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中学历史德育渗透实践研究
2015-03-26张俨
张俨
摘 要:依据多年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经验,结合历史课程的特点,提出了充分挖掘历史课程德育资源,改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中学历史;德育渗透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开放程度的提高,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严重腐蚀着中学生的心灵。《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明确提出:“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那么,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历史教育工作者,应如何依托历史课程在德育方面得天独厚的条件,将德育有效地渗透到历史课程教学中,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一、充分挖掘历史课程的德育资源
教师应在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同时,充分挖掘历史课程中的德育资源。
1.爱国主义素材
历史课堂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在我国历史悠久,曾有领先世界的灿烂文明,有让世人惊叹的丝绸和陶瓷,也有震惊世界的四大发明,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充满智慧的象征。另外,从古代的屈原、岳飞、文天祥、戚继光,到近代的谭嗣同、林则徐、邓世昌,再到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一代一代中华儿女不畏牺牲,前仆后继,谱写了一曲响彻云天的爱国主义赞歌,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
2.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素材
传统美德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五千年的华夏文明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如孔融让梨的谦让礼仪,
孟母三迁的拳拳深情,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自强不息精神,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民族气节等,还可以以反面素材作为衬托,如商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汪精卫卖国求荣“沐猴而冠”等,能更加激发学生的正义感,有助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二、改进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以往的填鸭式历史课堂教学,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质量差,因此,教师要改进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1.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
新课标中提出“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在教学中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真正重视能力的培养,重视德育。同时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修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言传身教,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下提高道德水平。
2.改进教学方法
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空洞的说教只会增加他们的逆反心理,在德育中要做到“润物无声”,将德育渗透到历史故事中。同时,教学与时政热点和生活相结合,如各朝代腐败没落与中共中央反腐决心,清政府的闭关锁国和改革开放等,通过以史鉴今来引发学生在情感和思想上的共鸣。
3.改变历史教学的评价方式
历史教学的评价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摒弃过去单一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和考试成绩的做法,更要关注学生历史学习的态度、过程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现阶段的高中历史教学评价主要以各阶段的考试成绩为终结性评价,如各学期学年的期末考试、会考和高考。这种以考试为唯一评价方式的做法必须打破,采用开放式的质性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学习发展的过程,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追求好成绩的同时努力提高自身的情感道德修养。
三、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单纯的课堂教学是不够的,教师还应通过丰富多彩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自己。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组织的课外活动。
1.参观革命历史博物馆
革命历史博物馆是我国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学生通过参观革命历史文物的方式,学习老一辈革命家艰苦朴素、奋发图强、舍身为国的精神,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2.组织观看历史记录片
记录片具有表达形象、史料丰富和尊重历史的特点,有很多优秀的反映战争、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的优秀记录片,如,CCTV的《中国文明》、BBC的《二战风云》和CCTV的《世纪战争》等,这些纪录片很好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绚烂的传统文化、战争的残酷和不畏牺牲的精神,使学生认识到今天和平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能增强学生爱国热情、民族自豪感。
3.辩论会
通过组织辩论会让学生自主收集资料和组织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心理素质、交流合作和逻辑思维等综合能力。
总而言之,高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各学科尤其是具有丰富德育素材的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三观教育和传统历史文化熏陶,既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结合自身学科特点,针对自己的学生因材施教,努力提高他们的历史学科素养、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余志兵.德育目标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分析[J].新课程导学,2013(4).
基金项目:2014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计划“十二五”课题,课题编号QS[2014]GHB0075。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