个人条件还是家庭背景,都比不上朱迅。娶这样的优秀老婆,你忍点气怎么了?”王志不以为然,让母亲不要掺和他们的事。丁汉明苦口婆心地说:“很多夫妻都是因为小吵小闹最终闹到离婚的,妈担心你呀!”也正是出于这种担心,每次小两口闹矛盾,丁汉明就赔着小心,呵护着朱迅,让朱迅心里找到了平衡。
朱迅在日本留学10年,靠勤工俭学养活自己,她在饭店端过盘子,住过地下室,生活曾经很艰难。与王志结婚后,丈夫主持央视重头栏目《面对面》,出差是家常便饭,她很少享受丈夫的呵护。而今有了婆婆的关爱,朱迅觉得自己简直生活在蜜罐里。
丁汉明来北京半年后,明显变得时尚了:花白的头发被染得乌黑油亮,出门时还不忘化个淡妆。朱迅打趣婆婆:“妈,我和您一起出门,别人还以为咱俩是姐妹!”婆婆不好意思地笑了:“我是怕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说朱迅婆婆土气,给你丢脸,才把自己打扮光鲜点。”婆婆时时处处为自己着想,朱迅心里暖烘烘的。
然而相处时间久了,丁汉明渐渐地发现,万众瞩目的儿媳身上,也有好多普通女人共有的缺点:遇到工作不顺心,她会在家里发牢骚;有时亲戚来家里做客,把家里弄得一团糟,她会皱着眉头抱怨……
2012年3月,王志的姐姐来北京看望父母。朱迅对婆婆承诺:“姐姐来北京一趟不容易,走时我给她1000元钱,开车送她到火车站。”大姑子离开北京那天,恰逢朱迅加班录节目,把承诺忘到了九霄云外。走出电视台,朱迅才记起这件事,风风火火往家赶,可大姑子已经走了。朱迅诚恳地向婆婆道歉。丁汉明虽然没说什么,但心里很纠结,以为朱迅故意演戏,把婆家娘家分得太清楚。联想到朱迅其他缺点,丁汉明十分失落:儿媳是央视名主持,万众瞩目的偶像,也如此世俗!
婆媳矛盾升级,
“夹心”男人心中有痛
丁汉明难过地问王志:“我一直觉得朱迅是完美的,没想到她也有很多缺点,妈心里不知啥滋味。”王志笑了:“妈,您别把儿媳神化了,她的光环都是在镜头前,走下荧屏,她就是我王志的老婆,就是王法的妈妈,就是个家常女人。”仔细琢磨儿子的话,丁汉明恍然大悟,心结自然而然打开了。
此后,丁汉明以平视的眼光看待儿媳。随着视角的改变,朱迅在她眼里的毛病越来越多:每次刷牙用完牙膏,朱迅都忘记盖牙膏盖。当了一辈子医生的丁汉明生活严谨,边盖牙膏盖边嘀嘀咕咕:“牙膏盖不盖严实,会沾染病菌,引起口腔疾病。”丁汉明夫妇与王志都是地道的湖南人,每道菜都放辣椒。朱迅吃不惯,每餐要求婆婆单独给自己做一道北方菜。时间一长,丁汉明埋怨朱迅不体谅自己,心里有怨气。
2012年11月,北京统一供暖后,家里异常干燥。丁汉明和老伴在湿润的南方生活惯了,牙龈肿胀上火。王志与朱迅商量:“要不咱们添置一台空气加湿器?”朱迅不同意:“我们办公室有加湿器,空气是湿润了,但容易滋生细菌,人动不动就得呼吸道疾病。不如在家里养两棵巴西木,不仅能增加空气湿度,还能制造氧气。”朱迅的话在理,王志遵从了她。
联想到朱迅平时支使王志干这干那,丁汉明觉得儿子在家里没有话语权,受儿媳欺负。她冲到朱迅面前,质问道:“养绿色植物多麻烦?现在多少人用加湿器,难道人家都病了?你就不能尊重王志吗?在我们家,大小事情都由你爸做主!”朱迅忍不住回敬道:“妈,这是我和王志的私事,完全能协商好,您就别操心了。”丁汉明碰了个软钉子,心里很窝火。
2013年,王法8岁了。朱迅在日本生活10年,教育理念有些独特,主张孩子在摔打中成长。而丁汉明照顾孙子,走的则是传统路线。冬天朱迅只让儿子穿件薄毛衣,外加一件羽绒服;而丁汉明则要在孙子身上套两件毛衣,穿上厚厚的羽绒服后再系上围巾,将孙子像粽子一样包裹得严严实实。朱迅多次提醒婆婆:“妈,您别把王法当温室里的花朵,那样他的免疫力会下降,不利于健康成长。”丁汉明瞪了儿媳一眼:“我是医生,还不会照顾孩子?”
王法挑食,尤其不爱吃蔬菜,丁汉明经常做孙子爱吃的那几道菜。朱迅告诉婆婆:“偏食对身体不好,您做菜要多样化,别只顾迎合王法的口味。”丁汉明也有难处:“他不爱吃的菜,我端上桌,他一筷子也不动。”朱迅说:“饿他两三顿,看他吃不吃!”丁汉明责怪道:“你是妈妈,怎么能这么狠心?”朱迅与婆婆针锋相对:“奶奶疼孙子没有错,但溺爱就是错。”丁汉明很委屈,哭着与朱迅争吵起来。直到王志出面制止,婆媳俩才各自收兵。
王志很困惑:朱迅知书达理,母亲善良勤劳,自己最爱的两个女人,组合在一起为什么就不能和睦相处呢?晚上,王志开导妻子:“妈都70岁了,在小地方生活了大半辈子,看问题、处理事情不够豁达,作为晚辈,咱们应该尽量对她多一份尊重和包容。”朱迅回答丈夫:“你妈什么事都插手,家里能和睦吗?看在你的面子上,我尽量不与她计较。”
安抚好妻子,王志又耐心地与母亲沟通:“妈,您不是常对我说‘家和万事兴’吗?我和朱迅工作压力很大,家里再起矛盾,我们怎么集中精力工作?”丁汉明长叹一声:“妈以后不再和她争吵就是了。”
朱迅和婆婆都深爱王志,看在他的面子上,婆媳俩不再针尖对麦芒,但彼此都不服气。都说女人的喜怒哀乐是家庭的晴雨表,婆媳冷战后,家里空气变得格外沉闷压抑。丁汉明很少与朱迅说话;朱迅虽然还叫婆婆“妈妈”,但语气里明显多了客套。一家人坐在餐桌上吃饭时谁也不说话,只听见筷子偶尔撞击碗盘的声音……
王志温和内向,对名利看得很淡,格外注重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自己是顶天立地的男人,有责任让一家人和睦相处。现在,朱迅与母亲面和心不和,让他非常纠结。一边是情深意笃的妻子,一边是给予自己生命的母亲,虽然两个女人都有错,都不完美,但王志谁也不能埋怨、指责。很长一段时间,他心事重重,寝食不安。只要朱迅或母亲说话声音稍高,他就担心两人吵架。他深深体会到了“夹心”男人的难处!
郁闷中,王志渐渐理清了纷乱思绪:朱迅与母亲没有血缘关系,是他这根纽带让两个女人成了亲人;自己应该作为她们之间的润滑剂,融洽婆媳关系。想到朱迅是孝女,王志向岳母赵瑞云求援。
2013年6月13日,王志来到岳母家,将朱迅与婆婆的隔阂毫无保留地告诉了岳母。赵瑞云大学时代是南京师范大学的高才生,曾在新华社香港分社总编室和东京分社任职。睿智、冷静的她告诉王志:“婆媳矛盾古已有之,国外婆媳也一样。你不要过于紧张,都是一家人,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朱迅确实有些方面做得不好,我会批评教育她。”岳母的通情达理,让王志十分感动。
婆婆也是妈,
姻亲血亲一炉火
第二天,赵瑞云一个电话将朱迅召回娘家。她和风细雨地教育女儿:“婆婆是长辈,即便什么地方做得不对,你也应该包容迁就。婆婆也是妈。她给你生下王志这么优秀的丈夫,你应该对她有颗感恩的心。”朱迅辩解道:“任何矛盾都不是单方面引起的,我婆婆身上也有很多缺点。”赵瑞云进一步开导女儿:“妈是过来人,悟出了一个道理:婆媳之间是姻亲,没有血亲关系。血亲是打不散的,而姻亲要靠感情维系,因此婆媳相处要讲究智慧和艺术。”
母亲的教诲,搅动了朱迅心中沉淀的往事:当年父亲在医院做心脏搭桥手术,王志远在云南丽江当副市长。焦急加上劳累,让朱迅几乎崩溃。在她最艰难的时候,婆婆默默地照顾王法,每天变着花样做好饭菜送到医院。几年前,自己在医院切除甲状腺肿瘤时,婆婆在医院守护两天两夜没合眼。
婆婆身世凄苦,15岁时母亲去世,父亲在湘潭下井挖矿。她带着两个弟弟靠搓草绳维持生计;生王志时因胎位不正,婆婆大出血,差点丧命;几十年辛勤操劳,婆婆落下了关节炎、腰肌劳损等顽疾,老人时常感叹:“现在日子好了,身体又垮了!”想着想着,朱迅不禁对婆婆心生疼惜与爱怜……
两天后,赵瑞云来到女儿女婿家。她诚恳地向丁汉明道歉:“对不起,我们把朱迅宠坏了,她不懂得体贴尊重人,我代她向您赔不是。”亲家母的大度让丁汉明感动:“我是长辈,没有表现出长辈应有的风范,不该与朱迅计较。老人应如大地,默默承载一切,包容一切,福佑一切。”丁汉明正准备与儿媳沟通,没想到朱迅抓住她的手,动情地说:“妈,我做得不好,让您伤心了。看在咱们都爱王志的分上,原谅我好吗?”丁汉明热泪盈眶。王志也百感交集。
婆媳关系融洽后,丁汉明越来越觉得朱迅不容易:每天早晨7点就得出门,却常常凌晨才回家,一天只睡5个小时。逢年过节,别人在家里放松休闲,朱迅却比平时更忙,每天吃没营养的盒饭。长期超负荷工作,卸妆后的朱迅满脸疲惫憔悴。疼惜针一样扎痛了丁汉明的心,她默默地将家里的一切打理妥当,不让朱迅操一点心。无论朱迅多晚回来,迎接她的都是公公婆婆的笑脸和热菜热饭。不管谁来家里做客,丁汉明都热情与对方握手,用谦和的口气说着同样的话:“麻烦你们多关照我儿子儿媳,他们能有今天全靠自己!”
此时,王志已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调入中国传媒大学,担任校长助理;朱迅是央视家喻户晓的主持人。在王志老家人眼里,夫妇俩都是“有能量”的人。因此,老家的亲戚、朋友、熟人一拨拨来北京找他们办事:有的跑项目拉赞助,有的为子女升学就业,有的为疏通人脉关系……朱迅和王志被缠得不胜其烦。为不打乱儿子儿媳的正常生活,丁汉明甘做他们的挡箭牌。以后老家那边再来人,她明确告诉对方:“王志和朱迅都是普通人,没你们想象得那么有能耐,请你们别给他们出难题。你们来家里,我儿子儿媳可以管吃管住,但其他事一律免谈。”有丁汉明挡驾,朱迅与王志的生活清净了许多……
公公婆婆的付出,在朱迅心里汇聚成暖流。她以爱回报公公婆婆:她忙里偷闲给婆婆染发,坚持每周为公公测血压血糖。婆婆牙齿不好,吃苹果都费劲。2014年6月,朱迅花8万元为婆婆定制了最结实美观的假牙。丁汉明心疼得直搓手:“太贵了,浪费这个钱干吗?”朱迅笑呵呵地告诉婆婆:“妈,只要您身体好,生活质量高,就是我和王志最大的幸福,花多少钱都值!”浓情厚爱中,朱迅渐渐把婆婆当成了亲妈,丁汉明也将她当成了自己的亲闺女。
担心公婆得老年痴呆症,朱迅手把手教他们上网浏览新闻,鼓励她们常听湖南花鼓戏。她还与社区老年协会取得联系,鼓励公公婆婆参加小区的老年门球队、合唱团。生活丰富多彩了,丁汉明和老伴心情舒畅,整天面带笑容。相由心生,老两口看起来明显比实际年龄小。
家庭和谐,反过来促进了朱迅和王志的事业。朱迅不仅荣膺播音主持界最高奖项“金话筒”奖,获得“双十佳主持人”称号,还成为央视名牌栏目《幸福账单》《欢乐一家人》的主持人,并多次主持央视春晚。王志在中国传媒大学也干得得心应手,颇受师生好评。
回首与婆婆走过的路,朱迅对婆媳如何相处有着刻骨铭心的体会:婆婆不同于母亲,儿媳与婆婆是姻亲而不是血亲关系,彼此有隔阂和矛盾在所难免。如果将婆媳关系比作一炉火,她觉得,只有双方共同为炉火添柴,以坦荡和真诚维护这份姻亲关系,炉火才会越烧越旺!
〔编辑:冯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