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坚持的五个基本原则
2015-03-26
(遵义医学院 人文社科学院,贵州 遵义563000)
我国环境资源的现状和困境决定了必须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人与其他自然环境因素的复杂系统工程。从系统论和整体主义的视角出发,环境问题不仅仅是技术或经济问题,而是关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关系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伦理问题。因此,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坚持相应的伦理原则。只有在坚持基本伦理原则的前提下,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才能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推进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
1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背景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提出是在充分总结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社会建设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在积极应对我国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的过程中,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逐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既是对当前基本国情的现实把握,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总体思考,又遵循了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前进的方向。
当前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人口总数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例如,我国的单位GDP能源消耗量约为美国的4倍,消耗了全世界能源总量的21.3%,却只生产了世界GDP总量的11.6%。此外,我国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地下水污染、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接连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由环境污染问题而导致的群体性事件也时有发生[1]。面对国内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新形势和各种新矛盾,我们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力争以较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为此,在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之后,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指出,必须走一条全新的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之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自从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国围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针,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取得了较大成绩。当前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就必须坚持尊重自然原则、合理制约原则、协调发展原则、可持续性原则、环境安全原则。
2.1 尊重自然原则
所谓“尊重自然”,是指人类要与自然和平相处,在自然界万物平等,任何生命物与非生命物都有存在和发展的权利,人类应当尊重大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环境[3]。我国生态危机是与人们环保意识薄弱、可持续发展意识不强的现实密不可分的,要从根本上摆脱生态危机,就必须实现内心态度的转变,在人们的意识领域留下“尊重自然”的深刻烙印。坚持“尊重自然原则”,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修养,从而自觉遵守环境伦理规范,既关爱自身也善待自然。为什么要尊重自然,并将这种人伦之理扩大到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呢?一方面,是因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环境这一物质载体,即人类的利益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人类的利益与自然环境的利益紧密相连;另一方面,还在于自然界具有内在价值。所谓“自然界的内在价值”,是指它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自然界是自我维持系统,其按照相应的自然规律不断地再生产,维持自我需要,获得自身的发展与演化,从而实现其作为生命共同体在宇宙中的存在价值。自然的内在价值决定着其外在价值的好坏;自然环境好,则人类的生存环境好,生活条件好,发展空间大;所以人类利益也会受到自然环境自身利益的影响。因此,人类应该从内心深处尊重自然,将这一原则体现在生产与生活实践中。
2.2 合理制约原则
所谓“合理制约”,是指人类在开发自然、利用自然的同时,有义务遵循自然规律,向自然提供相应的补偿,保持生态平衡;人类在利用自然环境的过程中,为了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求,虽然会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但必须维护自然界的基本秩序,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因为要应对“人类中心主义”和“科学主义”的消极影响,所以必须坚持合理制约原则。“人类中心主义”的鲜明特征在于主客二分,坚持主体性原则,突出人类的主体性和功能性,将人与自然分离和对立起来,强调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绝对主宰和支配。“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作为近代以来工业文明发展的产物,虽然开发了人们的思维,提升了人的实践能力,促进了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但它无视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忽视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造成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空前紧张。因此,有必要提出合理制约原则,使人们的思维保持理性,实践活动保持理智,在自然环境的承受力限度内合理地开发自然。无论在开发自然过程中,还是在保护自然的时候,都要遵循“合理制约原则”,警惕“科学主义”的负面影响。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它既能发挥积极作用,也会产生消极影响。然而,科学主义却让人们只看到了它对人类有利的一面。例如,生物科技在农学、医疗、军事、工业、环境等领域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生物科技的发展也给人们带来了恐慌,体细胞克隆人的研究更是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争论。因此,我们在保护自然环境的过程中,要摒弃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一切难题的观点,在利用科学技术开发自然的过程中,应当考虑如何利用先进科技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掠夺,对科技的运用进行“合理制约”。
2.3 协调发展原则
所谓“协调发展”,是指人作为理性存在的主体,应当追求一种在整体提高基础上的全局优化、结构优化和个体共同发展的理想状态。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人类首先要介入自然环境,通过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从而获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及其他利益需求,同时要对自然环境进行修复,运用人的理性意识和科学技术来推进环保事业,以改善人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提高人类的生态幸福指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正如1989年举行的第15届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通过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中所提出的,要达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各种条件以促进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经济增长与发展。协调发展原则要求坚持发展原则,这是人类生存的意义,也是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基础和前提。工业经济时代,发达国家“先污染,后保护”的发展老路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已是前车之鉴。因此,我国在工业化的轨道上,必须注重协调发展。鉴于我国发展水平不高的现状,以及我国政府将“发展”理解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这一认知理解,协调发展原则应当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需要坚持的核心原则。
2.4 可持续性原则
所谓“可持续性”,是指自然、经济、社会三者的可持续性。可持续性原则要求人类必须承认发展是由一系列不同发展阶段所构成的,各发展阶段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个体,而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特别强调今天的发展是未来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坚持可持续性原则,就是要重视发展的长远规划和预测,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可持续性原则”中,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其内涵,可持续是自然环境、经济、人类社会共同的可持续,三者缺一不可,其中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是前提,经济的可持续是基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是目的。第一,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性,是基于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有限性,在环境资源和环境容量两方面采取措施,以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应该合理地把握资源开发利用的数量,保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第二,经济的可持续性,是指在兼顾自然环境的可承受力和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周期的条件下,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与发展。第三,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是指为了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水平,提升幸福指数,在人口、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这种发展的前提是不得损害后代人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自然环境、经济、人类社会三者的可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特征,是持续性原则在自然环境、经济、人类社会等方面的体现;它们相互包含、互为条件,共同构成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2.5 环境安全原则
所谓“环境安全”,又称为“生态安全”,是指避免人类不当活动和自然因素造成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退化,甚至破坏至不可恢复状态,从而避免阻碍经济、社会发展,防止危害人类的生存、健康。构成生态安全的因素主要有:新鲜空气、清洁的水、肥沃的土壤、充足的自然资源、多样而稳定的生态系统、健康无害的食品等[4]。在战略意义上,环境安全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生产、生活、技术层面的环境安全。防止由于自然资源减少和生态环境恶化削弱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二是社会、政治、国际层面的环境安全。防止环境问题引发人民群众不满,尤其是导致环境难民的产生,从而影响社会稳定[5]。具体而言,环境安全包括国土资源、大气、水、食品、生物物种五个方面的安全,即国土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结构可以满足各种需求,大气质量维持在可接受的水平,供水、防洪和水质处于安全状态,食品中不存在危害人体健康的化学物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生态过程达到平衡状态[6]。实际上,早在2000年我国就提出了“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目标[7]。国家环境安全观是对国家安全关注范围的扩大,指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或少受破坏的状态。“国家环境安全观”将生态环境问题纳入国家安全范畴来关注,以维护共同安全为目标倡导环境治理的国际合作,从而更好地保障国家利益和安全。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维护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而环境安全的目标是实现良好的生态秩序,这二者具有一致性。生态秩序是指人类与生态系统内各要素之间形成稳定而有序的状态,它是连接社会秩序和自然秩序的纽带。因此,生态秩序良好,也就说明人与自然关系和谐[8]。由此可见,为了实现稳定有序的生态秩序,守住生态文明建设的底线,必须保证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处于“生态安全”状态,这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必由之路。
3 结语
生态问题和环境危机已经成为当今人类生存发展不可规避的重大议题[9],而生态问题和环境危机又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人类不合理的发展模式。事实证明工业文明形态下的经济增长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此状况下,党和国家适时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生态文明建设既是现实需要,又是长远大计;我们坚信有了党和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
[1]刘振清.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及其演进概观[J].理论导刊,2014(12):62-65.
[2]赵冬初.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和路径选择[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2):142-144.
[3]陈俊.和谐环境伦理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43.
[4]邓聿文,王丰年.生态安全因素对中国经济影响力增大[J].科学决策,2008(2):5-8.
[5]邹民生,乐嘉春.非传统安全因素对中国经济影响力增大[N].上海证券报,2007-09-03(A8).
[6]张华钢,孔小丽,陈霞.湖北省十堰市生态文明建设探索与思考[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25(1):31-34.
[7]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的通知[N].人民日报,2000-12-22(01).
[8]陈海嵩.环境法生态安全原则研究[J].西部法学评论,2009(2):13-19.
[9]任国威,夏少敏.传统消费模式视角的生态消费模式特征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3(3):16-18.