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于精妙处涵泳 于留白处回味

2015-03-26蒋君华蒋旭琴

新课程·中旬 2015年1期
关键词:精读品读古诗

蒋君华 蒋旭琴

摘 要:古诗教学要求从初读入手,扫清理解的障碍;细读古诗要求言之有物,梳理作者观察和表达的途径;精读古诗要求言之有理,着眼于解读文本中的精妙字词;品读古诗要求言之有味,体悟作者的意向表达。

关键词:古诗;教学;精读;品读

古诗作为千百年来历史长河中流淌的璀璨乐章,更是古人留给人类的艺术瑰宝,也是联结古今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古诗是语言的艺术,古诗教学是带领学生品味语言艺术、探索语言奥秘、获得语言智慧的“艺术之旅”。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由“浅”入“深”地通过外在的语言表达,用心去触摸内在的纹理,品味其中的气韵,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从而使古诗摆脱简单机械的“四部曲”式的讲解方式。本文尝试以《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的教学为例,探求古诗教学逐步走向深入解读的策略。

一、初读——扫清解读的表层障碍

初读古诗,“第一印象”十分重要,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古诗内容,挖掘不同一般的兴趣激发点、内容质疑点、情感共鸣点等因素,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探究心理,从而“由表及里”地爱上这首古诗。课前谈话中,笔者从带有地名的古诗填空中引出“姑苏”“西湖”,由“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对比美女西施和西湖作比较,表现其自然之美。然后带领学生“穿越”到940多年前的杭州西湖,去领略一番独特的景象。未读诗书先动情,经过这样的激趣,学生学习古诗的浓厚兴趣被激发出来了。

初步感知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要求读准、读通,读出节奏来,这遍初读,为深入解读古诗扫清了障碍,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诗题入眼

诗题是古诗的“眼睛”,也是解读古诗的一把“钥匙”,古诗词的特点是抒情性,题目就是引发作者情思的起点,是展开诗歌内容的引子,所以学习咏读古诗时我们要重视诗题,尤其要重视其中提挈全篇、精练传神的字词。

在诗题“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明确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六月二十七日,正值酷暑;地点——西湖望湖楼;“醉”则点明了心情。王国维说“着一字而境界全出”,显然“醉”这个字既表明了作者写作时洒脱的情态,又传递了作者愉快的心情。笔者趁机追问:作者真的醉了吗?由此启发学生认识到,作者是在似醉非醉之间写下了这首诗。

2.诗人入心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绝大多数中国古代诗人是用生命去写诗的,生活处处皆诗情,诗与人的关系密不可分。因此,欣赏古诗必须充分了解诗人的生平、爱好、遭遇等,这样学生对所学的古诗才有一个完整的观感。

组织学生交流:你所知道的苏轼。教师相机补充介绍:苏轼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他的诗清新豪放,善用夸张比喻;他的词豪放洒脱,对后世影响深远。苏轼一生多次遭贬,他一生的坎坷遭遇和其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息息相关。

3.节奏入耳

最早的四言诗节奏是固定的,两个字为一个节拍,其特点是整齐匀称、朗朗上口;五言为二一二或二二一,七言诗为二二一二。其中,单音节的出现使诗显得更灵活多变,吟诵时更能产生起伏之感、顿挫之美。根据意义的需要,单音节的位置不仅可以放在句末,也可置于句中,它往往是一句诗表达的“中心”和“重心”。

这首诗的前两行节奏和一般的七言诗相同,为“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后两行由于“卷地风来”和“望湖楼下”作为两组意义词组不能分开读,所以节奏有所变化:“卷地风来/忽 //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4.诗意入脑

初读感知诗意,是在通过查找注释、交流质疑、理解字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诗句,是一个“囫囵吞枣”的过程,是一个把一句句精炼的诗的语言译成现代汉语的过程,更是一个打通、合并、置换、补充的意义重建过程,从而从整体上把握全诗,理解诗句的含义。

这首诗意义简明,易于理解。其中“望湖楼下水如天”一句可以解读为“湖水就像天空那样广阔,一片汪洋大海”,也可以解读为“望湖楼下的湖水就像蓝天一样开阔明净”,哪一句更为妥帖,可以让学生自由辨析、选择。

初读古诗,通过“诗题入眼、诗人入心、节奏入耳、诗意入脑”等环节的教学,至此已基本解决了学生在古诗学习的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为接下来的深入解读铺平了道路。

二、细读——梳理作者的观察路径

古诗词是中国文学作品中最精粹的部分,承载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底蕴。在实际的教学当中,一些语文教师将诗词教得支离破碎、意境全无。那么,究竟该如何细读而又不是“肢解”和“拆分”呢?笔者带领学生探究时,观察插图、联系诗句,表述时做到言之有物——眼中有具体的事物。通过探究,学生发现:

1.诗中景物多

按顺序罗列依次为云、雨、风、水、山、船、地、楼。一首诗短短28个字,实写景物8处,为写景诗之代表。

2.景物比喻多

“黑云”像“翻墨”“白雨”似“跳珠”“水”如“天”,连用三个比喻,写出云之黑、雨之急、水之清,让人赞叹不绝。

3.景物变化快

“未遮山、乱入船、忽吹散、水如天”,变化仿佛一线之间,来不及细细欣赏体会,景色早已瞬息万变,写出了夏天的西湖时而阴、时而晴、时而风、时而雨,千姿百态、分外迷人。

4.视角转换快

从湖中的船到望湖楼上,这是观察地点的改变;再细细观察发现作者的观察视角从翻墨的天、未遮的山——空中的雨、雨中的船、卷地的风——望湖的楼、如水的天,从高处的云到远处的山,再流转到急雨入船、风吹云散,紧接着视角再度上升,从望湖楼下眺望至水天交接,浑然一体……这真是俯仰之间,上天入地,风流云散,水天一色,视角转换之快,实在是无穷奥妙。

通过这一番细读,将单个的“景”串成一幅流动的“画”,从变化中寻找观察规律,发现其内在联系,这就是细读要达成的目标。

三、精读——着眼文本的精妙字词

“诗言志,歌咏言,声依韵,律和声”,诗歌的背后有内在的情感,精读就是在字词意义的咀嚼涵泳中,还原了诗歌的生命体,体会作者的情感及其变化。诗是以形象说话的,形象是诗人情感的载体,读诗就必须借助于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让精炼的字词生发出个体独特的形象感知。在这一环节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你最欣赏其中的哪个字呢?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例1】“翻”字教学片段:

生:我最欣赏“翻”这个字,用打翻的墨水来比喻黑云,写出了云非常黑。

师:“翻”字除了解释为打翻之外,还可以怎样理解?

生:还可以理解为“翻滚”,就是乌云从天边翻滚着过来,速度很快。

师:是啊,一个“翻”字既写出了云之黑,也表现了云来势凶猛,速度极快,让你想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应该是一幅水墨画,而且还会动。

(出示:水墨翻滚的视频片段)

师:看了这个片段,我们更加能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精妙,这真是一幅动态的水墨画啊!

【例2】“跳”字教学片段:

生:我觉得“跳”这个字用得非常好,“跳珠”就是跳动的珍珠,把雨写活了。

师: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看到这个字,我们就觉得充满了动感——活蹦乱跳,这个“跳”字还写出了什么?

生:写出了雨点极大,打在湖里溅起了水花,如同滚圆的珍珠。

师:这真是“大珠小珠落玉盘”!看着这个字,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滴滴答答的雨声。

师:那是“雨渐止转多云了”(众笑声),声音应该再大一点、急一点!

生:是噼里啪啦、啪嗒啪嗒的声音。

师:看着这又急又大的雨点,听着这纷乱喧嚣的雨声,让你感受到什么?

生:感受到了作者对这场雨的喜爱之情。

师:看来你也喜欢这滚圆的珍珠,喜欢这雨吧,那么请你用朗读表现出来……

【例3】“忽”字教学片段:

师:古诗中的有不少的“忽”,你知道哪些?

生:(思考片刻)“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师:没有料到友人会唱着歌儿来送别,李白肯定感到十分——激动、开心

生:“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生:还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师:真不错!那“卷地风来忽吹散”中的“忽”主要突出了什么?

生:一个“忽”字写出变化之快,风和雨一下子全都不见了,风非常大。

师:你读懂了这句诗!那“忽”字还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生:作者还感到了十分惊喜,刚刚还是乌云密布,转眼就雨过天晴了……

根据新课标提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通过文本的多层研读,体会作者用字之精妙,并在此基础上感受诗人的豁达开朗、乐观洒脱,某种程度而言,字词的表达传递了整个诗词的“精神与灵魂”。

四、品读——体悟作者的意向表达

古诗言简意丰,极为凝练和跳跃,用有限的字词,生发出无限的意向表达。其最大的特点可用一个字来概括——“美”:语美、音美、形美、意美,这个“意”,是从意向到意境的过程,品读古诗词独特的韵味、深远的意境是走向深入解读的必然之路。

1.凝练浓缩,品读回味

苏轼评论唐代王维的作品中指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德国文艺批评家莱新曾这样说:“诗是动的画,画是动的诗。”笔者启发学生思考:读到这里,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黑有白、有山有水、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有静有

动……

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来概括这首诗,你选择哪个字?(学生交流:奇、美、妙……)笔者进一步引导:用诗题中的一个字来概括——醉,这“醉”里包含着什么呢?(对美景的喜爱)一个字,高度洗练、意犹未尽,让整首诗有了无穷的回味。

2.迁移对比,情感升华

此时,出示苏轼《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已经水到渠成。“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足见他对于这首诗的喜爱。狂风暴雨之后,雨过天晴,水平如镜,这何尝不是作者的感悟呢?写这首诗时,作者遭排挤被贬到杭州做官,作者想通过这首诗告诉自己或者告诉我们些什么呢?

学生通过交流认识到:作者明写自然之“风雨”实际暗指人生之“风雨”,要像作者一样乐观豁达地对待人生……

3.诵读移情,激起共鸣

培根说过:“读诗使人灵秀。”那是因为抽象画般的意境充斥于诗的字里行间,通过诵读产生与作者一样的共鸣。此时的诵读,应“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换言之,就是“读进心里去、展开画面来、读出感情来”。因为古典诗词是用意象来说话的,置身情境中诵读,想象自己就是作者,即,“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腹有诗书气自华”,古诗词是祖国语言文字的瑰宝,是进行文学素养积淀的重要资源,优美的诗词、深刻的内涵、丰富的情感、深远的意境、流传的佳句、精妙的语言,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也是提升学生语言素养的有效途径。在涵泳、回味的深入解读中,古诗经典将滋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马秀英.浅谈古诗教学中的“五读法”[J].青海教育,2000(11).

编辑 郑 淼

猜你喜欢

精读品读古诗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小学英语朗读技能提升训练
新国标下英语专业《精读》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新要求
浅析如何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