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以读为本
2015-03-26王民娟
王民娟
內容摘要:提高语文教学效果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指导学生多“读”,多读课文,多读课外读物,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读书要求,教师要带头多读,范读。
关键词:语文教学 方法 读课文 课外读物
读是语文学科最基本的,也是我国传统的教法与学法。鲁迅先生更以其切身经历来肯定,推崇“读”。他在谈到写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的准备工作时说:“大约所仰伏的全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药知识”(《鲁迅全集》第四卷),足见先生对“读”的看重。
就语文学科的知识能力结构而言,就是听,说,读,写。它们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然而,读则是中心一环。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所谓阅读总得读”,“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但读并非是散漫的,无目的的,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地指导学生阅读,引导激发学生读语文的情趣,使他们逐渐能自觉地读,爱读,会读。下面就这个问题谈几点不成熟的做法:
1.提出严格的读书要求,明确目的读课文
每篇课文,根据其长短和教学要求,起码读3至5遍,每读一遍,都要有明确的要求:如预习——查字(词)典,初步或部分解决生字词。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讲读——细读课文,边读边品位,揣摩,把握文章的主旨;归纳——精读课文,对文章精华,在更高的层次上再度概括,总结。在指导学生读课文时要看清读准,要认真仔细,要正确流利,充分运用提示,注释,课后思考题,以自读为主,培养学生自觉读书的习惯和能力。
2.以“读”为主,突出“主体”组织教学
字词的掌握,靠读;课文的理解,靠读;语感的领会,主题的把握,更要靠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讲解,轻朗读),要以“读”为主组织教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大多是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流露出种种不同的情感:琵琶声声,江洲司马青衫湿透;大江东去,功业未竟华发早生;荷塘月色,蛙声平添几许哀愁;最后一课,师生同感失国之痛……这些感情,或婉约,或豪放,或哀愁,或悲怆,其中那隐隐的情思,往往是教师言语无法穷尽的,而学生却往往能通过反复朗读吟诵,体会其中的细腻难言之处,在心灵深处产生共鸣。如在学习《孔雀东南飞》一文时,如果教师只是把诗中的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生硬地灌输给学生,学生就会感到茫然,不妨我们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把学生带入课文所设置的情境中去。让他们在读中去领会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把握文中的人物形象,再加上教师精当的讲解,点拨,教学效果就会显著。通过读,学生能体会文句的深层含义;通过读,学生能领悟教师不能言传的情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境界便是因“读”而生。
教学是双边活动,而学生又是主体。叶老师再三强调“教是为了不教”这个道理,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语文教学中采用“读”这种方法更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读”可以使学生通过口,眼,脑等器官活动,充分理解课文,产生美好的读感效应,有时,大家在读中会被作品的意境所陶醉,这样学生的主体作用自然得到充分的发挥,久而久之,“不教”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3.教师带头“自吟”“自背”,激发学生的兴趣
熟读背诵是我国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是学好语文的一项基本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率先垂范,用范读去感染学生,用背诵去带动学生,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学生熟读背诵的好习惯就会自然养成。如《离骚》一文,历史时代久远,语言深奥难懂,学生读起来感到很困难,就采用范读的形式,引导学生去体味诗文的韵味,领悟诗文的意境,从中感染学生;采用背诵的形式,打消学生的畏难心理,激起他们的强烈好胜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再结合教师的精当讲解,这样一篇让学生头痛的文章,很轻松的就解决了。
4.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扩大学生知识面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单靠读几篇课文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课外阅读指导。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语文课外阅读大多处于随意性与盲目性共存的混乱状态。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或缺乏必要的指导,或有指导而无检查,或有要求而无计划,或形式单一而效果差,或时间有限无法坚持,或只有限制而无建议,……凡此种种,导致课外阅读园地荒地多,杂草多,使学生的健全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为此,我们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首先要帮助学生选好读物,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评,推荐思想内容健康,适合他们阅读的好读物给他们阅读。读前教师要加强指导,激发学生读书兴趣,然后,还要提出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真阅读,记好读书笔记,摘录优美词句,写读后感。还可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交流”,“诗文朗诵会”,“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他们从读书中找到快乐,学到知识,开扩视野。
(作者单位:河南商丘幼儿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