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金融支付工具市场现状调查报告
2015-03-26刘宇萌林婉贞刘芸菲
□文/刘宇萌 林婉贞 刘芸菲
(中华女子学院 北京)
中国作为当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正处于信息技术和网络金融发展的重要过渡期,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络购物的兴盛、电子货币的支付等新兴交易方式的出现并迅速普及,许多企业积极参与网络金融的发展领域,而其中余额宝的发展尤其引人注目。2013年6月余额宝正式上线,打破传统销售模式,开辟了电商企业运营与服务全新模式,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公募基金和货币基金。不少业内人士非常看好余额宝的发展前景,但不少购买余额宝的投资者却发现,其收益情况发生剧烈波动。本文基于对不同地域、不同年龄层等群体对余额宝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对互联网金融支付工具的市场前景进行剖析,寻找一个更亲民、更符合大众口味的网络金融工具发展方向,使新兴金融工具在我国可以被更多人接纳和使用。
一、余额宝使用情况调查
(一)基本情况分析
1、性别及年龄段分布情况。参与调查的男女人数比例几乎相同,而接受调查的人群中,年龄的分化较为明显,其中18~23 岁的占比49.22%,24~30 岁的占比23.27%,31~40 岁的占比14.77%,40 岁以上和18 岁以下的占比总和略低于13%。由此可见,对此类问卷感兴趣的人多为年轻人,未成年人及中老年人参与调查的积极性较低。
2、身份及储蓄情况。受调查者中,学生占48.32%,私营企业人员占14.65%,科教文卫系统人员占9.17%,其余自由职业、外企、政府职员、离休人员等零散分布,占比较小。根据调查详细记录,参与调查者的身份具体还包括银行客户经理、下海经商商人、出纳、护士、淘宝员工及家庭主妇,等等。而这些人中,每月储蓄在1,000 元以内的占41.39%,1,000~3,000 元占36.69%,3,000~5,000 元的占14.65%,而月储蓄在5,000 元以上的不足8%。其中学生身份以及月储蓄在1,000 元以内的,占统计数据的最大比重。
(二)调查情况分析
1、个人理财情况调查。(表1)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迁,市场化的进步,当代人对储蓄的态度和储蓄习惯发生了巨大转变。人们不再是单纯局限于储蓄,资金也开始逐步用于消费。但由于我们调查的对象多为学生,其对自己资金支配度较低,储蓄选择也较少,因此传统的金融行业业务更深入人心、服务体系也较为成熟,如银行储蓄卡等,一般都是学生和大部分非学生的群众的首要选择。但是,相比于基金、股票等投资储蓄方式,余额宝的使用情况显得尤为突出。
表1 个人投资储蓄方式调查
2、对余额宝的认识及使用情况调查。通过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人还是对余额宝有一定了解的,不知道的仅占总调查人数的8.28%。这些人中,有一半以上的人是通过网络了解余额宝的。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完善,互联网已然成为了目前应用范围最广,传播速度最快的传播媒介,给新兴的余额宝提供了一个便捷、广阔的平台。
数据还显示,63.09%的人认为余额宝存在风险,其余人认为不存在或者不清楚,可见大部分的群众还是本着风险与收益呈正比的心态参与金融活动,认为余额宝虽能带来较高收益,但是还是存在风险。至于余额宝本身的属性,46.09%的人认为余额宝是一种投资方式,它虽有支付的功能,却依附于天弘基金带来收益,应该属于新型金融产品;31.1%的人认为余额宝有类似于支付宝这类第三方存管的功能,应该属于储蓄。其余人认为不清楚或者不属于投资也不属于储蓄,是一种新的方式。正是因为余额宝具有投资和储蓄相结合的特点,受到了众多业内人士的力捧,认为其是一种金融创新;也有一些传统金融对余额宝交易方式产生质疑,号召加以整改和规范。
3、余额宝影响及使用意愿情况。(表2)在余额宝产生以前,各银行的网银等业务已经相对发达,余额宝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易方式,的确给传统销售模式带来巨大冲击,但是其产生并没有真正撼动传统金融行业业务。对于余额宝的使用意愿,66.22%的人因为余额宝资金流动性好、收益高而存入资金,其余人则选择观望的状态。原因:其一,余额宝缺乏法制的管理,合法化无疑是余额宝面临的尴尬问题;其二,网上银行竞争力大且发展基础扎实,不断拓宽业务,给人们带来更低的费用,更好的服务,相比较为保守的投资储蓄理念更愿意相信银行信用;其三,余额宝发展时间较短,缺乏长期实践检验,从长远上看,天弘基金的运转好坏,将直接影响余额宝预期收益和信用保障。因此,基于信用、收益和功能等多方面,未来余额宝的优势就显得不是那么明显了。
表2 使用余额宝是否影响网银情况反馈表
4、余额宝存在的问题与展望。(表3)即使对余额宝的评价褒贬不一,人们也对余额宝产生众多质疑,但是从总体呈现的趋势来看,人们对余额宝还是抱有较高预期的,勇于用不影响正常生活的部分资金尝试。由于余额宝目前没有一个明确的法律界定和法律保障、网络安全维护,基金在资本市场上会有上下波动,使用者总会有些担忧,不能大胆投入。但如果克服不了问题,余额宝将如昙花一现;如果顺利克服,余额宝将会是资本市场上的新生动力,因为其具备有发展迅猛的互联网金融电子平台和强大的未来消费力群体。
表3 大众对余额宝的担忧理由
二、余额宝调查结果原因分析
从问卷以及访谈的统计结果来看,以余额宝为例的新型互联网支付工具的接受程度与年龄和社会身份存在密切联系。青年人对类似余额宝等新型互联网支付工具接受程度较高,而中老年人尤其是退休人员对类似余额宝等新型互联网支付工具的接受程度较低。根据调查,我们得出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年长者风险的承受能力较低。老年人(特别是退休人员)并不会刻意追求资产的高收益率,求稳是其理财的首要目标。支付宝诞生的历史较短,其属性、运行方式等都有别于传统的银行业,其密码安全性、资金安全性仍受到多数老年人的质疑。相比之下,传统银行业具有良好的信誉,其资金安全性和稳定性更有保障,自然赢得广大中老年人对其的青睐;二是丰富的生活经验及阅历减少了中老年人对新事物盲目的热情;有已退休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是经历着中国经济体系的逐步形成完善的,但在现阶段,我国并未完全实现市场经济,经济市场的波动受政策的影响大。而类似余额宝金融工具的推出,难免可能收到来自政策方面的压力,一旦受到压力,其优势必然也随之减弱,而存进余额宝的资金甚至可能影响到本金。基于这种观点,对类似余额宝的投资并不会对他们产生太大的兴趣;三是青年人对互联网平台依赖程度强。青年人接触网络时间较长,熟悉网络交易,有网购的习惯,而余额宝是支持直接支付,交易较为方便。不管是余额宝,还是早期的支付宝,都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借用网络的快捷、高效的特性,成为青年人快捷支付、消费的不二选择;四是年轻人对利益的追求有较高的预期。调查反映余额宝较支付宝的优势,就是因为看得见它的收益。由于年轻人资金储蓄基础较少,可投资资本较少,受投资风险的影响也较小,相比于中老年人保值的理财方式,年轻人更加愿意选择在储蓄的过程中还能获得额外的投资收益;五是大众观念受中国保守思想影响较大。研究结果显示,不论是何种身份、年龄、职业还是其他,多数的人都对风险较为敏感。在不了解一种新型的工具时,人们的保守思想会选择回避或者不愿尝试,在未来收益和发展不定的情况下,人们也会选择观望。加之互联网金融下的弊端也愈加明显,使得即便有法律保护也难以预防道德风险的发生,让人们对新兴产品望而却步。
三、对网络金融支付工具发展提出政策性建议
基于对余额宝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以及原因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各种新型网络金融支付工具可能存在的类似问题,为促使互联网金融支付工具可以更好更全面地为我们服务,又旨在推动互联网金融发展,现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设立网络金融支付工具的风险保证基金。调查结果显示,人们最为担心的是在账户安全性以及账户被盗资金是否能追回的问题,由于多数网络金融支付工具以手机、电脑为载体,手机丢失或者电脑中毒均可能给账户带来风险,除了与警方配合进行有效的资金追回以外,设立网络金融支付工具的风险保证基金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用户的损失,从而增加用户的使用信心。具体施行方案可由经营的保险机构设立专门用于基金所致经济损失的一种保险,保险人即保险公司为被保险人即基金公司客户保留一部分货币资金作为保险基金,履行保险义务的条件。由保险机构根据大数法则,经过科学的测算,订出各种不同的保险费率,为基金公司和使用余额宝的客户提供风险补偿和财产保障。
(二)提高市场信息反馈力度。相关金融机构需要在产品推出之前、之中、之后做好市场反馈工作,对产品的发展趋势要有一个较为合理的预先研究,及早发现产品的问题并改进,减少金融创新产品由于不适应市场而淘汰,而遗留的问题无法解决。
(三)加强新型金融业务审核和监管机制。对新型金融产品、金融工具等进行更为严密的监管,包括该企业的收益、信誉是否能够对冲风险,是否能够申请开拓网络支付平台、开通基金分红与货币资金捆绑等业务。
(四)完善金融创新法律法规。现如今互联网金融支付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法律的更新赶不上金融产品的创新,建议金融监管部门和互联网监管部门加强合作,提供一个较为完备的互联网金融创新法律法规,与时俱进,避免优秀的创新产品得不到法律的支持与保护,同时也避免不良金融工具钻法律漏洞,徘徊在法律边缘得不到管制。
四、结论
余额宝的使用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新型的互联网金融支付平台,给投资者创造了新的投资理财选择,在打破银行传统业务的同时,为人们提供了便捷和收益。同时,也遭受金融机构、投资者等关于合法化、风险控制的质疑。
不仅仅只是余额宝,全球有大量的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产生,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并且其发展前途并不如意,如何真正克服问题所在,使创新互联网金融支付工具得以发展,为人类创造价值,还需要金融机构、企业、国家政策上和市场上的协调配合,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1]郭琳娜.互联网理财新品余额宝现状存在的风险及发展前景分析[J].金融经济(理论版),2014.4.
[2]锡士.余额宝加速“互联网金融”[J].上海经济,2013.10.
[3]陈健.论互联网金融创新——基于第三方支付支付宝视角[J].中国市场,2014.2.
[4]徐慰贵,黄芽保,郭冬雪.前景令人担忧的余额宝[J].科技视界,2014.7.
[5]王崇志.“余额宝”的经济学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