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实现通航飞机“飞起来”策略分析
——以湖北荆门通航产业发展为例
2015-03-26郭强何玉芹
郭强,何玉芹
(中共荆门市委党校,湖北荆门448000)
加快实现通航飞机“飞起来”策略分析
——以湖北荆门通航产业发展为例
郭强,何玉芹
(中共荆门市委党校,湖北荆门448000)
通用航空产业在拉动区域经济增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和促进创业环境优化等方面的溢出效应明显。荆门通航在予以先行先试发展之后,要解决“上天难”、“落地难”、“赚钱难”、“用人难”、“聚业难”等瓶颈制约,真正让荆门“飞起来”,还要以“飞起来”、“热起来”、“游起来”、“玩起来”、“联起来”、“俏起来”六条具体发展路径作为突破口,提供促进通航服务业发展的制度保障,努力营造荆门通航产业“飞起来”的优良环境。
通用航空;溢出效应;制约因素;发展路径;制度保障
DOl:10.3969/j.issn.1671-7155.2015.06.015
所谓通用航空,是指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公共航空运输,也就是商业航班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通航飞机包括公务机、私人飞机、农用飞机、教练机和体育竞赛机。集新兴产业和创意经济于一身的通用航空产业的重要作用已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但在全国热火朝天的发展态势下,通航产业并没有出现井喷式发展。一些通航企业在先行先试的国家政策和本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发展也仅停留在艰难占位阶段,面临不小的困境和不少的难题。究其原因,通航产业从设计、制造到运营和服务的各环节,都没有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产业链没有有效激活,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没有充分实现。
中国通航产业潜藏着绝好的机遇,同时又面临巨大的挑战。目前先行进入通航产业发展的区域“已举棋”并“正落子”,接下来将进入占位竞争阶段。荆门通航产业在予以先行先试之后,应尽快研究制定更加贴身的发展策略,消除瓶颈制约,释放政策红利,快马加鞭才能助荆门真正“飞起来”。
一、荆门通航产业发展的溢出效应
1.拉动区域经济增长
通航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综合性产业,其发展涉及40~50种具体的产业,投入产出比为1:12,产业拉动比为1:10[1],产业关联性大、带动能力强。根据国际经验,人均6000美元以上,将会迎来通航产业的迅速发展。我国人均GDP已过6000美元,据预测,我国未来的通用飞机机队规模将达几十万架,可带动关联产业GDP数万亿。通航产业在不久的将来即可产生能预见的巨大经济效益,荆门提前谋划布局此新兴产业,等于为城市未来发展占据经济高地。
2.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长期以来,荆门经济仍然没有摆脱靠多投入资源、多消耗能源、多使用劳力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当前,荆门经济发展又处于全国房产经济发展进入拐点的时期,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航产业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特征非常明显,产业链条长,又与设计、研发、维修、金融、旅游、培训等第三产业高度融合发展,符合高端引领、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消费拉动的转型发展需求,荆门不遗余力地发展通航产业将有利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3.带动基础设施建设
机场、设备、城区通往机场的公路和轨道交通等基础资源是发展通航产业的必要条件,虽然修建一个简单的通用机场仅相当于修建2公里高速公路所付出的代价,但打造一个功能完善、产城融合的航空小镇,配套的基础设施投入远不止这些,水电、能源、通讯、排污、绿化、学校、医院、文娱设施都要进行配套和完善。荆门作为通航产业发展的先行城市,必将极大地促进和改善漳河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
4.促进创业环境优化
建设支线机场,可以很快实现封闭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联系和沟通,旅游、招商、人才技术引进环境发生的根本变化,必将有力地推动对内对外开发,使荆门与世界连为一体。同时,通航产业作为高端产业,对高端要素、激励制度、高效政务环境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会形成倒逼机制,敦促政府提升服务水平,倡导社会增强商业诚信,引导企业完善商业规则,激励产业启动商业模式创新,多管齐下优化荆门创新创业环境。
二、荆门通航产业发展要克服的制约因素
鉴于通航产业发展较强的溢出效应,着力推动荆门通航产业发展成为荆门市政府的重要任务。但是,荆门通航产业同全国通航产业发展的背景与趋势是一致的,在投资规模不断增加,飞机数量不断增多的同时,以飞行小时为重要标志的产量却未能获得同步提升,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上天难”——空域划设分配不合理,飞行审批效率过低
政策性限制造成飞机“上天难”,我国通航产业在空域申请、审批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利于产业发展的限制性规定[2]。一是通航中低空空域十分有限,国家仅开放了5%的空间给通航,且开放的试点空间主要是单个机场的空域周边或者偏远地区,无法满足实际飞行的需求;二是通航申请审批效率十分低下,空域申请时间长,手续繁琐,审批费用高,使通用航空飞行的灵活性和机动性难以发挥。
2.“落地难”——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服务保障体系不全
地面上滞后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落后的服务保障体系造成飞机“落地难”。通航飞机本质上是交通工具,其主营业务通航运输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门性交通设施的建设水平。我国通航机场严重不足,若不能与其它城市通航机场形成发达的通航运输网络,仅凭荆门漳河机场,荆门发展通航运输将使飞机在很多城市无处可落。何况漳河机场本身还存在着机场跑道正在扩建、等级尚待提升,预警、通信、指挥设备尚需改善,管理人才缺乏以及支撑通航发展的固定运营基地(FBO)、飞行服务站(FSS)、维修基地(MRO)等服务体系尚未建立等一系列问题。
3.“赚钱难”——商业模式不成熟,群众参与氛围不浓
通航产业在我国起步较晚,既没有形成有效的商业模式,也没有形成浓厚的群众基础,六成通航企业仍然“赚钱难”。荆门通航产业从设计、制造到运营和服务的各环节,都没形成体系化的发展模式,产业链没有有效激活。通航飞机在市民眼中仍然是奢侈品,市民参与意识较低,航空文化基础薄弱,没有形成吸引大众消费的浓厚氛围。在目前“互联网+”的粉丝经济模式下,没有大众的参与势必严重阻碍通航产业的发展。再加上产业整体还处于完全买方市场的初创阶段,企业议价能力不足,飞行服务定价水平普遍较低,企业运营成本较高,营利能力较差。
4.“用人难”——培训体制落后,人才流动受阻
尽管航校培养的飞行员逐年增加,从事公共航空运输和部队航校毕业的优质飞行员很多,但通航公司飞行员短缺、通航产业“用人难”仍是现实状况。现行的培训体制和流动机制是造成供求倒挂的主要原因。一是培训机构的招飞标准不能满足通航公司的用人需求。培训机构在追求培训量的同时,降低了相对于民航的通航招飞人员的文化和身体标准,通航用人单位出于安全和长远发展考虑很少会雇佣拿到商照的飞行员。二是培训机构的课程设置不能满足通航公司的用人需求。市场化的飞行员培训机构,受成本限制,课程设置中既没有针对如农林喷洒、天气监测、抗震救灾等专业技能的作业培训,实际培训中也没有达到普通飞行培训的时间量要求。三是现行的人才交流机制妨碍了飞行员流动。通航公司若引进从事公共航空运输和部队航校毕业的成熟机长,需要支付一大笔转让费,大大增加了通航公司的用人成本。
5.“聚业难”——制造产业欠发达,创业环境待优化
荆门虽有605研究所、原宏图飞机制造厂积累的人才与技术等优势,独特的机场和水域条件以及先行行试的政策优势,但目前制造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创业环境不利于通航产业的集聚发展。一是欠发达的制造业不利于通航产业的集聚发展。荆门不具备汽车、轮船、大型机械的整机制造能力,既没有从事深加工和产品组装的大型航母型企业,又没有铸造、锻造、电镀、油漆、电线电缆等配套生产环节的企业,即使历经千辛万苦招商引资来一个通航制造企业,缺失的配套环节也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二是待优化的创业环境不利于通航产业的集聚发展。与珠海、西安、石家庄这些航空基地比起来,荆门城市的影响力与美誉度要逊色许多,城市星级酒店、文娱设施建设水平,交通通达能力和便捷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经济发达地区无疑要素更高端、创新更活跃、资源更可集,产业配套能力、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也更高。荆门作为一个三四线城市,商业规则不太成熟,经营机制不太灵活,产业配套不健全,人才缺乏,现代服务业不发达,整体创业环境并不算优良。
三、荆门通航产业“飞起来”的发展路径
针对荆门内外发展环境与条件,荆门通航产业要迅速建立起竞争优势,必须扬长避短,轻制造重服务。这样就必然要打破传统的产业链条,选择难度系数不太大,且有破窗效应的一些行业作为切入点,以“飞起来”、“热起来”、“游起来”、“玩起来”、“联起来”、“俏起来”六条具体路径作为突破口,缔造以通航服务业为主的生态圈。
1.“飞起来”——开通运营航线
航空产业、航空小镇实至名归,关键是要有航线通航,有飞机飞行。荆门应大力争取国家部委、中航集团的相关补贴及省市政府补贴,联合其它通航机场的力量,在全国率先开通几条通航航线,让飞机尽快真正转场飞起来。在已有襄阳、宜昌、荆州、神农架等四条低空航线的基础上,近期可选择与已启用的如珠海、石家庄等通航机场开通省外航线,远期可选择与湖北在建的所有通用机场开通省内航线,并积极争取军方和当阳政府支持,就近与当阳军民两用机场开通航线。
2.“热起来”——开办培训学校
在转场飞行航线开通尚需时日的背景下,荆门应尽快开办通航飞行员培训学校,一方面本地领空大量的飞行培训可以营造产业繁荣的气氛从而起到宣传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导企业进入行业创造价值和利润。开办方式可以是引进成熟的培训学校分校,也可以是整合社会力量新开办培训学校。特别要注意的是航校招飞学员文化和身体素质要严格把关,课程设置要充分尊重市场需求,既要让飞行技能培训达标,又要在保证营利的前提下尽量增加特殊的飞行作业技能培训。
3.“游起来”——发展航空旅游
荆门发展通航产业要将资源要素与发展模式相结合,明确自身定位,才能打造出一条有特色优势的通航产业发展路径。若荆门融合旅游的观光功能与飞机的运输功能,开发全新的旅游体验功能,利用漳河好水源、好生态、秀青山的资源特色,近期发展乘飞机游览漳河,远期联合其它城市,发展乘飞机观东湖、赏恩施大峡谷、看神农架原始森林,将是经济新常态下适应规模化、大众化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转变,提升产业增值空间的重要途径。为保证产业正常发展,荆门通航旅游应切实加强安保工作,尽快消除发生在今年的安全事故负面影响,重塑消费信心。
4.“玩起来”——办好航空展览
航空展览在吸引公众参与,引起企业关注,争取各界支持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扩大产业影响力,提升城市美誉度的重要方式。荆门成功举办2015年10月飞行大会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可以考虑构建大型公开活动长效机制,集实物展示、贸易洽谈、学术交流和飞行表演于一体,将观赏性与娱乐性、学术性与专业性、贸易性与商业性兼具的综合性盛会制度化。长远来讲,必须在航空产业园附近开辟一块场地,建好固定场所的飞机展销中心、通航会展中心,引进高级酒店餐饮会所,并以财政资金为引导,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发展政企共建、共办的会展经济。
5.“联起来”——用好存量资源
利用好605研究所和原宏图飞机制造厂的存量资源,将其纳入产业链条,参与产业经营环节。具体路径可考虑在荆门市政府和湖北省政府的支持下,以605研究所为主导争取国家在“引进大型配件——在605研究所指导下组装国际主流小型飞机——本地生产部分零配件”项目上的政策支持。依托605研究所的科研力量,利用原宏图飞机制造厂的场地和厂房资源,复活原宏图飞机制造厂的技术力量和生产能力,紧盯通航国际前沿主流机型,积极对接中航工业集团,开展引进飞机整机的组装和零配件生产。荆门政府也要给足以上两个单位财政、税收、场地等相关的优惠政策,支持605研究所侧重于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以及生产与装配的技术指导,支持原宏图飞机制造厂把着力点放在零配件的生产、飞机维修、整机装配等环节上。
6.“俏起来”——打造特色亮点
以一系列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创新,打造产业特色,集聚小镇人气,塑造城市名片。一是创建爱飞客俱乐部,为高端人士提供谈飞机、开飞机、看表演的高级场所;二是规划航空主题公园,建设小型专题航空博物馆和航空科技体验馆,作为新型航空旅游项目和青少年航空教育基地;三是开展航空生活服务,利用优美的山水资源和独一无二的航空资源,发展航空婚庆、产品发布、航空广告等一系列生活服务;四是举办文娱赛事,以漳河水库为依托,举办飞行表演赛、漳河大道自行车赛、环库马拉松赛、皮划艇赛。
四、荆门通航产业“飞起来”的制度保障
1.着力争取更大幅度的政策支持
通航产业是政策依赖性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又刚进入起步阶段,非常需要国家的政策扶持。在国家正研究政策法规之计,荆门应纵向联合湖北省政府,横向联合其它城市航空产业园或爱飞客小镇,为国家建言献策,影响和推动国家出台更有利的通航产业政策法规。一是在空域管制上,争取扩大通航可用空域,进一步缩短飞行申报提前期,简化审批手续,缩减审批费用[3];二是在通航飞行员培训上,争取放松通航飞行器进口管制,给予更大幅度的培训补贴;三是在产业政策上,建言国家有关市场准入、机场收费、审批程序等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修葺完善,争取加快小城市机场建设速度,降低通航产业税收标准。
2.着力提供更加完善的设施保障
配套设施是通航产业发展的前提,荆门应从长计议,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一是加快完善周边基础设施。尽快完成规划区内的民房拆迁,拉通防洪快车道至爱飞客小镇的主干道,通过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等方式,完善路网、水网、电网、地下管廊等基础建设,提升机场跑道至3C级,加快机场航站楼的建设,升级宏图学校和宏图医院。二是加快建立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在充分利用现有机场管制中心的基础上,增加设备、扩展功能,加大低空飞机监控设施、预警报警设备的采购安装,加快机场管理体系软件建设,大力引进社会化运作的FBO、FSS、MRO服务企业[4],为通航飞行提供更加周密的气象、导航、管制、维修、应急救援服务。
3.着力建立灵活运转的体制机制
一是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和创新。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奖励入驻企业,并实行入园零收费政策和免征基础设施配套费;对高新通航企业,降低征收企业所得税;对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研发费用,按照有关规定在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保障通航建设用地,并按规定实行相应的税收减免政策。二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和创新。鼓励金融机构对飞机购租、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惠的信贷支持;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和中期票据;政府设立专项资金,为企业提供担保服务和过桥资金周转;优化财政资金投入结构,引导财政资金集中支持通航新业态、新模式创新活动和高技术、新工艺研发活动;以科学的资源配置和有约束的利益分配为前提,继续探索基础设施建设的PPP融资模式。三是实施人才引进机制改革和创新。对通航企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给予我市引进高层次专技人才的政策待遇;支持引进外籍高级人才,并妥善解决好引进人才的配偶就业、小孩入托入学问题;建立健全企业与荆楚理工学院联合培养通航人才的长效机制,引导大学开设通航理论课程,支持航校开展飞行招生和培训,加大人才培养和储备力度。
4.着力营造干事创业的发展环境
一是营造优良的制度环境,学习上海自贸区管理经验,推进行政审批项目的减赋瘦身,加强社会征信体系建设,营造政府勤政高效求真务实干事、企业遵章守纪诚实守信经营的氛围;二是营造创新的商业环境,鼓励企业试验、促进学术交流,发动社会各界探索研究商业模式创新,以互联网为媒介,促进企业间资源整合,推动形成跨界融合的思维方式和运营模式;三是提升城市的文化品味,加快彰显荆楚文化和航空文化标识的新区城市建设,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以加快荆西宾馆、五洲国际等一批高档酒店建设,开发本地特色餐饮、引进外来高档餐饮,完善游乐设施为抓手尽快改善消费环境。
5.着力实现富有成效的招商成果
在产业初创阶段,一定数量的通航相关企业在荆门集聚抱团发展,企业存活机率更高,产业竞争力也更大。荆门在加强园区规划建设的同时,应加大宣传力度,突出做好企业和产业资本的引进工作。荆门通航产业总的发展定位是技术新、起点高,但不贪大求全,不重制造轻服务,应集中力量,突出重点项目。一是要特别注重具有品牌和核心技术的航母型企业的引进,二是要特别注重基础关键配套环节企业的引进,三是要特别注重能建立平台形成产业生态链的服务型企业的引进。依靠引进的关键性企业,不断形成产业群体性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促进通航产业在荆门跨越式发展。
[1]赵诗源.以通用航空产业助力经济结构转型[J].当代经济,2012,(16).
[2]邓卫华,戴劲松,温浩江.中国通航产业为何短板?[N].瞭望新闻周刊,2006-07-17.
[3]佟刚,张利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途径探讨[J].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1,(6).
[4]涂力万.从“飞机工厂”到“航空小镇”[N].南方日报,2015-01-20.
(责任编辑 李淑芳)
郭强(1962—),男,湖北沙洋人,湖北省荆门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党组书记,研究方向为领导科学与区域经济;何玉芹(1976—),女,湖北当阳人,荆门市委党校教研室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区域合作与竞争、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
F560.1
A
1671-7155(2015)06-0077-04
201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